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准确合理的地质模型是地震正演模拟的基础。简单的层状结构建模方法无法描述复杂的地质模型的拓扑结构,基于块体的地质建模方法可以描述断层、尖灭、透镜体等多种复杂地质结构,但建模方法实现比较难。这里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法基于Delaunay的地质建模方法,采用带约束的Delaunay三角剖分对复杂模型三角化,在此基础上,以原始线段为索引对剖分结果进行递归查找,形成多边形拓扑结构图和封闭多边形组,再对封闭多边形进行网格化。通过理论和实际模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杨三女  李定平 《云南地质》2003,22(1):116-120
利用两阶段建模思路建立条件随机模拟模型。第一阶段在地质体表面利用Denaunay三角网剖分算法实现三角网网格化,第二阶段用Denaunay四面体剖分算实现地质体的四面体网格化,并对四面体单元进行三角面插值,进而得到三角网,最后用OpenGL实现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含不完全切断的逆断层叠覆区地层界面三角剖分是困扰三维地质建模的一大难题。提出一种针对煤层底板等高线数据的逆断层叠覆区全自动三角剖分方法。该方法以叠覆区外包围环与断煤交线在局部区域内分割叠覆区为主要思想,首先利用上、下盘断煤交线进行等距离外扩在每个叠覆区外围生成一个包围环;借助外包围环将地层界面切割成有若干内洞的母体区域和若干由外包围环包围的逆断层叠覆区;然后延长叠覆区断煤交线两端点连接线并交于外包围环,使得逆断层叠覆区分割为单连通的上、下盘区,对上、下盘区和母体区分别进行常规Delaunay三角剖分后再拼接在一起;最后,移除叠覆区外包围环及所有与其有拓扑关系的三角网格,并在局部范围内重构三角网,最终实现含逆断层叠覆区的地层界面的三角剖分。经过实际数据检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不完全切断的逆断层叠覆区的全自动三角剖分。   相似文献   

4.
牛露佳  王双威  曾义文  朱晨媛  王占刚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04-2023030004
断层建模是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中的主要过程之一。断层面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断层间的空间接触或者切割关系进行几何曲面的裁剪,目前方法利用三角网求交算法进行曲面裁剪,但是该算法处理复杂断层面切割关系时往往不稳定。笔者等提出了基于规则网格的复杂断层网络处理与自动化建模的方法和流程,详细讨论了基于网格化的断层网络模型形式化理论表达、建模流程中的断层网络空间关系构建以及相交裁剪处理算法等核心步骤。利用测试数据和煤矿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数据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多条互相切割、主辅关系复杂的断层网络,具有较好的算法稳定性;与SKUA—GOCAD断层建模方法对比,能够减少交互过程,提高断层建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断层建模是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中的主要过程之一。断层面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断层间的空间接触或者切割关系进行几何曲面的裁剪,目前方法利用三角网求交算法进行曲面裁剪,但是该算法处理复杂断层面切割关系时往往不稳定。笔者等提出了基于规则网格的复杂断层网络处理与自动化建模的方法和流程,详细讨论了基于网格化的断层网络模型形式化理论表达、建模流程中的断层网络空间关系构建以及相交裁剪处理算法等核心步骤。利用测试数据和煤矿三维地震构造解释数据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多条互相切割、主辅关系复杂的断层网络,具有较好的算法稳定性;与SKUA—GOCAD断层建模方法对比,能够减少交互过程,提高断层建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二维复杂地电断面进行三角网格剖分,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含约束条件的二维自适应三角剖分新算法,并编制了该算法的通用程序,可对任意含约束条件的二维区域进行自动剖分.通过引入节点剖分尺度函数,算法允许在指定位置设置网格剖分尺寸,自动生成渐变网格.实际算例表明,形态因子大于0.9的网格占95%以上,能很好地对带地形、含断层或地质体等二维复杂地电断面进行有限元三角网格剖分.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层的三棱柱剖分与土方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翠英  董立国 《岩土力学》2006,27(2):204-208
三维地层剖分算法是实现地层三维可视化与土方计算的重要基础。采用三棱柱体建模方法构造三维地层,分析任意平面切割三棱柱的不同情形,得出了针对三棱柱地层的剖分算法;提出了以切割面为分界面,将单个三棱柱剖分成多个小三棱柱的三角投影分割法--将三棱柱顶面、底面及切割截面按一定规则进行合理三角化划分,使划分后三角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将该3层三角形组合成以切割面为分界面的2层小三棱柱,从而完成剖分。土方计算中首先给出开挖体的边界控制方程,根据该控制方程所限定的内边界得到开挖区域,结合上述剖分算法,对该区域内所有小三棱柱体积求和,得到开挖土方量。将以上算法应用到广东省某重大水利工程中,实现了基坑模拟开挖及其土方计算。  相似文献   

8.
在地质体体元剖分、属性插值中如何实现属性模型和空间结构模型的一致性,体现地质知识的表达,是一个难点问题。融合边界表示法和角点网格模型,以B-Rep表达地质体空间形态,以角点网格模型离散化地质体,建立地质体三维结构模型及其属性模型。充分考虑到地质原理和相关的地质约束条件,对位于断层面两边同一地层插值时,采用"距离环绕法"求点对距离参与插值计算。在地质体建模时引入"等时地层"的概念,纵向上采用分层插值的方式对属于同一等时地层的地质体属性数据进行求值,横向上采用分区域插值的方法,通过提取沉积相边界来添加控制线约束插值,很好地解决了地质体结构模型对地质体属性模型的插值约束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福州三维城市地质数据,将基于角点网格的体元模型和三维属性插值算法实际应用到三维城市地质系统的建模中。  相似文献   

9.
刘振平  贺怀建  李强  朱发华 《岩土力学》2009,30(10):3037-3042
将Python语言作为粘合剂,用wxPython做界面,实现了对Python自带一些计算模块的调用,同时也实现了通过Swig对C以及C++模块的调用。结合VTK以及PyOpenGL两个开源图形库,对复合三维可视化建模系统的建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且以Quad-Edge数据结构为原型,实现了拓扑结构更加紧凑、查询效率更高的一种数据结构模型。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投影面的设置,实现了空间离散点任意投影面的Delaunay三角剖分,并且充分利用此种数据结构的拓扑特性,实现了一种高效地检索任意约束影响域中的三角形、边、以及顶点的算法,最终实现了三角网任意约束的插入。到目前为止,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从DXF、Excel、TXT等文件以及Access和SQL Server数据库中读取相应模型几何数据、信息以及其他数据库相关操作的功能,还实现了空间点的距离反比、Kriging以及3次样条插值、离散点集的Delaunay三角剖分,任意形状约束的插入、两个TIN之间的互相切割等许多三维可视化建模的通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地质体和矿体的形态非常复杂,使用长方体网格离散建立正演模型时可能和真实情况有很大差别,因此计算结果可靠性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约束Delaunay网格剖分的方法对地质体进行离散并进行重力建模,在模型边界等复杂区域使用网格自适应加密技术,将三维地质体离散为有限个四面体;并详细推导出针对四面体网格的重力正演公式,实现了基于约束Delaunay网格剖分技术的三维重力数值模拟;最后,针对一个合成数据模型,将计算解与解析解对比。结果表明,细化网格的模拟结果比粗糙网格更好,满足数值模拟的精度要求。将该方法应用到金川矿区实际地质体建模中,根据局部需要,建立各处网格密度不均匀的三维模型,并计算该模型的地表重力场,而后对比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Delaunay网格建模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够模拟复杂的地质体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逆断层参与下煤层顶底板不易生成TIN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以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使生成TIN满足约束Delaunay原则,另一方面又很好地解决了逆断层生成TIN的问题。通过大量煤层正/逆断层和多期叠加断层数据的检验,该算法容易实现,稳定可靠,效率高,并对将来自动生成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Delaunay三角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Delaunay三角化在诸多应用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用途,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二维约束Delaunay三角化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生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环形矩形,分环分治平面散乱点;然后依据Delaunay三角形的性质,从外环到内环分治逐步插入新点,一环插入完毕后,整理有效Delaunay三角形;依次循环快速生成二维约束Delaunay三角网格。本算法计算过程简单,计算效率高,程序编写十分容易无需复杂的递归过程,技巧性地解决了二维约束Delaunay三角化问题。实例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嘉悦  张旭晴  牛雪峰 《世界地质》2018,37(4):1265-1273
基于LiDAR点云数据进行小区域低矮植被分类方法的研究,利用渐进加密三角网算法分离地面点与低矮植被点,通过分析调整阈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验证该算法的适用程度。本文研究表明渐进加密三角网算法适用于低矮植被分布多的地势平坦地区,不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与城市地区。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绘制剥采比等值线中Delaunay 三角网算法构网效率和精度低的问题,基于AutoCAD 软件图形绘制环境,采用VBA 二次开发工具,将克里金插值与一种新的CONREC 构造网格正方形等值线绘制方法相结合,研制出精确的煤层剥采比等值线绘制程序,经验证,不但能为地质、矿产的工程开发提供工具,也可用于绘制其他等值线图,同时也为AutoCAD 环境VBA 二次研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An improper well pattern will have considerabl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ultimate recovery of oil and gas considering the geological complexitie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reservoirs. Designing an optimal well pattern for a given reservoir is often challenging because of following two categories of reasons: static factors including strong heterogeneities of reservoirs, the existence of outer boundaries, faults and pinch-out belts, variations of sedimentary facie physical properties; dynamic factors including the producers and injectors drilled previously, the multitudes of well patter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mong them.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designing well patterns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a new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riangular adaptive well patter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is new triangular adaptive well pattern can adjust the locations of wells spontaneously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reservoirs, achieving optimal effects using fewest wells. Inspired by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riangular well pattern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industry and the triangulation of domains in computational geometry, the well-know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i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s of wells. By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properties of Delaunay triang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iangular adaptive well pattern on the basis of boundaries, faults, and existing wells can be easily obtained and the number of control variables is greatly decreased in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refore, a gradient-based algorithm coupled with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or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well patter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gular well patterns, the well pattern proposed here differs in that the scale and orientation of local flooding units are not the sam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eservoir depending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water in the reservoir. Additionally, the heterogeneity of permeability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d a uniform displacement of oil in each flooding unit is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locations of injectors. Detailed results are present ed for two different ex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here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well pattern for large-scale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6.
王威  肖云  葛修润  王水林 《岩土力学》2012,33(4):1275-1280
在充分研究了水电工程现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水电工程数据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网格分块的三维地质体建模方法。并根据地表数据和地质数据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基于等高线切割的地表数据分块算法以及基于钻孔数据分布特点的地质数据分块算法,进一步利用边界缝合方法解决了分块引起的裂缝问题。在建立好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网格分块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基于网格分块的快速开挖算法。并分析了网格分块建立的地质模型比传统的地质模型的优势。通过西南某水电枢纽工程实例,检验了网格分块地质体建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Delaunay三角化这种网格非结构化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了二维模型的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剖分,并编写了中心回线法瞬变电磁2.5维有限元正演程序。与前人计算结果对比,在取得相同计算精度的情况下,与结构化网格相比,非结构化网格所需网格和节点数量大大减少,计算效率更高。通过将非结构化网格法引入到瞬变电磁2.5维正演模拟中,实现了对复杂二维地电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提高了现有有限元算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三角网格模型剖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波场正演在地震学和勘探地球物理学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一个好的方法来建立一个复杂的地质模型则显得尤为关键。三角网格模型相对于层状模型和矩形网格模型在反映地质界面形态、三角网格剖分个数调节及射线追踪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利用三角网格剖分的建模方法,在VC2008编程环境下实现了复杂地质模型的描述。通过对复杂模型的建模测试,表明采用三角网格剖分方法,可解决以下模型难题:①对复杂模型界面的描述;②对复杂逆断层的描述;③对封闭块体的描述;④对模型弹性参数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商业软件只提供比较简单的算法,能够对矢量数据几何纠正实现简单的、全局意义上的处理。研究以Delaunay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二维平面剖分的、具有局部意义的矢量数据几何纠正算法。在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下,使用C#2.0与C 分别实现相关功能,完成了算法的实现。文中提到的解决方法在东北地区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项目的空间数据集成问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