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以东南地洼区铀矿为例,对过渡层(岩性)、构造过渡带及地洼阶段过渡期的有利配合的“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进行阐述,并对其找矿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外发现的地洼区及其与铀成矿时代的关系,分为早元古代、中元古代、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7个不同时代的地洼区。铀的成矿富集,发生在地洼阶段激烈期向余动期的过渡时间内。元古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早,铀成矿年龄值大,地洼余动期时间长。中新生代地洼区地壳固结晚,铀成矿年龄值小,地洼余动期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地洼学说成矿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简述了地洼成矿理论的基本要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实例,对构造-成矿类型及模式,多因复成成矿的标志,“原地洼区”成矿等作了、阐述;并着重强调了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地壳演化与成岩成矿元素演化的一体性、顺序性、周期性和方向性等是构造动力成矿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综述了近年地洼成矿理论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全球锑矿床成矿学基本特征及超大型锑矿床成矿背景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全球锑成矿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编制了全球锑成矿图。研究表明全球锑成矿的一般规律具以下特点:锑成矿与大陆型壳体的构造发展阶段及演化程度具显著相关性,全球锑矿床可划分为地槽型(或古地槽型)和地洼型两种基本大地构造类型;锑成矿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成矿主要集中于大陆壳体较晚地质历史(中、新生代)的地槽区和地洼区;锑成矿是地洼区特征性成矿之一,往往在分异,演化程度较高的地洼区内形成锑成矿高峰;沿与深部上地幔关系密切的浅部碎裂岩断层带以中─低温热液交代或充填的方式富集是地洼型锑成矿的基本型式。最后文中对超大型锑成矿富集特殊性与非超大型锑工业富集的一般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洼型金、银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湖南地处中国东南地洼区的北西缘[1977,陈国达],区内发育有地槽、地台、地洼三大构造层,境内跨越了两个二级构造单元:东部为湘赣地洼系,具有“槽-洼”双层结构特点。省内金、银矿产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金矿床(点)865处。银矿床(点)110多处,是我国黄金、白银资源的重要基地之一,其金、银的成矿,具有地洼型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6.
地洼构造理论及其成矿学的研究,自1956年陈国达教授的《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及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发表以来,逐步开展,日渐深入.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地洼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其中某些已运用于找矿勘探、地震地质、工程地质等某些方面,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地洼学说在国外一些国家也受到重视和盛行.一、地洼学说及其成矿学的理论意义地洼区是后地台阶段的活动区,是在地槽型活动区演化为地台型稳定区之后,由于地台区的活化解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活动区.因此,地洼区是在继地槽区、地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成矿预测数据库”的建立为例 ,简要介绍了将Access97数据库运用于区域成矿预测中的概况。根据研究 ,本区铅、锌、银矿床主要形成于地洼期 ,本文运用该数据库分析了滇东北铅、锌、银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合构造运动概况划分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成矿构造层 ,指出了滇东北地洼区铅、锌、银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东部的金矿床具有多因复成特点。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活动期”是金成矿的有利时期。后一阶段继承并改造前一阶段的金矿床或矿源层,使之形成新的金矿。这个地区金的成矿期主要有两个:一是晚太古-早元古代(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层中);一是中新生代(地洼构造层)。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地洼区四级单元——地穹或地穹与后地洼交接带或地洼区的更次一级正单元中。  相似文献   

9.
兰坪—思茅盆地红层铜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兰坪—思茅地洼盆地中新生代红层铜矿可分为三个成因类型:沉积型,沉积-改造型和改造型。它们呈“层—梯”式产出。在成因上与热卤水活动有关。在分布上受澜沧江断裂和中轴断裂控制。微量和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成矿热动力与成矿期区域性幔热异常和强烈的构造活动有关。矿床形成于两个时期,即地洼初动期的沉积—成岩矿化期(T_3-E_1)和地洼激烈期的改造成矿期(E_2)。其中,改造成矿是本区铜矿最重要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和中南大学举办、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承办的“21世纪活化构造与成矿学发展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8-31日在长沙隆重举行。恰逢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其成矿学理论)创立45周年及其创立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南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主席、国际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陈国达先生90华诞之际,此次会议的召开对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创新精神,进一步发展、创新活化构造与成矿学理论,具有深远的学术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发育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因大地构造发展的差异,使洞穴发展不平衡。据洞穴发育时代,分为六个成洞期,并对地洼区洞穴形态,成洞条件,洞穴类型等做了论述。同时对地洼洞穴矿床特征,成矿机理,矿床分类及洞穴矿床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地洼区洞穴发育及洞穴成矿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招-莱地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条件可以用“一个背景双重控矿”来概括。“一个背景”指新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构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古变质岩系为该区的主要矿源层,并为金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双重控矿”指花岗岩形成作用和断裂作用对该区金成矿的严格控制。从工业成矿的角度看,为该区金成矿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控制因素。招-莱地区金矿也是中生代地洼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3.
永梅坳陷南段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成矿区,银铜多金属矿床的产出严格受地洼阶段形成的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该区构造层与成矿关系研究,阐述了成矿的构造基本特征和地洼阶段构造活动控矿的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市清水塘矿区金,银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健清  罗贤昌 《湖南地质》1997,16(4):245-249
清水塘矿区主要含矿地层是下古生界浅变质岩,代表地槽构造层,受地洼阶段的岩浆侵入。由于构造岩浆多期活动的叠加和3,形成金银成矿的有利条件。地洼阶段的岩浆活动不仅提供了成矿的驱动力,而且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地洼型造山运动与金矿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内地洼型造山经历了汇聚型到离散型的转换,造成早期断裂的重新活动,并引起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控制了金矿成矿的时空分布(过渡际成矿作用),形成了45个Ⅳ级大地构造单元。金矿受层位控制明显,前地洼阶段的金矿化使金在一些地质体中初步富集。地洼阶段的(叠加)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离散型的地洼型造山过程中,对省内金的工业矿床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和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是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分析了金矿床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找金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怀念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达院士是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成矿学家;是“地洼学说”及其演进变革系列和序列的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的创建人。  相似文献   

17.
地洼学说对成矿学的贡献很多很大,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地构造成矿学派之一,地洼学说对成矿学最突击的贡献,是创造性地从地壳大地构造单元中划分出地洼成矿区,并与地槽区、地台区并列,成为一种新型的大地构造矿区。因而扩大了找矿领域,指明了研究的新动向,获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地洼学说对成矿学的又一突击贡献,是提出多因复成成矿论及多因复成矿床。陈国达教授的著名论文《从地壳演化规律看多因复成矿床及其形成机理》,指出这类矿床具有多成矿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多成矿作用及多控矿因素的五多特点,是多阶段多期次成矿作用的综合结果。这一理论已广泛运用于成因有争议的矿床研究。解决了多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指明了新的找矿和研究方向。由于地洼学说在成矿学中的广泛运用,使地洼成矿区的时代,已从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推延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洼成矿区的空间分布,由亚洲、欧洲、非洲,扩展到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等世界各地。地洼学说使成矿学研究引向深入,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盆-山体系演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地洼型造山-造盆作用与硅藻土成矿关系。研1)硅藻对成矿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通常只有侧生或伴生型微型地洼盆地才2)地洼期盆-山耦合过程引起的气候效应对我国陆相硅藻土成矿起着积极;3)地洼期盆-山活动性直接控制着硅藻土成矿,盆-山体系的相对稳定有利于高质量硅藻;4)盆-山转换过程中,成矿期后的盆地抬升对硅藻土矿层的保存是相对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论地洼构造对砂岩铜矿床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四川会理地洼盆地为例,论述了地洼构造对砂岩铜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即地洼盆地沉积前基盘构造控制了盆地的形态及矿源层的展布方向和物质来源;沉积期构造任制了矿源层的岩相和厚度;沉积后的构造决定了储矿砂体的空间位置、铜质来源和矿体的形成;成矿后的构造对砂岩铜矿床成矿的控制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矿体;另一方面可破坏原来已形成的矿体。  相似文献   

20.
新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布尔克斯岱金矿床构造成矿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洼理论提出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模式:原始矿源层→矿源层→构造破碎蚀变带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