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SEG年会,是地球物理界的空前盛会,它代表了当今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水平和现状,预示了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神经网络就是当前地球物理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一篇有关使用神经网络根据V_p和V预测岩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序言     
2005年主题为“地球物理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国地球物理年会在长春召开,这是吉林大学地球物理学科乃至吉林省地球物理界的光荣。这次盛会将为地球物理服务于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绝好的献计献策的机会,是地球物理界交流感情和交流研究学习心得的机会,也是促进地球物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地球物理与国家建设和发展越来越紧密,并从传统的服务领域如能源、矿产及工程与环境,逐渐渗透到农业、工业以及国防各个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不仅如此,从国家“十五”规划和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内容中,都能体现出地球物理的内容和贡献,而且地球物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紧贴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上世纪陈寅恪先生说过,研究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同时代而不同。在上世纪初,所谓的“大处”应该是开启民智、振兴中华;而今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处”应该是中华民族如何为世界做更大的贡献。今天的中国地球物理也应该着眼世界,并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吉林大学的地球物理学科要逐渐建立“从大处着眼”的战略,并“从小处着手”扎扎实实地工作。这本论文集,就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中青年学子扎扎实实研究和学习的成果。这...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陆地 10条GGT地球物理资料编制中国岩石圈篱笆图 ,并加以说明。通过对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学分析 ,认为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和青藏高原周边重力梯级带为界 ,可把中国陆地划分 3个岩石圈构造单元。中国陆壳既有三分结构也存在二分结构 ;对地壳中存在的低速带、高导带和天然地震带进行了划分。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为界 ,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 ,这些特征与构造运动、均衡调整过程有关。莫霍面几乎遍布全国 ,它具有内部结构。下部地壳底部存在的地球物理异常与莫霍面有关 ,也可能与岩石圈地幔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Ⅲ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田湾金矿带为例,研究了地球化学界面对流体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田湾金矿带流体成矿的最佳地球化学界面主要为: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区域地球物理条件变异面、地质条件突变界面),流体性质演化界面(温度界面、压力界面、PH值面、Eh界面)和流体-环境作用界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阿西金矿床为例,研究地球化学界面对流体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阿西金矿床流体成矿的最佳地示化学界面主要为:成矿环境条件变异界面(区域地球物理条件变异界面、地质条件突变界面),流体性质演介面(温度界面、压力界面、pH界面、Eh界面),流体-环境作用界面。地球化学界面是流体演化最强烈的部位,也是地质地球化学作用集中发生的主要场所,成矿元素往往在地球化学界面附近卸载成矿。  相似文献   

6.
SEG(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六十八届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9月13—18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市召开。与历届年会一样,会议分报告会和展览会两大部分。与会代表总人数逾万,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年会共设立了18个荣誉授予和奖项。今年 Maurice Ewing Medal(最高奖)被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罗伯特 E.谢更夫(Robert E.Sheriff)赢得。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总工程师陈祖传先生被授予终生会员的称号,成为中国地球物理勘探界在该  相似文献   

7.
袁桂琴 《地质与勘探》2015,51(4):748-756
我国已有的几十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为我国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本文对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提出新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子体系,对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污染土的现场测试手段包括钻探取样、地球物理勘探和多功能静力触探等,不同方法在测试速度、测试精度、测试成本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如何选择有效的测试手段,快速准确查明污染土的分布范围与物理力学性质,是国内土木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评价不同测试方法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技术常用于调查地下地球物理特征的空间分布,横向和纵向描绘冻土活动层、多年冻土和冻土融区。通过地球物理监测也可以评价由多年冻土冷却、变暖、堆积和退化引起的地下地球物理特征的空间与时间域变化。本文回顾了在山区和北极/亚北极地区洼地多年冻土调查中应用最广泛的地球物理方法。总结了一些关键结果和建议,这些结果和建议以用于多年冻土研究的不同地球物理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分析为基础。研究重点放在地球物理方法的层析成像能力。通过5种实例研究展示了一些地球物理方法应用和数据解译的新进展,并强调了地球物理方法应用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反演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地球物理学中利用地球表面及钻孔中观测到的物理数据,推测地球内部介质物理参数分布和变化的新方法。地球物理研究一般分为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环节,地球物理反演是地球物理资料定量解释的理论和算法基础,也是地球物理资料处理技术的基础之一。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地球物理资料的定量解释从属于各种单一的观测方法,没有形成适用于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统一的反演理论。60年代末至70年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廷栋 《中国地质》2006,33(4):700-710
笔者根据地壳表层构造与深部构造相结合原则,提出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应遵循的6条原则。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场所显示的特征,以贺兰山—川滇南北构造带为界,初步把中国大陆及邻近海域划分为中亚岩石圈构造域和东亚岩石圈构造域2个一级岩石圈构造单元,并进一步划分出6个二级构造单元:西域岩石圈块体、青藏岩石圈块体、松辽岩石圈块体、华北岩石圈块体、华南岩石圈块体、南海岩石圈块体,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主要特征。最后,就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地球物理学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概况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并逐步向太空发展,因此地球和地球延伸到太阳系的星际空间中的一切物质、物质流、能流及物理场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地球的状态、性质、结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学科就是地球物理学。这里说的地球包括地球的内部和周围的空间,因此有固体地球物理和空间地球物理,这两门是理论地球物理,属基础科学。将这些理论用来找矿、找水,进行工程勘察、环境保护、天灾预测等则属应用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电磁波和弹性波响应特征,其响应是构成瓦斯突出地球物理场的介质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层应力墙瓦斯突出机理认为,瓦斯突出煤层由关键层和伴随层构成。关键层和伴随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作用体现在物理场的差异上,把关键层(或瓦斯突出煤体)作为地球物理场中的异常体进行研究是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的。突出地球物理场响应特征的研究为从地球物理研究瓦斯突出预测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络上地球物理领域的信息资源复杂多样,而传统的信息检索方法在检索地球物理信息时结果比较片面这一问题,将本体技术与传统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语义的地球物理信息检索系统模型。研究了地球物理领域的本体特征,并设计建立了本体库;提出了计算地球物理领域本体的语义相似性方法,分析了地球物理爬虫的工作机制;最后编程实现了系统的主体功能,验证了系统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协会(IAGC),英国皇家学会(R·S)以及国际地科联(IUGS)和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等组织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学大会于1986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英国剑桥举行。这是四年一度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界国  相似文献   

16.
从洋中脊被认为代表了新岩石圈增生的场所后,洋中脊已是地质和地球物理界研究的一个焦点。物理构造、化学特征、场位特征、有关的生物群落、随水柱的物质交流、地震学和磁场只是提及的几个研究方面。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研究工作只涉及全球洋中脊体系的一部分,参与的人员也相当少;但洋脊体系却是全球规模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查采空区(塌陷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具有一定的优势。讨论了在营城煤矿未知采空区及塌陷区运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测量的结果,得到该煤矿采空区及塌陷区的地球物理特征,从而为营城矿煤采空区及塌陷区的探查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许绳铭  蔡圣芬 《福建地质》1992,11(4):288-323
本文依据各类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及地球物理场的特征.对福建省重磁场进行分区.并着重讨论重磁异常的地质意义。结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及地质构造背景,认为福建火山基底构造格局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以福鼎—莆田—诏安断裂构造带为界,分为东西两带。以建宁—莆田断裂构造带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块。中生代火山岩的基底主要为加里东褶皱系,其上还有华力西—印支期沉积盖层;福安—平和火山喷发带两侧基底保留较完整。火山岩厚度一般小于3000m。火山活动与热流上涌、地壳拉伸减薄、上地幔及下地壳物质熔融并沿块体边界向浅部上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形式多样,产出环境各异,因此表现出多变的地球物理特征。作者根据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讨论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对于寻找和评价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地球物理方法用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找矿勘探有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哀牢山-点苍山推覆构造的认识依据和讨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红河断裂、哀牢山断裂、九甲-墨江断裂及其所夹持的哀牢山变质带的构造问题,历来就为云南地质界所瞩目,是区域地质构造争鸣的主题之一。本文以地球物理场特征为依据,通过分析判断,提出用推覆构造模式来解释哀牢山构造变质带有关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