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写的《山东省地质勘查技术要求与项目管理规程》日前公开出版发行。该技术要求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煤炭资源勘查、地热资源勘查、天然矿泉水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区域重砂测量、地质科研、地  相似文献   

2.
<正>9月26日,由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矿产勘查幵发局、省煤田地质局主办的"山东省海洋地质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幵。座谈会以"加强海洋地质工作,服务山东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中科院院士刘光鼎、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由广西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承担的"广西重点规划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广西承接的第一个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项目,标志着广西海洋地质工作从此迈入项目实施阶段。广西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为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事业单位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增挂的另一块牌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广西惟一取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海洋地质调查"资质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2.0"在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正式上线。"地质云2.0"是云上数据资源和系统功能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地调局所属全部29个单位的全覆盖,构建了12类数据库及8大类地质信息产品体系,包括基础地质、区域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物化遥勘查、地质矿产、海洋地质等。"地质云2.0"实现了160多个国家级核心地质数据库的上云共享;新增4905个权威资源环境信息产品(云上累计7287个);实现了全国地质资料馆  相似文献   

5.
<正>岁末年初之际,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召开2016年地质勘查找矿成果汇报会。2016年,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紧密围绕"质量成果年"、"绿色勘查年"的主题,以整装勘查区和重点勘查项目为重点,实现了地质找矿持续性重要进展;以生态环保理念为先导,绿色和谐勘查树立了典型示范作用;以增强地质服务能力为基础,民生地质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深入推进规范化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多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实现经济总量约3.46亿元,其中地勘和民生产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加强地质工作的种种举措,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地质找矿工作大步前进。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的实施,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的累累硕果到摸清我国矿产资源家底的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稳步推进,从我国20个重点成矿区带的确立到47片整装勘查区捷报频传,从"海洋六号"驶向深海大洋探宝到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这十年,我国地质找矿工作飞速前进,更好地融入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十年,更是地质找矿成果井喷般的十年。  相似文献   

7.
3.重点任务在充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明确了"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做好矿山地质工作、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程度、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与地质工作领域拓展"七大任务。这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7月6日,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走基层、访一线"记者团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奔赴野外一线,开展为期一周的新闻"掘金"行动。宣传地质找矿成果,展示地质人风采。据介绍,2016年,青海省地矿局以生态保护统领地勘经济发展,树立大地质理念,着力打好生态保护牌和绿色发展牌,系统推进绿色勘查,拓展地质服务领域,不仅在矿产勘查领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新突破,其中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申报的"三江造山带铅锌多金属成矿理论创新与找矿突破"获2016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而且在农业地质、环境地质、民生地质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自然资源部"三定"规定,地质勘查管理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国地质工作和地质勘查行业,编制地质勘查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管理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承担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如何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环境下,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这是地质勘查行业必须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地质勘查和找矿的新路子,使全局的找矿工作呈现出老区实现新突破,新区取得新进展,新老勘查基地有序接替的新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试点绿色勘查的新模式,被树立为绿色勘查的全国示范典型;大力发展民生地质,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学研用"科技平台为地质找矿提供强大动力,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  相似文献   

11.
2021年省级地质勘查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全部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并通过成果验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圈定金、富铁、稀土等战略性矿产找矿靶区21处,提交矿产地5处,为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海洋地质、地热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成果丰硕,为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基础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隶属厂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集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勘查与开发、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岩矿土样测试、汽车机械修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单位。队部位于贵港市城西七里桥。前身为411地质队,1954年7月1日始建于厂西石龙县(现武宣县)二塘乡大琳村,后分别改名为477地质队、海洋地质队、桂平地质队、429地质队、桂东南地质综合大队、434地质队。1963年定址于贵县西郊七里桥,1966年正式更名为厂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  相似文献   

13.
<正>"星火燎原"、"奋斗发现",这是地质部老部长李四光为第一代海洋地质调查船"星火号"题名时对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寓意和心愿。作为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的基础平台——调查船,伴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装备从简陋到精良,力助调查工作从近海迈向远海、走向大洋、登上南极,在海洋地质、海底矿产、环境工程等方面研究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一起与新中国海洋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时过境迁,当时的第一艘海洋调查船是什么样,海洋地质调查船都有哪些?本刊选登主要海洋地质调查船和部分科考船图文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日,中国地质学会2014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结果揭晓。河南省煤勘总院牵头完成的睢县西部煤整装勘查项目被评为"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有史以来获得的找矿最高荣誉。该项目是河南省首个省级地质勘查基金整装勘查项目,面积2269平方千米,勘查资金18771.55万元,完成二维地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自然资源部"三定"规定,地质勘查管理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国地质工作和地质勘查行业,编制地质勘查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管理中央级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地质矿产勘查专项,承担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监督管理地下水过量开采及引发的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如何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环境下,全面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这是地质勘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2020年省级地质勘查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65个项目已按计划完成并通过成果验收,取得了丰硕成果。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金、富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富集区6处,潜在经济价值近840亿元,为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海洋地质等基础地质调查成果丰硕,为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基础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地质勘查质量监管,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在全行业营造诚信勘查、重质量勘查的良好氛围,促进地质勘查行业健康发展,确保全国地质找矿"358"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检查专项工作。根据部《关于全国地质勘查质量检查工作职责分工有关事项的函》、中矿联地勘协会《关  相似文献   

18.
4月17日上午,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六楼第二会议室气氛热烈,与会同志踊跃发言,掷地有声. "辽宁省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调度会议"在这里举行.来自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辽宁省有色地质局、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东北煤田地质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武警部队黄金第四支队等地质勘查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调度会.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质勘查工作的逐步减少和停止,省核工业地质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按照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理念和勘查思路,从2014年起就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注入全新的地质勘查理念:即"生态保护第一"、"实施绿色勘查、和谐勘查"。并以此为准绳科学谋划地勘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勘查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以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为契机,结合地质工作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围绕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关键问题,通过开展"整合勘查",不断探索新的地质找矿组织形式。我局从省情、局情出发,把地勘单位的自有矿权以矿集区为单元整合起来,使零星分散的小勘查区集成为联片的大勘查区;把地勘单位的技术、人才、装备、资金等找矿要素整合起来,并与大企业合作,使得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