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文兴 《地质科学》1964,5(2):197-203
前言硅钛铈矿是一种富含铈族稀土元素和钛的硅酸盐矿物。1844年H.罗塞(Rose)在苏联烏拉尔首次发現以后,继之在印度(M.A.Damour,1861)、美国(R.C.Price,1888)、錫兰(G.Tschernik,1913)、馬尔加什(A.Lacroix.1915)、朝鮮(Hota,1940)和日本(J.Takubo和S.Nishimura,1953)等地先后发現,矿物的产状大都是分布在与碱性岩和碱性花崗岩有关的伟晶岩脉中。  相似文献   

2.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 )和Fe~(2 )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某些矿物结构式和端员组份的计算,需要依赖Fe~(3 )和Fe~(2 )含量,但电子探针分析不能区分Fe~(3 )和Fe~(2 )。因此,解决如何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Fe~(3 )和Fe~(2 )含量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由电子探针分析值计算硅酸盐中的Fe~(3 )和Fe~(2 )含量,最早是E.J.埃森和W.S.法伊夫(1967)针对辉石的计算提出的。随后,B.米森(Mysen)和W.L.格里芬(Griffin)、F.R.纽曼(Neumann)、M.A.卡彭特(Carpenter)等都先后对计算的辉石中的Fe~(3 )和Fe~(3 )进行了检验和修正。J.H.斯托特(Stout)等又提出了对角闪石中Fe~(3 )和Fe~(2 )计算的  相似文献   

3.
尼日利亚石在我国的发现及其晶体结构初步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尼日利亚石(Nigerite)是B.雅柯布逊(Jacobson)和J.S.维布(Webb)于1947年在尼日利亚的伟晶岩中发现的;F.A.巴尼斯特(Bannister)、M.H.海依(Hey)和 H.斯特德勒(Stadler)作过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此后,1956年,苏联学者Л.Л.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奥陶纪火山-碎屑沉积岩矿物、地球化学成分与源区岩性质和沉积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岩相学观察和矿物化学分析表明,所研究的岩石主要碎屑矿物由石英、绿泥石(Si:5.8~6.2 a.p.f.u.、Mg/(Mg Fe):~0.45)和自色云母(Si:6.2~6.8 a.p.f.u.、Al:4.5~5.7 a.p.f.u.)组成,含少量的长石(主要为钾长石)、黑云母(Mg/(Mg Fe)=0.43、TiO2=0.01%)和磷灰石等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上,这些岩石普遍具有高SiO2含量(Al2O3/SiO2=0.07~0.19)、相对高的K2O/Na2O比值(1.25~14.71)和高的FeOtotal MgO含量(普遍大于5%,最高达11.5%),但微量元素(含REE)含量普遍低于PAAS(NASC),且REE分布模式显示LREE富集((La/Yb)N=6.1~12.5)、Eu负异常或弱负异常(δEu=0.57~0.86).高的前交代CIA(~84)和PIA(~85)指数、A-CN-K分布模式以及可变的Th/U(2.9~25)比值还说明源区已经历强烈的化学和机械风化作用.低的Ce/Pb比值(2.1~2.8)则反映海南岛早古生代地壳已经历过Pb的富集事件.结合矿物化学成分和区域地质对比,研究区奥陶纪火山-碎屑沉积岩源区主要由变质的岩浆弧花岗闪长岩和弧长英质火山岩组成,少量的铁镁质成分不能排除,因而暗示一个从活动大陆边缘到被动大陆边缘的过渡性沉积构造环境.同时,推测海南岛在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可能分别存在一次俯冲增生-碰撞造山事件;海南岛(可能包括华夏地块)应于晚奥陶世后才脱离东冈瓦纳大陆的澳大利亚边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冀东地区界岭口闪长岩及其中基性岩包体的锆石定年结果和地球化学组成。界岭口闪长岩是华北克拉通规模最大的太古宙闪长质侵入体,总面积约650km2。界岭口闪长岩由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两者渐变过渡。在界岭口闪长岩中存在基性岩包体,包括辉绿岩、细粒辉长岩和辉长岩,一些基性岩包体边部存在冷凝边。石英闪长岩和细粒辉长岩包体的岩浆锆石年龄分别为2533±5Ma和2534±8Ma。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元素组成类似(13个样品),主要区别是后者SiO_2相对较高一些。它们稀土总量较高(TREE=93. 0×10~(-6)~234. 2×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不强((La/Yb)N=10. 4~23. 9),无明显铕异常(Eu/Eu*=0. 80~1. 05)。在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图解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全岩εNd(t)和tDM1(Nd)分别为-1. 20~2. 13和2. 73~2. 95Ga(7个样品),岩浆锆石εHf(t)和tDM1(Hf)分别为1. 66~4. 37和2. 60~2. 78Ga(13个数据点),δ~(18)O值为5. 00‰~6. 83‰(13个数据点)。相对于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基性岩包体(3个样品)的MgO和CaO含量明显增高。岩石稀土总量偏低(TREE=82. 4×10~(-6)~155. 7×10~(-6)),轻重稀土分离不强((La/Yb)N=3. 3~6. 0),出现较弱的负铕异常(Eu/Eu*=0. 71~0. 88),在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图解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全岩εNd(t)和tDM1(Nd)分别为-0. 70和2. 97Ga(1个样品),岩浆锆石εHf(t)和tDM1(Hf)分别为0. 52~4. 72和2. 66~2. 82Ga(16个数据点),δ~(18)O值为4. 88‰~6. 72‰(13个数据点)。结合前人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界岭口闪长岩是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和陆壳物质影响双重作用的产物,而陆壳物质参与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2)界岭口闪长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总体上仍处于挤压的岛弧构造环境; 3)在华北克拉通,至少一部分具有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Nd-Hf模式年龄的新太古代晚期TTG岩石形成与新太古代晚期富集地幔添加有关或是新太古代晚期亏损地幔添加与陆壳物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贺兰山地区分布有大规模的古元古代S型花岗岩,它们可以为进一步解析孔兹岩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重要制约。本文选取出露于贺兰山中段的黄旗口花岗质岩体开展系统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m-Nd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黄旗口岩体主要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黄旗口岩体为至少存在两次岩浆事件的复式岩体,早期岩体时代为2056±24Ma,晚期岩体时代为1965±14Ma。黄旗口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呈现出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都具有高的SiO_2(62. 77%~74. 79%)、Al_2O_3(13. 67%~18. 05%)和K_2O(2. 37%~7. 20%)值,低的NaT_2O(1. 36%~3. 47%)和FeO (0. 15%~8. 82%)值。岩体的A/CNK(1. 10~1. 42) 1. 1,含有S型花岗岩特征矿物(白云母、石榴子石和堇青石),表明岩体属于典型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体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70. 0×10-6~259×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6. 25~21. 5,(La/Yb)N=6. 75~54. 5),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Eu*=0. 33~0. 93),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岩体εNd(t)值(+1. 26~+3. 78)和εHf(t)值(+0. 7~+8. 7)均为正值,二阶段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tDM2,Nd=2. 12~2. 34Ga和tDM2,Hf=2. 09~2. 82Ga。黄旗口两期岩体与孔兹岩系具有相似的主、微量元素特征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表明贺兰山地区变质沉积岩为黄旗口S型花岗岩的主要源区物质。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的εNd(t)和εHf(t)值均为正值,表明源区物质除古老地壳物质外,还有一定量新生地壳成分的加入,其中晚期岩体具有更高的εNd(t)和εHf(t)值,表明新生地壳物质的贡献更为明显。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本文认为黄旗口早期岩体形成于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的早期阶段,暗示两个微陆块初始碰撞时间早于2. 05Ga,晚期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阶段的峰期,表明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碰撞阶段的持续时间很可能大于80Myr。  相似文献   

7.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免费资源(含开放获取)→《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四:  相似文献   

8.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论文】→数字资源→在中文电子期刊中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四:  相似文献   

9.
《地学前缘》2011,(1):23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特色网站”栏目下方的“地大(北京)期刊网”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数字图书】按钮(3)在中文资源下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免费资源(含开放获取)→《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论文】→数字资源→在中文电子期刊中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  相似文献   

11.
《地学前缘》2011,(3):65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特色网站"栏目下方的"地大(北京)期刊网"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数字图书】按钮(3)在中文资源下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  相似文献   

12.
《地学前缘》2015,(2):117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论文】→数字资源→在中文电子期刊中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  相似文献   

13.
《地学前缘》2013,(6):122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  相似文献   

14.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免费资源(含开放获取)→《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四:  相似文献   

15.
闪锌矿地质压力计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大伟  S.D.Scott 《地质论评》1988,34(3):277-281
一、引言问锌矿是自然界很具特色的矿物之一,常见于硫化物矿床中。人们常利用其易与FeS构成固溶体的特性来进行矿物学和矿床学的研究。G.Kullerud(1953)、H.L.Barnes和G.Kullerud(1957)、P.B.Barton和P.Toulmin(1966)、S.D.Scott和H.L.Barnes(1967)及L.V.Cheneshev(1968)等人先后进行了Fe-Zn-S体系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闪锌矿作为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的可能。S.D.Scott等又在闪锌  相似文献   

16.
现有生物学史论著大多把纠正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h.Schwainn,1810—1882)关于细胞游离形成的错误,归于莫尔(H.von Mohl,1805—1872)、耐格里(C.W.von Nageli,1817—1891)和雷马克(R.Remak,1815—1865)、微耳和(R.C.Virchow,1821—1902)的有关植物和动物细胞分裂具有普遍性的论述。本文鉴于他们既未完全排除关于细胞游离形成的存在的说法,又把细胞分裂描述为直接分裂,提出应把这一贡献归于否定以上两种错误并证实动植物细胞间接分裂一致性的斯特拉斯伯格(E.Strasburger,1844—1912)和弗莱明(W.Flemming,1843—1905)。  相似文献   

17.
深层地下卤水的基本特征与资源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层地下卤水(包括富钾卤水)是宝贵的液体矿产资源.深层地下卤水在沉积盆地内处于深埋、封闭和高压状态,多呈层状储集和构造富集;无补给资源,不具有可恢复性和可更新性;具有较大的储存资源,不具有调节性.深层地下卤水的开采资源由储存资源转化而来,在开采条件下储存资源逐渐减少趋于衰竭.深层地下卤水的储存资源量可以称为天然(储存)资源量(或远景资源量、潜在资源量),其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开采出来的部分称为可采(资源)量,其余为非可采量.可采量可以分为已采(资源)量和尚未开采的剩余可采(资源)量.天然(储存)资源量又可以分为弹性储存资源量和非弹性储存资源量.深层地下卤水资源量还可以分为盆地(区域)的、储卤构造(局部)的和单井的资源量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8.
《地学前缘》2013,(4):272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  相似文献   

19.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  相似文献   

20.
引言“汉克脱石”(Hectorite)一詞系C.S.司脱兰斯和U.霍夫曼(Strese and Hofmann, 1941)創立,用以描述W.F.弗夏格和A.O.伍德福德(Roshag and Woodford, 1936)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汉克脱附近(Hector, California U. S. A.)发現的一种蒙脫石类矿物--Magnesium-beton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