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数学地球物理实验室主任、数学物理博士阿·韦·齐鲁利斯基于1990年12月1日猝然逝世。他30年间的创造成果确定了苏联解释重力和磁异常理论学派的水平。他未等到自己撰写的在地球物理学中采用复变函数理论方法的专著问世,就在才华正茂之时,满怀具有独创见解的新颖构想离开了人世。他的一生,从表面上看没有多少大事件。他1935年6月30日生于中国的上海市,当时他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员休·赫德(HughC.Heard)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87年4月18日逝世。他于1931年生于加州里弗赛德,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受到了全部的地质学方面的教育。休很早就显示出在实验研究方面的天才。还在大学生时代,他就开始在戴维·格里格斯(David Griggs)的实验室工作。尔后,作为一名研究生,他的硕士论文受到格里格斯的赞扬,  相似文献   

3.
对地球物理中的非线性反演问题进行了讨论,地球物理反演通常涉及有限参数空间的最优问题,一个地球模型由一组参数描述其一个或多个地球物理性质(例如,穿过地球内部的弹性波速度)。地球模型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寻找模型预测值和观测值之间的最小失配。最优问题通常是非线性或非线性极强的反演问题,经常导致失配空间出现多重极小,在过去的10年里,全局(随机)最优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和进化程序法的讨论已出现在有关的地球物理专业文献中。但是,这些方法在对各参数解的约束评价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很少涉及这类问题。这里给出一类新的方法,该方法在反演的最优化和误差分析方面均具有潜力。新的方法使用的是计算几何的概念。这里描述的搜索方法对10维以上的问题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4.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联合反演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所用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方法,是目前可信的定量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是联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信息,通过反演地质体的岩石物性和几何参数来求得同一个地下地质和地球物理模型的技术.本文综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物理场联合反演技术取得的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地球物理场综合应用基础上,发展了两两地球物理参数之间互为约束的反演的技术,二是是反映了联合反演计算方法的进步,如线性与非线性反演比较、反演方法选择等.综述了联合反演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了联合反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学中的反演问题,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是当代十分关键的问题,为了推进我国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研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1986.11.4—11.8.在上海举行了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学术讨论会,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中国计算数学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63个单位的正式代表120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专业委员会代主任陈运泰主持了会议,常务理事熊光楚参加了会议,并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地球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业已开展的合作和努力,还期望通过讨论促进更紧密的合作,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量子蒙特卡罗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量子蒙特卡罗全局优化方法引入地球物理反问题,进而发展了一类新的地球物理非线性反演方法.量子蒙特卡罗方法是基于量子力学机制的随机方法,包括变分蒙特卡罗方法、格林函数蒙特卡罗方法、扩散蒙特卡罗方法、路径积分蒙特卡罗方法.本文简要回顾了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的发展,阐述了其方法理论;随后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量子蒙特卡罗方法应用于地球物理反问题的求解是成功的,它适合于非线性、多极值的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在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且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其算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最后就量子蒙特卡罗方法在地球物理反问题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由于使反演问题的非唯一性得到有效限制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概述了联合反演的发展现状及实现的方法,并讨论了其发展趋势及其局限性,指出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是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的理想工具,而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则是地球物理联合反演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多个密度分界面重力观测数据的反演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重磁观测数据的反演问题,一直是地球物理学界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过去国内外对单层密度界面反演问题的研究,已有不少结果。他们大都是在界面起伏远小于深度的假设下,把反演问题线性化,化为解第一类褶积积分方程的问题,或化为解线性规化问题,进一步用Тихонов关于解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方法来解决。苏联学者们在这方面作了不少理论性的工作。另一途径是直接用位场理论把反演问题化为拉普拉斯的柯西问题来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有各自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正是因为局限性的存在,单一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一定的不足,例如反演精确度等,因此将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联合反演要比单一方法反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联合反演的分类方法,说明电磁与地震理论的相似性,以及物性上的联系,重点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的研究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物性参数在联合反演中的耦合问题,指出岩石物理方法适用范围.最后预测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的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算法从线性到非线性,进一步到更高级算法;进行更多方法结合的联合反演;在维度上的拓展,一维到二维、三维,甚至四维.另外,加强联合反演岩石物性等先验信息的结合以及结构法反演前景广阔,需要进行更多实际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研究了一般地球物理反问题的迭代优化求解过程与物理学中原子跃迁过程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反演问题中模型空间、初始模型、局部极值模型、最优化模型等与原子的态空间、定态、激发态、基态等的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模拟了物理学中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物理过程,建立了一种与原子跃迁过程相对应的非线性随机跃迁数学模型和模型解跃迁搜索准则,导出了适用于一般地球物理资料的模拟原子跃迁的非线性反演算法. 用理论测试函数对这种新的反演方法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解不依赖于初始模型、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1980年l0月2日至11日在苏兹达尔市举行了“数值方法解释地震资料”的国际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由苏联科学院部国际地球物理委员会、西伯利亚科学分院计算中心、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按КАПТ计划组织的。讨论会日程分两个部分:一是听取解地震学中正演和反演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报告,二是对数值方法用于人工地震测深和地震学的成果及其今后发展远景进行了讨论。会议共听取了60篇讲演、报告和报导,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均衡模型在莫霍面反演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霍面是重要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界面,对其深度分布的研究是地球物理领域的重要内容.莫霍面深度分布与地球均衡重力场之间有重要关系,但长期以来部分研究人员在使用重测-均衡方法探究莫霍面深度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参考均衡模型的重要性,造成了均衡补偿模式理论发展与重测-均衡方法研究莫霍面深度之间的不同步.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常用的几种均衡补偿模式当前的发展状况,对均衡解释中的一些争议问题和应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莫霍面深度反演问题,指出了传统重测—均衡方法尚需进行的改进,并从五个方面阐释了均衡理论对传统反演方法的贡献,并探讨了下一步可继续探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震位错理论是研究地震断层滑动与地球物理场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是震源机制、地球内部构造、地震预测等基本地球物理问题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观测数据之间的联系纽带。被广泛使用的半无限空间介质模型的位错理论,由于其几何模型的限制,在地震变形和地球动力学等应用研究中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误差。此外,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精确地观测地震变形,亟需一个适用于全球地震变形研究的地震位错理论。为此,本团队基于球形地球模型,经过多年系统性研究,建立了地震位错理论新体系。所构建的球形地球模型的地震位错理论,促进了全球地震变形和地球动力学变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学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进展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球形地球模型地震位错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弹性球形地球模型、三维不均匀地球模型和黏弹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其次,介绍球形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在地球动力学变化研究、断层与地下介质结构反演和地震大地测量学研究方面的相关应用;最后,对球形地球模型的位错理论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ART算法及其在地球物理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图象重建算法。这种算法在用于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及现生成型线性方程组方面具有节省计算机内存和运算速度快等显著优点。目前ART算法已开始用于地球物理反演计算中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物理背景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这种算法。给出了将这种算法用于地球物理勘探中跨孔地震层析法的模型计算结果。另外通过计算实例对该算法用于解奇异肢病态方程组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用ART算法解奇异和病态方程组,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资料群体智能反演(英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复杂地球物理资料的反演问题往往是一个求解多参数非线性多极值的最优解问题。而鸟和蚂蚁等群体觅食的过程,正好与寻找地球物理反演最优解的过程相似。基于自然界群体协调寻优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交叉学科的群体智能地球物理资料反演方法,并给出了其对应的数学模型。用一个有无限多个局部最优解的已知模型对该类方法进行了试验。然后,将它们应用到了不同的复杂地球物理反演问题中:(1)对噪声敏感的线性问题;(2)非线性和线性同步反演问题;(3)非线性问题。反演结果表明,群体智能反演是可行的。与常规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法相比,该类方法有收敛速度相对快、收敛精度相对高等优点;与拟牛顿法和列文伯格一马夸特法相比,该类方法有能跳出局部最优解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抗差估计和广义逆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观测数据误差较大的地球物理资料的反演,引人抗差估计,称作地球物理抗差估计;为使病态方程组的反演解更可靠,又结合广义逆方法进行了算法改进.首先介绍抗差最小二乘(RLS)的基本原理,然后推寻出适于广义逆反演方法的改进算式,最后举例加以讨论.分析表明,抗差估计可以有效地抑制地球物理观测异常的影响,得出正常模式下的较好估计值;而用改进后的算式和广义逆反演可以使反演解更加改善,不仅如此,改进后的方法还能直接给出解估计的可靠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综合利用不同震中距离范围(3°—90°)长周期P波波形,用理论地震图波形拟合和反演求解中强地震断层面解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地球介质对在不同震中距离范围的地震波的影响,将震中距离划分为:(1)区域地震范围(3°<△12°);(2)上地幔范围(15°<△<30°);(3)远场范围(30°<△<90°)。在不同的震中距离范围内采用了不同的简化地球模型。文中介绍了利用广义射线理论计算地球介质响应的方法,给出了适合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结构的Pnl波与上地幔响应的数值例子。波形拟合采用试错法和线性反演方法。在反演求解过程中,误差函数是由观测记录与理论地震图的相关系数决定的,它强调波形间的拟合,但对地震波振幅的绝对大小不敏感。这个线性反演方法比较适合地震记录的实际情况。文章还扼要地介绍了基于上述方法建立的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人机交互系统STEP-1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给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下列科学家们授奖。威廉·鲍伊奖章表彰那些对基础地球物理研究有杰出贡献者和在研究方面的无私合作者。该奖章授予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阿尔文(Hannes Alfvén)。阿尔文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作出了根本的贡献,其中,他发现了电磁波,现在被称为阿尔文波;发展了空间电场的概念;识别出了临界电离过程。在与从大学生到州领导的每一个人的交往中,他以在观点和时间上的慷慨而闻名。由于阿尔文的成就,他于1970年获诺贝  相似文献   

19.
1991年9月30日是苏联杰出的科学家、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奥·尤·施密特诞辰100周年(1891—1991)。对于老一代学者而言,施密特的名字与战前的北极研究、“切柳斯金”号的光辉历史、第一批“北极”台站息息相关。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们都会铭记他在库尔斯克地磁异常方面的工作,以及他作为苏联科学院副院长(1939—1942年)、北极研究所所长(1930—1932年)、北方海上航路总局局长(1932—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全球超长周期地震台网建成十年来的现状和发展;台网在衰减测量、超长周期震源机制和地球的非球面结构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还总结了运行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未来的展望。本文对推动我国地球物理工作者进一步利用超长周期地震数据开展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