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水文地质问题,本文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国内外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的概念。针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的主战场——西部深切河谷区地质环境特征,总结归纳出岸坡型、顺河型、跨河型、区域型4大类深切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及其特征表现,并初步阐述了各类河谷水文地质结构对相应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6)
红崖山水库从1960年1月开始蓄水至今已经55 a了,虽经天然落淤、多次防渗处理,但目前水库渗漏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根据勘察、物探测试、渗漏量观测资料分析水库产生渗漏的原因,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决定了渗漏不可避免,对渗漏量较大的重点坝段(东坝3+600~3+900)进行垂直防渗处理,为加高扩建工程渗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今后同类工程防渗漏处理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东川坝塘水库建库地质条件及防渗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祥 《云南地质》2004,23(2):270-272
坝塘水库是利用天然构造溶蚀洼地作库盆的注入式水库。地质条件复杂,水库地处高地震烈度区(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同时库盆悬托,库周是低邻谷,存在灰岩喀斯特渗漏、喀斯特塌陷、不均匀沉陷等问题。本文论述建库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相应的工程措施进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梁永玖 《云南地质》2011,30(1):112-114
对包墩水库建成运行以来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大坝渗漏、稳定作出评价,归纳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渗漏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岩溶管道水的“穿跨”流动及其水文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汝清 《中国岩溶》1989,8(3):183-191
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两股水流交叉流动,但互不干扰或归并,这是岩溶水文地质的一个特殊现象。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地下水之间的穿跨流,另一种是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穿跨流。穿跨流是岩溶发育过程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岩溶水排泄基面演化的结果。地下水对地表水的穿跨,与该地段地表水的悬托性质有关。对穿跨流的研究有助于对一些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深入地分析和认识,诸如:对岩溶区地下迳流汇水范围的考虑;对岩溶水库渗漏的讨论;以及对岩溶演化及岩溶水文地质的某些理论概念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尾矿库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而尾矿坝是组成尾矿库的要素之一,尾矿坝的稳定性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尾矿库的安全。该坝址区属中高山河谷地貌,通过对坝址区进行工程勘察,查清了该场地地层构成及工程特性,通过分析钻孔注水试验、压水试验和试坑渗水试验数据,得出了场地水文地质参数,对坝基地基承载力、坝基渗漏及渗漏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坝基渗漏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库水会导致库岸隧道水文地质环境改变,影响隧道的建设运营安全。针对狮子坪水电站库区对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隧道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径流模数法和大气降雨入渗系数法计算各方案线隧道的涌水量,结合运用达西定律计算的水库蓄水对隧道的渗漏水量,比选出最佳的方案线路,可供类似地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水工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条件,必须对河谷地质、河谷类型及其形态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绘与勘探。而河谷地质、河谷类型及形态等因素是选择坝型的主要依据。工程设计方面可据此作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坝型比较,最终根据地质上的可能性、工程上的安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来确定坝线与坝型。我国第一座重力拱坝——响洪甸水库已动工兴建了。响洪甸水库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境内渒河(淮河支流之一)西源中上游地方,坝高江淮零点起141.5公  相似文献   

9.
陈伟 《地下水》2015,(1):132-133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沙滩水库坝址的选择进行论述。首先阐述工程区域以及水库地质条件,对于坝址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库首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渗漏问题,通过上下坝址代表坝型适宜性及技术经济相关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上坝址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罗军昌 《地下水》2023,(6):187-189
为研究宕昌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文章主要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地质现象、区域地质构造与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库区渗漏、水库浸没与库岸稳定、水库诱发地震等地质问题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水库不存在向邻谷的渗漏问题;库区岩性完整,无区域性的活动断层通过,水库蓄水后,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研究可为下一步水库坝址、坝型及枢纽建筑物的选型、布置等提供技术指导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赵立敏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2):44-46,69
在调查高腊梅水库大坝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坝体、坝基及坝肩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坝体的稳定性、填筑土的渗漏,坝基及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危害及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钢城  黄超 《世界地质》2009,28(3):367-370
江雄水库施工中认为坝区存在较严重的渗漏问题, 由此, 在设计中对河床段坝基采用了上墙 (防渗墙) 下幕(帷幕灌浆) 组合防渗结构, 对两岸坝肩采用了帷幕灌浆防渗结构处理措施。利用渗流理论, 在分析坝区地质条件和概化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坝区三维渗流数值模型, 对坝区防渗处理设计条件下(方案Ⅰ和Ⅱ) 的坝基渗漏及渗透变形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防渗方案均可行, 但方案Ⅰ优于方案Ⅱ。  相似文献   

13.
Engineering-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rise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rock-soil mass and groundwater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constituents. However, up-to-date research on them is relatively dispersive and simple due to their complexity and lack of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methods. Starting from geological analysis of mechanism to geological model based on geological regularities, the paper predicts the tendency of geological evolvement and puts forward proper 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elevated water-sensitive structure in rock-soil mass, which mainly causes engineering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in hydropower is discussed based on uniqu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Western hydropower projects. Engineering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re reservoir induced earthquakes leakage from reservoir bottom in karst, stability of high slope at reservoir banks, sliding of dam foundation and dam abutment, and confined water at key positions which are introduced and determined by using water-sensitive factors (or structure) according to special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环境水文地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其规模仅次于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在分析坝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温度场,同位素,水化学场以及岩体地下水动力条件等多角度解释了溪洛渡水电站坝区两岸地下水埋深水,局部温度和局部承压等异常现象,通过分析认为,坝址区水文地质工程条件良好,岩体透水性较弱,无水的控水构造,坝区不存在危害性的渗漏问题,坝基及两岸谷坡均有相对抗水介质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临川市垃圾填埋场根据所选用的改良厌氧卫生填埋结构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要求,在拟建场区开展1:2000水文地质调查与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地质特征研究,确定了可建场的主坝及拉污坝的持力层,分析了该场地产生渗的可能性,论证了该场址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6.
姑山采场东北帮边坡防渗透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姑山采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利用粉细砂含水层和砂卵砾石含水层之间的粉质粘土层建造台阶式防渗帷幕的可能性,以消除姑山采场东北帮边坡因地下水和青山河水在边帮中可能对边坡造成渗透变形的隐患,为姑山采场安全开采东北帮优质铁矿石创造条件,也为姑山矿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详细分析了龙子湖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龙子湖的设计方案,指出龙子湖建成后可能存在渗漏量过大的问题,从而影响该区的生态环境等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建立了三维渗流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龙子湖建成后确实存在渗漏量过大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参考方案,还预测分析了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后可能进一步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渗流井的结构与水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结合当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建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用于神木县张家川傍河水源地渗流井取水工程。确定水源地的布井方式与开采方案,计算水源地的平、枯水期允许开采量。结果得出:干水期允许开采量为35500 m3/d,枯水期允许开采量为11800 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