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学组织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对其现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专题会议于 2 0 0 1年 1 0月 2 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与 CCOP第 3 8届年会同时召开。来自 CCOP成员国和合作国 /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CCOP名誉顾问 YoshihikoShimazaki博士和何起祥教授主持 ,中国的蒋仕金先生被选为本报告的撰写人。参加会议的有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代表 ,也有来自德国、瑞典、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和荷兰的代表。虽然各国和地学研究状况不同 ,但是整个地区的地学组织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 CCOP成员国为了满…  相似文献   

2.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第四纪地层对比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16日在苏联远东的纳霍达卡市举行.会议由亚太第四纪委员会主办,即INQUA地区分会主办.正式会议为五天,野外地质旅行一天.会议收到论文150多篇,涉及第四纪地层、第四纪地质的工作方法、测年、海平面变化等,会议论文将由亚海矿委会(CCOP)组织出版发行.出席本届大会代表130余人,除苏联代表外,中国、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南朝鲜及民主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采用大会发言,主要介绍自上届(1986,日本)亚太会议之后的新成果.会议按第四纪地层;古地理及沉积过程;地貌与构造地貌;第四纪以来生物界的演化四个专业进行大会介绍.中国代表做了“江苏第四纪瓣鳃类动物及古地理研究”、“第四纪地层下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83年6月14—18日在广州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水电部、交通部、地矿部以及沿海各省、市有关海岸河口科研、教学、工程设计部门共52个单位91人,同时出席全国海岸带调查地质、地貌专业组会议的代表27人也参加了本届学术年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邱秉经同志以及广东省科委、省科协负责等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致贺词.本届年会的主要任务是交流上届年会以来,我国在开展海岸带与海涂资源调查、港口航道工程、河口综合治理及其基本理论研究、科学普及、国际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年会共收到学术论  相似文献   

4.
亚太地区东南亚各国油气资源管理第三次会议于8月15—18日在北京中苑宾馆召开。CCOP各成员国如中国、韩国.越南、柬埔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挪威专家Richard Sinding—Larsen主持.会议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1989~1990年度海冰年会及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10月19日在天津召开。出席本届年会的有渤海石油公司、天津安全监督局、青岛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海军、海洋局系统有关部门等20个单位41名代表。会议期间国家海洋局科技情报所所长侯文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包澄澜到会祝贺并讲了话。 会议代表首先总结了1988~1989年度渤海与黄海北部冰情及预报服务情况。并对1989~1990年度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进行了会商、对本年度冰情总趋势做了展望,然后交流了海冰预报的经验、方法及其研究工作的进展,并就今后海冰预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商讨。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环太平洋能源和矿产资源会议于1986年8月17日至22日在新加坡举行,共有45国500多人参加,中国代表11人.此次会议是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亚洲近海地区矿产资源联合勘测协调委员会(CCOP)、南太平洋近海地区矿产资源联合勘测协调委员会(CCOP/SOPAC)、国际地科联(IUGS)、太平洋科学协会(PSA)和东南亚石油勘探学会(SEAPEX)发起,得到57个成员组织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与开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学会等.  相似文献   

7.
虞志英 《海洋与湖沼》1983,14(6):600-600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83年6月14—18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央和沿海各省市有关部门共52个单位的11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海岸河口学会理事长陈吉余教授主持,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邱秉经同志及广东省科委、科协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本届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36篇,其中有涉及珠江口伶仃洋的水沙特征、发展趋势和改善措施,华南海岸和港湾特征、潮汐通道稳定性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论文共35篇。长江口、钱塘江、黄河等河口水  相似文献   

8.
1988—89年海冰年会于1988年10月11—13日在天津塘沽召开,参加本届年会的有渤海石油公司、交通部一航局、秦皇岛海监局、海军、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海洋局系统有关部门等21个单位48名代表。会议期间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包澄澜、渤海石油公司副总经理付同运到会祝贺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七日至廿一日在巴黎教科文总部召开了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科学计划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研究科委(SCOR)和国际科联理事会(ICSU)联合举办的.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9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计180余人出席了会议.我国代表汪兆椿等三人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迄今为止的TOGA观测和模式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以便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TOGA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0.
王存信 《海洋科学》1985,9(6):54-54
“第二届印度-太平洋鱼类国际会议”于1985年7月28日—8月3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东道主日本出席人数最多,为120余人;中国出席会议的代表为22人(包括台湾省代表4人)。 开幕式于7月29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行。日本国皇太子明仁殿下和王妃、教育大臣、农林水产大臣、前首相铃木善幸、上届会议主席J.Paxton等,以及各国代表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亚洲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测协调委员会(CCOP)举办的“三角洲沉积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9月14—26日分别在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和黄河三角洲利津、桩西和海港等地进行了讲学、学术交流和野外现场考察.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荷兰、西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的地质专家、学员代表和CCOP组织的官员;我国参加会议的有地矿部、国家海洋局、山东海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地质出版社和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度海冰预报年会于1991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海洋局、渤海石油公司、大港石油管理局、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30个单位的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陈克文处长主持;包澄澜副主任致开幕词,国家海洋局预报浮标处刘喜礼处长到会并讲了话。会议代表对1990年渤海冰情概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1991年度冰情趋势及预报进行了预测和会商。会议中间还就海冰预报研究成果开展了学术交流;并根据海冰工作者的愿望,为促进海冰预报、科研工作的发展,成立了以徐继祖教授为主任委员的“中国海洋学会海冰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国家海洋局、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研究会举办的海岸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16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来自14个国家从事科研、教学和生产的专家、学者、教授等140多人(其中外籍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52篇,会上宣读85篇.这次会议是在去年11月于杭州召开的中国第三次海岸带学术讨论会的基础上召开的.海岸带开发与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任美锷主持会议,国家海洋局局长、本届会议主席严宏谟到会并致开幕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Marta Vannucci博士、日本大阪艺术大学H·S·Shapilo教授致词祝贺.  相似文献   

14.
《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咨询委员会第23届年会于1994年10月11~15日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举行,来自4个国际组织、9个国家和出版商的2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1986年9月2—13日在新西兰库克群岛的腊罗汤加举行第十五届南太平洋CCOP会议,与会的除南太平洋十三个成员国代表外,尚有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挪威等国代表作为技术顾问组的身份参加,中国地质矿产部派出蒋敏喜和金庆焕两位同志赴会.现将此次会议所交流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作一简要的汇报,以供国内同行参考.南太平洋CCOP成员国及其附近海域处于太平洋、欧亚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的结合部位,其边缘地带组成多种类型的沟、弧、盆体系,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另在南太平洋海域分布有翁通—爪哇等海台,因其地壳较厚而显然属于巨大的陆块,这些陆块为持板块构造观点的人们所不解,因而早已为地质学家所瞩目.南太平洋海底蕴有较丰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在美国召开国际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学会(PACON)第七届年会于1996年6月17至22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来自美国等17个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海洋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中国PACON分会的20位海洋科学家组...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已于1993年9月13~1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及保护区各主管部门和国家海洋局等会同世界保护联盟共同支持和发起下,由相应的10多个学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国务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以及各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香山宣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一九八二年潜水救捞学术讨论会于十二月二日至四日在山东烟台召开。会议由石中瑗副主任代表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张智魁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烟台地、市科协和交通部烟台救捞局负责同志也讲了话。来自交通部、海军、石油部、高等院校、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等系统的33个单位5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主持召开的第一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7日—1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中外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台湾学者陈培源教授出席了这届学术讨论会,并在分组会议上做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得到国际海洋地质委员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等组织的支持和资助.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57篇并已汇编成册.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会议两个阶段进行.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的有:E.Seibold(西德、国际地科联代主席)、业治铮、  相似文献   

20.
主席先生、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在第四届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年会开幕之际,有机会在这里讲几句话,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热烈欢迎所有参加这次年会的外国朋友和到会的中国代表,热烈祝贺第四届年会的开幕。我很高兴地注意到第四届PICES年会能在我国青岛举行,在这次会上将要回顾上一年度的科学工作和制定下一年度的PICES工作计划,此外PICES所属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组分别要召开工作会议并进行学术研讨会。NSFC派地球科学部副主任林海教授等参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