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慧张新基  苏鹤军 《地震》2004,24(10):27-32
研究了孕震过程中孔隙岩石的变形与岩石孔隙压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孕震过程中孔隙压时空变化图像,揭示了地下水位前兆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①岩石变形过程中孔隙压力的变化是引起地下水位升降的主要因素;②地下水位前兆场的变化具有阶段性;③震源区最早出现膨胀变形,也是孔隙压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因此地下水位趋势性异常最早出现,也最为集中;④地下水位异常的典型形态为上升趋势下降加速下降或转折上升发震,中短期异常以加速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2.
强震水氡前兆场异常特征及其物理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岩石中微裂隙的产生与地下水氡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孕震过程中微裂隙时空变化图像,揭示了水氡前兆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孕震过程中岩石微破裂的生长是导致地下水氡含量升高及地震前出现水氡异常的原因;震源区及附近地区的膨胀和微破裂最早出现,并最为发育和集中,因此水氡异常也最早出现,也最为集中;孕震过程中微破裂增加,导致地下水氡含量升高,水氡趋势异常以趋势性升高为主。  相似文献   

3.
震源物理的研究是岩石力学、位错理论,断裂力学、电磁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等学科的渗透与结合。地震的孕育、发生重复的动力学过程是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一本学术报告汇编,汇集了1985年12月在兹韦尼戈罗德召开的全苏第4次震源物理科学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报告。这些报告阐述了近年来苏联运用野外观测、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震源物理过程所取得的成果。很大一部分报告阐述了研究震源区地球物理介质和地质-构造状态的成果。本书可从整体上反映苏联科学家在研究震源物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唐山大地震孕育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志仁  陈党民 《地震学报》1997,19(4):347-358
根据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前兆资料,结合岩石破裂物理、震源物理、构造物理、地震前兆、地震力源、地壳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采用含有菱形硬包体的饱和水孔隙介质模型,数值模拟了唐山大地震的孕育过程.首先导出了考虑岩石非弹性体积膨胀和应变软化、孔隙水渗透的固-液两相介质的孕震动力学方程组,提出了用增量形式求解该方程组的有限差分法,然后计算模拟了硬包体内含有断层软弱带时的唐山大震的孕育过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唐山大地震的孕育主要经历了弹性积累、早期非弹性体积膨胀、断层第1次加速软化(加速破坏和蠕滑)、天津-宁河一带第2次非弹性膨胀、断层第2次加速软化(临震加速破坏和蠕滑)和发震等过程.这里,与断层的加速破坏相对应,孕震介质的某些部分出现了非弹性膨胀的弹性恢复和二次非弹性膨胀.与前兆观测资料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模拟结果可以比较好地解释实际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同时,数值模拟还进一步揭示了唐山地震孕育场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复杂图象,为地震前兆场变化的物理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引言 传统岩石力学实验系指在外加载荷条件下对岩石样品的强度、变形等物理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仅借助于压机这一外加载荷对岩样的作用,去模拟研究地震过程及震兆变化,实验表明与天然地震前后的各种观测结果并非一致,故而,人们开始对膨胀力源作用下的岩石破裂力学过程研究发生了兴趣。例如,茂木清夫曾用电热丝外裹松香,研究热膨  相似文献   

7.
唐山地震前兆机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唐山地震中期前兆的形成机制。采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穿过唐山的剖面结构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剖面结构的不均匀性与震源区内应力集中的关系,岩石膨胀与地面隆起,以及其他震前异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震源体内存在坚固体的条件下,在地下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处发生岩石膨胀是可能的,由此在地面造成隆起,并为地震活动异常,波速异常,深部物质上涌提供条件,故岩石膨胀可能是唐山地震中期前兆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8.
构造地震的前兆理论——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较详细地讨论了构造地震的震源孕育情况;在考虑了动摩擦效应后,进一步对震源孕育过程和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震源孕育的膨张一蠕动模式.该模式将孕震过程划分为: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膨胀)、前兆蠕动(断层面局部破裂)、加速蠕动(短期和临震)、整体错动(断层面全部破裂)--发震、震后调整等六个阶段.最后讨论了两类不同前兆、蠕裂和崩裂、非弹性变形(膨胀)速度的变化、各种前兆异常的基本形态、短临前兆的物理基础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膨胀-蠕动模式可能是认识地震前兆现象本质和发展预报技术的一个物理和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与震源过程有关的现象的现场观测及其解释;(2)震源物理的理论研究;(3)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膨胀”磁效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压磁效应不一定是震磁关系的唯一可能机制.本文认为,从我国邢台地震区地震与地磁变化观测的事实出发,用压磁效应很难解释震磁之间的关系.因此就提出震源区由于岩石介质的微破裂、膨胀的液体扩散引起地磁场变化的设想,并称此种设想为“‘膨胀’磁效应”. 在简化了的假定条件下,初步计算表明,用此假设讨论地震区地磁场变化的空间分布与实际观测的结果较为符合.有一些检验震例.  相似文献   

11.
陆阳泉  赵家骝 《地震学报》1998,20(2):194-200
用采自现场的500 mm500 mm1 000 mm的天然灰岩,在注水条件下模拟扩容-扩散(D-D)孕震模式,并以多种监测手段追踪受载岩石样品从变形、微裂到大破裂全过程有关的物理场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视电阻率结果表明:① 受载岩石从微裂到大破裂全过程与电阻率前兆的时空演化进程基本吻合;② 电阻率前兆的时间进程具有阶段性,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③ 岩石大破裂前观测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期前兆,并发现部分似可被确认为临震异常的电阻率前兆.电阻率的变化和分布特征似乎显示了与岩石样品受载过程的膨胀现象有某种内在联系.但未找到岩石膨胀的直接证据.最后,从理论上探讨了受载岩石样品电阻率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岩石的双剪摩擦滑动实验。在实验宁测量了不同正应力条件下的粘滑应力降和位移值,求出了静、动摩擦系数;用瞬态波形存储器记录了粘滑过程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出了震源时间函数,它的形状与布隆提出的震源时间函数极为相似,两者皆以指数形式下降,它的数值与野外实测结果大致相近。为验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本文还对粘滑的理想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计界。理论、实验和野外观测的结果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地壳破裂及地震的非线性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是以岩石为介质的破裂所形成的,所以,了解岩石破裂发展的物理规律应该是研究地震活动标志的根本途径。该文根据岩石破裂理论及震源物理研究已取得的成果,进一步综合讨论地壳破裂(地震)过程的物理特性,并着重探讨岩体应变积累和释放的非线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物理相变技术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在地下成层性较好的某煤田地震测区,开展了利用二氧化碳相变技术激发地震波的野外人工震源激发-接收实验.并与传统炸药震源进行了对比.地震数据利用Aries2.66型垂直分量反射地震仪和PDS-2型三分量地震仪接收.根据实测地震数据,从野外地震记录震相识别,初至波传播距离分析,震源近场地震信号时频分析,CO_2相变激发震源子波提取和基于CO_2震源子波的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关于CO_2相变激发技术能否产生地震波信号以及能否将其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_2物理相变膨胀能够产生能量集中的地震波信号;在实验区地质条件和激发参量下地震记录中初至波的可识别的传播距离约为1km;震源近场地震信号的主频集中在8~13Hz;利用震源近场数据提取了CO_2震源子波;通过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认为这种震源子波能够应用于波形反演等方面的研究.因为CO_2相变激发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优点,若能进一步在激发能量、激发—延迟时间一致性等方面加以改进,该技术有望在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煤矿高瓦斯环境人工地震勘探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引入基于Gassmann方程的流体替换方法,在分析地震波P波速度、波速比与岩石孔隙度和饱和度关系的基础上,应用于珊溪水库地震波速比和P波速度变化特征研究,得到:(1)珊溪水库震中区岩石始终处于接近水饱和的饱水状态,波速比和P波速度"下降-回升"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震中区岩石"孔隙度增大(饱和度减小)-饱和度增大"的变化,每一丛地震的波速比由极小值逐渐增大为极大值是由于岩石从不饱和状态变化到饱和状态;(2)根据每一丛地震波速比的变化,计算得到珊溪水库流体扩散率αs=1.06×104 cm2 s-1,该数值与美国南卡罗莱纳水库、巴西Acu水库、广东新丰江水库的流体扩散率基本一致;(3)震源区岩石孔隙度上限值为8.7%~2.0%,该数值与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通过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测定的珊溪水库坝址区新鲜流纹斑岩的孔隙度平均值一致。  相似文献   

17.
贾启超 《地震研究》2000,23(4):392-397
地震的孕育是一复杂的物理和力学过程。对于一球型震源体,则会有裂隙由核向外而后液体由外向核的双重扩散过程;与此同时,介质的电磁性质亦相应地发生扩散运动。本从定解问题入手,求得ε、μ、σ的扩散解。根据麦克韦电场理论、求得震源体各向异性介质中麦克斯韦的等价方程与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由此得出震源体介质的似异体性质。对球型导体电磁感应的定解问题,对其频域解分离,得到在外源场作用下震源体中的分量解,即感应场、  相似文献   

18.
微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衡量水力压裂作用。由于微震释放机制的复杂性,很难获得对其统一的理论认识。基于地震学原理,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分析方法对页岩水力压裂扩展造成微震的机制进行研究。理论上,岩石破裂过程取决于水力裂纹尖端的应力分布。通过反演得到矩张量的特征方程及其特征值,从而确定震源点的破裂机制。通过真三轴水力压裂物理试验和声发射实验获得岩石破裂过程的基本规律。利用声发射信号的主频特性和初始运动来确定震源处的拉剪损伤比。震源点微震地震波采用水平井压裂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不同位置、不同平面、不同方向上的微震波的频率和能量特性。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微地震波的分布,并揭示了在水力压裂作用下释放的震源机制。研究成果对页岩特性、页岩气储层评价和重构、优化压裂参数、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提起 自从Scholz等人提出将膨胀-扩散模式作为地震预报的物理基础以来,岩石膨胀问题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有些学者,如Nur、Anderson、Whitecomb、Cherry、Booker等  相似文献   

20.
野外观测和岩石物理实验的结果是地震孕震物理过程研究的基础。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由观测到的震区内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出发,也考虑到近年来国内外所进行的一些岩石物理实验的结果,对我国大陆内大地震孕震物理过程进行初步的深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