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小龙  廖克 《地理学报》1989,44(4):496-503
本文讨论了自然系列地图编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然界线之间的统一协调。作者通过对自然界的定性、定量研究,阐述了自然界线及其相互联系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系列地图轮廓界线统一协 主要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自然系列地图编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然界线之间的统一协调。作者通过对自然界线的定性、定量研究,阐述了自然界线及其相互联系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系列地图轮廓界线统一协调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曾经通俗地指出,“人们无论从哪一个地点朝哪一个方向走.都会发现地理环境逐渐变化。有时变化很快,有时变化很慢,有时这几种自然现象变化较快较显著,有时那几种自然现象变化较快较显著。这就是自然界的地域分异。”(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65)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地理环境和自然现象的地域分异,是指具体事物的空间变化,其表现极其复杂多样。这其中有规律可循吗?有。这就是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当年轻的地理学家从教科书上一遍遍触及到地理学定义时,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或许将要陷入一个窘迫的境地。 以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为定义的地理学,其内涵与外延是否具有清晰的乾廓界线,它所有要素的集合是否呈现一种模糊的不可列现象?!  相似文献   

5.
地图是反映地表现象的一种图形,凡具有空间特征的事物都可以用地图表示。地图的直观性、形象性使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明了,它用符号代替了大量繁琐的文字描述,这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很有帮助。然而,地图的作用及意蕴远不止于此,地图除了能够形象地反映空间事物以外,还能够反映出丰富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图文化。  相似文献   

6.
地理界线反映了划分地理客体(本例即区域)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界线是(?)一区域隐退其显著特征同时给出另一毗邻区域显著特征的地带。在一个二维地图连续体中,界线代表一区与另一区之间的过渡带,从中可划出这两个区域的界线(舒瓦洛夫,1980)。这样的界线通常被看成地理界线。将界线作为区域形成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是用以考察界线对于分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条界线不只是分割毗连的区域,还充当区域间接触纽带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张耀光  刘锴  刘桂春 《地理科学》2012,(9):1033-1040
南海诸多岛礁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领土,南海九条断续线是中国海域疆界线。南海九条断续线的形成与演进,既是重要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也是维护国家主权权益和岛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除了用文字进行阐述外,着重利用地图本身特有的功能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条疆界线的形成分为雏形期、形成期、成型期3个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出现在南海的中国海上疆界线的时期,为疆界线形成的雏形期;20世纪30年代为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期;20世纪40~50年代,为南海海域疆界线的成型期。从以上时期的地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到这条海上疆界线的"连续线"和"断续线"2种画法。同时从地图发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由11条线演变成为现今的9条线。这条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了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6,(9):43-44
网络地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网上“问题地图”也时有出现。国家测绘局列出了现有网络地图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把我国的大片领土画到国外。二是漏绘、错绘我国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三是地图上有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四是没有正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五是没有正确表示中国地图的国界线,有的随意扩大我国版图范围,有的将省级行政区域界线错绘成国界线等等。  相似文献   

9.
点模式分析     
许多地理现象可以以点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示,比如城市的位置,喀斯特地区的漏斗,水体的污染源等等。地理学家对点模式感兴趣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点表示了一种现象的源,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现象本身及其产生过程。点模式包含两类成分:代表研究目标体的点和目标体所在的地理区域。其基本特征是:模式的大小,即点模式所包含的点的数目;研究区域的维数;研究区域的形状和边界状况:点的研究区域中的区位特征,即点的扩散性;点的相对区位,即点的排列特征。本文着重分析点模式的形成过程和点模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图与地域研究关系至为密切,地域研究离不开地图,地图也不能脱离地域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地图是地域经过简化和概括了的客观实地的缩影,所以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地了解实地情况和空间客体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现象的规律性,并能在地图上表达地域研究成果,这是其它地域表示方法不能代替的表示方法。地图还另有一个重要作用,地域研究人员或地图研究人员通过对地图的分析研究,常常可以发现地域内容事物某些新规律,促使地域研究向更高更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横断山区地域分异明显。各自然地理要素作地带性组合,自然地理环境呈水平分异,农业土地利用也大体呈纬向带状分布。根据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地势差异,将横断山区划分为5个自然地带、9个自然区,并与以往的方案进行了比较,阐述了自然地带界线的划分及各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亚热带北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志翔  姚永慧  胡宇凡 《地理研究》2020,39(12):2821-2832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自然区划中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曾引起诸多学科学者的争论。由于早期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多以定性、专家集成方法为主,同时区划目的、使用指标等多有不同,导致不同学者所划分的自然区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基于空间分异性思想,使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探测气候指标对中国亚热带北界的影响,选择其中q值较大的指标如日均温≥0℃天数、最冷月1月均温、年降水和湿润指数等作为主导因子并参考植被、土壤数据探讨亚热带北界界线的位置。结果表明:① 地理探测器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自然区划的主要气候指标,并确定分界线的准确位置,提高了自然区划研究的技术水平和区划界线的客观性。② 使用地理探测器划分的新界线在研究区西部位于秦岭南坡1000~1600 m的位置,与以往界线相比略偏南;在研究区东部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比以往界线略偏北。在保持自然要素完整性的同时,新界线具有更大的q值,表明新界线可以很好的反映暖温带与北亚热带2个区划带之间的差异,划分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小比例尺普通地图是以反映地面基本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为对象的普通地图,它和地形图是同一系统,只是比例尺小于1:100万。在小比例尺普通地图上,只提供较大区域范围的概念,突出主要内容和规律性的东西,其制图综合具有较大的概括性,表示最重要的地物及其最重要的特征,并表现为地理适应性大大增强,几何精确性相对降低。 在编绘小比例尺地图的总体设计中,恰当地拟订正确的制图工艺方案可以保证地图的质量,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是实现地图生产多快好省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地图综合是当前国际GIS和制图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化简是地图综合的一个基本操作算子,线要素是地图综合操作的主要对象,该文主要研究地图线要素的化简问题。首先,从算法的适用范围、阈值设置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算法的优点,重点阐述了一种常用的弧比弦算法,并指出了其在化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基于地图曲线的空间认知特征,提出了一种改进弧比弦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好地保持曲线的特征点和曲线的几何形态,避免阈值的设置问题。在算法评价上,采用3种定量评价指标,即:偏移平均值、偏移量中值和面积变形值,对改进的弧比弦算法与现有经典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5.
景观图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地图。但它的发展前途非常远大。近数十年来俄罗斯地理学界所公认的地理综合体观念是景观图的科学基础。 这一观念的实质在于:地表一切基本自然现象—气候、水流、地貌形态、土壤、动植物界是密切相互制约的,并且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统一的物质系统,即复杂的自然综合体的组成部分或成分。  相似文献   

16.
景观图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地图。但它的发展前途非常远大。近数十年来俄罗斯地理学界所公认的地理综合体观念是景观图的科学基础。 这一观念的实质在于:地表一切基本自然现象—气候、水流、地貌形态、土壤、动植物界是密切相互制约的,并且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统一的物质系统,即复杂的自然综合体的组成部分或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一、海岸带环境和资源的特征自然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海岸带是大陆和海洋各种自然过程互相作用的地带,它包括有大部分三角州和部分大陆架。其上边界为海洋的潮汐、波浪、风暴潮,海蚀和海积作用以及盐生植物,藻类分布和溯河而上产卵的海洋鱼类所及之点的联线,即大陆受海洋影响的外围;下边界为大陆河川迳流及其所挟带的泥沙,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明显扩散的范围,即海洋受大陆有效影响的界限。如珠江口岸段,上界可达珠江三角洲各汊道内,下界约在口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4,(10):62-64
这是一条地理学家划出的虚拟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着如此神奇的魔力。 这是一个奇观绝景层出不穷的地带。这里有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长江、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均从这里注入大海。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在我国是一条重要的自然界线,它的划分问题,引起了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土壤学和地植物学等科学工作者的争论。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是综合自然、农业、林业等区划的依据之一。所以,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的划分,能否正确地反映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是关系到运用这规律来指导生产实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地图是综合表征地学空间现象分布特征的重要方式,是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综合形象总结并通过图件形式表达的研究成果。地图既是优秀研究成果的集成,又是指导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不可或缺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地图的形式也纷繁多样,如各种要素图、专题图、电子图、综合图等。地图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