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实验表明部分手持GPS外符合定位精度较低,尤其两次观测同一点的互差一般都会超过其标称精度,在测定地质孔位或小比例尺填图中会出现较大误差.实践过程中,发现手持GPS的外符合精度明显低于内符合精度,前者误差有时高达30m左右,而且不稳定,随机性很差;后者坐标相对误差一般均能达到3~5 m的精度.利用手持GPS内符合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提出一种动态坐标校正法,即每次测量都以几个已知点为校正点重复测量,以此计算坐标转换时的相应参数进行坐标纠正,从而提高手持GPS与地图坐标的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1∶5万土壤测量工作中,通过使用GPS定位技术及GIS Office、Mapgis、section、GeoIPAS等地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成果质量。其工作流程可分为:室内准备的地形图校正、采样点的布置、采样点属性提取;野外作业的GPS参数设置、设计采样点位坐标导入手持GPS、实际采样点位坐标投影到地形图、样品加工;室内资料整理及成果图件编制。  相似文献   

3.
浅谈手持GPS在地质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全福 《吉林地质》2014,(3):126-128
手持GPS未经参数校正时定位精度为80~120 m,利用测量控制点进行参数校正后定位精度可提高至5 m以内,在地质勘查中熟练运用手持GPS将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敬平  董凯 《甘肃地质》2013,22(4):90-93
手持GPS的出现给各个行业导航定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不同的坐标系统需要在使用中随时变化,利用统计法线性方程组求解手持GPS平面坐标参数,是一条解决手持GPS坐标系统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鹏  石福升  林品荣 《地质与勘探》2004,40(Z1):203-206
与传统测地方法相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测地工作,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GPS坐标通过参数转换,可以换算成所需要的坐标系坐标.利用手持GPS定位技术,开展了10km2面积的激电工作.通过与传统测地方式取得的激电成果对比,表明手持GPS定位技术完全可以用于电法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手持GPS是目前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它具有导航方便,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已赢得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热爱。但GPS航点航线的输入工作一般是采用手工方式完成,对于大量坐标数据的输入是一个相当繁琐的工作,且容易出错,这样大大限制了GPS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利用VB成功地实现了坐标投影转换和批量数据输入GPS,极大地提高了室内和野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手持GPS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礼平  李梦颖 《江苏地质》2011,35(2):201-203
GPS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系统3个部分组成。手持GPS以其灵便、定位精度高和全天候等特点使其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较为普及。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手持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常用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定位精度、使用注意事项,给同行的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Mapsource与Excel、 MapGIS相结合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GPS、 mapsource、 mapgis、 Excel等已在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论述手持GPS坐标数据,经mapsource、 Excel进行转换和整理,利用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子系统,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以及输入编辑子模型系统,实现了化探测点自动标注,化探异常图的自动圈定.拓展了map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空间,极大地方便了地质人员野外工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传统光学仪器测量需要测量点之间通视,数据需要手工记录和进行繁琐的后处理。RTK技术将GPS接收机、现场手持计算机和无线电数据链相结合,实时提供cm级测量精度,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它由基准站、流动站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在基准站安置GPS接收机,对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将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GPS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RTK技术可以替代常规测量为地质勘查工作快速提供可靠、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相似文献   

10.
GPS测地技术在物化探勘查及地质普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GPS的几种定位方式及其所观测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列举了近年来在重力测量和地质工程联测工作的实例,说明GPS测量在物探和化探及地质普查中可以广泛地使用,指出在工作中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展望GPS测量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野外遥感地质矿产查证工作特点,研究设计基于北斗一号/GPS双模手持终端的野外遥感地质矿产查证系统。该系统一方面可进行野外遥感地质矿产查证的相关业务工作,如遥感影像及矢量图的加载显示、添加编辑查证点、控制点片采集等;另一方面,野外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北斗一号卫星模块,回传定位及其他信息至管理中心,便于进行作业管理,并为野外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李靖  赵建军  王书 《地质与资源》2011,20(3):217-221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是“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大类,涵盖了基础地理、基础地质、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建立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为本地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主要阐述了以MapGIS、ArcGIS及Microsoft Office等软件为工具,建立辽宁省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在辽宁阜新煤矸石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利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高新技术的有效配合并结合传统地质工作快速高效地完成了阜新煤矸石资源的调查工作.即应用不同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从区域上进行资源总体分布情况调查、从局部进行资源类型划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野外控制点点位及高程数据采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调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计算、编辑和制图.  相似文献   

14.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论述了如何利用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来建立有关数据字典,如何在数据模式设计以及地质数据描述上采用这套代码,实现地质信息共享。重点论述了地在太点源信息系统中的方法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能源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资料管理等地质信息和工作程度,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地质矿产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方向,服务地方政府进行地质勘查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矿产资源产业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徐阳 《地质与勘探》2021,57(5):1127-1135
针对多金属矿勘探中测点坐标的批量生成过程步骤繁琐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CASS8.0直接生成1:1万高精度磁法勘探测点及1:1万激电中梯探测测点坐标的思路。通过利用现有地形地质图以及专业绘图软件CASS8.0在制图及坐标转换方面的优越性,直接生成可以应用于手持GPS测量仪的数据格式文件和绘制出可以用于野外找点的地形地质图,达到测绘坐标点在地图上快速导入导出的效果。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鹰山南区铅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的工作中,针对工区面积大,地形复杂,在工作部署中,需要布置探测点数量庞大,采用原始方法计算并人工将每个测点坐标输入手持GPS定位仪中的工作量大且极易出错,探测点点位不能根据实际地形合理规避危险区域或者障碍物(悬崖、峭壁等)等问题,通过利用黑鹰山南区铅多金属矿普查区地形地质图及CASS8.0绘图方面的优越性,批量对工作部署图中测点进行定位编号并调整,从CASS8.0导出坐标数据点并导入天宝R4 GPS手持定位仪中的方法,避免了人工输入数据出错的问题,合理规划了探测路线,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该应用表明,此方法在工作部署图绘制中更加直观、方便,解决大面积比例尺工作部署图坐标导出导入问题,并且效率极高,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戴传固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2,19(3):208-211
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新形势下应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中。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应针对贵州存在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前沿性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强调生产和科研相结合,总体提高贵州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还要努力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为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旅游资源调查基础资料,把社会需求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为贵州的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呼中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25万呼中镇幅区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矿产资料,系统研究了呼中地区已发现的矿床、矿点及成矿建造与控矿、容矿构造,以此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地质异常单元和有利成矿的断层影响带,分析了化探异常与相关矿床的耦合度.借鉴池顺都等人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空间分析模型,做出了该区的矿产资源潜力图,同时对区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长才 《吉林地质》1993,12(1):77-79
目前,省内各地调单位在编制1∶5万区域地质图编稿原图时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的技术要求等方面尚不完全一致,直接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地质图件的质量。本文就上述问题,依据国家、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及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说明与论述,可望今后逐步走上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与地矿工作信息化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吴冲龙 《地学前缘》1998,5(2):343-355
地矿工作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地矿工作信息化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地矿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的核心,是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而主要技术手段是计算机应用。当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成为地质工作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的主流,极大地推动了地矿工作的前进。地矿工作信息化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多个分支前缘。本文根据所掌握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资料,评介了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地矿工作信息化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