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灰窑锰矿为黔西南地区近几年新发现的,赋存于中-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T_(2-3)fl~w)碳酸盐岩建造底部中的沉积型锰矿床,其容矿岩性主要为泥灰岩、泥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该矿受层位和岩性控制明显。中-上三叠统法郎组瓦窑段(T_(2-3)fl~w)底部层位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云南鹤庆县小天井锰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透镜状赋存于上三叠统松桂组第三段(T3sh3)灰岩、钙质泥岩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矿体顶板的硅钙质层是该矿的直接找矿标志.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锰矿.  相似文献   

3.
二官营萤石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一致,矿体围岩为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碳酸盐岩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泰宁曹家坊金矿位于闽西北隆起带的浦城-洋源隆起与邵武-建宁拗陷的接合部位。区内金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到断裂带的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晰,北东东向断裂带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通过对泰宁曹家坊金矿地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充填型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是与含油气盆地有关的砂岩型矿床,发育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在区域地层、构造、沉积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层为一套海退砂、砾-泥-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古近系阿尔塔什组第一岩性段,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碎屑岩与矿化关系显示,从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矿化强度依次减弱,除白云质(角砾)灰岩由于后期热液叠加多形成块状、细脉状矿石,矿化最强外,其余岩性按岩石颗粒粒度从小到大,矿化强度依次增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乌拉根向斜和后期张性裂隙构造的制约,主矿体主要分布在砂砾岩层和白云质(角砾)灰岩中,矿体和上盘白云质(角砾)灰岩接触带局部张裂隙中发育黄铁矿型铅锌矿。塔西南喀什凹陷北缘中新生代碎屑岩盆地,是寻找砂岩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6.
贵州赫章猪拱塘铅锌矿床是贵州省内发现的首个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于北西向F1、F2及隐伏F20、F30断裂破碎带及次级断裂破碎带内。根据矿体的空间展布特点,以控容矿断裂作为矿体对比连接的依据,圈定69个铅锌矿体,探明铅锌金属资源量275万吨。Ⅰ-1号主矿体为区内规模最大铅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猪拱塘断层(F1)破碎带内,赋矿围岩建造为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泥灰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建造。矿体长度1 640 m,平均厚11. 01 m,铅平均2. 81%,锌平均8. 71%。铅锌资源量182万吨,占矿床总资源量的57%,资源量规模达特大型。通过对Ⅰ-1号主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详细论述,为矿床总体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畴县菜园子铅锌铜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下泥盆统坡脚组(D_1p)之矽卡岩层中,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成矿结构面为硅钙面;通过对矿体系统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至少存在2次成矿作用,早期为喷流沉积成矿,晚期叠加了燕山期隐伏花岗岩提供岩浆热液成矿,该矿床的形成为多源多期成矿。  相似文献   

8.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产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目前共发现2个超大型矿床、9个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估算各级资源储量7×108余t,是贵州乃至全国重要铝土矿产出地。本区含矿岩系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区内含矿岩系岩石类型主要由粘土岩类、铝质岩类和铁质岩类组合而成;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大竹园组的中上部,与铝土岩和粘土岩共生,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矿石自然类型有灰白、浅灰色碎屑状至土状铝土矿,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矿和灰色豆鲕状铝土矿3种;矿石结构有碎屑结构、豆鲕结构、泥晶结构、粉晶结构和碎屑—豆粒复合结构等5种类型,矿石构造有块状和半土状两种构造。通过含矿岩系含矿岩系时代特征、岩石类型、剖面类型、厚度变化及底板灰岩变化、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阐述,总结了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田狮古洞黑色冶金用熔剂灰岩矿贮存于早二叠世船山组和中二叠世栖霞组中,矿体层控特征明显,厚度较大、岩性较均一,矿石品质较佳。通过对区内石灰岩矿体产出的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开展综合研究,在船山组中建立了豹纹状-大扁豆状灰岩组合、白云质灰岩、小扁豆状灰岩3个标志层。对区内矿床成因进行探索,对推覆断层较发育的大田一带寻找石灰岩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垭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奥陶系下统南津关组第二段(O1n2)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见硅化,该矿床为层控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舒多友  张命桥  叶飞  吴自成 《贵州地质》2011,28(2):114-117,140
公鹅屯-青阳地区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过渡地段。区内成矿条件较好,已发现多处中小型沉积型钒矿床。区域含矿层位为寒武系下统九门冲组(1jm)。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顺层产出,严格受地层、岩性、古地理等控制。通过对该区钒矿产出地质特征,矿体与地层、岩性的关系,钒的富集规律、赋存状态等进行研究,新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  相似文献   

12.
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大神山花岗岩体外接触带,赋存于震旦系下统南沱砂岩组有利部位。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并呈现同步褶曲;其展布严格受着含矿岩系岩性及其组合控制,延伸至花岗岩突然中断。具层控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是在南沱砂岩组具有较高的初始钨丰度基础上,在花岗岩侵入产生的热变质效应作用下发生的。其成因属于沉积一改造似砂卡岩类型。  相似文献   

13.
西藏当雄县尼拢玛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均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C_2-P_1l)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石英砂岩,矿体的形成具有多因素、多期次的成矿特点。在区内来姑组(C_2-P_1l)形成初始矿源层的基础上,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携带丰富的成矿物质并萃取了来姑组中初步富集的成矿物质,在断层破碎带中的有利部位充填成矿,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9,(4):550-555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50-555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埝沟铁矿床为隐伏矿床,产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地层中,发育2条主矿带,总体走向为280°-290°,平行展布,相向而倾,具不对称向斜构造特征。该铁矿床2条主矿带发育5个矿体,北翼矿带发育3个矿体,南翼矿带发育2个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综合分析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理论,并充分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成果,二者有机结合的综合式找矿方法,是目前寻找深部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盲矿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云南鲁甸县拖麻耐火砖页岩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统宣威组(P3x)中,矿体延伸稳定,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体受层位控制明显,属大陆湖沼相沉积型矿床.上二叠统宣威组为特定的找矿层位,其中矿体底板稳定的紫色凝灰质页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滇东南大庄锑矿床地处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个旧褶皱束,锑矿体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段及下三叠统永宁镇组下段破碎带及次生破碎带硅化含泥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矿体明显受断层的控制。文章对大庄锑矿床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土壤化探异常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并认为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方解石-辉锑矿型,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及绿帘石化等;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物源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控制的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铜厂坡铜铁矿位于会理岔河锡铁铜银矿集区内。矿体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二段褐灰色石英片岩构造破碎带或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产状与控矿构造基本一致。矿石主要为含铜菱铁矿、含铜褐铁矿。矿床属于构造热液型。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笔者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万象省赛宋文县爬立山铁矿区开展铁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项目成果为基础,对爬立山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成因、找矿前景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华力西期为老挝川圹—长山构造带重要的富铁矿成矿期.爬立山铁矿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与中—上泥盆统灰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区矽卡岩发育,已发现的10个原生铁矿体均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与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中.矿体形态、产状的变化受矽卡岩体控制.爬立山铁矿为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中的中高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该矿为产于花岗闪长岩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矽卡岩化砂岩和大理岩中的大型铁矿床.在矿区外围找矿潜力巨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矿区泥盆系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钙质砂岩层位及北东、北北西向及北西向断层破碎带的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中—上泥盆统矽卡岩、矽卡岩化灰岩、大理岩和钙质砂岩.矿石矿物主要以磁铁矿、赤铁矿为主,次为褐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地层、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北西向老挝川圹—长山构造带断层的多期次活动及其后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北东向断层和东西向断层是区内矽卡岩型铁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在综合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磁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主要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提出矿区磁异常深部及外围尚有矽卡型铁矿找矿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资料.为老挝川圹—长山成矿带富铁矿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