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瑜  周丽云 《中国区域地质》2008,(12):2014-2019
从同位素年代学发展到构造年代学,中间必须经历热年代学、构造-热年代学、变形年代学等阶段。同位素年代学只是提供简单的地质事件年龄,热年代学同时赋予了地质事件温度和年龄信息,而构造年代学则强调地质或构造过程中时间-空间的四维演化过程。构造年代学使年龄数据的科学意义除了时间外,还有温度、地壳深度变化、是否有流体参与等多重意义,它涉及到多维空间的变化:时间、温度、水平方向的二维变形、垂直方向的变形等。在现有技术和认知水平的条件下,强调指出了从变形年代学到构造年代学的发展中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而回归传统地质、以野外变形为基础的变形年代学研究是构造年代学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构造变形热年代学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常用方法无法解决的或很困难的构造问题。显微构造变形热年代学利用因构造变形事件而产生的新生矿物结晶年龄来测定小至一般的构造变形,大至区域构造乃至造山带或碰撞带构造变形的年龄,建立构造演化时间序列,并可以计算其变形速率或隆升速率。  相似文献   

3.
杨莉  袁万明  王珂 《地球科学》2018,43(6):1887-1902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是一门传统的定年学科,广泛应用于地质各个领域研究中.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现在逐步发展成为地质热年代学,即将地质年代数据赋予相应封闭温度属性,使之不仅揭示地质事件年龄,而且反映该事件发生的温度条件.不同定年方法以及测试样品的不同,其对应的封闭温度不同,从而可以揭示地质体在更大温度或年龄范围的形成演化过程,定量研究矿区或矿体的隆升与剥露,评价矿床形成后的保存与变化状况,提高找矿预测效果.主要总结和论述诸如40Ar-39Ar、裂变径迹和(U-Th)/He等中-低温热年代学技术方法及其在矿床地质中的应用研究状况,分析热年代学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以期为成矿作用研究提供新的应用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构造-热年代学--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瑜 《地学前缘》2004,11(4):435-443
构造热年代学是一门集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矿物的封闭温度理论、构造事件、岩浆热事件等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U Pb、40 Ar/ 3 9Ar、裂变径迹及 (U Th) /He等测年手段是该学科的重要支柱手段。这一学科的发展已经、并且将对传统构造地质学、年代学的应用与解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此基础上的微区微量年代测定与应用将是对地质学特别是构造事件乃至构造运动的演化序列精细测定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5.
热年代学基本原理、重要概念及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朋飞  袁万明  杨晓勇 《地质论评》2020,66(4):975-1003
岩石和矿物的同位素年龄从根本上取决于它们的综合热历史,而热年代学是一种能够分析其热历史的技术。岩石中一些矿物核衰变会生成子产物(同位素或矿物晶格的结构损伤),而热活化会使这些子产物逸失,热年代学主要分析子产物累积和逸失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温度随地球岩石圈深度增加而升高,因此可以将温度信息转换为热年代学数据;应用热年代学可以分析岩石在给定时间内停留在地表以下的深度,从而获得地表到下地壳的多种地质过程的关键信息,其分析原理在于其同位素封闭系统。同位素系统在高温下均会表现为开放系统,即子产物通过扩散比核衰变逃逸更快;在低温下则表现为封闭系统,即子产物逃逸速率非常慢,以致在百万年为单位的地质时间都可以保留在原岩石和矿物中。从开放系统到封闭系统的切换不是瞬间完成,而是在离散的温度区间内进行的,这个区间称为部分保留区。封闭温度位于这个温度区间内,可以定义为热年代学系统中与其表观年龄相对应的温度。本文介绍了封闭温度≤350~400℃,(40)~Ar-(39)~Ar、裂变径迹和(U—Th)/He的测年原理、发展历史和样品选择;详细分析了封闭温度,部分退火区与部分保留区,裂变径迹年龄类型,滞后时间等重要概念;说明了岩体垂直运动、温度历史和其子产物积累之间所代表的年龄—海拔关系;进一步阐述了抬升、剥露和剥蚀定义,以及是否考虑均衡回弹情况下的关系。热年代学与其它年代学应用案例包括:约束地层和矿产年龄、隆升剥蚀、盆地演化、构造演化、矿床热历史演化与保存变化等方面。地球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综合热年代学有助于其更深入研究,可以带来更多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6.
阿尔金山东段地质热年代学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山东段地质热年代学和构造体系演化。阿尔金山东段从太古宙陆核发育而来,经历了元古宙稳定地台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阶段,形成了早古生代阿尔金洋和沟 弧 盆构造体系,发育了奥陶纪早期的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和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岛弧岩浆活动(峰期年龄为443 Ma)。石炭纪洋盆闭合之后,该地区进入陆内构造发育阶段。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拉配泉断裂为代表的中生代伸展构造和新生代阿尔金断裂系的左行走滑断裂活动,它们分别控制了中生代两期热冷却事件和新生代地块快速抬升 冷却事件。地质热年代学年龄数据为阿尔金山东段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地块勾画了不同的热冷却历史,由此可区分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事件对区域热冷却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以同位素封闭温度理论(Dondson,1973)为依据,以沉积地层中年龄未发生重置的碎屑颗粒为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其沉积源区剥露特征及热淀化历史的一种年代学方法。最近20年来,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地质学研究中。在国内,碎屑颗粒热年代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是否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地质学研究呢?通过对临夏盆地详细地研究,获得了碎屑颗粒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传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数据和生长地层的数据。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数据表明,构造活动发生在约8Ma B P,这次构造活动使积石山开始隆升,使临夏盆地和循化盆地解体(郑德文等,2003)。来自积石山的传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结果和临夏盆地、循化盆地的生长地层研究结果都表明临夏盆地西部的积石山于约8Ma B P开始隆升。这表明碎屑颗粒热年代学可以成功揭示构造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构造-热年代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活动对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位素年代学是厘定构造活动期次和成矿时代的重要手段.文章对近些年来同位素定年方法在这两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体系、分析测试和模拟技术的不断完善,同位素热年代学已成为基础地质和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研究不可或缺的热点学科,但对于其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地质评价领域中的系统应用还关注较少.通过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及同位素热年代学相关理论分析,结合近年来华南地区多套页岩层系的勘探开发实践,指出同位素热年代学在页岩地层对比,页岩烃源评价中的生排烃史和构造热演化史、储集特征、保存条件评价中的核心指标(抬升剥蚀时间、剥蚀量的恢复及断裂活动期次)以及页岩可压性等多个方面的研究均可作为有效技术手段,研究表明同位素热年代学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0.
叶先仁  孙明良 《地质论评》1999,45(3):276-281
^238U的自发裂变可以形成Xe的部分同位素,^235U的热中子照射也可以产生Xe的部分同位素,二者的结合可以用于地质年代学研究,即Xen-Xen热年代学方法。该方法用Xe同位素比值来表示地质样品的年代,避免了其他方法涉及到的母体和子体绝对含量的测定,使该方法比其他年代学方法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11.
梅燕雄  叶锦华 《福建地质》2000,19(2):103-110
成矿年代学以成矿地质年代时间维为主线,应用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矿床和同位素地质等多学科综合技术方法,在维时空上研究成矿地质历史演化和规律。开展成矿年代学研究,不仅是运用的年代学测定方法,精确地确定一个具体太床的成矿年代,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成矿的序列性,研究成矿与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进而研究各种不同构造尺度上的成矿演化规律。成矿年代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雅满苏地区跨越多个区域构造带,过往研究对于每个构造带的形成、相对构造运动形式、相对构造运动规模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采集不同构造带内中酸性岩体的岩石样品,对雅满苏地区3个构造带内的中酸性岩体开展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除苦水混杂岩带花岗斑岩(TW-1)为过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其他2个构...  相似文献   

13.
三里岗二长花岗岩与花山蛇绿混杂岩中的基性火山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其年龄的确定可解决花山蛇绿混杂岩中基性岩形成年龄的上限问题. 本文对三里岗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了Sm、Nd同位素研究及Rb-Sr、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3个全岩样品的Nd模式年龄平均值为1 064±105 Ma;12个全岩样品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422±53(2σ)Ma;二长花岗岩中所含角闪石矿物的40Ar/39Ar坪年龄为141.4±0.3 Ma,等时线年龄为142±2 Ma.这些结果暗示了花山蛇绿混杂岩中基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不可能晚于422 Ma.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同时也是秦岭复合型造山带的北缘组成部分。这里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大规模金的成矿作用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区域伸展构造背景。此外,越来越多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显示区内还存在三叠纪的成矿事件发育钼、铅、铀、铌等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小秦岭的南北边缘。目前,对于三叠纪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研究尚属薄弱,还没有直接对有关的构造变形开展过专题研究。为此,我们对小秦岭金矿田东端边缘的构造带进行构造观察和测量,并采用~(40) Ar-~(39) Ar年代学方法厘定变形时限,揭示三叠纪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为深入认识区内三叠纪多金属成矿作用特征和规律提供构造证据。研究表明,小秦岭金矿田三叠纪成矿事件发生于晚三叠世的伸展构造背景,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221~216Ma)是在碰撞向后碰撞转折阶段的重力滑脱构造环境中,发育火成碳酸岩型钼铅、铀铌铅多金属矿床;晚期(214~203Ma)是在后碰撞阶段由俯冲板片断离或岩石圈拆沉作用等深部过程导致的区域伸展构造环境中,发育石英脉型和斑岩型钼矿床。小秦岭中生代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两期成矿事件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中的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自然条件下锆石的稳定性对于合理解释锆石年龄及深入理解锆石同位素年代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西南三江造山带高黎贡山和西盟地区的花岗质糜棱岩进行了显微构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高黎贡山和西盟糜棱岩中主要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云母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和重结晶,而锆石则以独立晶体或以残留核的形式保存了原始的岩浆结构.高黎贡山和西盟糜...  相似文献   

16.
北美五大湖区的安大略湖北岸Don Valley Brickyard、Scarborough Bluffs、Bowmanville Bluffs剖面共同构成了北美东北部最长也是最厚的陆地第四纪沉积记录, 较完整地记录了晚更新世劳伦泰德冰盖(the Laurentide Ice Sheet)的演化. 晚更新世劳伦泰德冰盖演化的重建有赖于这些经典剖面中重要沉积地层单元的准确年代学控制. 传统的地层年代学主要是依靠少量14C年代, 将主要的混杂堆积单元(diamicton)解释为气候变冷环境下的冰川扩张, 并与指示全球冰量变化的深海氧同位素曲线一一比对建立起来的. 这样建立起来的年代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0世纪80-90年代的少量热释光年代也不相吻合, 最近的13个长石红外释光定年则只集中于Bowmanville Bluffs的一个分层, 并未建立整个剖面的地层年代学, 使这些经典沉积剖面的年代学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建立. 应用石英光释光SAR-SGC法测试了Bowmanville Bluffs剖面Glaciofluvial Sand单元的2个冰水沉积样品, 年代结果分别为(41.6±3.8) ka、(48.1±4.4) ka, 分析表明这一年代结果偏老, 石英颗粒可能晒褪不完全. 由于大测片无法识别晒褪不完全的颗粒, 因此, 测试更多的剖面序列的光释光年代并尝试采用粗颗粒小测片或单颗粒技术解决样品颗粒晒褪不完全的问题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王斌  陈博  计文化 《地学前缘》2016,23(3):198-209
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南天山缝合带附近的Djanydjer蛇绿混杂岩由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硅质岩等组成。通过对辉长岩中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获得两组年龄:(422.0±2.0) Ma (MSWD=1.2),(397.3±3.9) Ma (MSWD=0.6)。结合境内外南天山蛇绿混杂岩的年代学特征,认为前者代表辉长岩的形成时代,表明分割吉尔吉斯斯坦中天山和塔里木克拉通的洋盆在晚志留世早期已经存在。由辉长岩中获得的中泥盆世年龄可能与洋壳闭合蛇绿岩构造侵位或后期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相关。与Djanydjer蛇绿混杂岩产出于同一构造带上的变质沉积岩组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前寒武纪的变质地体,文中对其中的白云母石英片岩的研究发现,其碎屑锆石记录了较宽的年龄范围(406~2 856 Ma)。通过与阿特巴什变质硬砂岩中的碎屑锆石和塔里木克拉通岩浆锆石的比较发现,白云母石英片岩与包裹榴辉岩的变质杂岩相似,原岩的沉积时代不早于早泥盆世,其部分物源可能来自吉尔吉斯中天山-北天山。  相似文献   

18.
林坤 《地质与勘探》2021,57(2):392-401
河口岩体位于贵东复式花岗岩体外围北东侧,也是粤北地区代表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前人对其源区特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次英安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次英安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8.6±2.2 Ma、429.6±2.4 Ma,属晚加里东期火山岩系,进一步证实粤北-赣南地区存在较大范围的加里东期火山岩-次火山岩。次英安斑岩的εHf(t)变化范围较小,呈明显负值,且集中在上下地壳的演化线之间,指示其形成于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无明显地幔物质的加入。锆石Hf模式年龄(t DM 2)平均值分别为1756 Ma、1802 Ma,指示河口地区可能存在过早元古代的古老基底,次英安斑岩可能是早元古代的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加厚地壳背景下的后碰撞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9.
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南岭东段赣南地区的庵家滩钨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56Ma,园岭寨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60Ma。已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统计显示,南岭成矿带的中、东段中生代的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期7个阶段:即印支期的~225Ma左右和~195Ma左右,燕山早期的170~160Ma、160~150Ma和150~145Ma,燕山晚期的~135Ma和~100Ma。在3期成矿作用中,燕山早期的成矿作用最为强烈,也是南岭成矿带中、东段的钨锡矿床主要成矿期,矿床类型丰富多样,既有独立的钨锡多金属矿床,也有独立的锡矿床;既有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也有独立的钼矿床、金矿床等。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新的找矿进展表明,从横向上,该区域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或重视的矿产种类;在纵向上,讨论了已知矿床深部的成矿潜力,为开展南岭中、东段地区的第二空间的地质找矿提供了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