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由原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改制成立的专业设计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2年,直接隶属于建设部,系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是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设计院之一。1998年3月,经七海市委、市政府批准,该院与上海建  相似文献   

2.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是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大型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之一,系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1992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享有对外经营权。1998年3月,为了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该  相似文献   

3.
欣闻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我谨代表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全体职工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始建于 1950年,是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甲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为“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之一。持有国家颁发的《甲级工程勘察证书》、《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建设监理单位资格证书》、《甲级工程总承包资格证书》以及各类专业和专项甲级资格证书。1993年获得对外经营承包权,1995年通过ISO9001质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GDADRI)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综合性设计院之一,具有甲级勘察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市政工程(桥隧、给排水)、甲级建筑装饰设计、甲级智能建筑设计、甲级建筑工程总承包、甲级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等资质。自1993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行列以来,一直在全国主要建筑设计院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七设计研究院)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直属的设计研究院,是中国航天工业中唯一的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勘察单位。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65年,至1997年底共完成了1000多个建设项目,近千万平方米的工程设计任务及近千项工程勘察任务,遍布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十二年来,我院承担航天工业研制卫星、火箭的各类研究所、工厂、院校的工程设计和勘察,为中国航天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6,(8):18-18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NBJZY)始建于1952年8月,是具有国家首批甲级资质换证的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被评为浙江省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十强之一,连续8年名列宁波市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十强首位。我院下设综合设计所(共3个)、建筑创作研究所、科研所、住宅设计研究所、建筑装饰设计所、建筑智能设计研究所、计算机中心、勘察分院、测试中心和监理公司等机构。现有职工19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8%,其中,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70人,建筑师、工程师69人,享受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6,(7):14-17
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是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直属的国家综合性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商物粮行业(成品油储运)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工程监理甲级、工程总承包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甲级、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甲级及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二级、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三级等设计施工资质.2001年通过了ISO9001认证,是军内首家通过贯标认证的勘察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8.
<正>正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GDAD)迎来了65周年华诞,双喜临门。GDAD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单位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推行工程总承包业务的现代科技服务型企业,全球低碳城市和建筑发展倡议单位、全国科技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东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广东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现代工程建设设计运营服务商。  相似文献   

9.
成立于1958年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国内目前设计门类最全、综合专业设计能力最强的咨询设计单位之一,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环境污染防止等多项设计资质及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证书。全院现有职工634人,106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01名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5名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及100多位高级工程师,构成了该院雄厚的设计力量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自1986年以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有150多项设计作品获奖,其中同济大学逸夫楼获第七届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银奖。宁寿大厦获第九届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06,(9):149-149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64年,系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审定的综合甲级勘察单位,多年来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先进单位,全国测绘质量优秀单位和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69人,其中国家勘察大师1人,教授级高工10人,高级工程师128人。拥有固定资产近3亿元。  相似文献   

11.
六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国际建筑盛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这里举行。有着建院四十多年历史的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四院”)全体员工对大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地祝贺,向到会的国内外同行及朋友表示最热烈地欢迎。我们衷心地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核四院1958年1月在北京建院,是从事核工程(含核电)及其它工业与民用工程的综合性甲级勘察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单位之一。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6,(7):10-13
北京军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64年,1988年注册为甲级勘察设计单位,2002年通过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一个以勘察设计为龙头,具有装饰设计、智能建筑设计、建筑科学研究、工程造价咨询、工程建设监理等业务的综合实体.  相似文献   

13.
风起好扬帆     
近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生的两件事引起了业内的关注:6月12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北京市首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试点,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整体改制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国资委所属的8家事业单位中率先完成改制,掀开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制改革的新篇章;6月26日,河南省勘察设计协会在郑州举行了《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录》一书的发布仪式,标志着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工作历经8年基本告捷。《实录》用成功实践回答了要不要改、能不能改、怎么改的问题,对于当前进一步深化勘察设计行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化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单位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的改制试点单位及绍兴市事业单位改制试点单位,绍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99年底改制为企业,国资全部退出,组建绍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又于2001年下半年更名为浙江华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级综合性甲级电力勘测设计单位。1993年、1997年两度名列全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1998年度入选“全国综合指标前100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北省级文明单位、河北省勘察设计先进单位、河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之一,工程地质分院是该院技术专业分院,拥有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评估、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17.
《岩土力学》2012,(2):335
河北石家庄(2012.9)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承办单位: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协办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北京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建华管桩有限公司;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豫龙土木工程有限  相似文献   

18.
<正>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会议承办单位: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紫金矿业学院)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会议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其余协办单位将在会议2号通知中发布):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地质学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福建岩土工工程勘察研究院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州市勘测院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特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多项国家甲级资质的大型勘察设计机构。在2005-2006年民用建筑设计市场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8名,被亚洲建筑师协会评选为BCIASIA2006年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 建设部勘察设计司组织召开的“勘察设计单位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案中间论证会”开了三天,今天就要结束了。会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械部第七设计研究院、华北电力设计研究院和轻工部规划设计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