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建立泛珠三角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广州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原因,在泛珠三角的成员中,广东最早接受香港地区的经济辐射,港澳台投资者在广东大量投资建厂,工业优势也日渐凸显,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东发展工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对广东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其他适合发展工业旅游的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了广东发展工业旅游的主要客源类型,并对广东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工业与旅游相结合,两者完全可以达到双赢,并可以得到一定的社会效益,也是结论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发展河南工业旅游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已被确立为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开展工业旅游可以优化其产品结构。文章基于对工业旅游特征的分析,结合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者和工业企业特点,从促进该省大旅游格局形成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工业旅游的项目选择原则和开发对策。要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既要发挥传统资源的优势,更要在旅游活动类型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冰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4):107-109
目前在国内工业旅游是新兴的旅游项目。人们普遍对此还比较陌生,许多国内学者在研究工业旅游时,往往只侧重于讨论它如何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对国外工业旅游的研究也多见于一般介绍,或照搬人家的理论和案例,深入调查研究的不多。深圳大学刘会远、李蕾蕾二位老师在《现代城市研究》连载的《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12期文章以及由他们主要撰稿的电视专题片《德国工业旅游》,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德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同时也追溯了德国工业旅游过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进一步从人文的角度去看待开展工业旅游,深入挖掘工业旅游景点所包含的人文内涵,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德国有关工业景观所承载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多元化工业旅游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化工业旅游是工业旅游的深化,是一类包含工业旅游、科技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在内的特殊的综合型旅游产品,近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发展多元化工业旅游具有广告宣传、科普教育、带动第三产业、兼备学术交流、优化企业环境、推进城市旅游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显著的综合效益。内蒙古具有发展多元化工业旅游的资源、设施、区位、市场和旅游发展基础等良好的软硬条件,应当抓住当前内蒙古工业旅游发展的大好形势,构建"大金三角"和"小金三角"多元化工业旅游区,以创意推动工业旅游,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加以理论探讨和实践引导,让这一新生事物长盛不衰,魅力永存。  相似文献   

5.
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旅游是一种与工业和旅游业都相关的新型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首先介绍了国外工业旅游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其次从开发原因、产品类型、开发模式、开发效益、工业遗产旅游对区域振兴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今后工业旅游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兴起于法国的工业旅游,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7.
何萍 《地理教学》2005,(10):6-7
在云南,人与大自然永远是一种默契的交流,柔情的倾诉,深深的依恋。云南其灿烂的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各异的民族风情,千差万别的立体气候,以及举世闻名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地下宝藏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通往印度、东南亚各国的区位优势,赋予了它独特而神秘的魅力,成为中外游客旅游的好地方。云南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其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广州工业旅游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文君 《热带地理》2004,24(3):275-279
工业旅游是一类特殊的综合型旅游产品,近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表现出都市综合型、特色工业城市、名胜旅游区三大类型.发展工业旅游具有宣传广告、科普教育、带动第三产业、兼备学术交流、优化企业环境、推进城市旅游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显著的综合效益.广州具有发展都市型工业旅游的资源、设施、区位、市场和旅游发展基础等良好的软硬条件,应当抓住当前广州工业旅游发展的大好形势,着重从工业旅游的景观特色营建和旅游产品优化两个方面入手,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加以理论探讨和实践引导,让这一新生事物长盛不衰,魅力永存.  相似文献   

9.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正逐步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沈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老工业基地,应加大开发力度.对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旅游项目合作的构想,开发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即:现代生产工业赏析游、民族抗战工业忆史游、满清文化工业遗产游、再现辉煌工业体验游和经典先进工业品味游,并设计相应旅游线路,最后提出促进沈阳市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希冀加快沈阳市工业旅游开发进程,并为类似城市开发工业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工业旅游与珠海金湾区旅游开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介绍了国际上工业旅游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结合珠海市金湾区工业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和定位,初步分析了珠海金湾区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潜力和启动策略,提出了4种可供选择的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名牌企业主题园模式,工业园区观光地模式,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模式,以及组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英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文从英国工业旅游兴起发展的社会-经济-市场条件,政府的主导作用,开发主体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分析入手,剖析了英国工业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条件,归纳总结了英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英国工业旅游发展中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阐述国内外关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包括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的鉴别、遗产地游客满意研究、游客满意度测度;国内研究文献少而零散,且中国内地、港澳和台湾的研究在时间、视角和深度上表现不平衡。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研究经历了概念辨析、因素分析和满意度测度模型研究的过程,游客满意理论基本沿用服务管理领域的顾客满意理论。提出游客满意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浅析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作者近年来对德国工业旅游的考察和研究,从工业建筑的空间规训、工业技术发展的历史传承、工业技术的文化价值、工业旅游的办展方式以及后现代思潮对工业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中的人文内涵。作者通过对德国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及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经验的总结,对国内忽视保护工业遗产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通过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相结合,对南京城市旅游形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游客对南京形象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古老”、“绿化好”和“文化底蕴深厚”方面。南京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事件、娱乐项目和文化氛围方面与游客的期望值差距较大。今后需通过城市景观管理促进旅游形象建设;通过强化系列旅游活动的开发塑造旅游形象;通过有针对性地宣传促销强化旅游形象,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独特魅力的“六朝古都,文化南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且各地发展不均衡。通过以长沙市为案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SPSS统计分析,从旅游资源分布、旅游开发与客源市场结构3方面分析了长沙市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表明,长沙市工业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工业企业接待能力欠缺;工业企业及周边旅游设施不完善;工业旅游客源市场尚未完全打开;游客参与工业旅游受时间和途径限制;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无法撬动消费。最后提出政府需加大扶持与引导帮助;对工业旅游示范点建立复审制度;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丰富产品结构;多样化设计旅游路线以及拓展宣传推广方式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专业化城市的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独山子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工业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和优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逐步成为一个新的开发热点。专业化城市是我国数量众多的一类城市群体,其工业旅游开发的主要特征是工业与其所在的城市融为一体,形成典型的工业和城市复合型旅游产品。本文以独山子为例,通过对其工业旅游开发条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开发思路、旅游产品、宣传促销、企业与政府间合作等方面探讨了这类城市的工业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和最主要的条件,它是满足旅游者游乐观赏的需要,引起游客的旅游动机,富有吸引力的各种物质的总和。旅游资源包括三部分,一是自然条件和目然风光,可以称之为自然旅游资源;二是历史和文化艺木的名胜古迹,可以称之为人文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三是现代建设的新风貌,它概括了旅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旅游的角度介入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研究,介绍了工业遗产旅游的新观念,以鲁尔区自1970年代以业所经历的逆工业化过程为背景,探讨了在全面振兴和调整鲁尔区之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区域发展和形象转变过程中,工业遗产旅游的实践。特别是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之观念的起源,形成与接受过程,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等,提出了值得我国学术界和社会现实,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对人的影响,是旅游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所受到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为旅游地居民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变化。作者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并逐一进行了分析归纳,最后从9个最突出的方面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影响予以论述,并就影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发展我国校园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旅游的升温最终将校园这一“文化圣地”推到了游客面前。面对如潮般的游客,学校和旅游主管部门处于“几多欢喜几多忧”的境地,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促进校园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极具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问题。我国拥有发展校园旅游的资源、市场及时代条件,要使这一新兴的旅游项目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又一拳头产品,观念的解放、部门的合作和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等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