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并逐步付诸实施,这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防洪,发电,供水,美化景观等作用,为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并逐步付诸实施.这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充分发挥了防洪、发电、供水、美化景观等作用,为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和淹没大量的土地(其中大部分是耕地甚至基本农田),搬迁安置大量移民.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建设程序(一)流域(或区域)规划阶段流域(或区域)规划就是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防洪状况及国家长远计划对该地区水利水电建设发展的要求,提出该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方案及消除水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近50年来全世界建设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达60余座,这些水库建设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电、调洪、灌溉等经济和社会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滑坡灾害等与国土资源管理有关的问题.本文选取埃及、意大利、日本、巴西等4处大型水库建设典型案例,介绍其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等方面的深刻教训或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横卧于叶县境内干江河上游的燕山水库,是国家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也是河南省重点工程。水库共占用叶县保安镇土地34000余亩,需搬迁村庄16个,迁移村民14000多人。自2005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叶县国土资源局保安国土资源所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龙羊峡水库建设,至今已有40多年。目前,省内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共有20座,大中型水库12座,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500万千瓦,核定的农牧区后期扶持移民人口5.8万多人。这些大中型水库的建设对青海省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库区移民脱贫致富、改善库区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黄河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工作,提出依法征地、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对策建议,2004年5月24日至29日,省国土资源厅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海东地区、海南州、黄南州进行调研。调研期间,组织召开了州(地)、县政府领导、国土资源部门及移民安置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黑河水库是解决西安市城市供水、农田灌溉及水力发电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左岸的单薄山梁既构成大坝坝肩岩体,蓄水后又成为一天然坝体。水库蓄水后的渗漏及渗透稳定性决定了水库能否安全高效的运行。黑河工程指挥部在防渗灌浆帷幕施工后,提出在帷幕下游增设单排排水洞。就此对排水洞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2012,(1):65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成立于1965年,是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地质勘查队伍。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服务的使命。工作区域遍布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建队40余年。勘探和评价傲牛铁矿、罗卜坎铁矿、下大堡中型金矿、扎木钦铅锌矿、湾龙背钾长石矿等中型、大型、特大型矿床十余处。承担并出色完成了抚顺地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地质灾害巡查、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与监测等项工作。完成了大量的国家、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设工程的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工程测量等工程。  相似文献   

10.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能为全球广大用户提供大量信息及其它信息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雏形Internet已连接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提供诸如新闻广告、电子邮件、远程对话等一系列服务。中国也已经以“金桥工程”为起步开始实施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与规范化。同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GIS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促进了多媒体GIS发展,改变了GIS集成方式.拓宽了GIS应用城,并将推动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11.
近日,王永民副厅长率厅裁决办、地籍处、地环处有关人员赴诸暨市开展永宁水库重点工程调研,并就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永宁水库建设现场,现场检查了诸暨市枫桥镇辽坞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群测群防点,并听取了绍兴市国土资源局、诸暨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西部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区,由于气候、环境、交通等条件和过去年代测绘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至今尚有20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没有1:5万地形图。涉及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6省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0%,1:5万地形图图幅数约5000幅。1:5万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基础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开展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数字测图工程十分必要和紧迫,它的空缺严重制约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严重影响着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对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开展我国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数字测图工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国家安全有着极其紧迫的重要意义,是我国建立新的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的目的是加大项目区田间配套水利、土地平整、道路桥涵、输变电、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以及标准化农田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整治活动,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促进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强粮食产能。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目的非常明确。那么,如何才能把国家的钱用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和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抓住机遇,发展河南经济,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东引西进”的战略。为此,近年来河南省加大了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建设规模和力度,重点线性工程用地量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据统计,近五年来,包括高速公路、铁路、管线在内的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在河南省境内的用地量超过10000公顷。因此,研究重点线性工程建设用地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以便更好地为重点线性工程做好用地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滑坡是水库库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开展水库滑坡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利用WebofScience(WoS)数据库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1999-2018年已发表的969篇以水库滑坡为主题的相关论文进行研究趋势分析.文献计量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滑坡稳定性和变形研究是未来水库滑坡成因机制研究主要趋势.从库水对滑坡的宏观力学作用方式、库水作用下岩土体渗流应力耦合机理和库水对岩土体劣化作用过程等方面,对国内外水库滑坡成因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进展进行了综述.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指出水库滑坡在精细化地质建模、岩土体多场耦合特征参数获取和岸坡长期演化评价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基于上述问题,提出水库滑坡成因机制研究应以多场信息监测为重要手段,立足多学科交叉,采用大数据融合与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等解决水库滑坡长期演化趋势难题.考虑水库滑坡所处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建议未来应在水库滑坡立体精细地质建模、多场关联监测、地质结构多场多尺度演变过程、基于监测数据大数据分析的滑坡预警阈值确定和原位试验综合平台构建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用地管理工作,积极做好用地保障和服务,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能源局于1月8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项政策立足于解决哪些问题?对水利水电建设将带来哪些利好?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常德市国土资源局在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不断提高项目实施管理水平的同时,紧扣时代主题,围绕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真正把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2002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的国家、省、市、县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22个,项目总面积30.16万亩,投入资金4.12亿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国土工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各级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数据更新、综合统计、耕地保护、建设项目用地管理等日常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移民资金是指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及移民后期扶持的专项资金。其包括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及进入移民资金管理序列的其他资金,具体分为在建库区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专项资金,移民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事关移民工作的成败。本文介绍了青海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使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分析并指出了移民资金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进一步加强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督察发现,随着生态文明持续深入推进,一些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在多年以来大量被占用后,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公众对此类用地的需求激增。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味追求"绿色政绩工程",贪大求全,将以往城市"摊大饼"式开发的用地思路和方式直接"拿来",绿色城市、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等大量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造成优质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