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榆中盆地通过重、电、微动等综合物探方法点面配合在不同地段勘查,结合岩性测深和钻探验证以及与相邻兰州地热田对比,提出榆中盆地南部坳陷基底埋深大、储盖层厚、水源、热源具备,是地热赋存有利部位,城区附近是地热开发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2.
孙海川 《地下水》2020,(1):24-27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盆地,盆地内具有地热形成的条件,地热成因兼有断裂构造控制型和沉积盆地型,具有较好的地热勘查前景。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2种方法相互验证,查清了区内断裂构造,基底构造形态,为地热勘查提供了依据,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经钻孔验证勘查效果较好,为今后类似地区进行地热勘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梳理了南昌红盆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从盖层、基底构造、红盆演化等方面,分析南昌红盆地区地质构造特性、地温场、热储层及地热形成条件,推测南昌红盆区域可能存在地热潜力,为在南昌红盆地区寻找地热靶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CSAMT法是新兴起的一种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在石油、工程地质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主要解决基底起伏、断裂构造、盖层结构.此次在腾格尔坳陷北缘地区的工作是我中心首次应用CSAMT法解决盆地盖层的结构、构造问题.通过对CSAMT法工作所取得资料的解释、推断,对盆地基底构造单元、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对盖层的分布范围、结构进行了推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兰州新生代断陷盆地是在中生代盆地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盆地包括兰州、永登、榆中3个坳陷。通过对兰州坳陷重力、大地电场岩性测深勘查,揭示了该坳陷基底构造形态、断裂分布;利用二氧化硅水文地球化学地热温标和井中测温预测地热异常分布范围;通过兰石厂深孔测井资料分析,指出热储存在部位;并预测兰州地区地热资源前景和勘查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云南保山盆地是典型断陷盆地,众多温泉沿断层带出露,推断该盆地热源为地慢热流,热通道为盆地边缘的大断裂,盆地新近系、第四系粘土质岩等为地热良好的热储盖层,盆地地处高热流区,保山盆地具有较好的热源、热通道、热储盖层条件,地热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对腾冲县瑞滇热田的地质调查,于1980年至1983年开展了物探工作,方法有电测深、复合四极剖面、联合剖面、自电、磁测等。经过试验,选择电测深法开展面积测量,共完成1:l万23平方公里,极距(AB/2)一般为1000米左右,其中三个点为5000米。在电测深圈定的热异常区进行了磁测和自电的试验。电测深法成功地圈定了热储层的展布,探测了盆地基底的深度和起伏,确定了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8.
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接转换部位的四川盆地,是造山带环绕的多旋回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禀赋较好,但地质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带地热条件和成热模式差异较大,严重制约地热勘探开发与利用。在四川盆地已有地热勘探开发资料和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的地热储层、地热流体、大地热流和地温梯度场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比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类型盆山结构区的地热储盖层组合和地热条件的异同性,指明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勘探靶区。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大地热流值为中低热流值,地温梯度在16~30°C/km之间,地热源受活动断裂和基底构造控制明显,发育传导型水热系统,多属中低温(<90°C)地热资源;(2)四川盆地的地热资源分布主要受盆地构造、地层分布和水文条件等控制;(3)海相层系至少存在4个岩溶型热储层,陆相地层局部偶夹1~2个砂砾岩型热储层,地下水多为SO4—Ca型微咸水。研究建议以中~下三叠统和中二叠统岩溶型热储为重点层系,尤其在川东和和川西地区二者勘探潜力较大,其次优选其他海相层系岩溶型热储进行勘探,而陆相碎屑岩热储层盖层、地下水补给和热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四川渡口某地基底的起伏问题,我们在测区中进行了电测深、浅层地震以及其它物探方法。现将电测深和浅层地震探测结果对比简述如下: 一、测区的概况测区位于康滇地轴南端,楚雄盆地北缘两个地质体接壤部位。测区内盆地基底主要岩性为:F元古界会理群河口组变质岩和晋宁期田冲中细粒花岗岩、黑么黑云母似斑状花岗岩,盖层为中生界三迭系砂砾岩、泥质粉砂岩、长石砂岩等。  相似文献   

10.
在兰州海石湾地区进行地热勘查,在分析地热形成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伽马能谱测量等物探方法,查清了区内盖层厚度、热储层埋深及断裂构造位置,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为钻探提供了依据。经钻探验证,井孔地层、含水层与物探推断基本吻合,井口水温60℃,涌水量90 m3/h,主要为断裂型带状热储。研究结果为今后在类似地区进行地热勘探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实例。  相似文献   

11.
高京印 《甘肃地质》2000,9(2):43-49
榆中盆地位于兰州—定西中新生代凹陷盆地的中部。为探求和寻找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 ,从 1999年春节开始 ,对榆中盆地地热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5月开始进行地温、水化学的全面调查与实地测定。结果 ,发现地球水化学与地温场存在密切关系 ,并依此确定了地热异常区和深部断裂构造。其形态、空间分布特征与后来物探电测深成果和钻探成果基本一致。证实榆中盆地存在地热构造背景条件和深热源机制 ,为进一步的地热勘探和地热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沈阳北部地热田以往钻孔、重力、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测量结果,建立沈北地热田热储概念模型和综合地球物理三维可视化模型,使用布格重力异常模拟沈北盆地形态提取更多有用信息,总结以往失败钻孔的原因,圈定了新的找矿远景区,提高了探测结果的可应用性,提升地热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酒东盆地是典型挤压造山型盆地,嘉峪关断裂是第四纪活动断裂,具有储热导热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虽地温场偏低于东部裂谷型盆地,在以往石油勘探和水文地质普查中已发现有地下热水存在。嘉峪关市区一带通过石油普查重力、直流电测深资料重新解释,结合以往石油地震勘探和钻探成果,认为嘉峪关—酒泉凹陷具备地热资源形成的储、盖、通、源条件,属中低温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具有经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武斌  曹俊兴  邹俊  黄金宝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33(5):507-510,462,463
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康定小热水地热资源的勘查应用,从地热资源与地质构造(断裂或断层)的内在联系,研究小热水地热的分布特点,分析热储层的分布特点和浅部热水的形成机制,为小热水地区地热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这说明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是勘查和研究地热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法一直是寻找地热资源的主要手段,随着地热资源开采深度加大,常规电法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近几年来,我所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中完成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应用效果。这里主要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热资源勘查实例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7.
南田地热田物探工作布置面积性电测深,采集三维视电阻率数据,制作视电阻率三维视图,揭示了测区断层构造分布形态,布置的地热勘探兼开采孔获得成功,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Qinghai Gonghe-Guide Basin together with the alternatively distributed mountainous region shows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conductive geothermal resource of the basin has high geothermal gradient, the granite occurs in the bottom of borehole for geothermal exploration, and the convective hot springs in the basin-edge uplift fracture are in zonal distribution and with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wat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ivergences about the heat source mechanism of the basin. In this paper, queries to the view of mantle-derived heat source have been put forward, coming up with geochemical evidences to prove that the radiogenic heat of granite is the heat source within the mantle. Additionally, temperature curve is drawn based on the geothermal boring and geochemical geothermometer has been adopted for an estim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depth of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belong to the medium-temperature geothermal system while the area within the basin belongs to the high-temperature geothermal system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borehole bottom reaching up to 175-180 ℃. In this paper, discussion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alculation of geothermal gradient and the differences generated by the geothermal system have been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差异,首先可以确定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地质结构和构连;而由于地质体电阻率受地热水影响而降低,进而据此圈定地热水的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地热形成机制。在华北地台地热勘探中MT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