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交通气象服务向精细化和风险预警转变,跟踪服务公众出行。研发改进高速公路交通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指导产品对试点省份、试点高速公路运行一天两次的精细化路段预报。开发并应用全国公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基于地面交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利用3D-GIS构建国家级交通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实时显示平台,应用于导航、物流在内的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辽宁省高速公路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出了建立辽宁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辽宁及国内外的高速公路气象保障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于气象保障服务的实际需求,认为建立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应合理布设和增加高速公路沿线的自动气象监测站点,要以气象部门信息网络为依托,以气象数据库、预报技术平台、预报技术方法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发高速公路气象预报预警模式和决策系统,并提出了建立高速公路信息反馈及损毁评估平台的设想,试图为提高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四川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部门雷电轨道方面的工作,包含了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研究开发和管理协调等业务。雷电轨道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雷电防护科技水平,重点是加强对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的研究开发,提高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水平,增强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真正实现防雷减灾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各种雷电的特征及产生机制,详细说明了四川省气象系统采用的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对不同版本的图形显示客户端作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4.
气象部门雷电轨道方面的工作,包含了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检测与防护技术服务、研究开发和管理协调等业务.雷电轨道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雷电防护科技水平,重点是加强对雷电监测、预警预报的研究开发,提高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水平,增强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真正实现防雷减灾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各种雷电的特征及产生机制,详细说明了四川省气象系统采用的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对不同版本的图形显示客户端作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气象、交通、公安等多部门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关注的气象要素、产品类型和时段、服务改进方向等需求进行了调研。利用专家评分法对调查内容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提升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能力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专家对现有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总体满意度较高,普遍认为公路交通决策气象服务在公路运输、运行调度、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作用明显;行业领域不同需求的气象要素有所不同,交通部门专家对公路积雪、降雪、霾等要素给出的需求权重值明显高于气象部门专家给出的;不同类型的决策服务产品关注的气象要素和时效也有所不同,其中,监测类产品对低能见度、道路积雪要素最为关注;预报类产品对雨雪和大雾要素最为关注;预警类产品对大雾最为关注;而影响评估类产品对低能见度最为关注。监测类产品主要关注逐小时时段;预报和预警类产品重点关注未来3—12 h时段;而影响评估类产品主要关注日、月、季度时段。  相似文献   

6.
正在"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框架下,海南气象部门建立集公共开放的气象服务、智能化的气象观测、精准的预报预警、科学的灾害联防以及持续合作交流、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气象服务平台,平台整体提升了泛南海区域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水平,开展平台的应用分析,探讨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保障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电网气象预警服务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象多普勒雷达、卫星云图等现代化观测手段和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及MM5中尺度预报产品,结合有线网络传输和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多层分布式技术搭建内蒙古电网气象预警与电力线路安全运行服务系统,开展电网气象预警预测和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建立了实时的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数据库和中尺度预报产品数据库,实现了多种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和预报,为内蒙古电网的运行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简称“一体化平台”),是在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要求下,为满足山东气象现代业务发展要求,解决山东气象业务运行中的诸多关键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山东全省天气预报业务设计研发的高度集约化的智能业务平台。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基于内网 WebGIS 的气象数据渲染,基于 CIMISS、Oracle、Redis的三级数据库架构,基于 FTP、SMTP、传真服务器、阿里短信等技术的一键式发布引擎,基于 WebOffice的智能网格预报定制化气象服务,建立了山东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体系,融合了山东省气象部门近年来的多项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实况监测、短时临近预报、山洪预警、网格预报、产品制作发布、预报共享、预报检验和业务管理等功能。一体化平台支撑了 “省—市—县” 三级台站的天气预报业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提升了监测分析、短时和临近预警、决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方便基层气象业务人员对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监测和预警,提出并实现了以ArcGIS中茂名市本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Surfer、C#和VB开发了精细到镇的茂名市自动气象站数据监测预警应用系统。该软件系统在实际业务应用中能快速对气象实时要素数据资料进行检索、筛选、统计分析和导出,加强了本地基层气象部门对突发性灾害天气系统的监测预警手段,对"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22年“龙舟水”期间平南县气象局气象服务、应急响应、预警信号发布等情况进行复盘,总结经验,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为基层台站气象服务提出几点建议:(1)上级气象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下级指导;(2)基层气象服务业务人员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身预报预测预警能力;(3)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建立基于重大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信息的停工停业停课机制,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WebGIS的农业气象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业务平台的建设对于保障农业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具有积极意义。以浙江全省地面气象观测网数据为基础,结合精细网格化气象要素预报产品、农业气象诊断指标、作物分布信息,研发了以气象指数为主的14类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标、6类作物农用天气预报指标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发育动态诊断模型;基于B/S结构和ASP.NET开发平台,遵循SOA架构原则,采用C#、Java等计算机语言研制了基于WebGIS的浙江省省、市、县三级应用的农业气象业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气象学、统计学、农学等研究领域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跨领域数据分析,具备强大的定量及定性分析功能,平台操作简便、功能灵活,且支持自主构建评价体系,目前已经在浙江省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Silverlight的气象信息查询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彬  李晓鹏 《气象科技》2016,44(3):369-373
为减轻基层气象台站服务人员在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方面的工作量,提高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核心能力,研究开发了基于B/S结构,通过具有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网络应用)特性的Silverlight框架,采用WebGIS技术的昆明市气象信息查询系统。系统实现了对预报服务所需实时地面观测数据、精细化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等进行统计查询以及地理信息可视化显示。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在天气实况监测、临近预报与灾害性天气预警业务中为气象服务人员提供了直观的气象信息网络平台,为预报服务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陕西短时临近智能预报服务系统(简称NIFS短临系统)是一套集实况监测、智能报警、预警发布、人机交互和上下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预警业务系统。主要面向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一线业务人员,通过与陕西省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一体化平台、SWAN系统、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等集约衔接,实现对省、市、县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的及时有效支撑。NIFS短临系统首创性研发了陕西0~2 h分钟降水预报、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暴雨客观预警等产品,通过报警信息自动推送、预报指导客观定量、上下在线互动留痕等方式,帮助各级气象台加快改进现有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体系,并为决策部门改进和完善陕西现行短临预报业务制度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介绍NIFS短临系统主要功能及部分关键技术,包括天气实况监测、智能报警、强对流天气预报制作、人机交互订正、预报检验评估、智能管理等系统功能与暴雨预警信号智能报警关键技术,为其他省份气象部门研究开发本地短临业务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荆江航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投入运行该系统由荆州市气象局和荆州海事局联合开发,整合了共享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水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losed-circuit television,简称CCTV)、海巡艇CCTV、气象雷达、精细化网格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等多个平台及系统,通过将航运信息与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实时叠加,能面向具体船只提供精准及时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细网格预报叠加层提供各气象要素的中短期精细化网格预报,集合了各类数值预报模式,预报产品时间分辨率为3 h,空间分辨率为5 km,能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的气象预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巴彦淖尔市气象业务工作需求,利用Microsoft 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建立以预报服务和工作管理为主要功能的业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预报分析、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数据管理、工作管理五大功能模块。介绍了平台的基本框架、功能设计、业务应用等内容,为同类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MILOS 520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是广东省气象部门从芬兰引进的地面气象自动探测设备。该系统自动、实时、准确地探测温压湿、风向风速、总辐射、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地温、土壤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瞬时值,并形成各要素的平均值、极值、累加值。它的投入使用,对提高局地性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预警能力及监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能实时监测大气各要素的连续变化,为分析预报,做好政府决策服务,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目前,该系统已在番禺区气象局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下面就其组件构造,探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终端系统做一个系统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县级气象部门业务发展现状,研究了县级气象业务工作需求,详细介绍了县级气象信息综合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利用c#语言开发该系统的具体过程。系统已于2013年在县局投入业务运行,功能丰富、运行稳定,提高了县级气象信息监测预警水平,有效增强了基层台站气象服务能力,为做好地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众气象预警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方面,是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我们从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预测预报系统、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体系、公众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和意识四方面,通过座谈会、发放问卷、采访、电话咨询进行了调研,找准了宿迁气象公众预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能力、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这三个能力建设,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应对措施。为宿迁气象部门进一步更新服务观念,改进公众预警服务方式和拓宽服务渠道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黄南州2004—2008年的高影响气象灾害天气事例作为对象,统计此类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对应的短期、临近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同时统计中到大雨以上的大降水实况资料和对应的预报,分别进行质量评定检验,并对结果加以分析。提出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应急启动程序和各部门联动与社会应急响应措施,为今后高影响天气的预报服务及防御灾害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西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首次针对“珠海-中山-江门”3市的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方面进行开发,平台采用了C/S与B/S模式结合方式,采用Java和Delphi语言,数据处理核心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 2008数据库,平台集灾害监测、气象预警、灾情收集、短信群发等于一体,包括自动站资料实时监测、预警信号发布标准监测、气候灾害监测、灾情收集上报等一系列功能.珠江口西岸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业务员对各种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让业务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天气实况,同时通过灾情上报端口、短信端口,一键式对上级气象部门进行灾情直报和决策气象短信群发,为“珠海-中山-江门”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