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引言 GPS定位结果属于全球协议地心坐标系(WGS-84),而实用的测量坐标系属于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因此,必须把GPS点的地心坐标转换为实用坐标。解决的途径是:设计GPS网点与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己知点重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重合点是GPS网约束平差时的基准点。实践证明,重合点的误差和点位分布将影响GPS网约束平差的精度,特别是当重合点误差较大或含有粗差时,将严重影响GPS成果的可靠性,使高精度的GPS定位结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一般而言,GPS网的相对精度远远高于地面经典网的精度。加入地面已知重合点的GPS网约束平差结果精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引入了不合理的重合点己知数据所致。重合点已知数据本身肯定含有误差,关键是误差的大小。如果已知数据对GPS嘲最后平差结果的影响在测量工程的精度要求之内,则认为所采用的基准数据是合理的:否则,则认为所采用的基准数据含有粗差。所以,必须对重合点的基准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核,以便发现并剔除存在较大误差的重合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采用基于IGS连续运行基准站的单点定位的方式求取控制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方法。利用GAMIT解算基线,在平差软件中强约束IGS连续运行基准站进行约束平差,得到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经过实例检核,该方法可以满足D级GPS控制网起算点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地坐标系建设主要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杨元喜 《测绘通报》2005,(1):6-9,52
世界各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大多启用了新的地心坐标系,而且地心坐标系的精度在不断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也已处于重要关头,中国学者除紧跟国际大地坐标系的发展动态外,也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法定坐标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发展的目标,及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维持等种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建立我国的地心坐标系方面,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都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建立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为建立新一代地心坐标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完成了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地面大地网联合平差,平差在地心坐标系中完成,为地心坐标系提供了密集的坐标框架点.针对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坐标系后地形图的改正问题,学者们也作了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改化方案.为了维持地心坐标系,地心运动的监测与求解也引起了关注,并获得初步结果.坐标转换理论与实践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康世英  张宏伟 《测绘通报》2012,(Z1):52-54,135
在GPS控制网的约束平差过程中,由于国家或地方坐标系控制点的大地高难以准确求得,其三维约束平差应用相对较少,而二维约束平差则成为GPS控制网的主要平差手段。二维约束平差时,对网点的大地高约束与否、大地高存在误差是否影响平面精度等问题,通过分析二维约束平差的理论模型,以天宝两款软件平差计算为例进行初步探讨,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执行GPS工程控制网的二维约束平差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11,(1):80-8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导航领域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包括: 在大地测量与导航基准方面,在国家测绘局支持下,开展了我国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联合平差、CGCS2000坐标系下的三、四等天文大地网平差、以及地心坐标系推广应用工作,建立我国CGCS2000坐标系并予以实现,为导航坐标系提供基准保障。  相似文献   

6.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7.
无地面控制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介绍了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大地水准面拟合方法实施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变换方法。利用新疆库尔勒地区1:25000和1:50000实际航摄资料验证了理论与程序实现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无地面控制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可用于中小比例尺测图的加密,在WGS-84坐标系中可以获得较高的点定位精度,而在国家80坐标系下,利用大地水;隹面拟合前后的GPS摄站坐标进行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加密精度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GPS生产过程中局域范围的坐标转换常用模型、重合点选择以及对约束平差精度进行分析,根据约束平差精度要求选择重合点、转换模型和方法,对GPS相对定位测量数据处理中的约束平差、坐标转换模型及重舍点选择对约束平差精度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以统计图表方式进行系统研究,从GPS应用中探讨约束平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GPS控制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GPS控制网在无起算点或起算点不准确的情况下,无法用约束平差的方法计算GPS网点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2维平差坐标.提出采用GPS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的方法来获取GPS网点的2维坐标,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转换后的边长尺度与地方独立坐标系中应有的边长尺度相一致,从而保持了GPS网应有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配合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推广应用,通过对全国三、四等三角网进行地心坐标平差,将其成果纳入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平差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观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起算点的分析与确定;观测元素的归算;平差计算和平差成果的分析;平差成果的外部检核。  相似文献   

11.
一种检验GPS网中已知点可靠性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邱春霞 《测绘通报》2004,(10):30-31
GPS网中已知点的可靠性直接影响GPS定位成果的精度.提出一种检验GPS网中已知点可靠性的方法--约束平差法.  相似文献   

12.
GPS平面控制网成果转换为地方坐标系或者其他国家坐标系,必须给定相应的约束条件进行约束平差,起算点的兼容性分析是其得出良好平差成果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通过直观分析法、单位权方差假设检验法、尺度参数法阐述了起算点兼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例论证三种兼容性分析法的可行性、一致性,对相关工程中起算点的兼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程GPS基线向量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一般是采用二维约束平差的方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本文详述了基于E1椭球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二维约束网平差的原理。算例表明:对于小范围的GPS工程控制网,采用二维约束平差在精度和实用性方面都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陆地垂线偏差精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高精度GPS2000网进行联合平差时,为满足地面观测数据归算到WGS84椭球的需要,采用移去-恢复技术和高阶次地球重力位模型,应用全国重力资料和30″×30″数字地形模型,完成了参加联合平差的48 919个大地点的相应于WGS84椭球垂线偏差的精化计算,并用115个与天文点重合的GPS点的实测垂线偏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外部检验,得到全国垂线偏差子午分量的总体精度为±1.45″,卯酉分量的总体精度为±1.50″。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基础测绘工作,履行服务保障职责,全面推广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基本要求,常州市实施了C级GPS网复测项目。据此,分析了C级GPS网的选点、埋石、基线解算、网的平差等数据处理与控制成果精度方法,并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的成果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矿区GPS控制网中高等级点较多的情况,选择2点、3点和4点约束平差的方案,对该网进行数据处理。对3种约束平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网起算数据四等三角点和四等GPS点兼容性好,约束平差成果精度高,各项精度指标达到了E级GPS网的要求。顾及测量成果使用的连续性和全网的整体精度,确定4点约束平差资料作为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点的精度由±25×10-8ms-2提高近4倍,达到了±7×10-8ms-2;④首次将海量数据由原来采用的最小二乘平差经典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相结合的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GPS起算数据兼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各种控制网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若起算数据存在粗差或部分点间相对精度较低时,约束平差后的GPS网点成果精度会急剧下降.达不到预定要求.为此,在GPS控制网约束平差前必须对约束的起算点进行兼容性分析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等级要求.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园GPS控制网为实例,应用几种兼容性分析方法,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疆兵团C、D级GPS网中的重合三角点、GPS2000网联合平差点、天文点成果,采用二维高斯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和Bursa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WGS-84坐标系与80西安坐标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期刊博览     
我国大地坐标系发展目标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发展目标是建立我国海陆空统一的、高精度的、具有一定密度的、与世界坐标系接轨的大地坐标系,最终将成为我国数字地球坐标框架的基础。第一阶段是对我国现有大地坐标系进行改善。对我国现有的多种GPS网进行联合平差,统一历元和框架,建立我国统一的新的大地坐标系的基本框架(该项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是对我国大地坐标系进行全面更新。在我国各种测绘成果逐步实现数字化之后,坐标系的转换可以在计算机内进行,即可以开始对我国大地坐标系进行全面更新,使用新的地心坐标系,实现我国陆海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