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东南部深部构造与区域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亮 《贵州地质》2003,20(2):75-79
该文主要根据贵州东南部1:20万区域重力资料并利用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初步推断了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结合区域矿产资料,用区域成矿学的新观点,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与成矿区带的关系及其对矿床成矿系列和分布的控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以1996年1∶5万高精度航空磁测资料为基础,参考其它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山东黄河口地区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探讨了航磁场特征、基底构造、断裂构造与地下热水分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本区的地热水远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库首区分布着许多大型滑坡 ,在空间上具有丛集性规律。为探明滑坡空间上丛集性与线性构造关系 ,并查明线性构造的发育特征 ,采用了SPOT卫星像片线性构造解译及线性构造密度统计和失真指数分析方法。结果显示 ,滑坡密集区与线性构造的高密度区有较好的吻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1996 年1:5 万高精度航空磁测资料为基础,参考其它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对山东黄河口地区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探讨了航磁场特征、基底构造、断裂构造与地下热水分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本区的地热水远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密云水库北部是以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为主分布地区。该区变质岩系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统一认识。通过对该区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等遥感图象特征的研究,使本区变质岩构造的形态特征、分布、演变规律和地质发展历史以及铁矿层的分布规律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测区遥感解译环形构造与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异常产生的叠加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具有叠置、套合关系的环形构造和元素异常具有相同的内在地质成因关系。选择测区内扎赉河农场Cu多金属元素异常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在两者交集部位发现了(黄铁矿、孔雀石、黄铜矿)矿化构造蚀变岩(带).这一实践过程为区域地质找矿工作早期确定元素异常矿化位置起到了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建吉阳一带地区TM/ETM~+卫星遥感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卷积滤波和形态学分析、假彩色合成等方法对线性构造作增强处理及目视解译;依据蚀变矿物特有的光谱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直方图拉伸及密度分割法对研究区铁染、羟基蚀变信息异常进行提取;遥感影像线性构造与铁染、羟基蚀变信息异常区交互叠合,均呈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成矿构造格局一致,已知矿点80%分布于铁染、羟基蚀变异常区。综合分析遥感线性构造、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特征、已知矿床(点)等多元地学信息,圈定了3个级别10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李光勋 《云南地质》1989,8(1):11-23
随着云南省锡矿普查勘探工作的进展,对东南亚锡矿带延入滇西的观点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但对应用地质力学探讨滇西锡矿带控岩控矿构造的认识尚有分歧。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及锡矿地质专题研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强调歹字型构造体系对锡矿带展布(乃至矿床产出)的控制作用。一、构造体系概述有关滇西构造体系的成生及其复合、联合关系已有不少论述。本文在肯定已建立的纬向、经向和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基础上又对其作了进一步划分,并初步确定了华夏系和西域系构造在滇西的存在。(图1)  相似文献   

9.
环形构造与地球化学异常相关性分析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apGIS平台对地球化学测量单元素异常与遥感解译环形构造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两者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划分两者套合类型.依据遥感解译形成的测区构造格架特征,认识单元素异常、组合元素异常在构造格架中的分布特征和与环形构造的空间配置特点,建立两者套合关系,判断两者的地质作用意义.利用这种套合关系开展有针对性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化探异常验证和找矿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在西昆仑复合造山带和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盆山耦合带的库斯拉甫地区,应用遥感图像信息研究,对断裂构造具有极其特殊的效果,能有效地加快地质矿产调查的进度和成果质量。这里通过ETM卫星遥感图像线性构造提取,获得了丰富的断裂构造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地质矿产研究程度的提高,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和成矿过程中的控矿、导矿和储矿构造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野外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中,遥感解译贯穿在整个工作过程,起到战略部署排头兵作用,让一些重大地质矿产问题研究在前人水平的基础上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对西藏安多县1∶25万图幅的ETM+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和镶嵌后,选取ETM+7、ETM+4、ETM+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获得研究区1∶25万ETM+影像图;根据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结合野外踏勘,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对沉积物、地貌、水系及新构造等进行了初步目视解译,编制了1∶25万第四纪遥感解译图;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分区、新构造运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分布最广的是晚更新世的冰水、冰碛物及冲洪积物;区内不仅存在晚更新世冰蚀谷,而且发育规模较大的中更新世古冰蚀谷;通过线性影像、水系及洪积扇的偏转等特征,对区内新构造进行了识别及活动性质的初步判断。此研究不但较好地体现了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应用的优点,而且为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建立了阿里河地区林林覆盖区岩性地层,古火山口等地质体的解译标志。阐述了遥感影象线性构造在研究区域构造和深层构造中的地质意义,探讨了线性构造与区域构造轮廓间的关系,详述了线性构造与表层构造及深层的构造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粤北曲仁盆地为试验场,采用色调(灰阶)特征信息-卫片假彩色密度分割值为基础数据,用数学地质方法对铅锌矿产区域找矿信息预报进行初步探索所用卫片为E R T S-2卫星于1975年12月24日扫描成象,编号是132-44,即广东省《韶关幅》数据系本所遥感地质组通过PHOSDA C-1200型数字彩色图象分析仪在1 50万的MS S 5和MS S 7卫片上,按等单元网格测取各灰阶假彩色密度值(密度值lg 投射光通量透射光通量在选定的区域内,以4×4公里~2的方格(共100  相似文献   

14.
依据卫星遥感影像研究结果综论西南三江地区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三江地区.本课题属“西南三江地区大地构造问题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二级课题的卫星遥感影像研究部分,利用遥感研究成果综论和探讨三江地区的构造特征.使用的遥感资料是美国第四号陆地卫星影像磁带所处理1/100万和1/50万假彩色MSS图像,其图像质量较好.另在丁青—泸水地段还进行了计算机多功能的处理(成图6幅),效果亦较好.专题共作有卫星影像彩色图片19幅,编缩了相应比例尺的构造解译图(24幅).通过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研究,综论了三江地区断裂构造的总格局,由5条主干断裂(一级断裂)组成一个NNW向中部紧缩狭窄,而向北、南部撒开的“哑铃棒状”格局.与主断裂紧密相伴的还有约30条呈NNW—NW向展布的二级和三级断裂以及为数不少的、规模大小各异的环状—似环状构造、推覆构造.还有15条活动断裂分布其间,组成了一幅极为复杂多变,但内容又十分丰富的构造景观.本文不仅对三江地区总格局作了阐述,还分别对主干断裂、二~三级断裂、活动断裂、环状—似环状构造、推覆构造等的影像标志、展布特征及相互关系都作了探讨,并讨论了三江地区断裂构造格局中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还对遥感技术手段及其各种资料对本区构造研究效果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配合开展1:5万区调、农业区划调查及水利部门的工程地质调查、水资源调查工作。今年初,由省水利电力厅、省农业区划办公室及省地矿局遥感站三家联合利用S101系统,处理了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卫星贵州部分的CCT磁带,合成了贵州省1:20万假彩色卫片。  相似文献   

16.
贵州贵阳—独山地区构造在TM影像上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本次构造解译以Land-sat-7TM为数据源,选择各波段之间相关系数最小的TM7、TM4、TM1波段合成假彩色图像,采用人机交互的目视解译方法对褶皱、断裂构造、环形构造等三类遥感构造进行了解译,解译结果与野外填图的构造调查结果对比,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若干基础地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近年来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新资料的发现、研究程度的不足,尤其是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缺失,导致贵州基础地质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憾。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初步梳理了部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研究的基础地质问题,对贵州省梵净山、从江地区普通花岗岩砾石和花岗岩化底砾岩转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贵州前陆背景下的浅层滑脱构造、黔中隆起及不同构造旋回期控岩控相古断裂等构造问题,黔东清虚洞期台地边缘藻礁与铅锌矿成矿、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时空耦合、板内超基性岩体与金刚石成矿,黔中西部陡山沱—灯影期盆地迁移和磷矿成矿,西南低温成矿域和罗甸软玉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等一系列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初步认识、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火成岩剌穿,是一种新类型油气储集地质体,本文对这类构造,就形成机制、展布规律及与油气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油气储集构造。  相似文献   

19.
贵州贞丰背斜区卫星TM影像特征与金矿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光贵 《贵州地质》1996,13(4):311-315
本文在对贞丰背斜区卫星TM图像进行地质解译及金矿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TM影像特征与金矿的关系,旨在为找矿提供地质遥感依据。  相似文献   

20.
编制辽宁省1:20万陆地卫星图像解泽水文地质图,是根据省国土局对土地的规划、整治、开发和调整工业布局的需要而确立的。要求解译出:岩性地层,线性体和环形体,水文地质及微地貌特征。突出褶皱、断裂和火山机构,分析地下水和地下热水形成条件,水量。综合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评价全省的水资源及分布情况。为国土规划、整治和开发利用提供水资源依据。一、图像合成选择卫星拍摄的地面图像主要是吸收地物的反射光谱或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把吸收到的光谱和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记入磁带,按波长分成7个波段,每个波段都有它的地质效用。根据我们的任务要求,我们选用4,5,7波段做成假彩色合成片,然后进行水文地质解译。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