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根据地震系统继续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新形势,提出了促进地震系统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地震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继续教育本身的特点、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工作协作性特点是地震科技人员培养方向的三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阐述了继续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主要任务,强调了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程序上应当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提出要使地震系统的继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切实抓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教会科技人员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传递各种信息三个环节的工作;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系统的六个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实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桢  卢洋 《华南地震》1994,14(4):89-92
根据我国地震事业继续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实行继续教育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地震预警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充分调研国外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研制了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采用数字化观测技术、GIS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建立了地震预警试验系统,并将该地震预警系统与地震应急系统相连,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地震工作的服务领域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为使与地震有关的事务的处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法制促进地震事业的发展,地震立法已势在必行。本文举例说明了地震立法的必要性;提出了地震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以及“七五”期间的地震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6.
评估地震人员伤亡的软件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家喻  杨哲 《地震地质》1996,18(4):462-470
设计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系统软件包,并利用该系统对北京地区假定地震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为设计该系统,建立了北京地区的人口数据库、唐山和邢台地震人员伤亡数据库,对一天中人在不同时间段逗留在房屋内部的概率进行了讨论,从而建立了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数学模型。该系统作为地震灾害评估系统的子系统,主要用于地震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做好地震系统的专业培训工作;对专业培训中有关内容的选择、教师的选聘、教材的组织、教学管理和效果的检验等几个基本环节结合作者工作实践作了论述。 本文还探讨了地震系统继续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邢如英 《地震》1994,(6):48-55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建立首都圈地震分析预报实用化软件系统的必要性与意义,研制系统的指导思想与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最后讨论了系统的特点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访美概况地震法已于1990年列入国务院法制局立法项目,并由国家地震局、建设部与民政部联合起草。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主要地震国家(如美、日等国)的地震立法情况,以作为我国地震立法的参考依据,由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及国务院法制局组成联合考察组,在国务院法制局徐玉麟副局长亲自指导下考察了美国的地震立法情况。考察组于1991年7月18—31日先后访问了加州、华盛顿、纽约州与地震减灾和立法有关的国会、政府部门、各种委员会、研究所及大学等十多个单位。通过与国会工作人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对轻轨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地震作用对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轻轨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文中建立了车桥系统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空间模型,推导了考虑地震作用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时速100km的列车通过天津轻轨的一座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对受天津波和El Centro波地震作用的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响应近似为桥梁地震响应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响应之和;地震作用对车桥系统横桥向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最大,对竖向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较小,而对顺桥向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甚微;且不同地震波激励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地震作用与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存在很大程度的耦合,因此,在对高架桥梁上的轻轨铁路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时必须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黄河生  袁杰 《华南地震》2002,22(2):81-86
根据广东省目前在地震安全性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谈了学习“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体会,并对如何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据此,应用灰色系统方法,建立了水库地震的灰色聚类预测模型及水 库地震趋势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运用灰色关第分析原理研究了水库规模与水库地地夺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4.7级地震是第一期工程的最大地震,第二期工程竣工蓄水后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不超过5.5级,该库坝按原定抗震烈度Ⅷ度设防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宽频带地震台网建立的实时或准实时地震监测系统,要对地震危险性进行实时或准实时概率估计,提高短临预报水平,利用异地间电波与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差,采取防震措施,减少地震损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原因以及震害与工程场地条件的关系的分析,论述了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制管理的必要性。并就制定法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它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SeisMIS地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建立在Linux Oracle平台上,可以提供以单个地震事件为核心的综合性地震数据服务的系统。建设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应用现有的SEED格式的地震事件数据。这篇文章阐述了SeisMIS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SeisMIS系统的数据查询、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库管理功能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道功  谭成轩 《地震地质》1996,18(4):436-442
根据历史地震记载和现今地震观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长江三峡及邻区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及活跃期内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将持续79a,活跃期内的最大地震震级不会超过5.2级。这对三峡地区地震问题的评价与防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南地区强震电磁波异常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吾先  金明培  马骏康 《地震》2003,23(2):77-84
从1992年11月开始实施了中日地震电磁波观测和研究项目,该电磁波观测资料真实完整地观测记录到丽江等29次近震电磁波异常的发展过程;对29个地震的特征作了对比观测研究,表明地震电磁波异常有3种发展类型,与之对应建立了3种地震电磁波预报规则;初步提出利用地震电磁波预报地震的模式;分析、讨论TOA电磁波监泅系统的优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地震电磁波观测找到了有效的前兆信息观测方法和监泅系统。这将对地震电磁波的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短临预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1.研究所的宗旨和研究活动希腊所处的地区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承受欧洲每年地震释放的总能量的50%。特别是1978年塞萨洛尼基破坏性地震序列之后,希腊政府采取了长期减轻地震灾害计划的积极步骤,于1979年制订了一项法规,并于1981年公布了该法规的组织计划(规章)。希腊工程地震和地震工程研究所(ITSAK)就是按照该法规在希腊马其顿的首都塞萨洛尼基建立的。该所最多时将雇用约90名研究人员,他们中大多为工程师、地震学家和电子专家。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和方法,并对地震分析预报技术分析作了分析,提出应吸收和借鉴数据融合技术和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集成的地震分析预报数据融合系统,本文给出了在国家公用数据支持下的系统结构模型及其功能和技术支撑。认为宋的系统是地震分析预报技术系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用地震标定律研究丽江7.0级地震的破裂过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本根据Heaskell二维矩形地震破裂模式,导出了以ω立方的波谱衰减,在分析地震破裂过程特征、考虑三个主要的相似性假定基础上,即假定地震满足断层面几何相似、应力环境相似和动力学相似条件,研究了大小地震相似性问题的标度分析,建立了地震破裂和源参数之间的标定律关系。用云南地区20多年中数百个地震的地震矩M0、面波震级Ms和近震震级ML系统以及有关的地震参数,建立了适用于云南地区的地震标定律关系。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