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断裂-不整合面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断裂是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油气远距离从源(盆1井西凹陷)到藏(陆梁油田)的主要通道,其中基东断裂作为油源断裂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不整合面也是该区油气顺利从源到藏的必要条件,不整合面分布的非均质性是造成该区油气分布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断裂与不整合面形成的断裂-不整合面输导体系是一个高效的输导网络,是油气顺利运聚、成藏的重要条件:二叠系顶面的不整合面与深部断裂组成的输导体系是沟通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油源向上部侏罗系运移的主要通道,而白垩系底面的区域不整合面与中浅层正断层组成的输导体系是头屯河组和呼图壁河组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与成藏过程复杂。为深化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以给区域油气勘探和基础石油 地质研究提供参考信息,针对区域构造上存在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特点,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不同区段油气成藏的特 征及其差异,包括烃源、储层、圈闭、输导、保存、成藏模式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区段的油气藏分布层位和成藏 特征均不同,展示出油气成藏的差异性。其中,东段阜康断裂带主要是二叠系(包括侏罗系)的油气聚集于侏罗系储层中, 成藏主控因素是圈闭、保存条件和储层;中段山前冲断带主要是侏罗系和二叠系(包括白垩系)的油气聚集于古近系和白 垩系储层中,成藏主控因素是烃源岩、油源断裂和储层;西段四棵树凹陷地区主要是侏罗系(包括古近系)的油气聚集于 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储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是运移通道和储层条件。  相似文献   

3.
不整合是廊固凹陷奥陶系潜山油气运移的重要输导通道和聚集部位,研究不整合分布及其输导特征对明确该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以及寻找有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廊固凹陷奥陶系潜山顶面不整合的类型及分布规律、纵向结构特征为基础,对潜山顶面不整合的输导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利用钻井、测井、岩芯等资料对半风化岩石层进行了精细解剖,明确了主力输导通道分布和渗滤空间类型;在明确不同类型不整合展布规律后结合数值模拟确定了油气优势运移方向和潜在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务潜山带奥陶系顶面不整合具有4种接触关系、2种运移通道,组合形成4种油气运聚类型,其中石炭系—二叠系覆盖的褶皱区最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不整合半风化岩石层的渗滤通道类型南北具有差异性,南部岩溶发育,以溶蚀缝洞为主,北部以晚期构造缝为主.纵向上,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是不整合岩溶带中的优势运移通道.平面上,不整合输导脊是油气的优势运移路径,位于其上的构造高点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杨税务南潜山和中岔口潜山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潜在目标.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的油气运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是一个以白垩系沉积为主的陆相断陷区。采用条件分析法,对贝尔凹陷的油气运聚条件及其成藏的基本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贝尔凹陷在剖面上有3套成藏组合,其中中部成藏组合最佳;在平面上可分为5个运聚系统,其中以位于凹陷西北部的3个系统为最佳。该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运聚条件相差较大,生烃洼陷深部位的油气运移以砂岩储集层和断裂为主要输导通道,构造高部位的油气运移以断裂为主,而两者之间的油气输导则以不整合面和断裂为主。在油气运聚和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贝尔凹陷油气运聚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生油凹陷有充足的油源、生油区内有继承性发育的圈闭构造以及各运聚要素间存在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油气运聚单元分析:油气勘探评价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柳广弟  高先志 《地质科学》2003,38(3):307-314
油气运聚单元是盆地中被油气运移分割槽所围限的具有相似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的独立和完整的三维石油地质单元。油气运聚单元主要根据盆地油气运移聚集特征来划分,油气运聚单元的边界是流体势高势面所确定的油气运移分割槽或在油气运移过程中起分割作用的其它地质体,如大断裂等。油气运聚单元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有效烃源岩的规模及其演化历史、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和分布、圈闭的类型及其有效性以及运移聚集特征,它们是决定运聚单元油气资源丰度的主要因素。油气运聚单元分析可以比油气系统分析对勘探目标做出更直接的评价,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6.
饶勇  于水  黄兴文  程超 《世界地质》2016,35(4):1041-1051
古生界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和轻质原油勘探层系,阿拉伯板块构造--沉积演化为古生界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前寒武纪—寒武纪早期Huqf群和志留纪Qusaiba段两套优质成熟的烃源岩、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以及一系列大型基底隆起或盐拱成因背斜、断背斜圈闭控制着古生界油气的分布,构成了古生界Huqf和Qusaiba两套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每套含油气系统均包括多个油气成藏组合。受早期继承性古隆起和盐构造、有利储盖组合以及断裂通道3个主控因素的影响,古生界油气成藏以下生上储侧向+垂向断裂输导运聚成藏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7.
断陷盆地中浅层圈闭往往覆盖在烃源岩之上,具有多源供烃特征。为深化断陷盆地中浅层油气成藏特征认识及明确有利勘探方向,以渤南洼陷沙二段(简称为Es_2)为例,依据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简称为Es_4~s)、沙三段(简称为Es_3)和沙一段(简称为Es_1)3套烃源岩分别在馆陶组沉积晚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晚期为沙二段油气成藏提供了油气来源;断裂体系沟通油源,为油气纵向运移的通道,是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之一;储集层物性决定含油性,是含油程度高低的关键;渤南洼陷沙二段存在"两期成藏、多源供烃"油气运聚规律,不同成藏期次下形成的单源油和混源油油藏聚集在多类型圈闭中;"多源供烃"成藏模式及其成藏主控因素共同指示出渤南洼陷沙二段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为中部滩坝砂岩、南部扇三角洲前缘以及西南部多类型储层发育区,各区带油气勘探重点不一,勘探风险各异。  相似文献   

8.
珠一坳陷是珠江口盆地重点勘探地区之一,其浅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综合利用地震、测井以及油田实际生产资料,分析珠一坳陷浅层成藏影响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珠一坳陷距生烃中心15~20 km的范围为浅层成藏有利区域,断层产状与油气运移方向配置影响油气垂向输导路径,构造脊为油气横向远距离运移提供保障;依据断裂带内部结构以及“源—输”匹配关系,可将珠一坳陷浅层油气成藏模式分为“向源型”、“背源型”、“顺源型”以及“远源型”共四种类型。在“向源型”与“背源型”模式中油气分别沿油源断裂上盘与下盘运移;“顺源型”模式中油源断裂两盘均可作为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远源型”距离生烃中心较远,构造脊对油气横向运移起到关键作用。油气成藏模式在各个凹陷间以及凹陷内差异明显,“顺源型”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9.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控藏机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是连接源岩和圈闭的纽带,是油气成藏静态要素和动态过程的统一体。输导体系按构成分为断裂型、砂体型、不整合面型和复合型;按有效性分为有效输导体系和高效输导体系;按识别难易程度分为输导体系和隐蔽输导体系。输导体系空间展布控制油气藏网格状分布,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控制油气运聚,隐蔽输导体系控制洼陷带岩性圈闭成藏。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精细研究及其控藏机制对在成熟探区开拓勘探空间、寻找剩余油气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束鹿潜山带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展现出冀中坳陷南部潜山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还未开展系统研究和总结,严重制约了研究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本论文基于大量的钻井、测录井、地球化学资料、样品测试分析以及盆地模拟的方法,系统剖析了束鹿潜山带不同类型潜山的油气成藏条件,揭示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束鹿潜山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供烃条件、输导体系以及保存条件,其中供烃条件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油气成熟度与分布,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的运聚和规模,而保存条件控制了原油性质与富集。束鹿潜山带的洼中隆潜山经历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Es2)沉积末期—东营期(Ed)和明化镇期(Nm)—现今两期油气充注过程,为近源断层输导断背斜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而斜坡带潜山只经历了明化镇期(Nm)—现今一期低熟—正常原油充注过程,为远源不整合输导反向断块-高潜山聚集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潜山带油气成藏机理的认识和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类型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地质条件下油气总是沿着浮力最大和阻力最小的的方向和通道运移,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有5种基本模式: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断面优势。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实际通道只占输导层的1%~10%,但却运输了油气的绝大部分;输导层物性的差异、盖层沉降中心的偏移、流体动力、断层倾角及断层面几何形态控制了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实际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所形成的优势通道是上述5种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优势通道是大部分油气运移的实际路径,其研究对追踪油气来源、预测有利圈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论述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头沈地区下第三系构造与油气的关系。对该区构造格架及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进行了阐述;详细研究了断裂与油气运聚的关系;最后以一地震测线为例,指出构造与油气藏类型的关系及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孙雨  陈晨  马世忠  丛琳  赵慧  于利民 《地质论评》2013,59(3):501-509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古构造演化及构造运动时期等资料,确定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成藏期主要为嫩江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成藏期,源内区域油以垂向"倒灌"运移为主,青一段超压是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动力,油源断裂是油气向下"倒灌"运移的输导通道;源边、源外区域油以"复式"运移为主,源内区域生成的大量油首先沿油源断裂垂向运移至源内区域的储集层内,再通过一定的优势输导通道长距离侧向运移至源边或源外区域的有效圈闭内成藏。在此基础上,提出扶新隆起带扶余油层不同区域的3类成藏模式,即:源内"先直排倒灌,后短距离侧向分配",源边"斜坡带断层遮挡"及源外"复式聚集,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为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油气富集区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临南洼陷油气运聚方向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惠民 《现代地质》2009,23(5):894-901
构造应力场、流体势、断面形态特征及其与输导层产状的匹配关系对油气运聚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临南洼陷油气优势运移方向表现为自生油洼陷向周边,以近SN向运移为主,至临商、夏口断裂带,则上盘的断裂凹面处、断面的凸脊、下盘的断裂凸面处及输导层与断面形成的构造脊是油气运移和汇聚的优势通道和方向;油气藏分布整体表现为沿着油气优势运移通道与方向“顺藤结果”、“沿枝开花”的格局;断裂的侧向封堵性导致临南地区不同位置的含油性差异,构造样式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盆地结构单元的成藏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超压系统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胡忠良 《地学前缘》2000,7(3):73-80
利用地震层速度、声波测井及各种录井资料研究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超压系统及油气运移 ,用以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研究发现主要生烃层段流沙港组二段泥岩的欠压实是形成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 ,异常压力主要分布于凹陷中心地区。最大压力封闭点及油的成熟门限深度可以区分异常高压层的作用 ,在生油门限以下的异常压力带中的快速压实段 ,是油气初次运移最有利的层段。研究发现本区存在两种油气运移方式 ,即向泥岩下方运移和侧向运移 ,最后指出勘探油气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中生界古潜山油藏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坳陷中生界古潜山具有构造变动复杂、储层非均质性明显等特点,输导体系的确定一直是该类油藏研究的难点.通过对济阳坳陷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格架和沉积充填的研究,识别出不整合面、断层和潜山储集层3种输导类型.且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中生界发育40余条主断层和3个重要的不整合面,这些纵横交错的深大断裂与不整合面共同构成了中生界古潜山油藏的主要输导通道,并与潜山储集层一起对油气成藏起决定作用.根据断层和不整合面对油气输导作用的大小可识别出断层主导型和不整合面主导型两种输导通道组合,由此总结出凸起带、缓坡带和逆冲-褶皱带3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活动热流体与成藏、成矿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红汉  李思田 《地学前缘》1996,3(4):259-262
地壳乃至上地幔的流体活动以及与成岩/成矿和人类密切相关的环境关系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文章侧重介绍沉积盆地中活动热流体与成岩/成矿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南海莺—琼盆地的活动热流体与天然气成藏研究成果,认为盆地热流体的动力学特征不仅控制了烃类和稀有气体、稀有金属的成藏、成矿过程,而且对盆地的动力学演化具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石油成藏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及控制因素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藏内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除了受源岩有机相、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制约外,还受到石油在成藏过程和成藏后所经历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分析了石油在成藏过程中,族组份、生物标志物组成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方面发生的地球化学变化,综合评述了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包括地色层作用)、热化学硫还原作用、石油运移过程中的相控分馏作用、不同期次充注的原油的混合作用及浸析作用等因素对石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自生伊利石钾氩测年反映本区油气成藏事件在时间上表现出集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表现出油气成藏事件的幕式性。时间上的集中性表现在油气成藏时间主要分为三期60Ma、58Ma、45Ma;空间上的广泛性表现在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相距极远(35km直线距离)的两点具有相同的油气成藏时间,据此限定的油气运移最小速率为4.5km/Ma,该油气运移速率不能由传统的油气运移动力--水动力、浮力解释,两者所造成的油气最大运移速率约为2km/Ma,远远小于研究区油气实际运移的最小速率,说明研究区的油气运移必须考虑构造作用的影响。中国东部古近纪近东西向的构造挤压作用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的油气运移、聚集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构造挤压作用强化了泥岩超压作用,并可导致油气从拉张作用所形成的泥岩裂缝中排出,因而有利于油气的初次运移。构造活动的幕式性导致了流体的幕式活动,而流体的幕式活动导致了油气的幕式运移与成藏,因此构造作用是本区油气波浪式运移、幕式成藏事件的主要动力来源。近东西向的构造挤压作用形成了本区主要的背斜型圈闭,同时导致本区NNE、NE向断层性质转为封闭,形成本区主要的断块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区油源问题与运聚模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塔里木盆地轮南低隆区的油源研究存在若干问题,直接影响到对运聚模式的认识,并影响到勘探的思路,综合分析各项地质条件,笔者认为:轮南低隆区的主力烃源极有可能是三叠系和侏罗系自身生成的油气,它是一个短距离侧向运聚,自生自储,多套生储盖复合,纵向叠置,以河湖相砂岩为储层的正常生储盖组合方式的含油气系统,表现为背斜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