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质论评》1986,32(6):608-608
1986年5月7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福建省地震学会在福建泉州共同召开了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来自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冶金、建材、海洋、核工业和教育系统的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79,25(1):80-81
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79年3月13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380名代表和160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第一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付主任黄汲清教授致开幕词,第一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兼秘书长马杏垣教授报告会议筹备经过。国务院付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国家科委付主任武衡同志、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油气构造遥感专题研讨会在崇庆县召开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石油地质、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石油学会油气开发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四川盆地油气构造遥感专题研讨会》,于1994年4月25至27日在崇庆县政府招待所举行。共18个单位的代表出席了...  相似文献   

4.
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委员会主持的第二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中旬在桂林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26人,共提交论文128篇。会后还组织了地质考察和地质旅行。会议分断裂构造和断层岩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组;其它各种构造的显微构造与组构组两个专题组进行交流。具体包括不同种类的糜棱岩特征、分类、形成机制,糜棱岩形成的实验研究,各类构造岩的组构分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地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陆构造和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0—25日在武汉召开。会后对大别山造山带进行了路线地质考察。会议由73个单位195名代表组成,会议期间100多位同志做了报告,介绍了28届国际地质大会概况,支流了造山带构造研究动向、变形构造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以及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大家很关注  相似文献   

6.
宋鸿林 《地质论评》1991,37(3):288,234
1990年10月12~18日,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在风景秀丽的大连市金州海滨召开了“构造变形(附沉积地质学)野外现场考察讨论会”。这是一次以野外现场露头观察和讨论为主要形式的专业会议。到会代表共69人,既有许多长期从事区域地质和构造地质研究的学者,也有不少从事野外区调工作的地质专家。会议得到了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和辽宁区调  相似文献   

7.
朱德丰  吴根耀 《地质科学》2007,42(1):133-13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盆地构造分委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庆石油学院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与组织的“全国盆地构造与能源资源会议”,2006年9月18日至20日在大庆油田召开。会议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庆石油学院承办,来自科研、高校和生产单位的211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我国幅员辽阔,盆地类型多,分布广,后期改造强烈,资源勘探开发难度大。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86,32(5):522-522
为交流与促进我国推覆构造研究工作的进展,并纪念李敏尧等先生撰写的地学名著《宁镇山脉地质》发表五十周年,由学部委员、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杏垣教授倡议、构造地质、地质力学、石油地质、地震地质四个全国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南京地质矿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板溪群”构造属性再认识野外现场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厅和中国地质大学承办。 会议于1998年10月26~29日在江西德兴进行野外现场考查,30日在上饶开展了全天讨论。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84人,他们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上海和北京等11个省市的32个单位。与会代表从事的学科涵盖了构造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地层学、古生  相似文献   

10.
对“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文 《地质论评》1990,36(4):381-382
“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以下简称“大陆构造会议”)于1989年11月下旬在武汉召开。这次全国性构造地质学术会议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偕同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和湖北省石油学会联合筹备和组织的,目的是检阅80年代我国  相似文献   

11.
华南变质基底构造与岩石圈──代序孙大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510640)《华南变质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1月5一8日在黄山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质学会共同发...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地质学会和合肥工业大学发起,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15—19日在合肥顺利召开。会议包括1天的会前野外地质考察、2天的室内学术交流和2天的会后考察。会议共收到了与会代表提交的109篇论文摘要。来自全国40个单位的135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石学报》、《地质科学》、《中国地质》、《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13.
马杏垣 《地质论评》1995,41(5):483-485
同志们:在庆祝中国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1965—1995),迎接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学召开之际,我们要接过李四光、黄汲清先生的旗帜,用最新的技术,吸收高科技的理论和方法,开创构造地质的新局面。今天,我想重点谈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回顾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3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二是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构造地质事业,发展是最好的继承。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地质学会和韶关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矿床构造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4月8日—13日在广东韶关市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部门的117名矿床构造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汇集论文(摘要)共210篇(其中32篇在小组和大会下宣讲)。这是继1982年海南会议,1985年山东会议以来,全国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79,25(1):78-79
名称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或筹备时间 1965年成立 1979年改选 1965年成立’ 1966年成立 1978年补选 1978年成立 1978年成立 1979年成立 1978年筹备 1978年筹备 1978年筹备挂靠单位及负责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主任委员黄汲清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家地质总局勘探所主任委员苗禾丰国家地质总局水文局主任委员贾福海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家地质总局水文局主任委员辛奎德中国地  相似文献   

16.
丁梦林 《地质论评》1981,27(2):191-192
根据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的建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托山东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1月1日至10日在山东潍坊召开。来自95个科研、生产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的1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提交论文一百多篇。会议除大会和分组宣读论文64篇外,还组织野外地质旅行5天,由潍坊到沂水、郯城,营县、诸城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地球科学有关分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结合,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3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构造物理与地壳变形学术讨论会。构造物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在传统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后记     
为了迎接21世纪的到来,2000年11月15日—19日在北京昌平富豪宾馆召开了“中国构造地质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和石油大学联合发起,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持,石油大学具体筹办召开的。近80名来自全国各地学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辛亥革命和“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杰出学者的领导下,我国构造地质学开创之初,就坚持从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盆地构造分委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庆石油学院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单位、机构共同发起,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大庆石油学院组织承办的“全国盆地构造与能源资源会议”于2006年9月18—20日在大庆油田隆重召开。这是中国盆地构造学和能源资源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本次…  相似文献   

20.
阎俊峰 《地质论评》1982,28(2):147-147
全国磷矿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17—23日在昆明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化工部地质研究所主持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地质、建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