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兵棋是对作战过程进行逻辑推演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具,是现代作战模拟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兵棋的三大要素包括棋盘、棋子和规则,棋盘的经典样式就是六角格网兵棋棋盘,计算机兵棋中也常采用六角格网兵棋棋盘描述战场地形环境。推演过程中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坐标转换,因此坐标转换效率对于推演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经纬度坐标和六角格网编码的转换,提出了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两种坐标转换方法,分析了各自的基本转换原理,并给出了坐标转换公式,最后通过实验对两种方法的转换效率进行了分析,证实间接坐标转换法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
战场态势可视化通过对作战对象的几何特征和拓扑关系的展现,使得复杂战场信息数据易于理解,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大量战场信息分析的结果。本文阐述了基于WebGL的二三维融合态势可视化系统架构,提出了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二三维军标一体化表达、基于WebGL的显示引擎技术,实现了多种态势信息综合显示和战场态势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大量真实空间数据的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表现了良好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型作战样式对战场环境服务保障提出了新要求,战场环境智能化服务急需基于全域多维战场环境数据实现知识的提升。针对战场环境智能认知的知识建模问题,将知识图谱与战场环境相结合,提出了战场环境知识分类方法,认为战场环境知识图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条件下战场环境知识表示的一种新形式;针对三元组知识表示碎片化的问题,构建了战场环境时序超图表示模型,实现了实体知识、事件知识、影响过程知识和服务决策知识的多层次统一图建模,将各类知识表示为具备时空特点、场景特点的统一知识超图网络;最后,利用地图、事件、影响过程和作战影响效能等数据进行实验验证,超图网络从语义层面实现了各类战场环境知识的关联,可进一步为实现基于超图的智能推理和服务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GIS在作战指挥自动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IS已经由最初简单的数据采集、存储、检索、显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展成为“具备空间分析及预测预报、辅助决策的工具”。作战指挥与战场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指挥流中不仅包含作战方案、命令等基本信息,更包含数据融合后的战场态势信息。因此,军事决策过程离不开地理信息的保障。本文分析了高技术条件下指挥自动化的特点,阐明了指挥自动化与GIS的关系,指出未来作战单位具有高度集中性和机动性,未来的战场将是一个具有快节奏、协同作战和多维化等特点的广阔战场环境。因而指挥自动化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保障。本文还重点分析了GIS在作战指挥自动化中所能提供的主要功能,给出了GIS在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具体应用的总体结构组成图。包括地理数据获取与处理子系统、多媒体地理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信息查询与空间分析子系统、电子沙盘处理子系统、电子标绘处理子系统、多媒体综合处理子系统、文电处理功能等。最后分析了应用前景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都市圈作为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其国土、人口、交通等要素呈现出共同演化、协同发展的特征。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空间模拟方法通常分别进行国土或人口模拟,忽略了国土、人口之间的协同演化,从而限制了模拟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影响因子动态更新策略用以表征国土、人口两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拓展经典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协同模拟算法,实现了都市圈国土与人口空间分布态势的精准模拟。本文以深莞惠都市圈为例,对提出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协同模拟算法在深莞惠都市圈的国土模拟品质因素为0.274、人口模拟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23.55%,分别优于传统基于随机森林的元胞自动机算法0.24和29.33%;相较于传统模型,在国土模拟中本模型在对于建设用地的模拟准确度提升了约3%,在人口模拟中本模型在对人口高密度的区域模拟误差降低了约6%。本文进一步预测了深莞惠都市圈2030年国土和人口发展空间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选址和发展情景推演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行器可视导航中复杂机场空地环境多维要素动态交互可视化的难题,基于空地环境要素威胁语义统一的信息场模型,采用体绘制、面绘制与切片绘制混合的方法对机场近区域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电磁和气象等威胁态势信息进行交互式动态可视化表达。以某机场的典型模拟数据为例,实现了威胁态势的动态交互可视化,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放射性污染物的扩散过程表达问题,设计了适用于该方法的状态建模与面向对象建模混合的数据模型,该模型支持真三维的网格化表达与元胞机推演,可以将传统放射性污染物的计算与表达结合在一起,数据不需要多次转换与重采样,降低了精度和效率的损失。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针对单源和多源放射性污染物的大气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扩散模拟的结果符合放射性污染物扩散的客观规律,整个扩散表达过程中任意一个时刻、截面或者空间的污染物浓度都可以动态地计算和表达,过程具有非常好的直观性和可分析性。  相似文献   

8.
因台风风暴潮的突发性、情景演变时间的连续性和路径的不确定性,导致应急决策者在应急救援中难以做出正确决策,针对这一现状,将“情景—应对”应用在台风风暴潮应急决策中。本文在分析台风风暴潮情景、情景要素的概念模型基础上,首先通过资料搜集、属性识别等方法提取关键情景要素,采用框架表示法构建情景;然后分析台风风暴潮情景演变规律及演变路径;其次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法构建台风风暴潮动态情景网络;最后利用先验概率与条件概率计算情景状态概率,实现了台风风暴潮的关键情景推演。本文以2018年9月16日11时至17时山竹台风对广东省沿海城市影响为例,演示了台风风暴潮的情景推演流程及关键技术。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溃堤、海水倒灌、洪水、滑坡发生的概率分别为85%、81%、74%、54%,验证了情景推演在风暴潮中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仿人双足机器人的类人运动特点,需要采用平衡控制方法实现其姿态平衡控制。目前平衡控制方法多采用外界传感器反馈的形式获取姿态信息,系统结构复杂。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足机器人姿态平衡控制方法。以韩伯机器人为机器人原型,采用嵌入式系统开源可扩展硬件平台为机器人控制板,在QN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上实现机器人直立状态下的姿态平衡控制。首先,控制板获取机器人头部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按照视觉姿态倾角模型计算出机身倾斜角度,并通过串口向动作控制板发出姿态调整命令。最后,由动作控制板完成姿态调整动作。实验结果是动作控制板按照调整命令,控制各数字伺服马达工作,在误差范围内实现机器人直立状态下的姿态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地质建模是定量描述储层特征的核心技术之一,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勘探开发面临越来越深入的实际问题,相应地,定量地质建模技术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地质建模技术按是否考虑成因过程可大体分为基于沉积过程的方法和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方法两大类,在对各类方法的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建模方法是当前应用的主流,其包括确定性建模方法和随机建模方法,阐述了2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并分析了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虑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从方法创新、技术融合、流程优化及模型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定量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的10个重点攻关方向,以期对定量地质建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东阿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Excel软件,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应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等来研究东阿县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有各类型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结构空间变化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对东阿县未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战场环境仿真系统与指控系统之间互操作性还不完善,需要构建一种面向作战任务的战场环境仿真过程模型来有效解析指控系统的关键信息需求。分析了仿真过程结构化特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仿真过程概念模型;分析GeoBML的数据模型和形式化语法,使用形式化语言建立仿真过程的逻辑语义模型;定义仿真过程对象数据结构,构建任务驱动下的仿真过程数据映射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设计战场环境仿真平台组件并应用,验证其合理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噪声信息具有空间传播和随距离衰减变化的特征,采用三维动态可视化形式表达噪声地图可以体现该特征。本文针对噪声的空间分布与强度变化提出一种噪声地图表达的方法,基于Bertin符号参量分析,以具有高度可变的方柱并配以深浅变化的颜色作为噪声符号,动态传递噪声信息。为进行多尺度地图展示,在不同地图等级下设有相应细节层次的符号尺寸和定位排列方式。噪声地图以Web端Mapbox为展示平台,基于交通噪声模型和GPS轨迹数据,对上海黄浦区某区域一时间段内的噪声情况进行模拟表达,实现噪声数据的立体动态化显示。三维动态的表达扩展了噪声数据的表现维度,多维度、多参量的立体动态符号不仅可准确刻画噪声的分布,而且从视觉观感上提高了受众的兴趣度和专注度,这为研究噪声的热点分布、传递趋势等空间规律提供了可视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空间实体的描述,除了表达其内在属性外,还应包括动态行为.传统GIS把空间对象内在属性和动态行为分开建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地图的静态建模思想,而多粒度时空对象把行为能力作为对象的固有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得全空间信息系统能够描述具有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活"的地理实体.本文针对具有规则化动...  相似文献   

15.
?????й??????????????1998-2010???????????????????????????????????????????????????????仯???????????о???2012??6??30?????????????????6.6?????????????????????????????????????????????????1???????仯????????????????????п????????????仯??????????????????????????????????????????仯Ч???2????????????????????????????????????????????????г????????????????????3??????????????????仯?????????80×10-8ms-2,????????6.6??????????????????????????仯???????????????仯??????????Ρ?  相似文献   

16.
Tibet Plateau in mountain system is becoming one of the focuses of global technique research, because its crust is marvelous thick, which is twice of the normal thickness of mountain system in lithosphere, and its rapid raise from the Quaternary.By using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BAQUS,the numeric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lithosphere stress field.It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the displacement loading in the simulation of 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analysis,the deformed elements are used to simulate the structure band, and friction mechanism is used to model the fracture b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boundary displacements around the Plateau. The stress and displacement distributions are obtained for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plateau,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P axial orientations of the seismic origin mechanism and the measures principle stress orientations. The analysis is also given for the dynamic lithosphere evolution of the Mountain System in the 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7.
对空间事物的表达与研究模型主要针对多粒度时空数据本身的描述,而不是描述多粒度时空对象的相关性。多粒度时空对象是一种新的时空对象表达方法,其中时空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复杂的网络的过程。本文在多粒度时空对象表达的基础上,对其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定义,提出以时变网络的方法构建初步的关系演化过程模型。通过对基于时间切片的退耕还林演化过程关系的描述与表达,形成动态实时变化的网络模型,从而抽象表达退耕还林过程中的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应用时变网络明确多粒度时空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并对演化过程进行初步的表达和建模,可以使对象关系变化更加清晰化,提高其层次性和效率性,为今后研究多粒度时空对象关系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图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字地图包含着各种地图数据,为了在多种比例尺范围内能快速地检索地图数据,需要把地图数据分层存贮变焦。作者通过变焦数据模型原理,探讨如何建立多层存贮结构,将数字地图中的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库自动导出小比例尺图形。变焦数据模型是一种动态的数据模型, 在该模型中,图形比例尺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图形尺寸的缩放,而是伴随着各个物体的细节和物体数量而增减。这种基于变焦数据模型建立的数字地图可以提高数据检索与图形表示的灵活性,减少大量不必要的用于重复获取数据而消耗的人力物力,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编辑中存在大量的依比例斜坡类符号要素,包括依比例斜坡、干堤、加固岸、路堤、路堑等,该类符号是一种复合性符号,由坡顶线和坡面两部分组成,坡顶线由坡顶母线和长短齿符号组成,其中长齿长度和坡面宽度一致且垂直于坡顶母线,该符号表示复杂,编辑工作较为费时费力。利用AutoLISP语言开发斜坡类符号要素处理程序,实现符号长齿自动延伸,可大大提高该类符号编辑工作效率,提升制图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