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强宝 《海岸工程》1990,9(1):40-46
本文介绍一个建在淤泥质软基上的重力式方块码头的成功实例.着重从施工角度叙述在淤泥质软基上建重力式码头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措施使设计达到实现的重要性。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软弱地基上建重力式码头的可能性,且从本工程的成功得到了证实。但要强调的是其适用范围应限于有限深度的淤泥质软基和中小型码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江苏北部连云港—灌河口之间淤泥质海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在潮水位变动状态下淤泥质海滩剖面上破碎波浪冲蚀力的计算式,并根据海滩侵蚀过程中沉积物质构成的变化,提出了“蚀滩浪”的概念,以此建立了淤泥质海滩侵蚀演变模式,此模式揭示了淤泥质海滩侵蚀过程中剖面形态变化特征,较好地复演了连云港地区海岸的侵蚀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新建吹泥站工程为淤泥质海滩演变提供了研究实例。观测表明,波浪是造成淤泥质岸滩冲刷的主要动力,而潮流的扩散是泥沙运移的主要动力。海滩演变主要发生在经常性破波作用范围(-3m等深线)以内。淤泥质岸滩剖面的变化与近岸泥沙供应及横向水动力强度分布有关,后者用波浪和潮流底切力表达。本文对此作了定性分析并对海滩冲淤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吹泥条件下海滩演变的观测一致。  相似文献   

4.
我国硬式护岸、渔港工程和人工岛等3类典型海岸工程对相邻海滩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泉州青山湾护岸、泉州崇武中心渔港、海口南海明珠人工岛等建设前后海滩变化为例,开展对海滩岸线形态及部分典型剖面形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临海硬式护岸岸前海滩发生明显下蚀,护岸下游海滩岸线侵蚀后退,发育侵蚀热点,剖面伴有下蚀;渔港工程拦沙堤附近岸线局部淤涨,下游海滩岸线大范围侵蚀后退,出现侵蚀热点,侵蚀热点处剖面明显下蚀;人工岛后波影区内海滩淤积,形成沙岬或连岛沙坝突出体,突出体两侧岸线均发生不同程度侵蚀后退.通过分析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3类海岸工程对相邻海滩的影响方式、影响尺度和原因,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海岸工程对相邻海滩的负面影响,可为海岸工程建设管理和海滩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泉州乘船赴波斯,惊呼这座被称为“刺桐港”的泉州是个“梯航万国”的巨港。700多年后,这条古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华南沿海,又崛起了一个大的港口群,除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等一批老港外,新近又崛起了惠州港、珠海港和大鹏湾盐田港等众多大型深水港。华南港口群正在建设的重大港口工程即有10万吨级煤码头、5万吨级油码头和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等,集能源、工业、贸易于一体的国际化港口体系正在迅速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水淡化取水适宜性,于2016年对京津冀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项目和海洋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并对我国海洋取水现状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综合研究发现:从海洋自然属性角度出发,沧州和天津沿海地区属于淤泥质海滩,水浅坡缓、深水区离岸远、风浪作用下水体中泥沙含量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取水方式适宜在海上建设沉淀池、采用潮汐式取水;唐山大清河口以西唐山沿海近岸海域属于淤泥质海滩,深水区离岸较远、水体中泥沙含量较高,适合开发大型(10万m3/d)海水淡化工程;大清河口以东唐山和秦皇岛近岸海域大部分属于砂质岸滩,深水区离岸较近、水质较好,适宜各种规模的淡化工程,且取水方式可采取开挖埋管道的形式采集深水区的海水;沿海海港码头工程岸段由于水深条件较好,适合建设各种规模的淡化项目。  相似文献   

7.
港口内靠码头系泊船运动的计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英国南海岸处Shoreham港内系泊船为例,研究了港口内靠码头系泊船运动的数值计算问题。该船的实船实验和模型实验已经完成,为验证本文计算结果提供了依据。运动方程在时域内求解。在计算船体脉冲响应函数时,引入了船体阻尼系数在频率很低时的渐近表达式和一迭代算法。分析了港内共振波浪和其对船体的作用力。讨论了靠码头系泊船运动的非线性特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8.
导管架生产储油平台在油轮靠泊和外输期间,如遇风浪天气,平台的晃动非常明显,为此引入橡胶靠球减震系统。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导管架生产储油平台的真实有限元模型,计算平台在靠船碰撞力和波浪力共同作用下平台关键点位置应力变化及振动响应过程,为靠球减震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瓜岛捉蟹     
1992年10月,我随海洋局“向阳红5”号科学考察船赴南太平洋,执行中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科学考察任务。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之后,考察船来到了太平洋上的岛国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靠码头进  相似文献   

10.
在淤泥质软弱地基上的海港码头,以往的实践经验是采用高桩结构.但建设地附近砂石材料丰富,施工单位不具备搞桩基码头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而对重力式码头则有较成熟的施工经验,这样,在设计上考虑挖除部分淤泥质土,换以砂,采用底宽稍大的空心方块和空斗胸墙;在施工中采取施工顺序分段平行,控制加荷速率等措施,使淤泥质软弱地基的承载力仅为8t/m~2的情况下,建造重力式码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1月28目,中国海监18船进青岛4808工厂进行恢复性修理,至2009年3月31日上午9时完成坞内船舶倾斜试验,全部工程圆满结束。4月1日上午9时出厂靠回中国海监第一支队码头,蓄势侍发。  相似文献   

12.
湄洲岛西南部海滩因1996年建造对台客运码头,引起了海滩剖面的变化,码头前沿淤积而报废。经过5年后,海滩剖面仍未能完全趋于平衡。为了了解码头建设对重塑后海滩的季节变化影响,在2001年3月、7月、10月和12月对码头所在海滩剖面地形进行季节重复测量,并对剖面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重塑后海滩剖面的季节变化存在区段差异性,码头工程区海滩剖面仍表现为不断淤积,表明5年来工程建设造成海滩重塑后的变化过程还在继续;过渡区海滩剖面较工程区淤积程度减弱,部分剖面表现为侵蚀趋势,但总体逐渐向正常海滩剖面的季节变化方向发展;正常区海滩剖面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夏季上部侵蚀(后滨和高潮带)下部淤积(低潮带和浅水区),冬季上部淤积下部侵蚀,春、秋两季为中间过渡剖面形态。  相似文献   

13.
吴建成 《海洋工程》2020,38(1):54-65
旁靠带缆作业是实现海上补给、模块吊运、原油外输等运转的常用方式,针对浮式平台与两艘供应船以旁靠方式作业涉及的关键特征进行水池模型试验研究,阐述了旁靠带缆系统和护舷设备的属性和需遵循的规范衡准,深入分析旁靠系缆的张力、护舷的挤压力、船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随有效波高和波浪入射角度等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适用于多船旁靠作业的海况条件。研究表明:波浪能量随有效波高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增大趋势,是影响旁靠作业窗口期的主要外部因素,而波浪入射角度对旁靠作业的影响程度与海况有较大关系;三船在纵荡、横荡以及艏摇方向具有明显的跟随性特点,运动响应的幅值和相位比较接近,浮式平台与供应船之间的相对运动较小,完全可满足作业要求。垂荡、横摇以及纵摇这三个波频方向,各船的运动并不同步,相对运动大,是影响多船旁靠作业窗口期的主要因素;有效波高为2.5 m的海况条件可满足多船旁靠要求。相关结论为实际的工程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别于1986年12月和1985年3月1日—1987年3月1日在海州湾进行了波浪和含沙量观测,运用所获资料以及本区长期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流体力学、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二维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在堆积型淤泥质海滩,由于浮泥的经常性存在,使波浪急剧衰减,其对岸滩的作用甚为微弱,潮流成为塑造淤泥质海滩的主要动力,岸滩在淤涨过程中,在平均高潮位厂沿和平均低潮位附近出现两个凸点,上一个凸点外推速率大于下一个凸点,潮下带变化缓慢。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上海石化总厂化工物料码头周围水下地形工程前后的变化。指出在淤泥质岸段,由于沿岸工程的影响,造成工程附近水域动力环境的改变,水下地形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在淤泥质岸段附近流急、含沙量高的水域中构筑沿岸工程,工程的水流下方一侧,水流减缓,水流挟沙能力大大减弱,出现明显的局部淤浅地形,为提高工程效益,对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泉州湾围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采用现场调查资料与历史资料对比的方法,从海岸和海底地貌、水环境质量、海洋生物种类和群落结构等几方面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福建泉州湾围海工程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围海工程促进了海滩的淤浅,减小了内湾的纳潮量和环境容量,使得泉州湾内湾水质恶化;其最终后果为围海工程附近海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普遍降低,优势种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青岛港8号码头7泊位,是集装箱船舶专用泊位。泊位后方的集装箱堆场座落在回填土地基上.回填土主要由杂填土构成,尚有部分填土是吹填土,杂填土由建筑垃圾和部分耕地土组成.吹填土由夹有少量粉沙的黄色粘性土组或。堆场区回填土厚3—5m,回填时未经碾压处理。自然沉实期约3年。回填区原来是一片海滩,海滩上含水量大  相似文献   

18.
分别于1986年12月和1985年3月1日-1987年3月1日在海州湾进行了波浪和含沙量观测。运用所获资料以及本区长期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流和学、沉积学和泥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海州湾淤泥质海滩剖面堆积过程的二维计算模式。结果表明,在堆积型淤泥质海滩,由于浮泥的经常性存在,使波浪急剧衰减,其对岸滩的作用甚为微弱,潮流成为塑造淤泥质海滩的主要动力,岸滩在淤涨过程中,在平均高潮位下沿和平均  相似文献   

19.
崔秀平 《海洋预报》1992,9(2):79-83
石臼港是中国新开辟的外贸口岸,位于山东省日照市,119°25'E,35°33'N,南距连云港 44 nmile。北距青岛 65nmile。煤码头有两个十万吨级泊位,为外海开敞式双侧靠泊。海浪对船泊停靠码头和装卸有很大影响,大浪时靠船困难,船靠不上码头,耽误船期,甚至有些外轮离港而去,给港口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石臼海洋站自1982年开设对石臼港进行天气、海浪预报服务业务,收到很好的效果,用户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海峡西口外淤泥海滩演变的随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试用统计学方法对淤泥海滩演变进行随机模拟,研究区域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峡西口外淤泥海滩。 一、方差分析 近年来,随着连云港港口的大规模扩建,需要处理开挖及疏浚泥土日增。例如,自1983年起,邻近连云港海峡西口的大路口吹泥站每年向海中排放180—350万m~3的疏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