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推导了一套解求绝对定向元素的线性公式,利用该公式解求绝对定向元素,与惯用的解求方法相比,不仅花费计算时间少,其计算精度大约相等,而且也可解求具有大倾角的像片的绝对定向元素。  相似文献   

2.
近景摄影测量中大角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义  陆珏  郑波 《测绘学报》2008,37(4):0-520
应用摄影测量中的解析算法,研究倾斜摄影和交向摄影中大角度摄影情况下的解算方法对经典解析算法的影响,推导大角度摄影情况下从相对定向至绝对定向这一解析过程的算法,通过算例证明在大倾角摄影条件下利用该算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地面点坐标以及反算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从而验证本算法在大倾角近景摄影测量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并推导用解析法测定象片对相对定向元素的新公式,目的在于提高相对定向元素解算的精度,简化计算的表格,提高生产效率。全文分为理论的推导和实验工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由现有的上下视差和相对定向元素的基本关系公式出发,对相对定向元素采用了一个新的系统,经过公式的推导,提出按主点定向时,上下视差与相对定向元素新的基本关系公式,并且制定了计算的表格。第二部分,在实验工作中,应用f=70毫米和f=100毫米的山区象片进行了测算,并与其他公式作了比较,结果说明了下面几个问题:(1)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2)新公式解算的精度能达到各种精确解算公式所能达到的程度,生产效率可以提高,适宜于山区象片作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讨论了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下列几个问题:1.考虑到上下视差的观测权,推导了相对定向元素的新公式。试验证明,有效地提高了构网精度。2.利用模型象片对常见的多项式和正形变换公式进行了大地平差。证实了在一般情况下,二次多项式仍不失为一个切实可用的平差方案。3.按全能仪空中三角测量估算公式,给出了适合解析法情况的精度公式。计算结果表明,理论精度与实际误差十分接近。4.总结了程序设计的经验。借助于各种设计技巧,大大节约了指令,有效地解决了小型电子计算机解算长航线空中三角测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向生产单位推荐一种精度高,计算简便的公式,曾对国内外各种确定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看法:1.公式应在方位线定向基础上推导出来;2.为使公式精度高,解算时尽可能不做太多的简化;3.采用趋近计算方法;4.采用一种相对定向元素计算公式,按不同情况计算相应的项不必同时掌握几种公式;5.计算简单,和常用的格式相差不大,便于现有作业人员掌握,要求数值不大,便于计算尺计算。本着以上几点看法,文中推导了一种确定相对定向元素公式,制订了计算表格,提出了趋近计算解法,规定了不同情况下公式的应用界限。通过对模拟象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公式与文献[2]的实用公式和苏联瓦洛夫公式的精度相同,但解算上较前者精度高,较后者简便,计算格式与现有的二次项式相近,建议生产单位采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作业中常用的三个相对定向元素二次项计算公式,即汝科夫二次项实用式、按左主核线定向的二次项实用式和瓦洛夫公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按方位线定向的二次项实用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地面高程差和象片倾斜角均在较大情况下求算相对定向元素,这时由于舍去的二次以上各项的影响较大,即使采用了趋近计算法也不能保证所得成果的应有精度。而按左主核线定向的相对定向元素二次项基本公式,由于公式本身比较精密,其应用范围应当超过按方位线定向的二次项公式。但是,常用的按左主核线定向的二次项实用式,由于处理不当,其计算结果的精度反而不如采用方位线定向的瓦洛夫公式,因此公式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同时,本文还对这些常用二次项公式在作业中规定的某些应用范围提出了一些意见,认为目前国内外某些书刊文献和参考资料上有关这方面的结论,不够十分妥善。在公式推导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按左主核线(近似)定向的新实用公式。新公式在近似垂直摄影条件下,具有普遍应用价值,一般均可获得较高精度的结果,并且计算工作简便。用于山区象片作业时,其成果的精度稍高于瓦洛夫公式,趋近计算的收敛也很快。文中还对新公式的应用做了一些说明。本文还探讨了象片定向误差对求算相对定向元  相似文献   

7.
从独立法相对定向和连续法相对定向的数学模型出发,分析并得到在独立法相对定向和连续法相对定向中分别作为基准坐标系的基线坐标系与左方像空间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进而推导并给出独立法和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的直接转换的具体方法。仿真数据与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算法解算得到的独立(连续)法相对定向元素,可使用本文算法转换为连续(独立)法相对定向元素,且其相对定向精度指标与传统算法解算得到的连续(独立)法相对定向元素精度指标相当,满足实际生产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解算相对定向元素的公式通常用于具有相同焦距的立体像对这一现状,为充分利用不同相机所拍摄的现有影像信息,以像点坐标作为观测量,给其加入改正数,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对共面方程进行严格的线性化,推导出了适用于解算不同焦距立体像对相对定向元素的严密公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摄影测量理论。  相似文献   

9.
由GOCE引力梯度张量不变量确定卫星重力模型的半解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半解析方法解算重力场与稳态海洋环流探测器(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GOCE)引力梯度张量不变量观测值来恢复全球卫星重力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比最小二乘方法效率高,同样可给出模型的验后方差。推导了半解析法快速解算引力梯度张量不变量的理论公式,给出了该方法利用卫星重力梯度观测数据快速求解重力场模型的基本步骤。利用89.5°倾角圆形严格重复轨道上的模拟梯度观测值验证了半解析方法用于张量不变量解算的理论严密性,并利用GOCE任务61d梯度仪坐标系(gradiometer reference frame,GRF)下无噪声和有噪声的I2和Vzz模拟观测值进行了模型反演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I_2观测值求解模型的精度略优于仅用Vzz分量解算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精确确定对流层天顶延迟(τ)是GPS定位,特别是确定高差的关键。大气模型无法达到我们所需要的3mm-10mm的精度。然而,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在GPS相位观测值的最小二乘解中估计τ值。目前可采用两种解算法:(i)解算所有测站的τ值;(ii)在(n-1)个测站上解算τ的相对值(除基准站外)。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都表明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方法,而采用第二种方法在计算高差和大地网的其它参数时可能导致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刘兴库  何东坡 《测绘学报》1993,22(3):218-222
本文利用鱼眼像片与中心投影的平面像片间像点坐标关系,推导了鱼眼像片光束法整体平差解算模型。用模拟数据进行试算,证明公式正确,且此种平差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证了应用时间基线视差法进行变形观测时,直接解算出物方点三维移位的解算数学模型。从而使时间基线视差法从只能解算物体的二维变形,推广到解算出物体三维变形。通过数据验证,确定该公式推导严密,数学模型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了传统近似垂直摄影条件下的立体像对相对定向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条件下的解算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的新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视角倾斜影像组成的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以单独像对相对定向系统为基础,重新推导了小倾斜情况下的共面条件方程形式,进一步分析了大倾斜情况下的解算工作,给出了重新确定相对方位元素初值和对倾斜像片像点坐标进行旋转变换这两种方案。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用Z/I DMC面阵数字相机拍摄的嵩山地区检校场的航空影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解决倾斜摄影条件下非下视影像或旋角过大影像的相对定向问题,解算结果满足了相对方位元素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讨论GPS定向中大地方位角计算的三种算法,给出算法的数学模型,推导不同算法的误差公式,并利用实测数据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利用坐标旋转算法和利用子午面与法截面的关系的算法解算方位角精度较高,且精度相同的结论,同时还给出提高定向精度应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在空间后方交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过程中,利用共线条件方程式列出误差方程后,针对地面控制点以及像点坐标均存在误差这一特点,引入总体最小二乘(total least squares,TLS)的方法,对系数矩阵A以及观测向量b同时进行改正,计算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建立更加合理的计算模型,可获得精度更高、更稳定的解。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更合理的导弹发射阵地标定方案,研究了基于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提高方法,介绍了基线向量解算,给出了GPS定向的基本原理和定向精度的误差分析,最后推导出由定向精度指标反算基线长度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讨了一种新的、以最小二乘法解算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法。由于在相对定向及大地定向公式中顾及了地面高差的影响,因此,本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法不仅对于山区适用,而且对于高山地区也同样适用。根据此法已对103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编制计算程序,并作了试验工作。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所建议的空中三角测量法比文献[1]所提出的方法有更高的精度,相对定向趋近速度不受地面高差和点位的影响,且易于实现在数字电子计算机上编制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8.
无初值依赖的快速收敛是大角度相对定向解算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混合共轭梯度算法,具体过程是:①采用随机爬山算法对给定的相对定向元素初值进行随机扰动,产生保证优化方向的初值;②局部优化中以超线性收敛的共轭梯度法取代相对定向中的最速下降法,以提高其收敛速度;③全局收敛条件为计算误差小于规定的限差。对比试验表明,混合共轭梯度算法无初值依赖性,具有较高的解算精度和较少的迭代次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阐述了正交三角分解法的基本原则,针对光束法平差中设计矩阵的特点,讨论了使用正交三角分解法解算光束法平差的有关问题。该方法最明显的优点在于,较好地解决了“多余观测分量的严密快速计算”问题,使Q_(?)计算变得非常简单。此外,该方法的数字计算精度及解算速度也优于目前人们所用的方法。最后给出几个算例及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种非量测相机近景影像外方位元素解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角椎体法和共线方程法联合解算非量测相机影像外方位元素的方法。工程应用证明该方法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强、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