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一步办好《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自1980年创刊以来,在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下,已经发行了82期,刊物的内容和发行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它已成为国家科委高技术联合情报中心1217种国家重点期刊之一,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全国高等院校图书...  相似文献   

2.
长春地震台地电供电系统对地磁观测影响的试验分析于凯锋(吉林省地震局长春130022)主题词:地磁测量,大地电流,干扰分析1前言长春地震台的地电和地磁两种观测手段建在一起,观测结果表明地电供电系统对地磁观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主要干扰表现为GSI仪器...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为了不断提高国际交换地震地磁资料的质量,适应地震地磁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我们编辑出版了《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一种专业科技刊物,特别注重介决地震地磁观测分析解释中的实际问题,凡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围绕地震地磁观测分析,解释,资料汇编和服务,在仪器设备,观测操作,技术革新和专题研究方面取得实际成效而撰写的技术报告,工作总结和论文,本刊均尽量收集和刊登。对该项工作有指导意义或参考价值的设想建议,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将重标极差法(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这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磁前兆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当中,并应用该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3个地磁台站在1996~1998年间Z分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地磁Z分量赫斯特指数变化与1998年1月5日泾阳肘。4.8地震的关系,发现地震前2~4个月地磁Z分量出现明显小于0.5的异常变化,背离了地磁场正常的长程相关趋势性增强的变化规律,预示了此次地震的发生。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挖掘出丰富的地磁前兆信息,在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非线性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旨地探索研究地震预报而开展的北京地区地磁观测,在震磁前兆研究与地震预测试验方面都获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分析了1990-1995年北京及其西部地区的地磁观测资料,研究了地磁异常信息,预测了地震活动趋势,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监测与研究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的专业科技刊物,由地震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地震地磁观测分析、解释、资料汇编,仪器设备、观测操作、技术革新和专题研究方面的报告、总结和论文,亦刊登对地震地磁工作有指导意义或有参考价值的设想建议等.该刊读者对象主要是直接从事国际地震地磁资料交换的观测、分析、资料汇编与解释的广大科技人员和从事地球物理专业、从事观测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地磁台的观测与实践高祥真,黄建明,王文德(中国新疆830017乌鲁木齐地震台)豆前言乌鲁木齐台属国家1类地磁台,它始建于1965年,1970年正式投入观测。20多年来,乌鲁木齐地磁台的观测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连续完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对北高加索地球物理观测台站(埃尔布鲁斯火山地区)记录的地磁变化的分析已经完成。识别出在印度尼西亚灾难性的海啸地震形成期间观测到了准谐波地磁异常干扰,描述了地球磁场变化结构的形态效应。所引用的实验结果使我们大概了解了地磁活动性和一些海啸地震的相关内容。在所有的观测实例中,地震事件都发生在磁场各分量之间的特定比条件下;并发现在磁场变化结构中,我们成功识别出反映该研究区内海啸地震孕育和发展条件的地磁扰动超低频准谐波波形。本文中并不考虑海啸地震的预测,因为即便我们能在某些特定指标上识别出地磁场,但是目前在震源区,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间都还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北高加索地球物理观测台站(埃尔布鲁斯火山地区)记录的地磁变化的分析已经完成。识别出在印度尼西亚灾难性的海啸地震形成期间观测到了准谐波地磁异常干扰,描述了地球磁场变化结构的形态效应。所引用的实验结果使我们大概了解了地磁活动性和一些海啸地震的相关内容。在所有的观测实例中,地震事件都发生在磁场各分量之间的特定比条件下;并发现在磁场变化结构中,我们成功识别出反映该研究区内海啸地震孕育和发展条件的地磁扰动超低频准谐波波形。本文中并不考虑海啸地震的预测,因为即便我们能在某些特定指标上识别出地磁场,但是目前在震源区,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间都还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30年坚守     
<正>1859年我调到《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从事编辑工作,如今已经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30年中期刊与我结伴同行,同风雨,同欢乐,同成长。《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已30而立,而我已步入老年。论文的作者有些成为了地震研究的领军人,有些成为了行业专家,有些走向了世界。30年为期刊审稿的专家也变为了受人尊重的长者。地震观测技术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地震台站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的重大变化,无疑给地震科学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