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3月23—29日,中国气象学会委托动力气象和数值天气予报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大气环流及异常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继1959年和1963年以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大气环流学术讨论会,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动力气象专业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气象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等二十三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系统的气象科学工作者共180人,其中教授级的气象  相似文献   

2.
南方云物理和人工降水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2月12日至15日在贵阳市举行.来自南方七省(区)气象局以及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气象学院、空军气象科研所等十四个单位的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还邀请北方的新  相似文献   

3.
史久恩 《气象》1979,5(11):29-29
第二届多元统计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9月6日至14日在昆明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云南大学数学系联合举办。 自1977年第一届多元分析会议以来,我国的多元分析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北京、昆明、武汉、成都、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2-14日在美国夏威夷城举行.这次会议是由WMO和IAMAP(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共同主持的,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6个国家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笔者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会议收到143篇学术论文,会上报告了72篇,分五个专题组报告: 1.自然降水物理学  相似文献   

5.
1985年8月2日-19日我赴美国夏威夷城参加IAMAP(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PSO(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联合学术讨论会和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参加IAMAP/IAPSO联合学术讨论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内知名气象学和海洋学专家叶笃正、曾庆存、朱抱真、伍荣生、毛汉礼、叶龙飞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海洋所、国家海洋局、南京气象学院、兰州高原大气所、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2日—4日在南京气象学院召开。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彭光宜到会看望与会同志,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会议由气象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王鹏飞、洪世年主持。南京气象学院院长张培昌和八十高龄的气象界老前辈朱炳海先生到会致词与讲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学会第一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1月14日至19日在杭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性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和业务部门的理论气象工作者60多名。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3篇,在会议上报告的有37篇。建国以来,我国广大的动力气象工作者经过长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WMO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73年10月1-7日在苏联塔什干城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是人工消雹问题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状况和业务作业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已意识到评估人工影响天气试验效果的困难性和加强云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必要性. 为了促进对制约人工影响天气的特殊云物理学问题的研究,第二届WMO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与第七次国际云物理学会议一起于1976年8月2-6日在美国波尔顿城举行.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定量观测云微物理学和热力学特性的技术方法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中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志烈 《气象》1981,7(7):32-32
1981年全国台风学术讨论会于5月13—18日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我国台风科研协作取得的进展;二是交流近两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去年上海国际台风学术讨论会的情况。会议共收到论文120篇,其中综合评述9篇。这些论文,涉及到我国台风研究和业务工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全国大气化学大气污染学术会议于1986年3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大气污染专业委员会主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8篇,其中大会报告了14篇论文,分组报告了62篇论文。这次会议自1984年厦门第一届全国大气化学大气污染会议以来又一次全国性大规模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丰富,学术气氛浓厚,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预告     
1984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国际青藏高原气象和山地气象学术讨论会”。会上,共有8篇专题邀请报告(见《气象》1984年第2期29—32页),其中3篇为中国专家所作,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1月1日至5日,中国气象学会、水文学会在厦门鼓浪屿联合召开了“暴雨、洪水监视预报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从事气象、水文工作第一线的同志、科技人员和领导共115人,其中水文学会46人.有50篇论文在会上作了交流. 这次会议是两个相邻的学会联合召开的,与会同志都认为这种形式的会议开得好,它能勾通两个学会间的亲密协作,促  相似文献   

13.
1987年1月12日至17日,新疆气象学会和新疆气象局农业气候区划办公室,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新疆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区划学术讨论会”,全疆(包括兵团)各有关开展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单位的7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会共收到113篇论文,会上交流了53篇.论文涉及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应用、作物气象、农  相似文献   

14.
由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组织的“第二次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第二十一届海洋流体动力学列日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8日至12日在比利时列日大学举行。会议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西德、苏联、日本、中国等十四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气科学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暨“大气科学史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88年5月19日至23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来自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青海、新疆、云南、贵州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单位的3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8篇,其内容有建国前的气象简史,航空气象史;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有关气象专业科系的发展史;有关古籍名著的探讨、名人介绍等等.除此之外,南京气象学院研究员陈学溶先生还介绍了他与台湾气象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和通讯  相似文献   

16.
Bruce  JP 马柱国 《大气情报》1995,15(1):20-24,29
1994年1月2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讨论会,该会与美国气象学会第七十四届年会联合召开,本文是向这次会议提交的三篇系列文章中的第三篇。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上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VIATION WEATHER SYS-TEM》(第二次航空天气国际会议文集)美国气象学会出版,1985年,376页。会议于1985年6月19日到21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本文集反映了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召开)后四年来航空工作的新进展。其中包括近年新开发的观测系统,以及在改进航空预报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学会计划今年举办4个重点学术会议。长期天气预报(一季度、北京)、干早问题(四季度)、全国台风(十一月、上海)和第三次天地生相互关系(十二月、北京)。计划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性一般学术会议有:“卫星气象学术交流会”(四月)、“中期数值预报学术报告会”(四月)、“第五次 WMO 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五月)、“全国第三届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二季度)、“大气探测方法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学术交流会”(三季度)和“暴雨与强对流学术讨论会”(三季度)。  相似文献   

19.
1概况 2004年12月1~2日,第九次GAME国际科学工作组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出席代表30人左右。随后于3~5日召开了第六次GEWEX—GAME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代表120人左右。这次会议是GAME项目结题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中国气象局共有5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下曾对全球土地沙漠化状况进行三次评估,第一次是1976-1977年,第二次是1983-1984年,第三次是在1990-1991年,它为1992年6月3日-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为了作出比较精确的评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90年7月在内罗毕召开的沙漠化顾问组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沙漠化定义,并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及世界气象组织的专家们进行广泛协商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