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主要基于古地震活动引发地震动导致的湖泊沉积扰动来识别古地震活动的时代、期次及复发特征等信息。湖泊沉积具有沉积过程连续、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地层横向展布范围大、有机质易于富集等特征,因此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可以有效地避免古地震信息的缺失,且现代化的测试手段为地震事件沉积的识别提供了定量化的证据支持,同时有机质的富集为精确的~(14)C测年提供了充足的样本。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是对传统探槽古地震研究的重要补充,是未来古地震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概述了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的内容、方法、实验手段及存在的问题等,为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位于构造活跃区的盆地沉积序列的岩性、粒度与沉积速率的正向突变,常被用来指示区域新构造活动。然而,这种常规方法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强有力的质疑——用来推断构造活动的沉积学证据也可由气候因素引起。因而,需寻找某种独立于气候因素的沉积学证据来可靠地指示新构造活动。震积岩,由地震震动引起的、保存于湖相或海相地层序列中的事件沉积,能可靠的指示区域新构造活动。新兴的交叉研究方向——湖泊/海洋古地震学,通过研究保存于水下沉积序列中的震积岩,可延长强震记录,加深对断裂带活动性的认识。文章以死海盆地(中东地区)和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缘)为例,从水下事件沉积响应的视角,借助超长尺度的震积岩序列,理解千年-构造尺度上的区域新构造活动特性。基于死海湖心457 m长的ICDP 5017-1岩芯保存的震积岩序列,我们建立了一条由151个MW≥7地震事件组成的,全球最长的(220 ka)连续大地震记录,该记录揭示了缓慢滑动的死海断裂带上的大地震具有聚类式的复发特征,以及不同断层分支相互作用、聚类活动的模式;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西部的碱山背斜顶部SG-1b岩芯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综合分析了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对湖泊沉积记录与亚洲古季风变迁、青藏高原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扼要综述,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湖泊沉积环境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高分辨率环境演化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异规律、现代湖泊沉积动态过程与环境、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科学交叉及与其它地质记录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湖泊沉积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记录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与深海沉积与冰芯记录相比,湖泊沉积主要反映区域气候变迁史,可以揭示百年、甚至十年尺度的古气候事件,是高分辨率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理想场所.传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主要侧重于宏观物理 /化学特性描述和孢粉学的研究,近 10年来,沉积有机质分子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的渗入,使研究工作从传统的宏观、微观层次向分子级水平发展,对诸如古生产率估算、C3/C4植被演替史、古二氧化碳分压及古温度计算等深层次问题解决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本文评述了湖泊沉积有机质分子与碳、氢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在区域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恋 《地质论评》2020,66(4):964-974
火对气候、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类健康产生广泛影响,为了避开人类活动的干扰,在整体上把握古火灾、古植被和古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古火灾提供框架,本文聚焦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整理了深海沉积、湖泊沉积、黄土等沉积物中的古火灾信息,并与对应的古气候、古植被情况结合讨论,总结归纳在冰期—间冰期尺度上不同地区的火灾机制情况,并分析其异同及原因。全球不同海域的深海沉积物中黑碳记录所指示的古火灾没有统一的规律和解释,自然火灾发生机制存在区域性差异。长时间尺度的湖泊记录反映的冰期—间冰期火灾活动情况较一致,今后更多长时间尺度的湖泊沉积物研究可以为火灾活动的轨道驱动研究增添有力证据。黄土中的冰期—间冰期的火灾演化规律存在不同观点,这可能是选用火灾代用指标不同导致,黄土中的黑碳沉积通量可能更准确的揭示古火灾历史。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性、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通过对该地区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和研究,根据层序界面的识别原则,把大民屯凹陷古近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两个三级层序.从单井相入手,结合地震相识别出大民屯凹陷沙四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和近岸浊积扇湖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局部发育近岸浊积扇.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反演预测了有利的储集砂体的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三叠纪断陷盆地的沉积体系及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叠纪贺兰山盆地是一个半地堑式沉积盆地。盆地中充填有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及湖泊体系的沉积。沉积相带的分布与古地理格局均受边缘断裂作用所控制。盆地的西及西北部边缘为断陷沉积边缘,东南边缘为自然超覆边缘。  相似文献   

8.
中国过去2000年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吉磊 《地球科学进展》1995,10(2):169-175
过去2ka地球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原因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与其它自然记录相比,湖泊沉积具有储存信息量大,时间分辨率高和地理覆盖面广的优势。中国80年代后期以来已陆续开展了全新世湖泊沉积与气候,环境演化研究,并有迅速发展之势,对于过去2ka湖泊沉积的高分辨率研究,需要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即提高核素测年的精度,建立环境指标的转换函数,注意早期化学成岩作用,选择分层湖和年层沉积,探讨气候要素有效指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前人资料和遥感影像解译,对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确定了湖相地层的地域分布.根据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地层的展布范围,初步圈定出了63个古湖泊,划分出5个成湖阶段、13个成湖期,其统计总面积大于200×104km2.古湖泊的规模、形态、展布方向明显受构造和古地理的制约.研究表明,古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北部地区,新近纪时期的古湖泊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西南部地区,两者之间为过渡地带.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古湖泊的演化,从时间上讲,有从老到新面积逐渐加大的趋势;从迁移方向上讲,有古湖泊的湖相沉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迁移、古湖泊的年龄由老变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位于极端干旱区的额济纳盆地,是我国内陆地区代表性的盆地之一。这里不仅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脆弱的生态系统,而且在平缓的戈壁滩下面,沉积有厚达200-400余米的古湖相地层。盆地东南与最高达近500m沙丘的巴丹吉林沙漠比邻,构成了特征性的盆地-沙漠系统,是世界少有的自然景观,也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考察研究工作揭示,巴丹吉林沙漠在蹑今30000a左右存在一湿润时期(Wunnemann等,1998;杨小平,2002;杨小平等,2003),并与临区腾格里沙漠相应时期发育的大湖期可以对比(Zhang等,2002,2004)。 新近的考察工作发现,在盆地东南部古日乃与巴丹吉林沙漠过渡区,存在有多级古沙丘被水夷平的、高度不等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之上,保存有水体快速蒸发环境条件下沙粒物质被钙质胶结的坚硬、类似砂岩的顶盖,其高度在大范围内可以对比,同时伴有湖相碳酸盐沉积、根管等。这些地貌、沉积与盆地北部沙砾石层中大量出现的贝壳化石和湖相地层,构成了古湖泊存在的地质证据。 14C测年结果表明,分布于第二级平台上的碳酸盐结核其形成年代为距今25000a前(25630±270a、25530±230a、25640±220a,半衰期5568a,下同),掰鳃类贝壳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8000a(28530±430a、28630±320a、28780±340a、28560±280a)。 对这两组样品进行87Sr/86Sr分析结果表明(表1),碳酸盐沉积的87Sr/86Sr比值变化较为显著而贝壳化石的87Sr/86Sr比值变化相对较小,且贝壳化石的87Sr/86Sr比值的平均值小于碳酸盐沉积的87Sr/86Sr比值。 由于贝壳化石和碳酸盐沉积的87Sr/86Sr比值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古湖水的锶同位素比值,而87Sr/86Sr比值又与湖泊水体盐度相关(刘秀明等,2000),因此可以推测,贝壳化石所代表的古湖泊发育时期的水体较碳酸盐结核形成时期的盐度要低,也就是说古湖泊发育早期的为淡水,后期水体盐度有所增高。这是与贝壳化石本身代表的淡水种属相一致。由于后期湖泊水拉的快速下降和水体的快速蒸发,使得碳酸盐结核沉积的87Sr/86Sr比值增高,而这种古湖泊水位的快速下降和结核的形成是直接与气候变化相关联的。反映了该时期额济纳盆地古湖泊高湖面的存在和气候快速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咸化湖盆混积岩成因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海相及淡水湖盆混积岩的研究已相对完善,而针对咸化湖盆混积岩理论的形成及实践应用却鲜有报道,本文旨在系统地阐述咸化湖盆混积岩的成因机理、沉积模式、分布规律,对比其与一般混积岩沉积特征的异同点,并探讨其与油气富集特征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矿物学、微观岩石学分析方法进行混积岩矿物组成、沉积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研究,采取地质统计分析方法明确混积岩分布规律,并运用物性分析方法对比不同类型混积岩的储集性能。结合柴达木盆地西北区新近系混积岩研究实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欠补偿咸化湖盆的混积岩成因类型:机械成因的相混合混积岩和生物成因的藻混合混积岩。相混合又可划分为两种亚类:互层型混合、组构型混合;藻混合亦可划分为两种亚类:藻粘结混合、滑塌再混合。建立了咸化湖盆混积岩的沉积模式:混积岩主要发育于三角洲、水下扇、滩坝等碎屑岩沉积体系与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的过渡相带以及藻灰岩发育区。明确了混积岩的分布规律,可归纳为“盆缘互层型、盆内组构型、藻混合局限分布”。混积岩沉积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任何环境下混积岩形成的先决条件均为碳酸盐岩的生长和聚集,而不同于淡水湖盆及海相混积岩沉积厚度大,生物含量高等特点,咸化湖盆混积岩单层厚度极薄,并发育特殊的藻混积岩类。综合研究认为,藻混合混积岩与油气储层的相关性要大于相混合混积岩。以上成果可为咸化湖盆混积岩,乃至陆相湖泊混合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混合沉积研究已逐渐成为沉积学领域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总结了国内外混合沉积研究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现阶段混合沉积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外混合沉积研究可划分为4个阶段:现象描述阶段、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海相混合沉积研究阶段、陆相混合沉积及综合研究阶段。受不同地质条件的约束,混合沉积岩石学分类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混合沉积成因类型一般包括间断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与母源混合。混合沉积现象具有普遍性,可发育于海相、淡水湖盆、咸化湖盆等各类型沉积环境中,具有多样化的沉积类型,其控制因素一般包括碎屑物质供给、气候与水体环境、海(湖)平面变化、古地貌条件、构造作用以及水动力条件等。混合沉积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与三角洲伴生的近源混合沉积、水下隆起区的远源混合沉积以及藻混合沉积可形成优质的陆相混积型油气储层。现阶段混合沉积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岩石分类方案不统一、缺乏与野外露头剖面和现代沉积的考察对比、层序格架内混合沉积发育模式不清、传统的成因类型在复杂陆相混合沉积研究中的应用存在较大局限性、混积型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确。针对混合沉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古地理环境恢复、沉积动力学分析及相关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侏罗纪大安寨段沉积时期水体富营养化,形成了介壳灰岩—泥页岩的湖相混积层系,为混积岩沉积机制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以川北仪陇—营山地区为研究区,对大安寨段的岩性分类与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并讨论了该湖相混积层系的沉积过程与控制因素。结果表明: 大安寨段湖相混积层系以介壳组分与细粒硅质碎屑(包含黏土矿物)的混杂与交替为主,整体上可划分为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沉积旋回,大一亚段与大三亚段沉积时期介壳滩分布面积较大,大二亚段则广泛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此外浅水介壳灰岩可在重力流驱动下于深水环境中发生搬运与再沉积作用; 混积过程主要为相混合与间断混合模式,混积作用受控于湖平面升降变化、物质来源、地质营力等因素,湖平面的升降变化控制着不同沉积微相的分布,地震、风暴浪等触发机制引起的重力流沉积促使不同微相与物质来源的沉积物(陆源碎屑搬运、生物—化学碳酸盐沉积、远源细粒物质悬浮等)相互混合,增加了混积岩内部的杂乱程度并扩大了混积岩的平面分布范围。本次研究建立了仪陇—营山地区大安寨段湖相混积层系沉积过程模式,可为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和相似地质背景下混积作用的成因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Seismically‐induced event deposits embedded in the sedimentary infill of lacustrine basins are highly useful for palaeoseismic reconstructions. Recent, well‐documented, great megathrust earthquakes provide an ideal opportunity to calibrate seismically‐induced event deposits for lak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ed in different settings. This study used 107 short sediment cores to investigate the sedimentary impact of the 1960 Mw 9·5 Valdivia and the 2010 Mw 8·8 Maule earthquakes in 17 lakes in South‐Central Chile (i.e. lakes Negra, Lo Encañado, Aculeo, Vichuquén, Laja, Villarrica, Calafquén, Pullinque, Pellaifa, Panguipulli, Neltume, Riñihue, Ranco, Maihue, Puyehue, Rupanco and Llanquihue). A combination of image analysi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rain‐size analysis allows identification of five types of seismically‐induced event deposits: (i) mass‐transport deposits; (ii) in situ deformations; (iii) lacustrine turbidites with a composition similar to the hemipelagic background sediments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1); (iv) lacustrine turbidites with a composition different from the background sediments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2) and (v) megaturbidites. These seismically‐induced event deposits were compared to local seismic intensities of the causative earthquakes, eyewitness reports, post‐earthquake observations, and vegetation and geomorphology of the catchment and the lake. Megaturbidites occur where lake seiches took place.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2 can be the result of: (i) local near‐shore mass wasting; (ii) delta collapse; (iii) onshore landslides; (iv) debris flows or mudflows; or (v) fluvial reworking of landslide debris. On the contrary,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1 are the result of shallow mass wasting on sublacustrine slopes covered by hemipelagic sediments. Due to their more constrained origin,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1 are the most reliable type of seismically‐induced event deposits in quantitative palaeoseismology, because they are almost exclusively triggered by earthquake shaking. Moreover, they most sensitively record varying seismic shaking intensities. The number of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1 linear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eismic intensity, starting with no lacustrine turbidites type 1 at intensities between V½ and VI and reaching 100% when intensities are higher than VII½. Comb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seismically‐induced event deposits allow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e impact of an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15.
辽东苏子河盆地是早白垩世形成的小型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了相对连续的陆相沉积,是研究白垩纪陆地环境及气候演化的理想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的聂尔库组地层出露连续,沉积现象典型。通过分析聂尔库组沉积岩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垂向沉积序列,可识别出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中扇三角洲相包括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三角洲亚相,湖泊相主要为滨浅湖泥砂沉积。研究表明,聂尔库组形成于断陷盆地边缘陡坡带,属于间歇性洪水控制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经历了扇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变化,代表了断陷湖盆由深陷扩张期—抬升收缩早期的沉积充填过程。根据沉积岩与沉积相特征,结合古生物、特殊沉积、黏土矿物及地球化学资料,认为早白垩世晚期辽东地区总体与当时全球"温室气候"的大背景相一致,处于高温干旱/潮湿的气候条件,但这种高温气候具有不均一性,存在气候波动。  相似文献   

16.
玛珥湖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古气候变化突变事件和气候周期的发现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推进到了高分辨率的新阶段。玛珥湖在形成和保存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玛珥湖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显示了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简要回顾了玛珥湖的研究历史,从纹层、年代学、多学科多指标综合研究等方面概括了国际玛珥湖沉积与环境研究的若干进展,并介绍了我国在玛珥湖研究方面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地震解释认为,喀什凹陷侏罗系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整个侏罗纪代表了一个水体由浅—深—浅的沉积演化,早侏罗世莎里塔什组属干燥、氧化环境中的冲积扇沉积,到康苏组时演化为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辫状河流沉积;中侏罗世盆地沉积范围扩大,出现湖泊和扇三角洲沉积,晚侏罗世盆地又演化为干燥—半干燥环境下的河流与冲积扇沉积。  相似文献   

18.
川西回龙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混合沉积,结合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测井和显微组构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研究区混积岩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认为,回龙地区大安寨段属湖泊混合沉积相,分为滨浅湖混合沉积和半深湖混合沉积两个亚相,并划分了五个沉积微相,分别为高能介壳滩混合沉积微相,低能介壳滩混合沉积微相,砂质浅滩混合沉积微相,浅湖混合沉积微相以及半深湖混合沉积微相。基于所划分的混合沉积相的特征和四川盆地以及研究区回龙大安寨段在侏罗纪的沉积相演变过程,分析了该区混积岩的成因及混合沉积演化模式。得出结论:研究区湖相混合沉积主要受物源供给和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在五种不同混合沉积微相控制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混积岩。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简称“柴西地区”)新生界干柴沟组湖相碳酸盐岩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其沉积微相类型,研究了其分布规律,分析其形成环境和控制因素,并建立了相应沉积模式。该区湖相碳酸盐岩在垂向上与碎屑岩频繁互层,湖相碳酸盐岩包括颗粒灰岩、藻灰岩、泥晶灰岩和混积岩4大类11种,划分出了灰泥坪、颗粒滩、藻丘(礁)、浅湖湾以及(半)深湖泥灰岩相等5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不同碳酸盐岩及其微相时空展布特征,认为其发育主要受控于湖盆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陆源碎屑注入、古气候与古水介质条件、古地貌与古水深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西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湖盆为典型咸化湖盆,构造活动相对稳定,湖平面上升达到峰值。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期,高频湖平面变化形成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频繁互层。在枯水期,盆地坡折处发育碎屑岩滩坝或三角洲前缘沉积;在湖侵期,盆地坡折处发育了鲕粒滩及藻灰岩,盆地洼陷区发育泥灰岩或灰质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