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煤矸石山自燃机理、总结国内现有治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钻孔注浆技术为主的方法治理自燃煤矸石山特别是堆积量超千万t的大型自燃矸石山。结合山西阳泉二矿自燃矸石山特点,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燃矸石山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煤矸石山自燃机理、总结国内现有治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钻孔注浆技术为主的方法治理自燃煤矸石山特别是堆积量超千万t的大型自燃矸石山。结合山西阳泉二矿自燃矸石山特点,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15日、16日,平煤集团四矿矸石山先后发生两次自燃爆炸灾害,8人遇难,122人受伤,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论文首先介绍了平煤集团四矿煤矸石的物质组成,分析其致灾原因:高含硫煤矸石的存在是引起煤矸石山自燃的决定因素;煤矸石的堆积方式以及有效的粒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煤矸石的透气性,是引起煤矸石山自燃的促进条件;突发降雨是本次灾害的主要导火索。在燃料含量一定,清除比较困难,燃烧已开始并还在不断堆积矸石的情况下,降温和隔氧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本矸石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注浆法为主,辅以高温区域表面喷射浆液、挖掘沟槽、表面覆盖等灭火方法;对今后避免矸石山自燃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煤矸石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影响自然景观,而且矸石山自燃,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重庆矿区矸石山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重庆东林煤矿矸石山曾发生两次滑坡事故,造成民房被毁和重大人员伤亡.本文在勘查该矸石山滑坡发育背景、分析灾害主要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分析法和FLAC数值模拟对该矸石山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揭示了该滑坡产生的原因为:矸石山堆积方式、堆积地点的地形地貌、排弃强度、矸石散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是致灾潜在原因;长期降雨是灾害的主要诱因;煤矸石山的剧烈自燃爆炸应是灾害的主要外部激发因素.文章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矸石山滑坡灾害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矸石山或排土场的滑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矸石山环境地质灾害效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及积存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我国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累计存量约34亿t。矸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论文分析了矸石山的污染效应、自燃效应、占地效应、爆炸效应、结构侵蚀效应、失稳效应及景观破坏效应系列环境地质灾害效应。为避免矸石山失稳所造成的危害,对重庆地区的矿区进行现场调研踏勘。根据其结果对影响矸石山稳定的因素及几种失稳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针对矸石山边坡失稳主要形式,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出了矸石山边坡稳定堆积高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在重庆地区矿区调研踏勘及现场直剪试验所得到的参数进行计算,做出对应表格及曲线。其结果可作为确定矸石山实际堆放高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煤矸石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山西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来源及赋存状态,通过矸石淋溶模拟试验及自燃模拟试验,评价了微量元素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结论认为矸石对土壤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矸石淋溶液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源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污染;矸石自燃对释放出的部分微量元素会对大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山的危害及植被生态重建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的采矿活动使煤矿区大量的煤矸石堆积形成煤矸石山,成为矿区环境污染和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煤矸石山对矿区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引发火灾、破坏矿区景观、污染环境、形成地质灾害等。提出了植被生态重建治理煤矸石山的措施,其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煤矸石山立地条件分析、山地整形、基质改良、植物种类选择和栽培等。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最终实现矸石山稳定的植被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我国将加大力度整治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地质》2007,(3):12-12
据统计,我国采煤平均吨煤排放地下水量为2~2.5吨,排放瓦斯4~5立方米;每采万吨煤沉陷面积4~5亩,消耗木材100立方米。我国煤炭工业53年中,累计排放煤矸石46~50亿吨,排放矿井水680~790亿吨,采煤沉陷土地面积950万亩,形成矸石山2800余座,积存煤矸石36亿吨,矸石山占地6.5万公顷,露天矿挖损土地1125万亩,煤炭自燃56个火区,过火面积720平方公里,采煤引起的地质灾害严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场在自燃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对周围大气和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破坏。本文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钻孔注浆法对煤矸石场自燃进行治理,并对钻孔注浆法中的注浆液的材料选择和配制、注浆量和注浆参数的确定、注浆钻孔的钻进工艺、注浆工艺和治理效果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工程示范验证,取得了较好的自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煤矿区用煤矸石回填、碾压后作为建筑地基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徐州沛县某矿煤矸石新鲜样品和回填多年的矸石(1#、2#)样品为例,对煤矸石的颗粒组成、矿物成份及其胀缩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鲜矸石颗粒在10mm以上的含量较大,而1#、2#矸石颗粒级配在10mm以下的含量相对较大;煤矸石岩性成份主要为砂岩和泥岩,矸石样品中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伊蒙混层和蒙脱石等,新鲜煤矸石中I/M混层和伊利石的含量与1#、2#矸石相比明显高出许多,因而具有较大的膨胀性;1#、2#矸石膨胀性很小,但是在遇水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对煤矸石地基的破坏机理及作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用矸石作地基基础时应注意的问题,认为采取适当的措施煤矸石回填地基作为建筑地基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集山东省兖济滕煤炭基地不同类别煤矸石(砂质矸、泥质矸、新鲜矸、风化矸、自燃矸)样品,对其矿物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矸石样品矿物组成主体均为高岭石、石英、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蒙脱石、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及黄铁矿等矿物,所测样品中未发现绿泥石。各种类型煤矸石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砂、泥质含量不同的矸石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砂质矸中微量元素含量低,泥质矸含量相对高。自燃矸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新鲜矸和未自燃风化矸,Co、Ni、Cu、Mo、Cd元素在自燃矸、风化矸中均显示富集的性质,但自燃矸比风化矸对元素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泥质矸、风化矸、自燃矸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有害微量元素,综合利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矿废弃物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煤矿废弃物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和治理方法。分别论述了煤矸石山的自燃、淋滤和煤矿矿井水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煤矸石自燃会释放出SO2、CO、H2S、CO2、NOx、CH4、多环芳烃(PAHs)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As、Cd、F、Hg、Mo、Pb等含量多与硫化物、硫酸盐等正相关,连续化学浸取能将很大部分毒害元素溶出;矿井水直接排放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对煤矿废弃物的环境效应研究已经很重视,但煤矸石和矿井水资源化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新庄孜矿为例,针对覆土造地过程中,煤矸石充填可能带来的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污染作了相关分析。采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区,既减少矸石山占地面积,又能在塌陷区覆土造地;同时,填埋矸石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淮南矿区覆土造地及工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七台河矿区矸石山占地不容忽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七台河矿区由于采煤与掘进而排出的矸石逐年增多,作者认为,矸石山占地与污染环境的问题不容忽视,应从理论上充分论证治理矸石山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效益,进一步落实经费,并采取积极措施,把治理矸石山工作搞好。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在数10年的开采过程中,引发了诸多环境地质问题,煤矸石危害是其中之一.境内各煤矿矸石堆存量达6651万m3,占地37900hm2.侵占大量耕地、林地、居民地和工矿用地,破坏地质地貌景观.矸石堆单体过大,形成矸石山,已引发渣石流和坍塌事故.1980年以来,因此致死19人,伤多人.浸溶试验结果表明,矸石淋滤液中SO42-、F-、Mo、Se、总硬度、pH等成份或指标偏高,甚至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的Ⅲ类水标准,局部已对水环境构成污染.煤矸石有害可溶物因地质条件、浸泡时间、堆放时间不同而变化,风化、侵蚀可导致有害可溶物的增加.莱芜煤田矸石堆附近土壤中的硫、氟、汞等成份比对照点偏高,但低于山东省土壤成份背景值.对莱芜煤田煤矸石抽样监测,其放射性低于国家<放射性防护规定>(GBJ8-74)的标准.矸石堆露天堆放过程中,粉尘及自燃产生的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淄博矿区岭子煤矿矸石堆附近因此形成酸雨."以防为主,综合利用"是矸石危害防治的原则,煤矸石中含有煤粉、黄铁矿、高岭石等,检选这些有用矿产,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防止矸石自燃和淋滤液污染,文中对其反应过程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韦家沟煤矿矸石山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家沟煤矿矸石山倚山堆积,堆载坡度与岩层倾角相近,堆积体本身物质结构又较为松散,同时由于矸石山改变了原来水系地貌,在大气降雨的作用下,矸石体容易出现滑坡失稳的危险。文章对韦家沟煤矿矸石山失稳的成因及滑坡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考虑大气降雨对矸石山稳定性的影响下对矸石山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兖济滕矿区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又造成矿区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地。从矿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和矿物成份分析可以看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矿物成份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石英。选用大量测试数据对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煤矸石在酸性条件下淋溶析出的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标准;碱性条件下,除Cu、Zn、As外,其余的也超过了地面水环境质量V类水的标准:煤矸石回填区的As、Cu、Pb、Zn四种重金属对矿区水环境影响不明显;填矸石的汇水区以及矸石山附近的水井水化学类型已由重碳酸型转变为硫酸型,部分区域已经受到了SO4^2-、总硬度、固形物的污染;矿区煤矸石堆放对附近土壤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某些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远远大于背景值,植物在土壤中对其吸收与积累可能形成潜在危害性。最后指出了降低煤矸石污染、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矿区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梁冰  陈楠  姜利国 《中国岩溶》2011,30(3):359-362
为了更好防治煤矸石山对环境危害,研究了不同温度和CO2分压条件下煤矸石内各矿物的溶解-释放规律。应用美国地质调查所开发的水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对在不同温度和CO2分压条件下煤矸石内各矿物的溶解度进行了水化学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煤矸石内所有矿物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然而随着溶液中CO2分压的不断增大这种趋势逐渐转变为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度逐渐减小;煤矸石内所有矿物(石英除外)溶解度随着CO2分压的增大而增大。碳酸盐(方解石)的溶解度随着CO2分压升高呈现非线性迅速增大的趋势,其它盐类的溶解度随着CO2分压的升高增大的速率较为缓慢。在煤矸石山内部,某处煤矸石淋溶液内CO2分压越高,其化学组分浸出量也就越大;在矸石山透气性良好时,温度越高煤矸石化学成分的浸出量越大。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水城地区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综合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黄智龙  周家喜  谷静 《矿物学报》2011,31(3):502-508
煤矸石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很多元素都具有综合利用潜力,如在高镓矸石中,微量元素Ga含量可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矸石中也富含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这有利于利用煤矸石制作肥料和矸石山的复垦,但矸石中有些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深入的查明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潜力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重要产煤区水城为研究区域,对多个煤矿的煤矸石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工作,采用ICP—MS对煤矸石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对煤矸石微量元素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认为Ag、co、Ga、zr、Nb和sc等6种微量元素有较大综合利用潜力,矸石中富含cu、zn、c0和M04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但矸石中的cu、Ni、zn和Cr含量是对照背景值的2—3倍,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