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渠规则断面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现有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方法-"流速-水位法".首先基于断面流速分布经验公式,给出"流速-水位法"测量明渠断面流量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及测量步骤;然后应用该法对某实际灌区的两个典型断面进行流量测量,并与流速-面积法的实测结果作对比,两者符合的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是准确可行的.实例应用成果表明,所提出的"流速-水位法"可用于规则断面明渠流量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横断面流速分布特性,提出横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分布模型及计算公式。该模型利用大断面、河道水位及断面上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即可较准确地计算出断面上任意一条垂线的平均流速,从而计算出断面流量。这种方法缩短了测流历时,在保证测流精度的同时,为防汛调度决策延长了预见期。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误差来源和误差控制方法。为明渠实时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明渠流量计研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矩形水槽试验,改变宽深比和边壁糙率,系统地研究了明渠恒定均匀流水力学特性.试验表明,根据断面上各条垂线流速分布的特征,可将断面划分为对数流速分布区和抛物线流速分布区.文中给出了两区流速分布的表达式以及两区分界线和垂线最大流速点位置随宽深比和边壁糙率而变化的规律.本文还分析了光滑明渠流和粗糙明渠流阻力系数的变化、阻力系数的分割以及剪切应力沿床面和边壁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揭示粗糙透水床面明渠水流运动特性,针对垂线流速分布研究存在的问题,根据边界层理论,推导了含有摩阻流速、理论床面流速和原点位移等3个参数的修正对数公式;通过水槽试验,运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分别对用直径1 cm玻璃珠构成的粗糙不透水和透水床面明渠水流的垂线流速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推导的修正对数公式与实测符合很好;相同水流条件下,透水床面的摩阻流速要大于不透水床面,各自的阻力系数保持基本不变;理论床面流速是主流平均流速的0.35~0.45倍,且床面相对流速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5.
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继伟 《水文》2020,40(1):52-57
根据目前传统时差法流量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着重阐述了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在京杭大运河徐州段运河水文站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垂线时差法与传统时差法和流速仪法趋势一致,虚拟垂线法优于传统时差法。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国产化时差测流装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吉俊峰  马永来等 《水文》2001,21(3):42-44
主流平均流速法是通过实测主槽部分断面面积的主流区内3-5条垂线流速,计算出断面流量的一种测验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测流历时,能够完全整地控制洪水过程呼水位流量关系的转折变化。以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口水文站为例,探讨了主流平均流速法在黄河下游宽浅河道断面洪水测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潮流速垂线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中流速沿垂线的分布规律是研究许多河床动力学问题的关键.长江口潮流河段涨、落潮流垂线流速分布有其特殊规律,因此根据长江口实测水流流速资料,分析流速垂线分布的规律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口的实例运用对数线性扩展分布模式计算分析,并与传统的对数分布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数线性扩展分布模式在各层数据上都与实测数据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过渡区动床明渠流的流速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激光流速仪测量了随水流强度加大松散床面,从定床到具有一定输沙强度的动床流动,试验水流条件均处于过渡区。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动床过渡区明渠流的卡门常数小于通常所采用的0.4;水流强度逐渐增大,随着推移质运动量增加,阻力系数有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雷诺应力分布和紊动强度分布规律同光滑明渠流类似。  相似文献   

9.
流速仪法测流最小水深计算公式推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河流流量测验规范>中,规定了流速仪法测流垂线、流速测点的分布位置和布置测点时的最小水深,[1]也有这方面的刊载,并列举了部分计算公式,但公式考虑不够全面,而且还不符合规范要求.本文依据规范,按流速仪测点布置情况,分析推导出了具体完整的计算公式,并对测点布置方案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站为了及时检查測流差錯,在施測历时允許范围內,将測得的水深、流速,以及垂线平均流速,对照事先点繪好的河底高程过程线图、測点流速和垂线平均流速分布图,进行簡单的分析。一年实践証明:采用这一办法,资料质量有了提高,特别是对于冲淤变化不定的河流,整編时心里有了底。其方法是:首先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上找出最标准的測次,在普通方格紙上繪出这一測次洪水的河  相似文献   

11.
受地形、地质等条件影响,明渠收缩过渡段在输水工程中十分常见,过渡段长度过短,会导致水面波动,水体紊动加剧。为研究明渠不同长度过渡段内纵向时均流速及紊动强度的分布规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利用二维电磁流速仪ACM2-RS测量了渠道内沿程中垂线不同深度处瞬时流速。试验结果表明:收缩段内,纵向时均流速沿程增加,紊动强度沿程降低,遵循涡旋的拉伸机制和线性扭曲理论;受二次流影响,最大流速位于水面以下,且最大流速的位置随二次流作用的增强而降低;不同长度过渡段对下游纵向流速分布和紊动强度影响不同,过渡段越短,下游水流紊动越强,但非渠底附近紊动强度沿垂向先减后增的规律不变。  相似文献   

12.
泥沙影响流速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挟沙水流中泥沙颗粒的存在将影响水流的紊动结构,并进一步影响水流流速分布。采用超声流速仪MicroADV测量挟沙水流的时均流速沿垂线分布,分析了在不同水力条件、不同泥沙条件(包括泥沙浓度及颗粒粒径)下泥沙与水流相互作用对流速沿垂线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现有流速分布公式在实际河道水流流速沿垂线分布中的应用,提出新的指数型流速分布公式形式;并根据实验资料,初步检验了该公式的精度,同时分析了指数型流速公式中系数k和指数m随泥沙浓度s、粒径d以及水力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系数k随泥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水力条件以及泥沙颗粒粒径同样也影响着k的变化;而指数m随粒径d的增大而减小,随泥沙浓度s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颜开 《水文》1993,(6):29-35
传统的谢才-曼宁公式只能计算断面平均流速,不能计算垂线平均流速。但垂线平均流速的研究对于解决断面流速分布以及对水力学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均质边壁矩形、对称三角形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和水力学试验,建立了用谢才-曼宁公式计算上述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公式。进而通过拟手段求出均质边壁不规则断面的垂线平均流速。经用实验资料验证表明,计算与实验点据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往“流速—面积”法流量测验误差的计算公式都忽略协方差项。本文分析了当考虑协方差项时,协方差项各个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提出了考虑协方差项流量误差的计算公式,并用兰西水文站的试验资料加以验证。一、简单的回顾测量河道中的流量有各种方法,其中尤以“流速—面积”法最常用。该法测流量是通过测量垂线的水深,平均流速和间距来实现的。所以,实际上,断面流量是间接测量结果。估算一次实测流量的随机误差应通过误差传播公  相似文献   

15.
流速分布规律、测速方法的误差、流速脉动规律与产生的误差、测速垂线位置的优选等,是流量测验方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并引用汉江白河站的资料作验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主要成果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積深流速仪     
为了测定水流的垂线平均速度(河流和渠道等)以及测速地点的深度,我們提出積深流速仪这种仪器。大家知道,使用現有的仪器(流速仪)來测定水流的流量,需要輔助設备电鈴、电池和电綫等。应用新式仪器,就不需要这些了。積深流速仪把测量流量和整理资料的工作加快到2~3倍,并使得可以徑直在野外整理测到的資料。这种仅器的制造和操作都很簡便。它的全图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7.
内陆河流域河流水面流速系数比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流速系数是流量测验中经常使用的参数.目前,大部分水文站使用水面流速系数均选用经验值,为提高流量洲验精度,2003-2007年间.在内陆河流域代表站莺落峡、高崖、正义峡、祁连、肃南水文站开展了对水面流速系数的比测试验工作,取得大量比测试验资料.通过分析得出试验分析成果,并对试验分析计算方法和比测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水面流速系数分析计算方法采用算术平均法、回归分析法.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算术平均法是对回归分析成果的校核.因此均采用回归分析法比测试验分析成果.以莺落峡站为例对垂线比测法和断面流量比测法两种不同比测试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比测试验方法优选.垂线比测法和断面流量比测法均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相关系数均达O.95以上,分析成果比较接近.断面流量比测法理论比较严密,得到的水面流速系数适合全断面应用.这些试验分析成果为提高流量测验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克先 《水文》2006,26(6):60-62
现行相应水位的计算误差影响了高洪条件下多线多点测流方法的实施,主要根源在于计算方法中为求简单的公式形式而采用了有可能与实际偏离过甚的概化。本文提出一种相应水位计算的新方法——“流速改正法”,将一次测流中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测速值统一改正成某一“瞬时水位”的垂线平均流速,并通过对其相应“瞬时流量”的计算辨识相应水位值。结合实例的计算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高洪测流的水位变化,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良好的误差特性,是一种较为适用的相应水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2)
以喀什水文站为研究实例,为对水面流速系数的率定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2年内的水文站垂向平均流速系数进行率定,总共进行了30次高水位流速系数率定试验,31次中水位试验和30次低水位流速系数率定试验,最终对其水面流速系数进行率定,并对其流速系数率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流速仪的三点及五点法可满足其流速系数的率定要求。测速垂线的布设、流速的脉动误差、流速仪的测定误差以及流向的偏角是其率定精度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吕文婷 《地下水》2011,(6):158-159
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分析.通过在白山水库采用走航式及定点测流(垂向代表线法)两种方式,对白山水库测流断面进行了流量测验、流速分布及流向测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既适用于自由水面又适用于封冻期测量,最后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