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传播中,天气信息大信息量与播放时间的瞬问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几点解决意见,为更好地促进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所谓“瞬间性”是指电视天气预报标版及内容播放时间与其它电视节目相比较,其停留时间较短而言。  相似文献   

2.
石开银  韦韡 《贵州气象》2012,36(2):58-61
当今的电视节目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想从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收视率,就必须在节目的包装上力压群雄。个性鲜明的电视包装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该文阐述了电视节目包装的意义、作用、要素、原则等,探讨天气预报节目的包装技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视频道的迅速增加,电视天气预报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其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有关调查表明,有83%的人通过电视收看天气预报。在由中科院等机构共同完成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天气预报排在收视率排行榜的首位。由此可见,电视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天气信息的首选。其贴近大众、融入生活的节目形式。已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并在观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查结果引爆了电视界,<天气预报>节目排在收看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喜爱收看的电视节目.时隔不久,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为了亲眼目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5000多名北京市民在国家气象中心楼前排起了400米长队.  相似文献   

5.
1引言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的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央视一索福瑞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4-14岁的少年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h22min。而“天气预报”作为一项公众性服务节目。这个庞大而忠实的观众群体是不容忽视的。而在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日益细化的发展趋势下,少儿天气预报领域的发展却略显空白。根据调查,大多数的孩子不但很关注天气预报,而且对天气都有着自己的喜恶。因此。在黑龙江省电视台少儿频道开办了一档少儿天气预报节目——小小气象站。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影视节目也逐渐细分了服务对象,细化了服务需求。国内各省市纷纷推出了针对农业、体育、交通、旅游等的专项服务气象节目。旅游天气预报节目因其能满足观众对于旅游天气的需求而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由于节目题材新鲜有趣,最能和时尚、潮流搭边,相比其他天气预报节目更具可塑性。2010年底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推出一档日播的旅游天气节目《天气向导》,旨在为观众的旅游出行提供及时的天气资讯,为观众选择旅游景点出谋划策、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现今"旅游天气预报节目"和"旅游业"现状,针对《天气向导》节目开播以来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天气预报节目直接和旅游网站合作创办节目的全新节目创意,并探讨了合作方式、节目形式以及如何双赢的创收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数字传输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黑龙江省各地气象部门都有了自己的气象影视制作系统,气象节目越来越受到百姓的认可.气象栏目不但承担着公众气象信息传播的职责,而且节目中附加的广告也同样受到用户的接受,因此气象电视节目播出的质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收看效果,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到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探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如何制作生成与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对接的文件和数字传输技术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气我来报》既圆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明星梦,又扩大了电视天气预报的知名度;增加新的预报站点,不仅体现了气象部门的社会地位,也增加了影视资源;《你点我播》节目使天气预报真正做到了服务社会无缝隙,随时收看天气预报成为可能;新点子《天气超市》为影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路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简谈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写需要的四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稿件内容普遍都是照搬预报结论或预报结论的简要修改。这对主持人个性的发挥和风格的确立、节目画面的更新突破、节目品牌确立和价值提升以及气象工作科学与专业魅力的充分发挥等都有很大的制约。所以“稿件编写”成为真正做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真正实现服务性必须正视和改进的一个新问题。论文针对这些突出问题。结合多年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写实践,提出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写需要具备的敏感力、驾驭力、写作力、亲和力等“四种能力”,有针对性地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稿件编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气象信息通过多渠道广泛传播的今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固有模式并重新让气象节目成为观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广大电视气象工作者为之努力的目标。文章针对2014年内蒙古电视《天气预报》改版的节目定位以及非线性编辑的具体技术环节做出说明和总结,以期对日后的气象影视创新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天气365》谈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权威电视节目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有上百个品牌节目,但许多节目的绝对收视率并不高,而是具有非常稳定的收视群体。由此看来,电视作为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在专业化、细分化口号喊得十分响亮的今天,盲目追求收视率这个硬性指标已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拥有一群稳定收视人群的支持才是节目永葆青春的秘诀。如何建立天气预报节目的稳定收视人群,让收看我们的天气预报节目成为固定人群不可或缺的收视习惯,这与节目的确切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公众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越米越高,作为气象部门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公益服务手段——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经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出门先看天”的习惯.而收看新闻后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则已成为很多人每天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窗口,这是一个“天涯共此时”的时刻。 自从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开播以来,人们越来越感到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成为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7件事之外的又一件实事。多次民意调查表明,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主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几点体会吴晓荃(山西省气象台030006)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静下来思考,就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天气预报”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性节目,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大到工农业生产,小到百姓的衣食住...  相似文献   

15.
黄敏 《山东气象》2014,34(4):66-68
针对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气象影视业务产生的影响,认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要注重“以受者为本”,关注高影响天气,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展示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反映当时重点天气的信息,需要在节目编导上加强技术支撑,在节目制作上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电视天气预报是以图文并茂、音像一体的独特形式向人们展示经过高科技包装的全新的气象信息。气象影视工作就是制作、营造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气象信息的窗口,编导工作就是将每日的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深加工后,由制作人员包装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并通过这一窗口传递到千家万户。编导就是这个窗口的创造者和营造者。如何使节目贴近群众?怎样使枯燥乏味的天气预报变成形式活泼、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节目?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锁定……通过影响视编导的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县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的优化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建立与"佳视通"相匹配的卫星云图、天气预报等信息输入系统及使用DPs的图形图像卡直接制作节目,最终建立了以DPS为主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实现了实时制作出画面流畅、清晰、质量较高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同时保留了原有"佳视通"系统的节目备份,保障了气象影视工作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设置快速移动画面和特技时,会出现抖动和横的锯齿线。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场”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提高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可视性,应当把围绕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作为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要准则;强化创新意识,提高编排艺术;强化观众意识,拓宽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分析,得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定位于气象信息的指导服务性、科普服务性和新闻服务性,从节目定位出发,提出了实现节目服务的目标和方法,保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