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For analytical, inventory, and a variety of other basic types of geological data the main functions of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n adequately be accommodated by simple systems in which comprehensiveness is compromised in favor of practicality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 Albeit possessing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 strategy is likely to prove profitable particularly to geologist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ho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task of self-developing much needed geological data systems in the face of limited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Israel, several consideration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ch systems can be outlined. Data bases should be limited in their scope to specific subjects or projects, be designed to serve existing and only the more realistic foreseeable needs, and include provisions for merger and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with related files. Such data bases typically contain logically simple-structured information and are small in size. Revision, deletion, and update transactions are infrequent; the search criteria for retrieval are for the most part predictable and a fast response time is not essential. These attributes prescribe a preference for simple fixed- or semi-free-format sequential files which, in turn, simplify appreciably the programming of the supporting software. Input forms should be meticulously planned with due consideration given to aspects of software compatibility, user convenience and acceptance, and efficiency in data gathering. The use of standard form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institution's routine to facilitate direct data entry by each contributor, thereby improving and economizing the data collection process, and to secure data capture at its acquisition level (field, laboratory). The user's more immediate retrieval needs are adequately satisfied by a master list, documenting the entire data base and a number of external inverted index directories cross-referencing the master list according to the attributes by which the file is most likely to be searche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tput capabilities should be directed to provide for flexible retrieval by multikey query functions and base map posting. For data files storing raw chemical analyses of rocks and water samples, the incorporation of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to compute interpretative geochemical parameter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ystem's output is particularly usefu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Section 16A, Sydney, Australia, August 1976.  相似文献   

3.
全国重要成矿区带基础数据库服务体系分为技术服务和数据服务两大部分.在技术服务层面上,根据全国重要成矿区带基础数据的特点,划分了数据裁剪类型;利用2个长二进制字段分别存储图元信息和拓扑信息,解决了空间数据装入数据库中易造成数据丢失和格式转换信息缺失的难题;利用关系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引擎解决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和联合查询难题.在数据服务层面上,指出采用WebGIS在线服务、目录服务和解说服务以及光盘邮寄服务相互结合、互相补充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又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并划分了数据类型和用户级别;提出了保护数据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的地学数据共享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分析地学数据特点、共享现状、现有问题以及区块链技术架构、基本原理、应用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地学数据共享领域中的应用场景, 以期地学机构能够借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管理数据资产、推动地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断研究地震勘探新技术努力提高煤田勘探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学贤 《吉林地质》2004,23(3):102-105
重视地震勘探新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地震勘探的优势,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地震勘探才会有更广泛的市场,赢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在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中“落地”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已成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新的IT热词。大数据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地质资料数据包括了基础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丰富的信息,对国家、社会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如何与大数据技术更好地结合,产生更大的价值,值得研究。以基层地质资料馆为例,分析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及需求,探索如何借鉴大数据思维,改进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地质数据高效管理,有效地挖掘,使宝贵的地质资料数据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各种尺度的地学空间数据已成为地质找矿和环境研究中的重要信息源.在遥感数据与地球化学数据的融合处理中存在着空间尺度问题.基于两种数据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立方卷积的方法进行两种数据处理中的尺度转换研究,并以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地区为例,实现了尺度转换后的化探数据和遥感数据融合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信息时代,以地球科学数据为基础,数据挖掘技术及方法逐渐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粤西丰村–园垌层控型铅锌矿床发育区水系沉积物微量元素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变换和规约算法等数据处理,其次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偏最小二乘降维(PLSR)算法挖掘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异常信息。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等距对数比变换的PLSR建模,可以在不损失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元素内部的相关性,并提取组合元素异常。PLSR法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对比分析显示,PLSR法提取出的元素组合与研究区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接近,可以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的潜在信息,其分析结果与研究区地质条件耦合度高,可以为粤西地区层控型铅锌矿床下一步找矿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数字化仪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A synthesis is provided of Late-glacial (14-9 ka BP)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lowland Switzerland (the ‘Swiss Plateau’). The chronology of deglaciation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s in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area are summarised. The sequence of climatic variations experienced in the region during the Late-glacial is then described and a curve representing the main palaeotemperature variation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1.
GIS中矢量与栅格数据模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洁 《吉林地质》2005,24(1):89-91
由于GIS软件的多样性,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特定的数据模型,从数据结构上来说,矢量和栅格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两种主要的空间数据结构。本文通过对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模型的应用比较.对于空间数据从需求分析,以满足对数据信息进行更改、更新、增加或者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丰丹  李超岭  吴亮  李健强  吕霞 《地质通报》2015,34(7):1300-1308
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形成了大量地质填图图幅数据,这些数据空间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征并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填图、数据集成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数字填图数据特征的分析,在研究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大数据处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的有序化组织管理、发布与服务方法,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精度与质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卫  张艳玲 《吉林地质》2004,23(3):98-101
GIS空间数据精度与质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GIS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从GIS数据3个基本内容,即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拓朴关系,论述了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因素、属性数据的质量控制因素、空间实体之间关系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关系的质量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朱红 《岩土力学》1996,17(3):82-85
介绍了岩土工程文献数据库的特点,MicroISTIC/ISIS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数据库的检索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服务于大型综合地学科研项目的在线数据支撑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综合地学科研项目产生的数据既是项目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面向复杂地学信息资源汇交、管理和共享的需要, 有必要建立针对项目自身运行管理和数据产出特色的在线数据支撑平台。本文以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为例, 研究并应用 Web Services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建立服务于特定项目的数据支撑平台。论文阐述了项目数据的分类方法和数据汇交机制, 并基于“数据-功能-用户”视图理念, 设计实现了提供数据汇交、管理和共享功能的数据服务门户以及对WebGIS的集成。应用结果表明: 在线数据支撑平台对发挥多源、复杂、高成本的地学科研数据共享利用价值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同时, 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平台框架对同类项目数据成果的归档管理以及验收汇报演示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地震反演计算中的速度模型需要全井段的波速和岩石密度测井曲线。由于受地质条件、工作条件、观测方式、仪器状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通常难以得到一口井中完整的测井数据。为得到完整的测井数据,本文综合应用岩石物理学中的阿尔奇公式和Gardner公式,基于基本假设,对岩石骨架密度、电阻率、纵波速度以及孔隙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已知的测井数据外推得到其他测井数据。某工区的数值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建立适用于远程勘探的物探数据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物探与化探》1999,23(4):309-313,316
建立远程勘探系统是勘探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远程勘探系统的核心组成应该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和包含多领域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的工具库或方法库.针对勘探领域中的物探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技术构成和实现技术提出一些观点,对数据存取、分析方法库的构成、参数提取、图形显示技术及远程操作做了介绍,旨在提供此类系统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