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五”期间,地矿部组织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地矿局对秦巴地区基础地质、矿产、物化探进行了科研攻关,取得了大量成果。为了消化吸收、转化应用这些成果,陕西地矿局组织区调队、六队、物化探队搜集了已提交的涉及陕西秦巴地区的科研报告及有关资料近百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整理归纳,并提出了初步转化应用的意见。五月十一至十二日,在陕西地矿局召开了陕西秦巴“七五”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汇报会。有关队分别汇报了基础地质、金矿和铅锌矿及物化探科研成果消化吸收、转化应用的情况和建  相似文献   

2.
为实施秦岭巴山地区地质工作总体规划的有关科技项目攻关,4月4日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在西安召开了《秦巴地区基性(包括偏碱性、中基性—超基性岩)碱性侵入岩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含矿性的研究》和《秦巴地区寒武—三叠纪地层古生物和主要成矿时代、成矿规律的研究》专题研究现状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省地矿局  相似文献   

3.
秦(岭)巴(山)地区,东起河南省信阳市,西至甘肃省夏河县,包括中朝准地台的南缘,秦岭褶皱系的主体,松潘甘孜褶皱系的西端及扬子准地台的北缘。区内花岗岩类出露面积为34000km~2,占秦巴面积的8%。花岗岩类中黑云母的含量平均为5%左右。一根据秦巴地区花岗岩类中70个黑云母样品的化学成分资料(表1)计算,秦巴地区花岗岩类中黑云母的平均化学成分见表2。与我国南岭及西藏相比,秦巴地区花岗岩类的黑云母有  相似文献   

4.
“七五”期间,地矿部开展了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在原陕西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尚瑞钧和方永安高级工程师的倡导下,陕西省地矿局地质成果编辑室于1992年给区调队下达了成果转化应用课题,其目的是对科研成果消化、吸收、转化、应用。“七五”秦巴科研采用了现代地层学、变质地质学、微体古生物、同位素地质、板块和地体构造、造山带和韧性剪切带等地质新理论和新方法,基础地质研究内容丰富.对秦巴地质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为使这些成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服务,现仅就秦巴变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煤成气形成条件及远景评价》课题研究任务,系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由陕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和山西地矿局二一五队共同承担。他们自1982年编制设计,于1985年9月完成了报告送审稿。地矿部委托陕西、山西两省地矿局对送审稿组织了初审。报告经补充修改后,于同年12月30日由地矿部终审通过。课题研究报告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约12万 km~2 范围内,在石炭—二叠纪时,经历了由海进的滨海沉积至海退的陆源碎屑沉积的演变过程,具有形成煤成气的沉积环境。本区气  相似文献   

6.
《滇池地区磷资源形势分析》是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滇池地区磷资源开发研究》的第一分项目。由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承担,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开始,历经两年,于一九八五年六月圆满完成,向国家提交了该课题研究报告。滇池地区系指以滇池为中心,东经102°15′—103°15′、北纬24°12′—25°40′,面积12000平方公里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陕西秦巴地区花岗岩类的时代及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岩体时代景可靠的方法是地层法。但是,陕西秦巴地区的花岗岩类岩体由于被侵入的地层时代不明,或者缺乏上覆地层,或者侵入地层与上覆地层时代相距太长等原因,用地层法难于准确地确定岩体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偏重用同位素年代法来确定某些代表性岩体的时代,再借助地质构造分析和岩性对比,拟定全省花岗岩类岩体的生成时代。目前,陕西省花岗岩类有 K—Ar 同位素年龄样417个,U—Pb 同位素年龄样92个,Rb—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地矿局受地矿部科技司委托于1989年年底,对长春地质学院和吉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调查所共同完成的延边地区(槽区)花岗岩成因系列及其成矿作用进行了评审鉴定。该成果应用了当代花岗岩地质学的理论,采用综合研究手段和各种先进的测试方法,取得了该区花岗岩成因系列及其成矿作用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进展。大大提高了该区花岗岩地质学、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程度;全面总结了花岗岩类有关的矿产特征;提出了与华力西晚期花岗岩等有关的钨矿床  相似文献   

9.
由陕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完成的《陕西省花岗岩类研究报告》,已经局评审会议审查通过。陕西省花岗岩类研究是陕西省地质局八○年列的重点科研项目。区调队花岗岩专题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了三年的研究,提交了研究报告。报告比较全面地论述和总结了陕西省花岗岩类的时代、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特征,并对其成因类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陕西今后基础地质研究、部署矿产地质工作提供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由陕西地矿局第一水文队设计和施工的西安市第一组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孔已于最近全部峻工,分层标已准确下到预定地层位置并投入监测,标志着地裂缝研究由定性评价阶段深入到定量研究新阶段。地裂缝自1976年发现以来,省水文一队经调查和勘查,认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泥盆系研究以来,发现了大量的古动、植物化石,这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由于以往综合整理研究工作不细,致使泥盆系各组地层中古生物门类属种的发育状况缺乏系统的资料,给地质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鉴于1980年12月杜定汉等编写的《陕西的泥盆系》(内部出版)及其1986年编写的《陕西秦巴地区泥盆系研究》(即将出版)都不能反映秦巴地区泥盆纪古生物的全貌,现将泥盆纪各门类属种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整理和审定,按其在各地层中的分布发育状况,编撰成  相似文献   

12.
银岩—锡坪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划分为两个阶段三次侵入。第一阶段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两次侵入;第二阶段为中细粒黑云母钾长化岗岩。燕山晚期花岗岩类属板块内部张性构造环境理形成的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类,定位浅,其分布明显受北西构造带控制。研究花岗岩特征与锡、钼、钨矿床成矿火系,认为第一阶段花岗斑岩与斑岩型锡钼矿床有关,第二阶段黑云母钾长共花岗岩与云英岩锡钨钼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4,19(3):345-352
遵循区域岩石圈系统的组成和状态制约区域各类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各类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的物质分异和循环反映区域岩石圈发展和演化构想,分析了秦巴地壳的化学和岩石组成特片及岩石圈的高热流状态,并据之阐明秦巴花岗岩类多具有I型和I-S混合型特征及该区缺乏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典型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时由该区花岗岩类岩石多具有黑云母组合和角闪石组合脱水熔融特征,揭示了多数花岗岩浆形成的较高  相似文献   

14.
遵循区域岩石圈系统的组成和状态制约区域各类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各类地质—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的物质分异和循环反映区域岩石圈发展和演化的构想,分析了秦巴地壳的化学和岩石组成特征及岩石圈的高热流状态,并据之阐明秦巴花岗岩类多具有Ⅰ型和Ⅰ—S混合型特征及该区缺乏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典型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原因,同时由该区花岗岩类岩石多具有黑云母组合和角闪石组合脱水熔融特征,揭示了多数花岗岩浆形成的较高熔融程度及有大量未经风化沉积旋回的岩浆岩加入了岩浆的源区,从而为秦巴上、下地壳化学成分差异小、物质分异弱找到了较合理的解释。本例表明在区域成岩和成矿研究中,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状态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信宜-罗定地区含锡花岗岩类呈复式小岩体产出,由花岗斑岩和花岗岩组成.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高(w(ΣREE)为236.75×10-6~383.28×10-6);从第一阶段花岗斑岩到第二阶段花岗岩的稀土总量降低;轻重稀土的比值ΣCe/ΣY(0.77~1.38)较低;具有弱的Ce负异常和强烈Eu亏损(δEu=0.015~0.119);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海鸥型.岩石属于大陆板内张性构造环境下高侵位形成的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6.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花岗岩及其成矿专属性》一书,是由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和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地区花岗岩类”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七章:第一章三江花岗岩类的时代;第二章三江花岗岩类分带及各岩带岩石特征;第三章新类型和特征类型花岗岩类;第四章稀土元素特征;第五章稳定同位素;第六章三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构造环境、成岩方式和成岩条件;第七章三江花岗岩成矿专属性及岩体含矿性判别。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秦岭巴山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成矿规律研究是我国地学的重要项目,我院是这项重大科学研究的参加单位之一.我院承担了二个二级课题和若干个三、四级课题.经院领导研究决定,秦巴科研项目作为我院重点项目之一.1.要以改革的精神把“秦巴”科研摆在我院重点项目来全面安排,要通过“秦巴”项目,拿出我院各学科高度综合,相互渗透、水平较高的成果;2.要求在“秦巴”地区逐步建立我院教学、科研较长远的基地;3.要充分保证这项科研项目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承担课题的教研室和单位要挖掘潜力,保证足够的人力;4.“秦巴”地区自然条件困难,因此,后勤部门要大力协助落实交通和野外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讯三则     
*1988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沈照理教授一行二人应邀赴赫尔辛基参加第二届环境综合监测会议(WIM-Ⅱ)。会议期间组委会组织代表参观了芬兰的一个综合观测站。 *陕西地矿局第一水文队承担的《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课题中的三项专题研究报告新近编成付梓,不日即可问世,将为制定黄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质》是由甘肃省地矿局、甘肃省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地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介绍地质大调查过程中重大课题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甘肃地质》是由甘肃省地矿局、甘肃省地质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地质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介绍地质大调查过程中重大课题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