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地质科学与勘查找矿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地质学家并不找矿视为其工作范畴内的事情。然而,随着地质科学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发展,其知识和思想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勘查找矿,并且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勘查找矿越来越离不开地质科学理论的指导。勘查找矿的新发现、新成果也在不断地促进成矿理论的更新。同时也要避免迷信、盲从新理论和贬低地质理论在勘查找矿中的作用的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11,(5):4-4
4月20日至21日,省厅厅长楼小东,省厅副厅长、省地质勘查局局长华宣奎一行进入大山深处,来到地质找矿第一线,看望找矿人员,了解矿区工作进展,共商找矿计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和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4.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要保持湖南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势头,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大地质找矿力度,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是摆在我们地质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地质工作者要化压力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传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加强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和地质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4,33(1):237-240
正本篇共有12节,第一节为矿产地质填图特点与意义;第二节至第五节为有关地质填图的地形图、典型剖面、地质观察点和地质界线连接等技术方法;第六节为地质环境与找矿,阐述地质找矿指导思想的变革;第七节至第十一节为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变质岩和接触变质带等地区地质环境初步认定与找矿的讨论。第十二节为地质填图资料的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辽宁省地面裸露的矿床已基本没有,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必须在找矿理论、技术、方法、手段、设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扩大地质找矿“空间”,重点在攻深找盲上下功夫,也就是第二矿带。第二矿带指的是深度在500米至2000米范围内的成矿带。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地质理论、技术及找矿成本等多种原因,我国地质找矿基本工作范围在地下500米以上,500米以下的矿带缺乏地质工作资料。  相似文献   

7.
《岩矿测试》2009,28(1):85-86
2008年12月21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会议,评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其中7名两院院士参加评选,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任评选委员会主任,孙枢、李廷栋院士任副主任。自2007年开始,每年年末中国地质学会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总结我国地质界年度地质科技成果与重大找矿进展,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介绍地质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并以此向社会各界展示地质行业年度最新成就,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显示度。2008年度十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质》2010,(11):14-14
去年以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为契机,结合地质工作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围绕实现地质找矿突破关键问题,通过开展“整合勘查”,不断探索新的地质找矿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矿化线索或矿苗的发现,对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找矿理论、方法创新是重要的地质科学问题,一直备受地质学家关注。近年,随着各种成矿、成矿模式的建立,找矿向更宏观更微观演化。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地质找矿勘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野外一线找矿工作者需心存宏观找矿概念,并应加强中观找矿理论、方法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提出了热岩-枝找矿理论,重点阐述了热岩-枝组矿模型的特征及地质异常找矿方法,并结合近年来作者找矿体验,分析了其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辉 《西北地质》2010,43(3):154-154
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地质找矿有重要发现,铜、铁、钨、锡、铅锌、金和铂族金属矿产有巨大找矿潜力,已成为西北地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为了加快推进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充分展示祁漫塔格地区的找矿成果,尽快实现祁漫塔格地区找矿的重大突破,《西北地质》编辑部拟出版一期(正刊)《祁漫塔格地区地质找矿专集》,现特向广大科技人员征稿。  相似文献   

11.
杨文智 《河南地质》1999,17(3):162-164
21世纪地质找矿既是地质技术问题,又是当代地质经济问题,为保障人类资源可持利用,拓宽地质找矿的空间,不断增长科技含量,提高地质找矿效益,是面向21世纪的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苟小芹 《甘肃地质》2014,23(3):90-93
地质资料持续不断地汇交制度构成地质图书资料管理独特的优势。地质图书资料管理为地质找矿突破和地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性支持,并成为地质找矿实践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国家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就应该完善地质图书资料管理机制,发挥积累与传播的特殊作用,满足地质科技人员对矿产勘查理论、方法技术和地质资料信息、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大讨论,我个人的理解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已经多年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地质勘查,已取得了不少地质找矿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但在国内外特别有影响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改变我国资源状况的找矿成果不多。如我国的常规铁、铜、石油、天然气等矿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矿种,仍然严重不足,仍需要大量进口。如何解决这一个问题,要从国家、省、市县层面找出路,进行地质找矿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随着甘肃省找矿3年突破行动顺利实施,地质找矿在项目数量、资金投入、突破矿种、查明资源量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文章就甘肃地质找矿突破行动年度成果进行综述,旨在提振信心,确保地质找矿3年突破行动确定目标和地质勘查"358"战略任务完成,促进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鹰 《湖南地质》2009,(8):92-94
上期本刊介绍了探矿工程、地球物理勘察和地球化学勘察等地质找矿的工具史,本期将为您介绍遥感地质、地质实验测试和地质测绘等三个方面的地质找矿工具史话,这些,都是高速发展的地质科技的产物,目前应用频繁而广泛。  相似文献   

16.
孟庆伟 《地质论评》2011,57(4):548-548
2011年6月22~23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联合地勘行业产学研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召开的十一五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暨十二五规划学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地质找矿两面旗帜,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工作,发现典型,提炼经验,推广成果,进一步凝聚我国地质  相似文献   

17.
彭悦 《湖南地质》2009,(7):23-25
迄今为止,湖南的地质找矿状况如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建立、健全地质找矿的管理、评价、监督等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确保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开展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开放、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广大地质职工的艰苦奋斗,近年来西北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又有了许多新的突破和进展。这些成果不仅反映了西北地区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同时更展示出大西北矿产资源的广阔前景。本文收集了有关资料,并重点选择在区域地质研究、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普查找矿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有关成果,作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9.
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是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短缺形势的必然需要。本章结合地质找矿的实践、学习、思考、研究经历,从地质找矿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模式、创新文化和成矿研究等不同方面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质找矿工作是以地质找矿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模式和创新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地质找矿信息的收集、提取、研究,建立区域成矿模型、综合找矿模型、矿产勘查模型和矿床模型,在解剖成矿系统的过程中发现矿床,实现找矿突破,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1月4白上午9时,在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地质工作者代表高亢嘹亮的《勘探队员之歌》合唱声中.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在河南郑州黄河迎宾馆拉开了帷幕。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的广大地质工作者齐聚一堂,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巩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成果,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用新机制统筹谋划明年与“十二五”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