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硅化木,又称树化石、木化石,无论它的内在品质多么优良,依然是“化石”身份,不能把优质硅化木称为“树化玉”。因为按照所谓“化”的含义,“树化玉”就只能解释为“玉”变成了“树”,或解释为“玉”具有了“树”的一些性质和特征,这显然是不对的。再如,古生物化石也不能称为“古生物化玉”。所以将硅化木称“树化玉”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农村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对于基层国土资源所来说“宅基地”这台戏是非常难唱的。而漯河市郾城区商桥国土资源所,不但唱好了这一台戏,还串台唱好了“三台戏”!因此该所连年被评为“优秀镇直部门”、“全区先进乡所”、区级“青年文明号”,并被推荐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基层站所”。  相似文献   

3.
“环境蠕变”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强  张凯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9):1037-1040
简要概述了“环境蠕变(Environmental Creeping)”这一新概念的由来,探讨了“环境蠕变”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对“环境蠕变”给出了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科学定义,并抽象和归纳出了“环境蠕变”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最后指出了对待“环境蠕变”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4.
《山东地质》2010,(6):66-67
为营造“事争先进、业争一流、相互激励、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莱西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以“树标兵、促工作、比贡献”为主题,以争创“先进科室”,“优秀国土资源所”,“流动红旗”,争做“先进工作者标兵”、“党员示范岗”等内容的“岗位闪光”活动。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更新及建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代  董晓敏  单晓云 《地质与资源》2007,16(2):141-142,160
随着“3S”技术的成熟,“3S”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3S”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概况,并阐述了“3S”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及建库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3S”技术综合运用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他虽年轻,只有30多岁,但名气不小,在西华县国土资源局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王队”,他在工作中敢唱“黑脸”,凭着一股大公无私、“六亲不认”的精神,用辛勤的汗水,开创了西华国土监察的新局面,尤其在全县集中整治黏土砖瓦窑行动中,他冲锋陷阵,无私无畏,受到了好评。他任监察大队队长三年来,监察大队连续被市、县评为“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数字国土"在"数字地球"中的地位及其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数字国土”是“数字地球”计划在国土资源领域的个体体现,借鉴点源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多”技术集成化研究基础,阐明“多S”技术集成的点源信息系统技术是“数字国土”的支撑技术,并构建了“数字国土”模型。  相似文献   

8.
赵剑畏  朱士鹏 《江苏地质》1998,22(4):242-248
在介绍南京汤山地下热水地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其“源”、“通”、“储”、“盖”控制因素,初步提出了该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模式与资源前景,对该区地下热水的勘查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本图案中心由“M”、“P”、“G”、三字组成,分别代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三词的英文第一字母;“G”、“P”、两字构成了我们直接研究对象——地球图案,“M”又示意了山峰。  相似文献   

10.
彭玉鲸 《吉林地质》2001,20(4):88-97
地球科学中大地构造理论假说争论的历史经历了山脉臆说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探索、“塌陷说”与“隆起说”对立时期以及受“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的影响这一过程。“收缩说”统治时期,“机械唯物主义”阻碍了“自然辩证法”的指导;“活动论”兴起后,并未找到先进的地学哲学武器。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蕴藏了丰富的地学哲学思想-有机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天地生整体自然观。“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合乎谓之坤,辟乎谓之乾,一合一辟谓之变”,“刚柔相摩,八卦相摩,八卦相荡”等精辟论述。早已从地质哲学高度,把“威尔逊旋回”、“开合运动”等大地构造假说涵蓄其内。大地构造理论的未来发展必然由此获得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管线的破损,城区道路经常要“开膛破肚”进行维修,由此产生的“拉链路”屡见不鲜。“拉链路”给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记者近日了解到,一种非开挖修复旧管道技术悄然进入大连市,不但避免了“拉链路”,而且大大降低了管道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2.
结合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科技性企业特点,从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角度积极思考,提出并探讨了扎实有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辩证认识和把握的“提高认识”与“搞好活动”、“注重实践”与“理论武装”、“加强领导”与“做好表率”等三个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夏明生先生认为“Ma”及其派生单位(如“m/Ma”和“℃/Ma”)在地学期刊中属错误用法的观点,查阅了国家标准GB 3100-93和国际地学期刊有关规定。进而提出“Ma”和“Myr”均可表示“100万年”的观点,并指出这两个单位在国际期刊用法中的区别,即“Ma”用于表示某一地质事件距今的绝对年代(absolute dates),而“Myr”用于表示某一地质事件的延续时间或时间间隔(duration或interval)。另外,还提出了Ma”和“Myr”的派生单位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形势下,2009年6月25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国“土地日”。在纪念全国“土地日”活动期间,广西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调大“双保”宣传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11,(2):12-12
经省政府同意,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于1月26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分析了当前我省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十二五”和2011年任务。会议提出,今年我省国土资源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地质”的概念是近年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向引起“地质状态变迁”的“生态环境”要素研究领域拓宽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生态环境与地质、特别是水文地质的交叉研究结果,而“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却非常困难,重点讨论了生态、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尝试性提出了“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体系,选择了评价因子与确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地质系统评价,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讨传统文化在河道景观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国内有关河道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引出了基于传统文化的河道景观治理理念;其次,以泗河---曲阜段的河道景观治理为例,依托其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以孔子提倡的儒家文化为纽带,以儒家“中庸”思想作为设计理念和依据,以“儒风”、“书院”、“英杰”、“六经”等史迹、史料为线索,借由抽象的方式表达出儒家“中庸”的思想本质,展现孔子时期传承教化的历史画卷以及先贤的古朴遗风,同时塑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标志性景观图式;结果表明:将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地融合,重现了河流原有的、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情,实现了河流“生态性”和”城市性”的平衡统一,打造了“充满活力和文化的河流”,赋予了河流“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18.
高翔 《辽宁地质》2012,(5):28-29
五四青年节前夕,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启动了“名师带高徒”及“百人团队”建设活动。在启动仪式上,18名青年技术人员郑重向12位专业技术带头人行“拜师礼”,结下了“名师带高徒”师徒对子。同时,17名青年技术骨干从队长吕凤军手中接过了聘书,成为十队“百人团队”的首批成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陆壳”、“洋壳”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理论的一些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对中国大陆内是否有过古大洋以及深断裂的功能等作了一些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参阅了有关资料和文献 ,结合本职工作 ,就“数字地球”、“数字福建”和“数字地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着重阐述了“数字地震”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地震预测、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