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会议概况 应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Society)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海光参加了由AOGS主办的AOGS 2009科学大会(AOGS 6th Annual Meeting)。  相似文献   

2.
彭公炳  陆巍  殷延珍 《气象学报》1982,40(2):209-218
本文揭示了一系列事实,说明气候及其环流因子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同时阐明了两者相互联系的物理原因。最后,作者论述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影响天气气候的空间特征和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3.
按照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派出一名博士研究生赴日本参加JST(日本科技厅)项目研究,该项目研究旨在确立新一代地球系统数值模式。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新的球坐标下发展动力框架和实施最新地球流体模式的算法等。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工作,在以下几方面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4.
沙尘天气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最主要的灾害,然而对该地区沙尘物质的传输过程及影响范围并不明确。利用2017-2020年冬春季(10月—次年4月)雅鲁藏布江中游的15个气象站逐小时最低能见度数据,采用转移熵方法构建区域沙尘传输矩阵,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沙尘天气的空间传输及交互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尘天气系统是一个稳健性网络,站点之间的沙尘天气互相影响,说明沙尘可以跨区域输送。2)申扎、南木林和尼木处于沙尘天气空间关联网络的核心,说明这三个地区是研究区的主要沙尘分布区;拉萨和墨竹工卡沙尘天气受其他站点影响程度最小。3)研究区沙尘天气影响时间短。沙尘持续时间以1小时为主,说明以局地起沙为主;3小时持续时间次之,说明个站点之间相互传输;6小时持续时间最少,说明沙尘不能长时间输送。综上所述,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尘天气即有局地供应,又有区域传输,各站点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空间交互网络。因此,为了减少研究区沙尘灾害的影响,应该立足于全面协调协作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气象卫星云图和遥感资料的应用张晰莹(哈尔滨市气象局150040)1地球同步(地球静止卫星)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地球同步卫星获取的资料范围大、资料连续,弥补了气象观测资料的时空局限,目前已是各级气象台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夏季高温成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邹燕  周信禹  林毅  朱艳萍  高珊 《气象》2001,27(9):26-30
通过对1961-1999年7-9月各高温过程环境背景的统计分析,探讨造成福建省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形势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高温过程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空性和时间性;(2)西太平副热带高压是影响福建省高温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3)热带系统外围西北风场控制下的显著增温现象是影响高温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4)地形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气温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组织的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已经进入到第六阶段(CMIP6),CMIP6试验的开展也已成为国内外地球系统模式工作组的首要工作之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FIO-ESM是以耦合自主开发的海浪模式为特色的地球系统模式。在参与CMIP5的FIO-ESM v1.0的基础上,通过升级分量模式、改进海气通量相关物理过程和提高分辨率等,FIO-ESM v2.0现已完成研发,正在开展CMIP6科学计划的相关试验。文中围绕FIO-ESM v2.0的特色和计划参与CMIP6的情况,介绍了FIO-ESM v2.0的模式框架、包含的特色物理过程以及拟参加的CMIP6科学计划情况,以方便气候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太阳活动是地球气候形成的重要驱动因子,与地球气候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但研究分析发现,地球气候对太阳活动变化的响应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地球上某些区域的天气气候对太阳活动更加敏感。主要介绍了对太阳活动变化特别敏感的三个响应区域,即极地—北大西洋区域、热带地区和季风区的天气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变化的联系。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总结了太阳活动对极地—北大西洋区域的影响事实和可能机制,指出了太阳活动对云微物理过程/平流层—对流层耦合的调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回顾了热带地区对流活动、海表温度以及ENSO循环中明显的太阳活动信号,归纳了亚洲季风系统活动的边缘地区变率对太阳活动的响应。最后提出了未来关于天气气候中太阳活动信号的敏感区域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一些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UIST)地球系统模拟中心致力于地球系统模式研发。最新发展的第三版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球系统模式(NUIST-ESM v3)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了边界层方案与对流参数化方案,调整了模式中云物理过程,改进了耦合物理过程和海冰反照率等过程。此版本作为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之一,注册了气候诊断、评估和描述试验(DECK)和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以及ScenarioMIP、DAMIP、GMMIP、DCPP、PMIP、VolMIP和GeoMIP等7个比较子计划试验。目前DECK和Historical试验都已经完成,正将数据提交到ESGF数据发布平台。CMIP6模式比较子计划也将陆续完成并将发布数据,以供国内外学者下载使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及美国大学大气研究协会(UCAR)2010年6月3日宣布,其新的超级计算中心——NCAR怀俄明超级计算中心(NWSC:NCAR-Wyoming Supercomputing Center),将于2010年6月15日破土动工,中心将装备全球速度最快的科学研究用巨型计算机。NWSC位于怀俄明州的夏延,建成后可以向美国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计算服务,服务范围包括天气、气候、海洋、空气污染、空间天气、计算科学、能源生产和碳截存等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认识到空间天气的重要性.回顾了近些年来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在空间天气领域开展的计划与活动,主要包括空间天气的一些天基和地基探测计划,以及相关的国际合作情况,最后简单介绍了中国在空间天气方面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成立于2003年,其宗旨是为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其内容和形式类似于美国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AOGS与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AGU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IUGG)合作,致力于加强地区和区域间学会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努力与世界其它地球科学学会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空间相对定标系统(GSICS)工作组会议,即GSICS研究工作组第2次会议(GRWG—Ⅱ)和数据工作组第1次会议(GDWG-Ⅰ)于2007年6月12~14日在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举行。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有关国家和组织在相对定标工作方面的进展,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所张鹏和戎志国代表中国气象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WMO旨在加强卫星用于监测气候变化和天气的计划,得到国际各空间和气象机构的支持。这是1月15到16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WMO高层政策咨询会议上确定的。重点是改进全球观测系统(GOS)的天基观测。其作为WMO的GOS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至少已有16颗地球静止和低地球轨道卫星提供当前全球气候和天气的业务资料。并且有许多其它的科学或技术手段的实验卫星作补充,同时2008年还确定发射17颗卫星以增强全球观测系统(GOS)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应第5届亚洲大洋洲地球物理协会(AOGS)年会的邀请,并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上海台风研究所占瑞芬同志于2008年6月16~20日赴韩国釜山参加了AOGS2008国际会议,并在AS11分会(中层大气科学)中报告了我国在平流层对流层水汽交换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具有深刻的影响,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其研究和应用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需求.主要从业务和应用的角度,描述了空间天气所涉及的主要区域内的空间天气现象及空间天气要素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态势,以期读者对空间天气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环境卫星已经成为以气候监测和天气预报为目的全球观测系统中日益关键的一部分。但是,正如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的一份报告((Earth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from Space--Urgent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to Serve the Nation:地球科学与空间应用技术——紧急需求与服务国家的机会,2005)中所指出的一样:“目前环境卫星系统正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译者注:由于经费预算紧缩以及支持重点向太空探索倾斜,一些已经批准的极具科学与社会价值的计划与项目不再得到支持,被迫取消、缩减规模或延迟。目前,NASA没有计划在“地球观测系统”(EOS:Earth Observing System)平台的6年服役期结束之后替换该系统)。除非立即采取行动,重振美国的地球观测研究计划,并制定一个长期的业务环境卫星发展规划。必须采取措施保障这些计划的不断实施,而且能够得到完善,建造一个低成本、具有灵活性的卫星系统,该系统应是先进的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过去的25年中,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行业已经引进和采用了许多卫星技术与设备方面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全球各国的气象环境部门和研究机构,他们对卫星遥感资料的依赖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第13届省港澳重要天气研讨会于1998年12月17~18日在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召开。会上共交流学术论文12篇(粤方5篇,港方4篇,澳方3篇),内容涉及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和预报技术研究以及副热带高压和南海季风活动的气候分析和OLR可视化处理技术等。其中澳门气象台对台风“宝丝”的发生、发展规律,衰亡及其移动过程作了天气学分析。香港天文台利用从日本气象厅引进的一套高分辨率有限区域谱模式(RSM),尝试加入日本地球静止卫星观测获得的台风云导风资料,讨论模式对“宝丝”的模拟结果。香港天文台研究了…  相似文献   

19.
发展广东省空间天气轨道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根据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中8条业务轨道对空间天气轨道的要求,通过对空间天气和空间天气学的描述,分析广东省气象部门空间天气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广东省气象局业务体制改革,对发展广东省空间天气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段炼  王勇 《四川气象》2004,24(4):39-42
利用1986~1996年新津机场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雷暴天气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的天气个例,用天气动力学方法,讨论了新津机场雷暴天气的物理成因。结果显示:新津机场雷暴集中在4~9月,以热雷暴为主。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的大气和动力触发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