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册》,是中国地图出版社1986年开始出版的一种新型的政区地图册。我一向主张过去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要有政区地图。这种愿望,想不到在这本图册上实现了,很感高兴,于是在阅读时不忍释手。图册的三大特点一,图文并列。地图出版社不断出版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有的没有附图,全以文字表达一年的行政区划情况,有的仅附有一张全国性的地图,只表示了省一  相似文献   

2.
史为乐 《地图》2009,(2):30-39
行政区划的变迁,无不随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脉搏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的行政区划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六十年来,各级别政区建设不断出现新面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北京市政区地图集>的内容.全图集由北京政区总览、市属各区县政区图、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区详览和2001年以来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情况4大部分组成.图集资料翔实,权威性强;整体设计,分幅编排;主题突出,逻辑性强;色彩庄重、典雅,装帧精美.图集的技术特色是将语音技术引入地图出版领域,被称作第一部使用电子语音技术的行政区...  相似文献   

4.
地图制图中行政区划通常用颜色来区分,本文以Heawood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为基础,提出一个基于协调某些已着色区域,用限定色数对政区进行自动着色的方法。它在只要求区分相邻色块的情况下,用最多5种颜色就可完成着色过程。并且在此方法中,根据制图中图面颜色平衡的要求,引进颜色的权重及相应的着色步骤。通过分析地图行政单元的区划特点以及制图中表示行政单元的要求,指出对政区这一类地图着色,在存在分离区域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按给定色数完成自动着色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的研究大多采用纸质地图记录的方法,而通过信息技术动态展示的形式还相对较少这一现状,本文提出湖北省政区历史沿革展示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湖北省范围的历代地图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类、统计,构建了以禹贡、春秋、秦、汉等历史朝代为时间域,以湖北省各行政区划为空间域,以历史地理为理论基础,以GIS为技术支撑的可用于区域性、专题性历史地理信息研究的展示系统。该系统不仅为历史地理研究者提供可视化的地图工具,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直观的历史文化信息服务;更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更高端、深层次的保障服务,使得历史地理的发展进一步适应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满足行业需求和大众需要。  相似文献   

6.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个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名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松散的新生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这意味着存在了73年之久的“南斯拉夫”这一国名将在欧洲政区地图、世界政区地图上消失……  相似文献   

7.
周方根 《地图》1997,(3):55-56
近几年来,广告在各种地图上频频亮相,除了地形图和部分严肃的地图作品如政区图和专业性很强的专题图、教学图等,广告几乎渗透到所有公开或不公开出版的商品化、大众化的地图中,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广告与地图联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促进了地图的繁荣,拓宽了广告市场。同时,地图上的广告从承揽、制作、发布的各个环节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加以规范。1.以地图为媒体刊登广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我国的地图编制出版事业得到了飞跃发展。各种政区、旅游、交通、工商类…  相似文献   

8.
一、概 述自春秋前期至清代末年 ,中国的古代行政区划及疆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史 ,分分合合历时约 2 70 0年。行政区域、疆域的变动是政治变动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以往历史疆域图都是分朝代编制的 ,它们之间是独立的 ,难以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因此也不能发现古代行政区划及疆域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原因。而我们编制的这张《历史疆域的变迁图》充分运用了空间信息叠加的方法 ,即在同一张图上把各朝代疆域、政区图叠加起来 ,反映出历史上疆域界线、行政区划界的变动情况 ,并进行基于空间信息的历史演变分析 ,包括分析其疆域…  相似文献   

9.
更新编辑中小比例尺政区形式地图主要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势性较好的相关资料对已有数据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且在色彩和地图表现形式上进行新颖的加工处理。更新编辑过程中,涉及地图要素内容比较复杂,需要有丰富的制图经验和多层面的色彩设计理念,将地图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达到较高水平[1]。更新编辑中要保证成图数学精度,还要进行制图综合,表达合理各要素关系。下面以更新编制1∶550 000辽宁省地图为例详细地介绍一下中小比例尺政区形式地图的更新编辑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万邦 《地图》1999,(1):58-59
《辞海》对历史地图一词是这样拴释的:历史地图——专题地图之一。表示人类历史时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政治、军事、文化的地图,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地理环境提供明显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人民战争、民族斗争等)、民族迁徙、地理环境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历代舆地图》。仲国历史地图集》均为重要的历史地图。碑海》上没有“古地图”这一词条,但对“古’有这样的释注:①早已过去的年代。与“今’湘对……②历时久远的。如古树;古画……③旧;原来…·‘·(其它不相关的从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政区地图具备多级钻取、图表联动展示功能,但是需要提前统计数据,不能在线实时统计,缺少数据立方体数据切片、灵活展现能力。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区地图和数据立方体结合的联机可视化方法,通过多级政区地图与数据立方体深度融合,实现政区数据在线实时统计并联动显示各级政区多维数据(如对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在线分析和交互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技术问答     
问: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表示概略的地形与反映本区森林的特点?(吉林 华盛葵)答: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显示地貌和是否表示地貌,应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结合本辖区的特点和本身的技术条件来考虑。通常,有技术条件的,采用银灰色“晕渲”或棕黄色“透视写景”法表示地貌的立体感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不用上述方法表示地貌,而在图框内邻区空白处插附较小比例尺的本区分层设色“地势图”,亦可反映本区概略地貌。这样,主图以政区设色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则更为突出和清晰易读,效果较好。关于采用“分色等高线”按平原区用0.1毫米粗的绿色等高线,丘陵区用0.2毫米粗的土黄色等高线,山区用0.3—0.5毫米粗的棕色等高线(越高越粗)表示地貌的方法,我们认为在以政区设色的行政区划图中,这还是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其效果如何,可以通过试编样图,并征求有关用图单位的意见来作出结论。不过要注意,分色等高线地貌必须按照地理图的性质作较大的概括,并作为第二层面反映在政区图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区名称的命名更名研究经过近30年的研究实践,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很多问题仍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加之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已经开始,因此科学规范的政区命名对策,对于全国政区名称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行政区划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叙述了汉语专名命名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和汉语地名命名的五忌等;并根据以上特点,探讨了行政区划命名更名的原则,分析制定了政区名称的命名构想.  相似文献   

14.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测绘部门和地图出版单位而言,一级行政区划又是地图上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要素之一。自去年以来,普京总统为巩固国家统一和完整,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对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予以重新整合,以构筑俄罗斯联邦新的行政区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卷首     
徐以芊 《地图》2009,(2):5-5
地图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各级境界,而其主要功能之一也是表现疆域和行政区划。在古代,地图不仅表现了行政区域,其本身就代表了行政归属。发生在战国时期著名的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燕国拿上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地图来取信于秦始皇,进而刺杀秦王。可见,地图对于行政区划和归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政区地图的设色要求 ,阐述了色彩设计中的对比调和理论 ,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相应色环 ,规定一种间色 ,在色环中确定这种间色的对比色和类似色的CMY配色值 ,依据一定的顺序 ,自动把颜色配置在全国政区图上 ,并对自动设色和人工设色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明在可视化环境中 ,自动设色的地图比没有或仅有较少制图知识的人设计出的地图工效高  相似文献   

17.
胡毓钜  钟业勋 《地图》1990,(2):23-25
计算机进入地图制图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地图工作者对地图数学的研究,使得地图学在量化上有了相当的进展。然而,基本的数学表达方法尚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表达政区普遍关系的数学公式。是作者对地图集合模型在一个图种方面的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凌善金 《地图》1997,(2):10-11
政区图的用色尽管不是个新问题,但从大量政区图的用色情况来看并不成熟,无论是从艺术性方面,还是从表达行政区划内容方面均不够理想。政区图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稚嫩、俗气、层次不清,而且一直保持这种传统模式。相比之下,地形图的用色就比政区图好得多,不但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既有对比又有协调,而且还具有明显的韵律感,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不愧为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高度结合的典范。而政区图用色的合理性是令人质疑的,为此,本文从内容表达的需要和艺术性方面对政区图的用色问题作一些探讨,以寻求更为理想的设计方案。先分析一…  相似文献   

19.
方华 《地图》2002,(6):10-15
地图是向社会公布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勘界成果的主要形式,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幅表示法定行政区域界线的地图。  相似文献   

20.
行政区划图是地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空间数据.针对吉林省近年来行政区划多有变更的实际情况.吸纳地图合并技术和多源数据融合思想,利用ETM遥感数据.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地图数据.矢量行政区划图数据,国家行政区划代码等国家标准,以及地方志等文本数据等多类型数据为数据源.更新吉林省2004年县级行政区划图矢量数据,数字重建乡镇行政区划图,所得数据精度较高.本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行政区划空间数据.拓展地图合并技术和多源数据融合思想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