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苏民和窦鸿身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湖泊志》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580页该书是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特别支持项目“中国湖泊系统调查与分类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以往湖泊科研成就而撰写出来的一部系统性、综合性专著全书共分为两篇.第一篇是中国湖泊总论,按学科的研究内容,分章论述了中国湖泊概况,湖泊成风,湖泊沉积,典型湖泊发育演化,湖泊水文。水动力与湖泊物理性质,湖水化学、污染与富营养化,湖泊水生生物与湖泊资源等,第二篇是中国湖泊分论,按照湖泊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湖泊沉积物的矿物磁性测量及其环境应用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本文结合太湖沉积物的磁性研究,简要地阐述了湖泊沉积物磁性测量的方法与磁信息的环境应用,通过分析太湖沉积样芯的磁参数曲线所内含的环境信息,揭示了磁测方法在古湖沼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徐敏  董旭辉  羊向东 《湖泊科学》2014,26(3):331-339
当今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压力影响下,作为地表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泊生态系统正遭受着巨大威胁,其服务功能急剧退化.如何客观地评价湖泊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并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长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过程与机理的分析,有助于未来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趋势的预测.然而,现有的观测数据往往时间较短(通常小于50年).连续的湖泊沉积记录为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长期过程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列举了可反映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一些古湖沼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相对明确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将其与各项服务关联起来.最后,结合巢湖实例分析来说明这些指标在评估湖泊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当今巢湖生态系统服务供应能力的持续增加是以调节服务的丧失为代价的.尽管目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古湖沼学手段无疑为今后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历史状况的评估提供了途径,为古湖沼学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今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泊沉积研究的历史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沈吉 《湖泊科学》2009,21(3):307-313
回顾了国际和国内湖泊沉积研究历史,论述了国际古湖泊学研究的两大方向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湖泊沉积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目前湖泊沉积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湖泊沉积环境指标的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时间分辨率,关注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的影响,开展湖泊沉积界面过程与机理研究,以及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全球对比等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世界咸水湖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苏民 《湖泊科学》1993,5(3):278-286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咸水湖的研究文献,介绍了咸水湖的概念、地理分布和湖盆的成因。进而从咸水湖的光学特性和热学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湖泊的物理特性;从湖水盐度、蒸发和盐度、盐分来源,湖水的化学成分和类型以及盐湖的演化等方面说明咸水湖的化学特点;最后,从盐类沉积和古气候古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咸水湖的古湖沼学研究在过去全球变化历史的重建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是全球研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的加强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发生"突变",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藻类暴发、水质恶化等等环境和生态问题.中国许多湖泊已经发生"突变"或面临着突变风险.获悉湖泊生态系统发生突变的时空差异对于区域湖泊的保护,预防湖泊突变的发生以及制定合适的修复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收集了中国55个不同区域湖泊的古湖沼学数据,探讨了湖泊突变的区域特点.研究确定了湖泊生态系统发生突变时间和区域差异,并揭示了空间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湖泊生态系统突变时间的区域分异特征为:长江中下游湖泊最早出现突变;东部和东北湖区湖泊突变时间明显早于西南、内蒙古和新疆湖泊;各湖区内,城郊湖泊突变时间早于乡村湖泊.人类活动强度是造成湖泊突变时空差异的主要驱动力.研究认为,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影响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造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系统突变的区域差异.本研究从生态系统突变的角度,利用古湖沼学综述了中国湖泊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下的演化进程,更深刻地认识了中国湖泊现状,为湖泊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正文  苏雅玲  杨柳 《湖泊科学》2020,32(5):1244-1253
湖沼学是研究内陆水体的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科学,自从Forel F.A.于1892年首次对湖沼学做出定义以来已有近130年历史.湖沼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地质湖沼学(包括古湖沼学)、物理湖沼学、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湖沼学和生物湖沼学.湖沼学的关键自然属性是通过跨学科的整合,从水生态系统水平综合分析相关过程与机理,并对生态系统变化进行预测.因此,湖泊学也是支撑水资源与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与修复的核心科学.然而,目前我国湖沼学发展面临分支学科发展不平衡、研究碎片化等问题,而人类活动加剧和气候变化对内陆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管理对策是湖沼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湖沼学研究亟需围绕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影响,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水动力与水文地貌特征变化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2)营养盐和有机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3)食物网结构与功能; 4)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与控制对策; 5)与水环境有关的传染病防治; 6)地表水生态评价; 7)生态系统演变机理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  相似文献   

8.
羌塘高原湖水δ13cDIC值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湖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 δ13CDIC)是研究湖泊碳循环的有效手段,其影响因素分析是古湖沼学中重建过去环境的理论基础,但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却还相对较少.本文研究了羌塘高原24个湖泊水体δ13CDIC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选湖泊水体δ13 CDIC值在-15.0‰至3.2‰之间,平均值为-1.2‰,...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德国马普科学院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共同资助下,于1999年4月26-29日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古湖泊演变及其水汽循环动力学过程”为主题的国际工作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外第四纪地质学、湖泊沉积学、古气候学、大气环流模型、全球水文模型和植被模型等40多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报告30余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期三天的工作会议介绍中国不同区域的古湖泊研究的最新…  相似文献   

10.
顾问:施雅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刘鸿亮(中国环境科学院) 陈宜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主编:王苏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副主编:秦伯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谢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李万春(专职;《湖泊科学》编辑部) 金相  相似文献   

11.
中国湖泊古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向东  王荣  董旭辉  王倩  陈旭  徐敏  张科 《湖泊科学》2020,32(5):1380-1395
湖泊古生态学是古湖沼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主要通过沉积记录中的各种生物化石指标分析,重建不同时空尺度的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回答生态学、全球变化和环境管理应用方面的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湖泊古生态研究的发展历程,在介绍湖泊古生态系列指标和研究基本原理基础上,着重评述了过去20 a来我国湖泊古生态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包括:(1)建立了基于多种生物和生物标记化合物指标进行古气候环境要素(温度、盐度、水体总磷等)定量重建的系列转换函数模型;(2)重点揭示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和近百年来湖泊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及其对自然和人为驱动的响应特征与机理;(3)利用古生态记录诊断了湖泊生态系统突变模式与早期信号特征,定量揭示了湖泊生物群落演替与生态系统弹性损失的关系.上述成果为湖泊环境管理和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最后对我国湖泊古生态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湖泊地貌与湖泊沉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湖泊地貌与湖泊沉积学的研究概况,如关于长江中、下游各大湖均形成于人类历史时期的新理论;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及云南断陷湖泊沉积模式和理论;为油气勘探服务的古湖泊环境研究;湖泊沉积与古气候变化关系;湖泊沉积速率测定以及评价湖泊环境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苏民、吉磊等著作的《呼伦湖古湖泊学研究》一书,将于1995年底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除前言外,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了呼伦湖区的自然环境状况,简要地介绍了呼伦湖盆地形成的格架和气候水文特点。第二章从水化学、水生物和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性阐述了湖泊现代过程的特点。第三章以年代学为骨架,根据磁性参数、孢粉组合、硅藻种群、地球化学和粘土矿物的分析,重建了三万年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的阶段与过程,定量地恢复了古温度和古降水。第四章论述了呼伦湖环境演化的区域特点,并与邻区进行对比,分析了造成区域气候特点的原因,最后对历史时期环境波动及近期湖面扩张,从水量平衡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全书共20多万文字,插图近50幅。  相似文献   

14.
古湖沼学中的化石硅藻—80年代以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世蓉  吉磊 《湖泊科学》1994,6(2):177-187
化石硅藻由于其丰度高、壳体易于保存,对环境变化敏感、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古湖沼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手段。80年代以来国际上湖泊硅藻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迅速发展:(1)系统分类;(2)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湖泊酸化、富营养化;(4)气候变化;(5)转换函数;(6)再沉积作用和溶解作用;(7)与色素对比分析等。我国湖泊化石硅藻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以来已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近年来此项研究已开始受到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全球变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湖沼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列举了目前研究全球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的常用方法:监测数据分析、时空转换、遥感信息提取、控制实验、模型预测和古湖沼学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的气温升高、湖泊热力分层提前破坏以及无冰期提前等因素可导致春季物候提前;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正朝着蓝藻占优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物种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不一致.在营养盐充足的湖泊中,由于全球变暖延长了浮游植物生长季节等,从而能提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但在贫营养湖泊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变暖趋势甚至可能呈负相关.由于生态系统往往是多因子的共同作用,这也使得全球变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效应复杂化,区分各因子的净影响份额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全球变暖引起的风场改变会促进浅水湖泊中营养盐从底泥的释放,同时也会增加水体中悬浮物的浓度而影响水下光场,因此开展气候变化对再悬浮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是将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成为近年来湖沼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列举了目前研究全球变暖对淡水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的常用方法:监测数据分析、时空转换、遥感信息提取、控制实验、模型预测和古湖沼学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的气温升高、湖泊热力分层提前破坏以及无冰期提前等因素可导致春季物候提前;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正朝着蓝藻占优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物种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不一致。在营养盐充足的湖泊中,由于全球变暖延长了浮游植物生长季节等,从而能提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但在贫营养湖泊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变暖趋势甚至可能呈负相关。由于生态系统往往是多因子的共同作用,这也使得全球变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效应复杂化,区分各因子的净影响份额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全球变暖引起的风场改变会促进浅水湖泊中营养盐从底泥的释放,同时也会增加水体中悬浮物的浓度而影响水下光场,因此开展气候变化对再悬浮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是将来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泥质岩硼含量重建过去湖泊古盐度和湖面变化历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封闭湖泊古盐度与湖面变化之间具有反向变化的特点,以沱沱河地区通天河剖面为例,利用泥质岩的硼元素含量作为古盐度计,重建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湖泊沉积的古盐度变化曲线,讨论了应用湖水古盐度变化曲线追踪过去湖平面变化历史的适用范围和局限.结果表明:雅西错组上部古湖泊水体的盐度一般处于咸水湖分布区,盐度变化于微咸水到超咸水范围内,指示渐新世晚期气候干燥,湖平面长期处于低水位期;但中新世早期五道梁组沉积期,高原气候开始向湿润方向发展,湖水古盐度明显下降,湖水位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18.
《湖泊科学》2008,20(3):396-402
[编者按]2008年3月21日是我国著名的自然地理学家施雅风院士九十华诞.3月20日,"地理环境变化研究"学术研讨暨施雅风院士九十华诞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隆重举行.应邀出席座谈会的为在宁部分与施老有长期科研合作关系的著名学者,包括赵其国院士、王颖院士、朱大奎教授、王富葆教授、朱诚教授、徐琪研究员、唐领余研究员、王建教授、张忍顺教授、李世杰研究员、屠清瑛研究员、余之祥研究员、沈道齐研究员、王苏民研究员、朱季文研究员、季子修研究员、陈家其研究员等老同志,以及施老在南京培养的部分学生等30多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专程发来亲笔书写的生日贺卡;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办公室专门打来电话祝贺.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于革研究员等撰写的《古气候动力学与中国古湖泊数据库———重建晚第四纪古气候古水文》一书日前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该书介绍了古湖泊数据库和古气候模拟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 .全书共分十章 ,内容包括 :(1)国内外古气候动力学研究现状和有关基本问题 ;(2 )古湖泊数据库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及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基本内容和成果 ;(3)水热平衡模式和古降水量估算 ;(4)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式运行和控制试验 ;(5 ) 2 1kaBP和 6kaBP古气候模拟试验和结果分析 ;(6 )区域大气环流模式和…  相似文献   

20.
《湖泊科学》首届二次编委会会议于1994年2月19—20日在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主编施雅风,副主编濮培民,编委屠清瑛、吴泰来、曾昭琪、金伯欣、林承坤、黄祥飞、王苏民、蔡启铭、朱海虹、朱松泉、黄漪平、杨益轩、叶宗秀,以及中国环科院刘玉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虞孝感、科技处处长苏守德和编辑部李万春、许桂红。其它编委因公请假。 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研究员主持会议。虞孝感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讲话,对前来参加会议的编委、专家,在春节刚过,工作百忙中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办好《湖泊科学》的重要性表示继续予以全力支持,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齐心协力,共同办好刊物。副主编濮培民研究员宣读科学出版社期刊室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贺信。杨益轩代表编辑部就两年来的来稿及刊用情况,稿件学术质量,办刊中的事宜(编排体例、印刷出版、经费收支、微机排版、培养研究生、发行交换等)以及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主要设想等作了汇报和总结。接着,根据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有关文件精神和中国环境科学院的建议,通过杨益轩为副主编、刘玉生为编委的提议。随后,与会编委就扩大稿源、组织好稿、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使《湖泊科学,再上一个台阶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认真和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