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瑞芳 《北京测绘》2015,(1):94-95,146
通过对三维数字城市建模技术研究与分析,实现了基于DWG格式数据的批量三维建模技术,详细论述了在AutoCAD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三维数字城市房屋三维模型批量构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维数字城市建模技术研究与分析,实现了基于AutoCAD的批量建模技术,详细论述了在AutoCAD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三维数字城市房屋三维模型的批量构建。  相似文献   

3.
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通过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完整再现城市全貌。结合"数字城市"建模实例,探讨了通过3DS Max平台实现高效三维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志强  袁野 《测绘》2014,(4):158-160
城市三维模型在数字城市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数字城市的研究重点。城市三维建模技术已经由单一数据源、单一技术发展为多种数据源和多种技术手段的交互使用。本文通过将传统的城市三维建模技术与基于立体像对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眉山市主城区城市三维模型场景,并将其运用到数字城市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丹阳市数字城市三维建模生产中,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及相关快速建模的方法实施数字城市三维建模生产,本文总结了一套快捷高效的适合于实际生产操作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能显著提高测绘生产效率。贴近作业生产,切合实际,对于数字城市三维建模和测绘生产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作用。特别是对于大范围区域的三维建模,能有效地实现速度和逼真度的兼顾,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三维数字城市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三维数字城市建模方法分析,提出了一种三维数字城市的构建和实现方法,详细论述了三维数字城市构建的工作流程及优化处理。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成都市数字城市三维演示系统。  相似文献   

7.
面向数字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模型数据以其直观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等特性,成为数字城市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三维模型数据获取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等,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采取多种技术方式实现三维模型的获取。包括采用传统手工三维建模实现三维精细模型的精准性,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三维模型数据的超精细化,以倾斜摄影测量的半自动建模方式实现快速建模等。本文从技术角度全面总结了在建设数字城市过程中三维模型的具体技术途径及应用方式。三维模型数据应用于数字城市的历史文保、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激光雷达技术在城市三维建筑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城市中三维建筑物建模问题,在介绍并比较了传统城市三维建筑模型的建立方法后,着重阐述了如何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进行数字城市中三维建筑物建模,如何使用纹理映射的方法进行模型纹理粘贴。  相似文献   

9.
大区域三维数字城市模型生产一般采用测量建模的方法,而航空影像是建筑物三维重建的主要数据源,它是三维城市数据获取最经济快捷的方法之一,其生产技术方案主要是通过航空摄影测量的手段来实现。本文以山东省禹城市精细三维数字城市模型建设项目为例,进一步研究了航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生产流程,其相比其他建模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生产三维数字城市产品,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数字城市建设的社会化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数字城市模型能较好地从多角度体现城市的立体景观,较直观且真实地还原城市风貌,为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民众出行带来便利。其中,在数字城市三维建模过程中,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学者的关注,其在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阶段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我国数字城市三维建模过程中的应用概况,深入探究了其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并对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三维数字城市建模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主要针对三维数字城市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分别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Arc GIS平台进行三维数字城市的建立工作。结合安徽省某市的实例,对三维城市建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一套完整的三维建模操作流程,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城市三维建模一直是三维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本文按照基础数据的分类方法,研究地理实体要素中各类模型构建规律,抽象出点、线、面状要素,利用符号匹配、规则构建及三角网构建方式进行批量建模。该方法实现了对地理实体要素三维表达的快速构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3维城市模型建模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在数据量、建模效率、逼真度、数据管理、适用范围、拓扑复杂度、几何复杂度、纹理复杂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如何选择一种适合实际情况的3维城市模型建模方法,规范建模流程,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维数字城市建设周期长、数据更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ArcEngine开发组件和CityEngine建模平台,提出了一种二三维数据联动的三维数字城市开发方法。该法首先通过对立面凹凸和顶面简化,利用规则化建模方法构建城市三维模型,然后运用插件技术在ArcEngine中读取三维模型和Geodatabase二维数据,实现城市三维模型场景可视化、空间查询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所构建的三维数字城市功能强大,可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缩短开发周期,实现二三维数据联动,彻底解决了三维数字城市系统数据更新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维数字城市建设的兴起和不断发展,3D GIS技术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多种三维建模软件也已被大量应用在三维数字城市的设计和创建中。首先通过与传统建模软件的对比,分析了Cityengine城市引擎软件在快速批量建模和与GIS软件数据交互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Cityengine在建筑物室内场景方面缺乏对建模规则的研究。因此本文利用二维GIS几何数据作为模型的底面基础数据,借助Cityengine软件特有的CGA语法编写规则文件,对Cityengine平台下创建建筑物室内三维场景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旨在使三维室内外场景形成良好的整体,弥补之前Cityengine只能对大场景进行外部批量建模而缺乏对内部模型研究的不足,扩展Cityengine在三维建模领域的应用范围,为智慧城市的创建设计以及可视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多细节层次的三维城市模型是数字城市和智慧社会的关键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从基于稀疏点线特征的交互式半自动化建模到基于密集点云的自动化智能化建模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前沿。由于立体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多类型、多站点和多时相的点云数据融合处理是三维城市建模的基本途径,其基本思想是将具有不同视角、密度、精度、尺度、细节、时间历元等特征的多点云数据进行一致性融合表达与集成处理,建立可直接面向计算分析的智能化表达的多点云模型。归纳总结了多点云数据的主要特点,针对时空基准与精度、尺度、语义3个层面的一致性处理,分析了多点云数据融合的主要发展趋势,并凝练了面向三维城市建模的多点云数据融合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的实景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在无人机自制镜头获取的倾斜摄影数据基础上,应用Inpho,Pix4Dmapper、街景工厂等软件进行实景三维建模的方法。除总结研究成果外,还对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为智慧城市的三维系统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是近两年新兴的一条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路径,它是构建一个与现实物理城市匹配对应的数字城市,实现城市要素数字化,其核心数据之一是高度仿真的城市三维模型。本文在研究机载LiDAR点云、倾斜摄影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之后,探讨了利用机载LiDAR和倾斜影像进行互补融合,构建城市三维模型的方法,并详细描述了三维建模的技术路线、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大庆市城市三维建模工作,在伟景行三维基础平台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大庆市三维仿真系统,阐述了在建设中需要做好的其他事项。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剖面拓扑推理的三维地质体重建方法(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order to solve the dynamic reconstruction and local updating problem of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solids, topology reasoning is used for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This can advance the level of the corresponding section automation in implementing the 3D geological solid dynamical reconstruction by the construction of and reasoning on topology on the 3D curved surface. This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Nanjing city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the Zijin gold mine modeling.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is method adapts to coplanar section and noncoplanar section data,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