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上海自1921年发现地面沉降以来,到解放前夕,市区地面平均累计沉降量为0.639米。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碟形沉降洼地。1921年至1965年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2.63米。由于地面沉降,地面标高减低。市区沿江一带地面低于3米正常潮水位的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高潮时江水上岸,常遭水灾之害;下水道自流排出失效,暴雨后地面积水;桥墩下  相似文献   

2.
约自一八七一年开始,至一九○○年的三十年中,根据设在吴淞张华浜附近的黄浦江的验潮记录资料统计,高潮时的水位波动大,不稳定。而低潮时水位相对比较稳定,故以最低水位之平均值定为零点,在张华浜附近设立—石质水准点,即所谓的上海第一个水准点——吴淞零点。  相似文献   

3.
上海黄浦江口设计潮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浦江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排水河道,经黄浦江下泄入长江口的年径流量约占太湖流域的70%~80%。黄浦江流经上海市,而黄浦江防洪标准较低,防洪堤标准不到百年,对我国最大城市的上海,防洪问题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黄浦江沉积物中砷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最重要的河流,具有多种功能.关于黄浦江微量元素污染的公开资料零星地分散在有关长江口的研究论文中[1-2],近年来发现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明显偏高,输入长江的汞逐年增加[3].沉积物与上覆水体之间通过频繁的交换作用,被污染的沉积物还可能成为水体再次污染的潜在来源.为此,本文对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砷的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黄浦江防汛墙沉降监测基础上,总结了防汛墙沉降特征与影响因素,部析各类沉降对黄浦江防汛墙防御能力的影响。同时,以外滩黄浦江防汛墙为例,分析了区域地面沉降、工程结构沉降和近墙施工等因素对防汛墙影响的权重,综合评价了防汛墙沉降对其防洪能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10,(6):78-78
<正>黄浦江上响起《城市协奏曲》当《城市协奏曲》响起时,中国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变成了一幅穿越时空的立体"卷轴",音乐、激光、射灯喷泉、焰火、  相似文献   

7.
上海黄浦江的定向穿越一直是国产设备、仪器的禁区,笔者凭借多年定向施工的经验和对设备的了解攻克了这一风险极大的难题。详细介绍了采用国产钻机和有线导向仪穿越黄浦江铺设6根φ110 mm、长500 m PE管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约有20个城市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中上海、宁波、常州、苏州、杭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特别严重,如上海自1921年以来发现沉降量达3000毫米;宁波市自1965到现在沉降量达300毫米;天津市中心自1959年到现在沉降量达  相似文献   

9.
根据长江口、黄浦江综合开发治理规划的需要,1984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长江口进行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全潮同步水文测验,全部外业于9月5日胜利结束。这次全潮测验是经水电部和长江口开发整治领导小组审定后,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电部华东勘测设计院上海分院、上海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负责组织实施。参加单位有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所属三个水文总站、上海航道局、华东水利学院、上海市水文总站等,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统一协调,并得到上海市政府、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司令部,上海港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测验人员共1430人,测船65艘。  相似文献   

10.
金山石化总厂黄浦江引水管道工程,采用大开挖,现浇3.1m×3.6m钢筋混凝土矩形涵管。基础底板深度为地面下5~7米。在金卫段基坑开挖采用边坡为1:2.5,坑底宽度为6米。当基坑开挖深度刚挖至设计标高-1.5米(地面标高为5.0米左右),局部还剩一铲深度时,发生了严重滑坡现象,塌方延续长度达130多米。由于滑坡,使一部分已浇筑完毕的管道与底板造成破坏和扭曲,开挖段用作支撑的钢板桩也被平移了数米。在处理滑坡过程中,曾几次减缓坡角,从坡度1:2.5,一直减缓至1:5坡度,仍然难以挖至设计标高,严重影  相似文献   

11.
私人日记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的重要信息源.根据清代姚济所著的<己酉被水纪闻>中记录的上海(松江)1849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逐日天气记录,辅以<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中的记载,确定了上海在大涝的1849年的入、出梅日期和梅雨期长度以及梅雨量,并重建了上海该年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以及整...  相似文献   

12.
《水文》1984,(5)
上海市水文总站于1984年7月底和9月底在黄浦江上开展了两次大规模流量、水质同步调查。每次调查连续测满一个全潮过程,历时9天。这两次调查,在黄浦江干支流上布设了15个断面,共取得水位、流量和水质数据几十万个,采得水质样二万瓶,化验水质项目17项。为综合治理长江口、黄浦江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黄浦江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属于软土地区,淤泥质土厚,地下水位高,而沿黄浦江两岸浅层分布有江滩土,该土层以粉性土为主,局部夹较多的淤泥质黏性土,土质不均匀且压缩性大,与上海常规地区土性不尽相同。以上海合景国际广场项目深基坑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紧邻黄浦江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选型分析思路,针对在江滩土条件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施工、支撑与栈桥结合的设计以及降排水和土方开挖的方式等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与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设计和整个实施过程达到预期的目标,较好的保护周边环境,可为软土地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上海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量汲取地下水加速土层固结压密而形成的一种地质现象。历年水准资料记载:市区地面从1921年至1965年间已连续沉降1.76米,沉降中心2.63米。但在地面沉降初期(1921至1956年)却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根据当时的量测技术和水准精度,曾围绕着上海地基是否下沉问题展开过三年(1954至1957年)之久的学术讨论。1939年J.B.华特生的论文和历史水准精度评定,成了推断地面是否发生沉降的依据。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用水量急骤增加,地面沉降也日趣严重。1957年至1961年间,市区沉降549毫米,普陀沉降中心1,149毫米,500毫米沉降而积66.1平方公里。地面沉降量已远超出测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05,32(9)
《东方早报》消息黄浦江上将要兴建第八座大桥闵浦大桥。建成后,该桥将是上海首座双层斜拉桥、黄浦江上规模最大的桥梁,也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双层公路斜拉桥。据悉,大桥位于闵行区,奉浦大桥与徐浦大桥之间,建成后将成为浦东机场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闵浦大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桁梁双层斜拉桥,工程全长3610 m,主桥长1212 m,一跨过江的主跨708 m,长度仅次于崇明越江通道中的上海长江大桥。大桥上层为机场高速公路,设双向8车道,设计车速120 km/h,桥面标准宽度达44 m。下层为地方道路,设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古生物学会昆明组和云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元谋人发现廾周年纪念会及元谋地区新生代地质现场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3日至8日在元谋县召开。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广东、四川、贵州、云南100个单位的147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65篇,内容包括古人类及其古文化、新生代地层古生物等。自元谋人发现廾年来,元谋地区在古人类、古文化、古脊椎动物及新生代地质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第一,对元谋地区古人类及其古文化的研究,出现了崭新的局面。至  相似文献   

17.
象加拿大这样地质研究比较深入、勘查比较彻底的国家,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金属矿床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深部隐伏矿床和盲矿床.他们从1951年到1969年,发现新矿床的概率减少了十分之九,而勘查投资却增加了三倍,这就是由于找矿深度逐步增大造成的. 1955年以前,86%的矿床都是在地表和近地表发现的.1956至1968年,在近地表范围发现的新矿床,仅占22%,即78%为深部隐伏和盲矿床. 在厚层疏松物和岩石覆盖条件下,用常规化探方法找矿,效果往往不佳.岩石、土壤和壤中气汞量测量、卤素测量,以及地面微迹系统等都  相似文献   

18.
《岩土力学》2017,(3):705-713
随着全套管振动取土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发展,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关于灌注桩套管振动贯入机制,特别是套管贯入引起的地面振动研究还不全面。在全面介绍了套管振动贯入全过程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后,对套管振动贯入引起的地面振动规律及施工安全距离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正交有限元法评价了各因素对施工安全距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套管贯入过程中,地面振动主要沿水平向;在套管贯入初期,地面不会产生水平向峰值速度,当套管贯入到振动临界深度时,地面产生水平向峰值速度;地面水平向峰值速度随径向距离增大呈指数型衰减;施工安全距离随动力荷载幅值、接触面摩擦系数增大而增大,随振动频率、土体模量增大而减小。研究了隔振沟的填充材料、深度和宽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填充料的隔振沟隔振效果最好;隔振沟的宽度对隔振效果影响不大,其深度对隔振效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频率组合法分析黄浦江年最高潮位频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方  朱杰 《水文》2002,22(4):25-27
黄浦江既是一条强感潮河流,又受上游太湖流域洪水的影响。随着海平面上升,长江口、黄浦江的整治以及上游太湖流域治理工程实施等因素影响,潮位资料系列的一致性遭到了破坏,给直接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潮位特征带来困难。作为一种尝试,采用频率组合的方法来分析黄浦江年最高潮位的频率特征,取得了较好的分析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引言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量与日俱增。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造成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致使人们大量地开采地下水。无休止地抽汲松散土层中的承压水,迫使土层固结,导致城市地面的大量下沉。近半个世纪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现今世界上已有三十多个国家的近百个城市和地区发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现象。我国的上海、天津、台北、常州、宁波、无锡、西安、太原等许多城市,先后发现地面沉降现象,如今城市地面沉降已成为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