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南坪宝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邦定 《地质与勘探》2015,51(4):722-730
利用DGSInfo软件对湘南坪宝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元素相关分析、R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采用原始数据取对数剔除异点使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以高出背景值的1~2倍标准差为异常下限值,制作出各元素异常图和组合异常图;在GIS支持下,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对组合异常区进行综合分析,圈定了麦子坪-金子岗-梧桐、禾茂村-马鞍岭两个铅锌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宋茂德  袁平  范馨月 《吉林地质》2006,25(1):6-11,16
从原始数据的处理入手,对不同年度、不同分析单位的分析数据用单一工作区单元素的相应衬值进行拼接后统一求取异常圈定参数。并结合区内的地质单元体、矿体分布、成矿预测等因素对所圈定的异常作了有效性分析。从而使更大范围内综合评价岩石次生晕的分布特征,使其更好地指导地质找矿工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GIS的分形方法确定化探异常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李随民  姚书振 《地球学报》2005,26(2):187-190
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值确定是地球化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计算方法。传统的化探异常下限值计算是基于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呈正态分布或元素含量在空间上呈连续的变化这一假设为基础的,而事实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是极其复杂的,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景观可能是一个具有低维吸引子的混沌系统,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具有各自独立的幂指数关系,由此导致了一种多重分形分布,因而可以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出其异常下限。利用元素的分形分布求异常下限的几种常用方法均是以求取不同尺度r下,对应的N(r)数。如果用手工统计方法计算,计算过程简单但繁琐,地理信息系统((}IS)可以实现图形单元的动态查询和属性统计,这种特性很适合于统计不同尺度r下对应的N(r),因此,可以将分形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加以结合,在CIS平台上对地学图形和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及统计处理,将原来比较繁杂的分形计算操作变得方便简捷,易于实现。本文以武汉中地信息公司开发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对河北某地1:5万Cu元素化探数据进行了处理,具体说明了以MAPGIS为工具,利用分形方法求取元素化探异常下限的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异常下限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的异常下限值相近或一致,但由于传统的计算方法不仅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而且在下限值的确定上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确定,因此人为干扰因素较大,而利用基于MAPGIS的分形方法计算元素异常下限值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计算时由于不受元素特高值的影响,因而不用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人为干扰因素较少。通过对比得知该方法在实践工作中可行。  相似文献   

4.
在对化探数据的处理时,把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去掉,以保留数据中的真实信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引入由仿生物免疫系统而衍生出的人工免疫方法来对化探数据进行降噪,以达到优化数据,提高异常圈定准确度的目的.通过对藏东某地Ag的化探数据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三峪地区位于甘肃崖湾–大桥金锑矿带,属于国家级整装勘查内,具有金、锑、铜等多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工作,在研究区开展了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Au、Ag、Cu、Pb、Zn、Ni、Sb、Bi、Hg等9种元素原始数据为基础,运用分形特征及元素的变异系数、浓度系数等方法,对9种元素基础数据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元素空间富集状态及分布趋势。结果显示,Pb、Zn、Sb和Au具有一定的找矿指标,利用SPSS 25对9种元素进行聚类及因子分析,共划分出F1(Ag-Pb-Zn-Sb)、F2(Au-Cu-Ni-Bi)、F3(Hg)3种组合元素,通过衬度异常法得出元素组合异常下限,根据软件Sufer 13对组合元素做出因子得分异常图,共圈定出4个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缩小远景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蒋友欣  黄厚辉 《新疆地质》2007,25(1):119-121
在对化探数据的处理时,常伴有噪声的干扰.怎么样把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去掉,而保留数据中的真实信息,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引入由仿生物免疫系统而衍生出的人工免疫方法来对化探数据进行降噪,以达到优化数据,提高异常圈定准确度的目的.通过对藏东某地Ag的化探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以湘西北水系沉积物测量常量元素含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湘西北铅锌矿床的层控特征,以研究区含矿层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含量的统计规律为基础,利用对数比变换(alr、clr、ilr变换)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最小二乘(PLS)降维分析,提取了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并与常用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距对数比变换(ilr变换)相对于其他变换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变换后的数据对称特征明显,更趋于正态分布。相对于其他两种降维方法,偏最小二乘法提取的元素组合与研究区铅锌矿的地球化学基本特征更为接近,组合异常与已知矿床分布和构造特征耦合良好,与研究区地质特征吻合,比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更易于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半干旱草原区,通过1:25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采集3307件样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的数理统计,对成矿元素进行了研究.利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相关系数、因子分析、R-型聚类分析结果,划分了元素组合类型.组合异常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地区的主成矿元素Cu元素富集主要与岩浆热液有关,W、Mn...  相似文献   

9.
肖明尧  匡应平  姜山 《世界地质》2013,32(4):847-856
以二道桥地区 1∶ 10 000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高精度磁测、激电中梯等原始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测区的物化探异常特征、探槽和钻孔原生晕特征,探讨了探槽和钻孔原生晕元素比值特点,推测了矿体产状和大致形态,以及在空间上的成矿部位,预测了 Cu、Pb、Zn、Ag 成矿元素的有利地段,提出了两个找矿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姚村矿区地处新桥式岩浆期后热液成矿地带,为查明矿区萤石矿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1∶2.5万土壤测量勘查工作。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运用Geochem Studio、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矿区地球化学背景,圈出氟、金、银、铜、铅、锌等元素浓度高低不一、规模大小不等的具三级浓度级别以上的单元素异常55处,并经综合分析元素异常特征后得出综合异常4处。综合异常AP1为F-Mo-W-As,AP2为Pb-Zn-As-Sn,其成矿条件较好;AP3、AP4均有一定的铅、锌矿找矿前景。通过AP1以氟为主的多元素异常解释及异常查证,确定AP1为萤石矿的主要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国南部某地利用斜导数方法处理航磁数据时遇到的问题,由于受到浅源磁干扰场的影响,用斜导数方法处理后的航磁数据异常形态复杂,从而影响地质解释效果。为此提出了向上延拓与斜导数方法联合使用的改进办法,通过实例阐述了应用斜导数方法处理航磁数据应注意的问题。改进后的方法,能充分体现航磁资料在地质解释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用异常电位边界单元法做电测深资料地形改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求解异常电位的边界单元法对电测深资料进行地形改正,应用效果明显。在异常电位法中将异常电位与正常电位相加,得总电位,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总电位比直接求总电位的精度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质科学向定量化发展,地质物化探工作中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取得了丰硕成果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处理地质物化探数据.对成矿规律研究、矿产统计预测、构造解析推断、勘探工程布置等提供了有力依据。地质物化探工作中所取得的丰富数据.急需一个较完整的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由于冶金地质系统计算机资源不足.尚缺乏一个较完整的数学地质数据处理系统.给资料处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对大数据量的处理.过去那种单个程序的处理方法远远不适应于今天地质工作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冶金部天津地  相似文献   

14.
频率域偶层位方法在直升机磁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航磁测量飞行高度数据精度低以及数据量大等原因,使得已有的一些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很少用于实际生产中.因此,提出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该方法采用数据圆滑方法压制飞行高度数据的干扰,并成功地应用于湖北黄石直升机航磁测量的数据处理中.应用结果表明,曲面延拓到地表的磁场与地面磁测结果对应很好,而且曲面化极结果与已知地质体也有很好的对应,证实了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方法实用性强,可用于起伏测量条件下航磁数据的处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未确知信息理论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指出了传统均值法处理数据存在的问题,对未确知信息数学处理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简要说明.运用这一处理方法对黄河上游某电站坝址岩体变形模量的取值进行了论证,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在不确定性信息处理中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多的优点,能够给出不同保证率下的岩体变形模量值,表明其处理数据更精细、更科学,值得在地质工程相关数据处理中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构造倾斜会使原生剩磁偏角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地体构造旋转等特征的分析。对这种偏角偏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倾伏褶皱在野外难以识别,即或识别,倾伏要素也很难准确测定。为此提出了利用多个参考点的古地磁资料分析地体运动特征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剩磁倾角数据,从而避免了偏角误差的影响,提高了分析的可靠性。利用该方法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初步实现了该区古生代古地理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离散光滑插值方法在地球物理位场中的快速实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并探讨了1种新的插值方法-离散光滑插值方法及其在地球物理位场中的快速实现。首先由待插值点与巳知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线性约束,进一步结合场满足Laplace方程,建立离散光滑插值联立方程组,采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求解该方程组。为更好地提高计算效率,在求解过程中采用螺旋坐标系和Wilson-Burg谱分解,将二维数据转换到一维空间处理。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计算,该方法适合地球物理位场特征,插值效果好,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区域物探资料处理中的 KL 变换法,对区域物探数据进行 KL 变换、提取特征和重构数据,可以将随机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人工资料和实际资料表明:这种数字滤波方法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物探数据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逻辑信息法完成了XZ矿田铀矿资源总量预测任务。基于这一实践,作者提出了放射性水化学变量的识别方法,即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概括地说此法包括3个主要内容:设置变量、双态转换和标志筛选。该方法不仅为资源总量预测进行放射性水化资料的处理摸索出一条新路子,而且为放射性水化找矿辨认重要找矿标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把位场看作一随机信号,利用二维自相关方法对位场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客观有效地提取地质构造信息.在获取地质构造信息方面,该方法克服了水平方向导数(0°,5°,90°,135°)的主观因素,但损失了数据窗边缘信息.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航磁异常的二维自相关方法的应用研究,得出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有边界的深大断裂带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