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超大型金属矿床研究现状和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超大型金属矿床理论研究现状,探讨了超大型铜、铅、锌、金和铂族等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认为该类超大型矿床产出的主要全球构造背景为板块俯冲带和大陆裂谷,并论述了不同构造背景中超大型矿床的成因类型、矿床特征、控矿构造和矿床空间展布规律以及裂谷构造垂向分带和不同地史时期裂谷与超大型矿床的关系,对当前研究工作中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绪言尽管有关前寒武纪地质学和前寒武纪矿床学的文献很多,但仅有少数作者企图说明前寒武纪矿床在成矿作用中与构造环境的关系。要研究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前寒武纪矿床本身与在了解较清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晚显生宙矿床作比较,来推测前寒武纪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或从与母岩构造位置有关的整个地质作用和矿化作用来推测构造环境。这里我们同意后一种途径,主要是因为从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比从矿床本  相似文献   

3.
黎敦朋  罗坤  肖爱芳  孔令添 《地质学报》2019,93(12):3095-3110
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是东南沿海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独立重晶石矿床,已有30余年的开采历史,在沉积重晶石矿床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对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时代仍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福建李坊重晶石矿床中矿石组构的野外调查、电子探针分析和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取得如下发现和认识:①首次在重晶石矿石中发现了管孔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蜂窝状构造等热水喷流通道相沉积构造;②首次在重晶石矿石中发现具有热水成因指示意义的同生钡冰长石矿物;③140个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值为89.3~208.5℃,均值为162.7℃,表明李坊重晶石矿床属于低温热水沉积矿床;综合矿石构造、矿物学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等证据,提出李坊重晶石矿床为"白烟囱型"热水沉积矿床的新认识,为华南地区早古生代热水沉积矿床的研究和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1.刘俊来等(Mineralium Deposita,2010,45:567-582),砂岩型铅锌矿床中方铅矿成矿过程的破裂机制:以云南金顶大型硫化物矿床为例第一作者联系方式:刘俊来,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床类型,即板状或层状砂岩型矿床和角砾状灰岩型矿床。构造分析表明,逆冲断层与穹窿构造是控制铅锌矿化作用的主要构造。具有3层结构的这两种矿床保存在金顶穹窿构造格架内的两条逆冲席体内。砂岩型矿床形成穹窿的岩盖,灰岩型矿床集中在砂岩型矿床岩  相似文献   

5.
构造岩浆活化与秦岭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秦岭区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与金矿床形成及演化的关系。作者将秦岭区金矿床分为五类,即;①岩浆活化矿床;②岩浆-构造活化矿床;③构造-岩浆活化矿床;④构造活化矿床;⑤构造-变质活化矿床。  相似文献   

6.
赵成峰  胡光道 《云南地质》2008,27(4):442-447
金矿体明显受断裂构造及石英脉体的双重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为沿构造劈理充填、改造的中低温低硫热液石英含金硫化物复合脉型矿床,具中一大型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7.
滇中北部的鹅头厂式铁矿是一种典型的层控矿床。在矿床形成的过程中,构造起着双重的控制作用,即:东川运动之后的经向构造体系萌芽期,南北向的裂谷式海槽控制了矿源层的形成;晋宁—澄江运动时的经向构造体系定型和发展期,由南北向的罗次-易门断裂带派生的多字型构造控制了矿源层的改造,以及成矿物质的转移、富集和矿床的形成。因此,这类矿床是构造体系成生、发展控制层控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8.
构造矿床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庆丰 《地质科学》1984,(4):461-463
矿床地质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矿床本身的研究;其二是矿田构造的研究。前者是探讨成矿的内因,而后者着重于成矿的外部条件(外因)。矿床工作者一般不能顾及矿田构造,而从事矿田构造者则往往对矿床成因很少加以探索。 笔者提出的构造矿床学,其用意在于把成矿的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以期全面地阐明矿产的形成机理和赋存规律。构造矿床学包括了矿床学和矿田构造学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构造分析是查明矿床成因的重要手段。苏联学者总结了过去不大注意用综合手段对矿床进行研究,从而对不少矿床的成因没有统一认识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研究矿床成因必须采取综合手段,最重要的是研究矿床构造。因为构造对矿床的形成往往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控制着矿  相似文献   

10.
根据矿区内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及主构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对矿区内主构造特征、含矿性以及矿床的成矿规律、控矿因素进行了解析。青杠林铅锌矿床铅锌元素在多期构造活动时,随热液通道向上迁移,并在导矿构造两侧的层间破碎带、韧性剪切带内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本文结合区域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对青杠林铅锌矿床的找矿远景作出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孙杭军  王玲 《云南地质》2012,(2):188-191
矿床产于石炭系浅变质岩中,受地层、构造控制,矿化富集于构造有利部位,F2断层容矿,属多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珺银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东乌旗—兴安成矿带内新发现的脉状银铅锌矿。通过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控矿因素,总结了其矿化富集规律,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构造裂隙中,NW向构造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成矿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和次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属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测年等资料的研究分析,提出许家坡金银矿床受武当山(岩)群及武当隆起—滑脱构造和武当逆冲推覆构造的控制,表现出地层和构造控矿的双重性,其成矿因素比较复杂,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干深部,成矿热液主要属变质热液型中—低温热卤水,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斑岩矿床是重要的矿床勘查目标。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研究有助于确定斑岩矿床的战略勘查方向。斑岩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包括板块汇聚边缘、大陆转换板块边界、陆内造山环境和非造山环境。本文重点对斑岩矿床在汇聚边缘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其勘查意义进行初步总结。构造变化对斑岩矿床的形成起到触发作用。微弱和中等程度的转换挤压应力最有利于岩浆的集聚、上升和就位。岩浆侵入可以是在广阔的转换挤压断层带内或在其周围局部呈引张的地区集中出现。对于斑岩矿床战略勘查方向而言,应注意研究区域走滑断层与侵入体的关系,加强对地表浅部喷气蚀变的识别。在我国西南地区已勘查发现的5个斑岩成矿带中,应注意沿区域走滑断裂构造方向开展找矿。从成矿构造环境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对比来看,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可能是西南地区新的斑岩矿床勘查区。  相似文献   

15.
在滨贝加尔西北部的前寒武纪杂岩中赋存有两种含矿建造类型的层状矿床:①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含萤石和重晶石的铅锌矿床(塔博尔、卢戈、希宾等);②黄铁矿一多金属矿床(霍洛德尼克)。研究矿床的多元和多种成因首先必须确定容矿建造形成时的含矿构造发育情况,阐明矿床古构造的位置,这两种类型矿床的现代构造格架是综合了原始沉积构造及后来迭加其上的较晚期多次的变形确定的,解释原始容矿构造变化的特征是研究控制矿床构造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滨贝加尔西北部隶属于贝加尔地槽区,西伯利亚地台的南缘。在萨洛普著作  相似文献   

16.
兴蒙造山带成矿规律及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形成于古生代,在中生代遭受了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和东部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强烈改造。该造山带也是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因此对该造山带成矿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找矿勘查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该区已发现的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与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关系不大。根据兴蒙造山带内的成矿与不同构造体系演化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内的矿床分为4类:(1)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于500~2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Mo和Au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和矽卡岩型Pb-Zn矿床,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岛弧及古亚洲洋闭合后的碰撞与伸展阶段;(2)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时间240~1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和Mo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中低温热液脉型Pb-Zn-Ag矿床和热液脉型Ag多金属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陆缘弧、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碰撞造山-后碰撞,以及造山后的伸展崩塌阶段;(3)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210~10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W、Cu)矿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有关的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150~12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Cu、W)矿床、热液脉型Pb-Zn-Ag和Cu多金属矿床、高温岩浆热液型稀有稀土元素、W(Sn)、Sn矿床和矽卡岩型Fe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环境处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这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区域,总体属于一个伸展的构造背景。不同构造体系下的成矿特点是不同的,而所富集的主要金属元素也有差别。根据所产出的不同金属的资源量大小对比,Cu主要产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Mo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Pb-Z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和古亚洲洋构造体系,Au主要产在古太平洋构造体系,Ag和S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W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域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亚细亚矽卡岩矿床,根据其(1)构造和地质位置,(2)最主要金属以及(3)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为六类建造。矿床类型按主要矿物划分(表1)。不同建造矽卡岩矿床地质位置的若干特征西尼村等(1957)曾在中亚细亚境内根据地质发展史、构造位置、岩浆岩性质和晚华力西期矿床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了若干构造带。铁矿床分布在加里东和早海西期构造带中。某些铁矿床磁铁矿石重叠以后成绿柱石、钼、铜-金和其它矿化。一些主要的矽卡岩钨矿床和铅-锌矿床则分布在更晚期构造带中。  相似文献   

18.
地幔柱构造与成矿作用:以兰坪盆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朋  唐菊兴 《云南地质》1999,18(4):425-430
以兰坪盆地为例,根据地幔柱构造特征及地幔柱与陆内矿床间的关系和地幔柱构造对盆地中矿床形成,分布的控制理论。对兰坪盆地的各种矿床类型与冷,热地幔柱的发展,演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由于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构造体制的相互转化,大陆的分裂与聚合,导致了在地幔柱的构造的控制不一系列不同成矿作用的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上石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NE向夏石—上石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石矿物主要呈自然金状态赋存于硫化物中,矿床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而构造控矿尤为明显,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刘亚军 《矿床地质》1992,11(2):134-141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为一著名的大型综合矿床。本文介绍了矿区地质概况,较详细地研究了区内褶皱构造的发育特征;厘定了仙鹅抱蛋箱状倾伏背斜的存在,并将矿区内的褶皱构造划分为四级,认为不同级别的褶皱在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中存在着叠加行为;指出褶皱构造对该矿床具有多期、多级、等距、定位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褶皱构造动力成矿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原理为指导,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机制,认为各期各级褶皱构造的脉动式叠加复合,使其褶皱构造动力成矿作用得到了强化,并最终形成了该矿床及其空间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