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蚀变岩型金矿物化探找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尽快找到更多蚀变岩型金矿,本文从胶东、河南及广东的典型矿例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出发,结合所使用过且取得了明显效果的物化探方法,初步提出了找蚀变岩型金矿的物化探方法的配合及其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是坦桑尼亚绿岩带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从该绿岩带典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出发,总结使用过的具有明显效果的物化探工作方法,初步提出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物化探找矿思路: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化探异常区开展物探综合测量工作,查明物化探异常吻合情况,圈定找矿靶区;后经异常检查、地质普查评价及钻探验证,发现工业矿体。这一找矿思路对坦桑尼亚环维多利湖绿岩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金青顶金矿床地质、蚀变岩石类型、蚀变矿物、蚀变岩岩石化学、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岩石英包体的物理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确定了主要金矿体、主要成矿阶段的围岩蚀变岩的分带特征.研究了围岩蚀变岩带的形成机理,建立了壳源深熔花岗岩-热液流体-碱酸交代作用的蚀变岩带形成模式.指出了围岩蚀变岩带的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4.
胶西北地区金矿在我国黄金勘查及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找矿潜力巨大。解决该地区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出新的定量化找矿标志。以焦家式金矿为例,根据钻孔岩石测量结果,认为该矿床是在初始矿源岩基础上叠加了中生代构造热液的复成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并对矿床的地球化学标志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结果显示,焦家式金矿的形成受初始矿源岩的基础性控制,矿源岩以富Au且显著富S为特征。在初始矿源岩基础上,构造蚀变带地段发生后期热液活动,导致矿源岩中元素重新活化迁移,典型地球化学标志是Na_2O等元素发生贫化,形成负异常。总之,Au、S等元素富集形成的正异常是初始矿源岩的地球化学标志,而Na_2O等元素贫化形成的负异常是控矿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栖霞金矿床宏观地质、蚀变岩带的岩石学、物质组分带入带出平衡计算及蚀变岩带稀土元素和痕量元素特征的研究,明确了栖霞金矿床两期蚀变岩带的地质,岩石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指出栖霞金矿床为中生代侧分泌矿床,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西平 《物探与化探》1992,16(3):208-215
围岩蚀变有一部分是成矿作用的结果。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是矿质沉淀之前的早期围岩蚀变,它的矿物组合在化学上能够接受矿石的沉淀。实际上这样的围岩蚀变是矿石沉淀的条件准备,是早期的热水溶液与有利的围岩介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它是有利于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环境的综合体现。后期蚀变围岩新的矿物组合是造岩元素重新分配的结果,因此造岩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无疑反映了有利于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循环和成矿作用。斑岩铜矿和黑矿型矿床分别具有典型的造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其空间分布形态和量的变化与矿化范围及赋矿部位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包体成分的研究、矿质的络合物迁移理论、矿液与围岩间的物质交换以及黄铁矿矿床成矿初期所成的“交代岩柱”等均表明造岩元素控制了成矿组分的迁移、聚集和沉淀。因此造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不仅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且是地球化学找矿评价尤其是找盲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围岩蚀变有一部分是成矿作用的结果。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是矿质沉淀之前的早期围岩蚀变,它的矿物组合在化学上能够接受矿石的沉淀。实际上这样的围岩蚀变是矿石沉淀的条件准备,是早期的热水溶液与有利的围岩介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它是有利于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环境的综合体现。后期蚀变围岩新的矿物组合是造岩元素重新分配的结果,因此造岩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无疑反映了有利于矿质沉淀的地球化学循环和成矿作用。斑岩铜矿和黑矿型矿床分别具有典型的造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其空间分布形态和量的变化与矿化范围及赋矿部位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包体成分的研究、矿质的络合物迁移理论、矿液与围岩间的物质交换以及黄铁矿矿床成矿初期所成的“交代岩柱”等均表明造岩元素控制了成矿组分的迁移、聚集和沉淀。因此造岩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不仅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且是地球化学找矿评价尤其是找盲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莅香洼金矿发育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Au及相关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岩→矿化蚀变岩呈几何级数递增。沿F985构造蚀变带走向,Pb、Ag与Au的组合异常通常与金的矿体晕分布一致,而As、Sb组合则更多反映了矿体前缘晕的组合特点,沿倾向,Au及相关元素自浅而深具有分段富集特征,并在1023m标高和976m标高构成二个浓集中心。其理想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前缘晕As、Sb—Ba,矿体晕Au、Ag、Pb、Zn、Cu、Mo,矿尾晕(Cu、Mo)-(Co、Ni、Bi)。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莅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建立了萑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龙王江锑砷金矿床由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和蚀变糜棱岩矿体构成。矿体一部分呈平行分布,另一部分呈斜列分布,受劈理化带或剪切带控制。主矿体沿倾向延伸大,可构成垂深达千米的"超深矿柱"。锑砷金矿成矿是在Sb-As-Au特定的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发生的,构造应力是完成元素活化、运移和富集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的热(动)力。矿床成因属动力变质热液型。石英脉型和破碎蚀变岩型金(锑)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该矿床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临朐铁寨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斌  仲崇学 《世界地质》2000,19(2):160-166
通过对铁寨金矿区各类岩石、矿石、成矿作用及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提出了该矿区的原生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即该区岩浆岩、沉积岩、蚀变岩及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标志和矿体原生晕的分带性标志.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个旧卡房不同蚀变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总体上呈强酸性、富碱性、铝过饱和、贫基性特点;富集轻稀土模式,显强烈的负铕异常。花岗岩富集Sn、W等成矿元素,具有很好的含矿性。不同蚀变类型对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影响有差异,钾化使其具有强富钾特征,绿泥石化使稀土元素特征变化较大,并且这些元素的迁入迁出是影响成矿元素富集的直接因素。与成矿最为密切的是钾化、电气石化、萤石化、黄铁矿化,可作为找矿标志。卡房矿田具有与老卡岩体西凹蚀变岩型矿床类似矿体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嵩县小南沟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嵩县小南沟金矿床位于前河—庙岭—蛮峪成矿带中部, 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小南沟金矿床中微量元素组合关系、水平分带、垂直分带、元素对比值、矿体侧伏、矿体产状和规模等特征为例, 探讨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以期建立地质找矿标志, 指导本地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在对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的认识基础上充,建立以NW、EW及近SN向的区域构造格架,优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案;结合区域化探特征建立区域遥感及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式;综合区域遥感、地质、化探信息,利用GIS进行预测选区。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前人矿产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找矿工作,笔者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优选的重点异常区内发现了4个矿点。矿产种类为铜、银、铅、锌,矿产类型为火山-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已圈定的矿化蚀变带分布于北西向中-大型断裂派生的次级北西向断层内,多金属矿体沿蚀变带平行分布,赋矿岩石多为蚀变英安岩、构造蚀变岩。研究认为,冰沟—鸭子沟地区分布的火山岩成矿元素含量高,是区内的矿源层。各种类型的构造发育,导矿和容矿空间具备。化探异常强度高、分带明显、套合好,异常区内已发现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矿化蚀变带,圈出多条矿体,找矿标志明显,成矿条件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星火林场地区银矿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矿点成因,总结找矿标志.矿点位于晚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中,目前已发现三条银矿体,Ⅰ号、Ⅱ号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控制;Ⅲ号矿体位于北东向断裂带内.矿石类型为硅化蚀变岩型,矿点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是矿化蚀变标志,闪长玢岩是脉岩找矿标志,Ag元素异常及Ag-Pb-Zn组合异常是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白德胜 《地质与勘探》2021,57(2):241-253
河南省西部小秦岭地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豫西董家埝银矿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河南省西部董家埝地区小河花岗岩体南缘上发现的首个银矿床,为近年来该区域取得的重大找矿进展,其矿床规模达到大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技术方法获得的多元信息,提高了异常解释精度和可信度,为董家埝矿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找矿思路。其找矿流程和勘查模式为:(1)1∶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靶区;(2)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缩小找矿靶区,确定断裂构造含矿性;(3)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浅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4)激电测深方法查明深部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延伸特征;(5)布置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6)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了解更深空间内构造蚀变带和矿(化)体分布状态,预测找矿远景。以董家埝银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元信息特征为基础,总结和建立了该矿床找矿模式、模型,以期为矿区外围或相似地区进行类比寻找同类型银矿床提供借鉴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河南桐柏地区银洞坡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宗恒  鄢安禄 《现代地质》1999,13(1):105-110
银洞坡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歪头山组的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不同层位、不同岩石类型之间,成矿元素明显不同。歪头山组中上部炭质绢云石英片岩Au、Ag含量最高,成为金银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变粒岩及云母石英片岩中成矿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它们与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共同构成矿源层。矿石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矿石均为蚀变的构造岩,蚀变作用导致成矿元素显著带入,而对稀土元素的迁移影响不大。根据元素水平及垂向分带序列,认为成矿热液的运移以渗流作用为主,渗滤作用为辅。根据矿体不同标高的元素比值,建立了地球化学评价标志,为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 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 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西秦岭温泉—中川一带实施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项目,共圈定1∶5万局部高磁异常33处,1∶5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1处,发现矿点2处,矿化点5处,矿种有金、钼、铁、铜、铷等。通过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1∶5万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矿(化)点特征及分布规律等,阐明了该区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和矿产共生组合规律,划分成矿远景区9处,提交找矿靶区6处。对其中2处找矿靶区进行槽探验证的结果为:关子镇幅玉杨观找矿靶区圈定了4条含铷矿化伟晶岩脉和多处铁矿化破碎蚀变带,具有形成伟晶岩型铷矿的潜力;礼县幅李坝金矿床南侧百叶沟—河西沟找矿靶区圈定了14条蚀变破碎带,在矿化蚀变带内圈定了11条金矿(化)体,具有形成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状)型金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