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放射性方法研究隐伏断裂构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应用氡管法、α卡法、α径迹法等放射性方法探测陈埝盐矿区以及光明油田区地下隐伏断裂构造的试验研究结果及方法的有效性.两个地区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放射性方法不仅能探测埋深为几百米的断裂构造,也可查明深埋于地下1000多米处的隐伏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2.
选取长治市某区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项目中宋家庄断裂和安城断裂等隐伏断层精确探测成果,从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三方面,对浅层人工地震观测进行研究。在获得高精度成像地震剖面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地质资料,对新近系与第四系厚度,断层的位置、性质、产状以及上断点埋深等关键参数进行推断解释。结果表明,浅层人工地震能够精确探测目标区隐伏断层,并为其活动性鉴定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是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工作中目标区主要隐伏断层勘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工程场地高密度电法探测典型剖面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久亮 《地震工程学报》2008,30(2):189-192,200
通过三个典型的实测案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具体应用.结合钻孔地质资料对实测反演剖面进行解释分析,探讨了隐伏断裂的判定与异常的排除,以及它们不同的电性特征和解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有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结果,北京东部平原地区存在多条第四纪隐伏活动断裂。为了查明该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的延伸情况,2010年初,在北京顺义区庙卷村和朝阳区孙河地区附近完成了2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文中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隐伏活动断裂勘探的特点、资料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研究区域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结果表明:CSAMT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能给出工区内断裂的构造位置、倾向、断距以及发育规模,为地质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CSAMT法已经成为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手段,在城市活动断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跨谢通门—青都断裂的两条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资料为基础, 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青藏高原日喀则地区隐伏断裂探测中的首次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所获取的高密度电法剖面显示, 该断层的电阻率异常特征清晰, 其上断点埋深可达20—30 m, 较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所揭示的断层上断点埋深(50 m)更浅, 结合地层年代资料推测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期为早—中更新世. 探测结果表明: 高密度电法剖面清晰地显示了断层在浅部松散层的延伸, 适用于日喀则地区的隐伏断层探测; 相较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 该方法对浅部松散层的探测具有明显优势, 一定条件下能够更好地揭示断层上断点埋深, 可与浅层人工地震探测形成互补. 需要指出的是, 在应用中需重视测区水文地质及地层发育情况对探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磁波CT探测技术在岩溶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炎陵至汝城高速公路曾家大桥4#、5#桥墩为例探讨了跨孔电磁波CT技术在岩溶地质异常探测种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电磁波CT探测技术工作原理、野外数据采集要点、数据分析处理流程,并对数据处理关键步骤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各探测剖面进行认真分析,编译出合理的剖面解释图并进行了正确解释,效果良好;获得了探测区内的岩土层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的准确认识,为电磁波CT探测提供了一种好的剖面分析和解释思路。  相似文献   

7.
北京平原区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平原区隐伏断裂的探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King,1980;汪成民等,1988).但到目前为止,多数工作都集中在隐伏断裂的定位及相关各种探测方法研究.本文的重点则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与活动方式.研究区主要选在北京平原北部令人注目的夏垫断裂和南口-孙河隐伏断裂.1.隐伏断裂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1.1 隐伏断裂的准确定位为查明平原区隐伏断裂的准确位置,我们采用化探普查、浅层物探详查和钻探、槽探最后定位等联合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盈江盆地南侧的大盈江断裂隐伏段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大盈江断裂断错全新统地层,推断大盈江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结合探槽开挖结果对高密度电法揭示的隐伏断裂进行了验证,确定了大盈江断裂的走向、具体位置和活动时代。研究表明,高密度电法对隐伏断裂探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同时为盈江县工程建设及防震减灾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震方法确定活动断裂上断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景华  徐明才 《地震地质》2012,34(2):338-347
中国不少城市位于较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区,在这些松散层内,发育了许多具有相当规模的隐伏断裂,用地震方法能够探测到它们的存在。但用地震方法探测到的这些隐伏断裂的上断点是否代表了真正意义的断裂上断点?文中在讨论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地震勘探效果的记录信噪比、地质构造条件以及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为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使敷设的地震剖面垂直断裂走向,在保证地震记录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条件下,采用合适的覆盖次数和小道间距接收的工作方法有助于获取更浅波阻抗界面的反射波;在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过程中,准确求取反射波的速度,采用一些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处理技术,摒弃一些混波处理手段,有助于改善利用地震方法探测隐伏断裂上断点的效果。而对于没有波阻抗差异的地层界面,包括隐伏断裂已经错断的那些地层界面,地震方法则难以对其进行探测。即使地震方法探测到的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隐伏断层上断点,其结果依然可为今后钻孔剖面位置的布设、钻孔深度的设计以及断层活动性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球化学探测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土壤气氡探测和气汞探测在青藏高原地区柴达木盆地内的探测效果,结果发现在德令哈市地区土壤气氡的探测效果较好,土壤气汞的探测效果不佳。经过数据的处理和对比分析,土壤气氡探测异常较精准地反映了隐伏断裂在地面延伸的位置,地球化学探测法作为辅助探测手段在活断层的探测工作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断层上断点深度是确定平原隐伏断层活动年代的关键数据。对同一断层用不同物探方法获得的数据相差可达几十到几百米,这一差值可能导致对断层活动性的判定结论完全相反,由于缺乏宽频带、中心频率高的人工震源,只能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探测。人工地震波、电磁波和声波的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但衰减快,可探测深度也降低。相反,频率低,分辨率下降,但探测深度增大。人工地震波频率为数十赫兹,探测深度大,分辨能力低。雷达电磁波为10^6Hz量级,分辨能力强,但探测深度很小。声波为数千赫兹,分辨能力优于人工地震,探测深度大于雷达,性状介于二者之间,适合厚层第四纪沉积层的超浅层探查。声波高分辨率超浅层探测的初步结果表明.以往华北平原东部某些断层活动性的论断可能要做很大的修正。  相似文献   

12.
The depth of upper fault point is the key data for ascertaining the active age of a buried fault on a plain. The difference of depth obtained from same fault may be dozens to several hundred meters when using different geophysical methods. It can result in the absolutely opposite conclusions when judging fault activity. Because of a lack of an artificial earthquake source with wide band and high central-frequency, many kinds of methods have to be used together.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of the artificial earthquake wave,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sonic wave, the higher the resolution. However the attenuation is also very fast and the exploration depth is very shallow. The reverse is also true. The frequency of artificial seismic waves is in the tens of Hz. Its exploration depth is big and the resolution is poor. The frequency of radar electromagnetic waves is about a million Hz, indicating that the resolving power is better, but the exploration depth is very shallow. However, the acoustic frequency is thousands of Hz, its resolving pow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artificial earthquake method and the exploration depth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radar method. So it is suitable for extra-shallow exploration in the thick deposit strata of the Quaternary.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detected using the high frequency acoustic method in extra-shallow layers indicates that previous inferences about some fault activit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may need to be greatly corrected.  相似文献   

13.
隐伏断层在我国煤矿大量存在,对煤矿的施工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本文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工作原理,并对隐伏断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正演计算。通过在山西某煤矿的实地探测分析可知,隐伏正断层的异常表现一般为横向电阻率等值线发生错断、并伴有同向扭曲现象,有比较明显的密集梯度带。此探测方法是煤矿隐伏断层探测的又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探测结果证明利用此种方法进行煤矿隐伏断层超前预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断陷黄庄—高丽营断层伪随机可控震源地震剖面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北京断陷西北边界的黄庄—高丽营断层是区域新构造运动中的一条重要的隐伏断层,本研究利用伪随机可控震源及其高精度反射地震方法,调查了该断层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段的特征.研究工作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可控震源解码原理和抗噪声能力,然后利用三分量波动方程正演指导了黄庄—高丽营断层的野外地震观测,在城市强噪声环境下采集了高精度的地震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在该地区第一次得到地震偏移深度剖面.获得的地震偏移深度剖面清晰地显示了黄庄—高丽营断层的位置,地质解释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剖面上断层两侧新生代地层的厚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震勘探方法是隐伏断层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而地震勘探的探测参数是影响探测效果和断层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银川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勘探资料为例,并结合石油地震勘探剖面结果和钻孔地质资料,阐述了在第四纪覆盖层较厚的地区,由深至浅追踪目标断层形态和确定断层上断点空间位置的方法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位置、判定断层活动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银川隐伏断层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为获取银川隐伏断层近地表断错、上断点埋深、最新活动时代及滑动速率等信息,在浅层地震勘探基础上,沿断层自北向南横跨主断层布施了新渠梢、满春和板桥3条钻孔联合剖面,确定了主断层在3条剖面上的准确位置,获得主断层上断点埋深分别为5·18~8·30m(新渠梢)、5·01~6·50m(满春)和10·0~13·59m(板桥)。结合测年数据分析:新渠梢剖面断层全新世活动,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滑动速率为0·14mm/a;满春剖面断层也是全新世活动,但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滑动速率为0·05mm/a;板桥剖面断层全新世不活动。综合地震勘探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以银古路为界,目标区银川隐伏断层分南北2段:北段属全新世活动断层,且自北向南活动强度呈减弱趋势,南段属晚更新世末期活动断层;北段活动强度显著大于南段  相似文献   

17.
银川盆地深地震断层的三维透射成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三维地震透射成像技术在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的评价,在银川盆地中北部布设了一个三维地震透射台阵,利用该台阵获得的基底初至折射波和莫霍界面反射波资料,采用有限差分反演、时间项反演和连续速度模型反演方法,对台阵区域基底及上地壳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呈东西浅、中部深的界面形态,且西陡东缓,最深处大致位于芦花台至西大滩一带,埋深达7 km.芦花台断层、银川—平罗断层、黄河断层在研究区内均表现为北北东走向的速度差异条带,且断层两侧基底及沉积界面埋深存在显著变化.芦花台断层东倾,倾角较陡,延伸至研究区基底之下;银川—平罗断层倾向西,是一条超基底的隐伏断层;黄河断层西倾,延伸深度超过研究区基底.本探测结果证明,初至折射波与莫霍面反射波探测相结合的三维地震透射台阵技术能够给出研究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图像,不仅可以揭示主要断裂的展布位置、浅部空间形态和特征,而且可以揭示断裂向基底之下的延伸状况.  相似文献   

18.
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是隐伏断层定位与活动性鉴定的基本手段,需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查明了淮安市区附近隐伏断裂的基本格局,并结合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与第四纪年代学测定,确定了新发现的倪湖庄-七里墩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及活动特征。倪湖庄-七里墩断裂为近南北走向、倾向西的高角度正断层,断层倾角72°~82°,探测断裂长度为43 km。浅层地震勘探揭示其断面具有近直立或呈S形的上下反倾特点,指示具有走滑性质。该断裂错断了北东走向淮阴-响水断裂与北西走向无锡-宿迁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本次探测工作对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以下建议:针对新发现的隐伏断裂,宜采用从已知点向外逐次探测的方式,即完成上一条测线的设计、施工与解译工作后,根据探测结果布设下一条测线;基于地震时间剖面进行钻探设计时,既要考虑断层两盘反射波组延伸与变形特征,又要考虑物探解译上断点与实际上断点的埋深差异;在河流下游开展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与地层对比时,需充分考虑局部地貌条件差异与第四纪海平面对陆域地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银川市活断层探测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对银川市城区两条隐伏断层所做的多层次、多手段综合探测,包括在同一个试验场点进行的三个层次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和槽探,从深到浅,逐层捕获隐伏目标,直到明确锁定目标断层在试验场点的准确位置、产状和上断点埋深等情况。通过对银川市活断层探测中目标断层的追踪探测,查明了市区银川隐伏断层和芦花台隐伏断层的平面展布,特别是在市区的延伸位置。通过岩芯样品的绝对年龄测定,得到了银川隐伏断层北段晚全新世活动,南段晚更新世活动,芦花台断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