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板深22井中不同地球化学指标的背景含量和异常特征,重点探索和总结了不同油气层的化探指纹指标,并根据地表指纹指标的异常组合、配套关系及异常特征,对油气层的埋深进行了初步预测,为今后该地区地表开展预测油气藏埋深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油气异常区和非油气区地表土壤甲烷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据此,对土壤、重烃及甲烷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地表油气化探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化探中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大量呈环形分布。在二连盆地桑根达来工区进行地表化探中,发现不同地球化学指标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正环形组合和反环形组合。文中结合石油地质条件,通过数字模拟和异常形成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出:正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持续进行,下部可能存在工业聚集的油气藏;反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正在减弱,历史上普经存在的油气藏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4.
近40年土壤碘的油气勘查表明,土壤碘是战术性油气勘查的一个辅助指标,但是土壤碘的战略性油气勘查意义却未见报道。应用松辽盆地中部8.15万km2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在研究土壤碘的近地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验了表层土壤碘(1个点/4 km2)和深层土壤碘(1个点/16 km2)的地球化学异常对油气的指示意义,首次发现了与油气有关的土壤碘的巨环状地球化学异常。研究表明,土壤碘的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大中型油气田和富生油凹陷相联系,1个点/16 km2的土壤采样密度可以较好地进行战略性油气勘查。松嫩平原土壤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貌景观、土壤类型、土壤pH值、人为耕作和河流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油气化探异常形成的初步数字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形成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模拟,通过数字模拟拟得出地表或近地表油气化探异常表现的顶部形态和环形形态是近地表地球化学作用的结果,油气球化学环形异常取于地下水中的碱土金属阳离子和非碱金属阳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油气化探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位及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化探是一种直接在地表寻找地下油气藏的方法。根据不同地貌地质特征进行优化组合,能获得C1-C16几十种化探指标。三维化探成果已在江苏、辽宁、山东、新疆等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尤其吸附丝法所圈闭的异常可靠度可达90%以上,如储家楼油田所圈的异常上施钻的4口井,口口见工业油气流。  相似文献   

7.
硫化氢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效果——介绍一个成功的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生郁 《物探与化探》1997,21(2):159-160
0 前言化探用于勘查油气藏有效而且最直接的指标主要是烃类化合物,但一些无机元素或气体如汞、碘、钡、二氧化碳及放射性元素氡、氦等在一些油田上也有好的异常显示,已成为油气化探测量中常用指标。为发掘更多的指标,近几年我们根据油藏中含有丰富的硫化氢气体及多种含硫有机化合物,专门试验了硫化氢气体在地表及井中油气化探测量中应用前景及效果。经五个已知油气田上初步试验表明,硫化氢在地表土壤中的异常分布和地下油气藏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地表异常是地下油气藏引起〔1〕。为进一步查明和证实这一关系,最近又在干旱的陕甘…  相似文献   

8.
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1)作为气态烃的示踪剂,是近地表油气化探中常用的判别烃类来源的方法。油气化探中分析土壤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的甲烷稳定碳同位素,一直沿用有机地球化学中的标准来确定地表土壤中的烃类属何种成因,所获得的结果往往令人难以信服。通过对已知区近地表土壤不同赋存状态烃类的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由于分馏现象、成壤母岩、运移机制等,近地表化探烃类异常的甲烷碳同位素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应用时应考虑甲烷碳同位素比值的干扰因素,从而把地表痕量轻烃稳定碳同位素与地下深部油气建立相应的联系,反映真假异常,提高油气化探异常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从氧的地球化特性、氧气测量方法的原理、氧的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及氧气异常模式的确立等方面,阐述了氧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油气勘查应用研究中的概况。认为该技术在方法、原理及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已日趋成熟,应用该项技术,在油气藏上方的土壤或岩石中,已查明氧气呈环状晕圈特征,并且,这一规律被反复得到证实和公认,可进一步在油气勘查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油气化探异常的确定技术与方法--以南襄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发准  孙长青  张彦霞  陈昕华 《安徽地质》2001,11(3):226-229,238
介绍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近地表油气化探指标的选择和异常确定上的应用,结合实测数据。应用这些数学地质方法。可以从多方面提取有效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油气藏中的轻烃气体能够以微弱但可检出的量近似垂直地渗漏到地表土壤中,其中一部分烃类以游离态赋存在土壤或岩石颗粒空隙中.壤中游离气中的烃类能反映深部油气藏烃类的现代补偿性活跃微渗漏,被认为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最可靠方法之一.壤中游离气采集是获得第四系沉积层中微渗漏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关键技术.自行研制了便携式游离气采集新装...  相似文献   

12.
油气化探异常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化探是油气勘查的一种手段,它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油气化探指标的讨论,认为土壤中的次生烃类、热释汞和甲烷同位素是油气化探的有效指标;讨论了油气化探中异常的形成模式,根据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形态组合可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东海油气表层地球化学勘查指标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表层沉积物中气相、液相、固相物质成分和物理化学参数能反映深部油气藏的分布,可作为油气化探指标。文中讨论了东海表层沉积物间隙水液态烃、成岩作用环境指标Fe3+/Fe2+ 、热释碳酸盐(△C)、沉积岩细粒级样品分离。选择了东海油气表层化探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C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铁锰的碳酸盐系列,东海沉积物△C矿物成分以菱铁矿为主。△C成因上的多解性决定了△C作为油气化探指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张金来 《物探与化探》1987,11(2):101-105
综合油气化探系指多种化探方法和多种化探指标的联合使用,比使用单一方法和单一指标具有许多优点.多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综合油气化探.土壤△C法是一个新方法.本文首先就△C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吸附烃和汞的关系进行讨论;接着阐述了土壤△c在油田上的异常特征;最后论述了土壤△C在综合油气化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土壤△C法在综合油气化探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桂中1井井中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和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中化探作为一种新的油气监测和早期盆地勘查评价的地球化学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优选了酸解烃(SC1-SC4)、热释烃(RC1-RC4)、二维荧光(FL327、FL327、FL399)、后生碳酸盐(△C)和热释汞(Hg)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桂中1井各种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分析,表明区内存在油气生成潜力,并指出了其主要生油气层段和储油气层段。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作为地热资源综合勘查技术之一,在地热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沉积盆地型与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由于自身地质特征的不同,必然造成它们的地球化学判识指标和异常模式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这两种类型地热系统判识指标和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差异性进行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导致针对不同的勘探对象在方法选择和异常解释上依据不足。以典型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河北雄县地热系统,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安徽巢湖半汤地热系统为例,开展地球化学方法试验,建立了两种类型地热系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并从地热系统的地质因素(热源、热水、热储、通道、盖层)出发,对其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差异性进行分析,表明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地表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受导水断层、破碎带控制的正异常;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气体地球化学异常模式为受热储构造控制的正异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的负异常;二者在有效地球化学指标组合和异常形态上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不同类型地热系统勘探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presenceofmagneticanomaliesoveroilandgasfieldshasbeenknownforseveraldecades,butitisonlyinrecentyearsthatthephenomenonhasbeencriticallyinvestigated .Themag neticcharacteristicsofsoilandsedimentarecloselyrelatedtosomegeochemicalprocesses,s…  相似文献   

18.
蒋涛  任春  夏响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4):251-254
通过对近地表土壤中渗漏烃类气体不同赋存状态的特征分析,结合已知油气藏上方化探指标(顶空气、游离烃、热释烃、酸解烃等)异常的研究,认为这些指标在同一油气藏上方的不同时期的测试含量会有差异,但在各指标异常范围和变化趋势上仍能显示深部油气藏存在的信息,反映出这些指标的有效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因此,近地表土壤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分析可为有效地利用油气化探指标寻找油气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骅坳陷储集岩类型及其宏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绍光 《现代地质》1991,5(1):69-78
黄骅坳陷的储集岩有砂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砂岩是含油的主要储集岩,按其成因可分为河道砂体、三角洲砂体、近岸扇砂体、深水密度流砂体、堡砂坝、冲积扇砂体.这些砂体绝大多数集中在第三系,埋深在15004000m.碳酸盐岩储集岩以粒屑灰岩为代表,是第三系渐新统中部的沉积,分布面积广,孔隙性能好.火山岩储层以中生界安山岩为代表.根据对岩芯的观察和大量镜下鉴定,将安山岩的储集空间分为8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