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重力分层、密度陡降的恒星大气中扰动的传播,得到的结果十分不同于绝热假设下推得的结果。指出运动模式对恒星大气中扰动的传播和激波形成的高度颇为重要。我们的计算表明,光球下的小扰动不能不受行扰地向外传播并形成激波。因此不能把色球和日冕的加热笼统地看成是对流层的声波和磁流波所耗散的结果,很可能是起源于光球之上不同高度的扰动。  相似文献   

2.
本讨论了与非绝热性有关的辐射损失和对流转移对太阳p模振动的影响。在非绝热情况下,P模的本征频率增加虚σi和σ^2()i。本试图探讨一种渐进方法研究非绝热产应对太阳P模振动的影响。在渐近近拟效的太阳外大气层,利用表面相移的相关关系给出了非绝热振动方程的严格解。  相似文献   

3.
葛宏伟 《天文学报》2012,53(4):353-354
双星间的快速物质交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双星演化的两个基本问题:物质交换的动力学不稳定性和公共包层的形成和演化.这两个问题是双星演化中最不清楚的两个基本问题.本论文通过建立相互作用双星之间的快速(绝热)物质损失模型,研究双星演化中物质交换的不稳定性判据和对公共包层的演化结局作出理论限制.利用恒星绝热物质损失模型得到的结果,还有很多潜在应用.比如,促进含双星的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改进演化星族合成方法等.恒星绝热物质损失模型的建立,基于主星在快速物质损失过程中,恒星内部的热量来不及交换,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与非绝热性有关的辐射损失和对流转移对太阳p模振动的影响.在非绝热情况下,p模的本征频率增加了虚部σ(1)i和σ(2)i.本文试图探讨一种渐进方法研究非绝热效应对太阳p模振动的影响.在渐进近似失效的太阳外大气层,利用表面相移的相关关系给出了非绝热振动方程的严格解.对低、中间频率的振动模,通过渐进解和表面解在外大气层的拟合,得到表面相移只是频率的函数.与绝热振动相比,考虑非绝热效应有可能改善太阳5分钟振动的理论频率和观测频率之间存在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日震学是太阳物理的一个前沿分支学科,是根据太阳振动的观测来研究太阳的内部结构与运动的一种方法学。太阳5min振动频率的理论计算和实测之间存在的显著偏差和振动模的激发问题一直是困扰日震学的两大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仍然没有解决。然而太阳的表面层内绝热假设条件与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偏差,我们认为绝大多数标准太阳模型的P模频率计算忽略了非绝热效应对频率的影响,忽略了振动的激发和衰减机制以及缺乏振动与对流湍流相互作用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发展非绝热理论来处理太阳5min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震学是太阳物理的一个前沿分支学科,是根据太阳振动的观测来研究太阳的内部结构与运动的一种方法学。太阳5min振动频率的理论计算和实测之间存在显著偏差和振动模的激发问题一直是困扰日震学的两大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仍然没有解决。然而太阳表面层内绝热假设条件与真实情况有很大的偏差,我们认为绝大多数标准太阳模型的P模频率计算忽略了非绝热效应对频率的影响,忽略了振动的激发和衰减机制以及缺乏振动与对流湍流相互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在慢自转的旋转坐标系中有引力、带磁场、可压缩、全导电气体内线性波的传播。因为能量方程中辐射因素在不同类型天体中表现的方式不同,没有简单的表达式。所以,作为一种初步的探索,我们采用在局部地区不限于绝热模式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封闭此动力学系统。研究线性波的目的实际上等于研究此天文气体中局部地区的一种物理特征,即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上述情况下,线性波的普遍色散关系的无量纲形式是(8)式。磁场为零:(9)式;磁场、自转为零:(10)式;磁场、自转和引力场均为零时,变为声波的色散关系(11)式;在磁场不为零的情况下,有下述特例:1.波传播方向垂直于磁场但不垂直于自转轴方向(13)式;此时传播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时有(14)式;无自转时有(15)式;无引力场时有(16)式:(16)式为快磁声波;2.波传播方向垂直于磁场又垂直于引力场时为(17)式;在此情形下,无自转时简化为快磁声波(18)式; 3.波传播方向垂直于磁场面又垂直于自转轴方向时有(19)式;此时传播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则为(20)式。我们的研究证明,在一般的情形下,都没有纯模而只有混杂模,特别是引入自转之后有些模与波的纬度有关,我们称之为“物理几何”波。本文是初步分析,当我们计入能量方程并考虑了辐射的影响时,可能有更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长波传播时延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长波授时与导航系统中,进行传播时延的修正,研究电波传播时延修正的理论及方法,及通过传播时延的测量测定土地等效导电率等,必须对电波传播的时延进行精确的测量。利用飞机搬运原子钟方法就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长波传播时延的方法。一九七八年十月至十一月进行的3262工程电波传播搬运钟试验,采用飞机搬运铷原子钟测量了我国不同传播路径上许多地点长波天、地波传播的时延,测量的精度为±0.14μs。下面我们就这次实验中传播时延的测量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发展了一种解恒星线性非绝热非径向脉动问题的退耦化方法。这个方法把非绝热非径向脉动问题的六阶线性微分方程,分解为由一个代数方程联系起来的一个四阶线性微分方程和另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这样的一个退耦处理,有利于克服以前在数值解这类问题时常常遇到的收敛域小和收敛速度慢等困难,并且为数值解方程时所采用的Henyey方法提供了一个自然和方便的初始猜测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观测手段、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太阳风扰动如日冕物质抛射,以及相关的空间天气效应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深入。为获取行星际背景磁场、背景太阳风参数和日冕物质抛射、激波等太阳风扰动的传播参数,人们建立发展了各种模式;在这些获取的参数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太阳风扰动的传播模式,从而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理论模型支持。根据这些模式所研究和描述物理量的不同,将这些参数获取模式和传播预报模式分为背景磁场获取模式、背景太阳风参数获取模式、日冕物质抛射传播参数获取模式、日冕物质抛射偏转模式、日冕物质抛射(激波)传播模式以及基于三维磁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分别概述性地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