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国内众多矿山急需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勘探方法,以解决燃眉之急.将电法勘探中的激发极化法应用于矿山坑道,利用坑道有限的空间区域,开展就矿找矿,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实际测量中采用穿、沿脉结合的测量方法,寻找坑道附近的隐伏矿体或评价已知矿体的规模等,为矿山扩大储量服务.近年来,前人在坑道激电的应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笔者在吸收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陕西某金矿和内蒙某金矿应用坑道激电寻找深部隐伏矿,为矿山解决接替资源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指出了开展坑道激电深部找矿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空间的制约、噪声的影响、电磁波的干扰以及矿体分布的全方位等,希望能给以后的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激电法在缅甸金厂铅锌矿寻找隐伏矿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盛 《云南地质》2002,21(4):428-436
金厂铅锌矿有近250年采矿史,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即可改变资源严重不足之现状,在详尽地表地质工作基础上。选定找矿有利靶区。实施双频激电,大功率时间激电测量剖面11条共4305m。观测物理点477个,建立三维不同类型的找矿模式,查明竹园。龙洞河矿段各种参数,经坑道工程验证确定为较富厚的隐伏矿体,获得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激电测量为寻找隐伏金矿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通过在招平断裂带上山后矿区萌山矿段的成功运用,建立了激电测量在招平断裂带上山后矿区萌山矿段寻找隐伏矿资料解译模型,运用找矿模型对深部隐伏矿体是否存在进行判定,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激电法在辽宁柏杖子金矿勘查中的作用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柏杖子金矿床是冀东金矿带大型金矿之一,金矿化类型为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浸染型和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大部分金矿矿体是隐伏矿体,矿体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矿床普查阶段开展了电阻率中梯测量、激电中梯测量和激电测深工作。矿体具有低阻高极化特点,异常带与矿区主构造和花岗斑岩吻合一致,因此由以往围绕北西向小矿体找矿,改变为沿矿区主构造和花岗斑岩寻找隐伏矿体,根据电法异常布设钻孔,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杨房 《陕西地质》2014,(2):36-43
寻找矿区深部盲矿或隐伏矿的最佳物化探方法及其最佳组合:在已知矿体深部寻找盲矿或第二矿体富集带,采用激发激化法激电测深方法;在地表覆盖厚区域找矿,采用土壤测量方法;矿山有深部工程(钻孔或坑道)的,采用构造叠加晕样品、电导率测量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物探在豫西隐伏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简要介绍了磁法、甚低频电磁法、瞬变电磁法、激电测深在金矿找矿工作中的不同特点和作用;给出了在豫西几个金矿区多金属成矿带上寻找隐伏金矿体的成功实例,说明在具备地球物理前提的条件下,用磁法、甚低频电磁(或瞬变电磁)法快速扫面测量可圈定找矿靶区。在找矿靶区做一定量对称四极激电测深工作,可预测矿体埋藏深度等;这是经济、快速地探测浅—深部隐伏、半隐伏盲矿体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辉铜山铜矿体特征及矿山开采时深部找矿成果,发现矿体具SE向倾伏趋势,地表被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对测区岩(矿)石进行物性测量,发现区内矿石具高极化中低阻电性特征,与围岩电性差异明显,可用激发极化法进行深部地球信息探测。在1∶1万矿区地质填图基础上,采用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2种方法进行矿产勘查,圈定2处明显的激电异常。结合区内地质特征和钻孔资料,发现高极化中低阻激电异常与推测的隐伏铜矿体具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显示该矿区具良好的深部找矿潜力,为进一步详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太兵  黄元清 《四川地质学报》2013,(Z1):157-158,176
本次工作采用大功率激电对青海某隐伏铅矿进行勘探。通过对勘探数据进行处理,圈定了异常,电法测深工作获得了矿体深部的空间特征,为矿山勘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相似文献   

9.
南陵县姚家岭铜铅锌矿床,是安徽省十五期间新发现的一处中到大型矿床,该区的物探工作,尤以激电中梯扫面和激电测深,在深部找矿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大极距激电方法在本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吉家洼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深部成矿潜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正信 《华北地质》2012,(4):247-252
吉家洼金矿为熊耳山地区隐伏-半隐伏陡倾斜的小型金矿床。经16年矿山开发,矿山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笔者通过吉家洼金矿浅中部金矿床控矿特征和成矿富集规律的系统研究,认为各矿体纵向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横向上各断裂带在标高625~670 m间相交复合成一条矿脉,通过深部资源潜力预测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预计可获得金资源量3872 kg,表明吉家洼金矿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应及时开展深部找矿验证工作。这对熊耳山地区深部找矿及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脉状金矿床断裂容矿空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控矿规律研究,是开展脉状金矿床深部矿体预测的前提。以断裂几何学控矿规律解析为基础,利用矿山勘探、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地质勘探数据,模拟断裂运动及由此产生的容矿空间,为查明可能的断裂运动方式和控矿规律、进行深部盲矿体预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和矿产勘查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本文系统探讨了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性质、特点、预测理论和技术方法;提出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一项大风险、高难度、强探索的科学系统工程;成功进行矿体定位预测的基础是成矿预测理论,关键是找矿方法和技术的突破;进行多学科联合、不同预测理论相互渗透、不同预测方法技术相互结合、同时引入新的预测理论和方法,从四维空间预测隐伏矿体的空间位置、形态及矿化强度是矿山找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玲珑金矿石英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找矿远景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星 《地质论评》1992,38(2):173-183
玲珑金矿是我国目前最大、开采历史最久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之一。已有许多地质学者对其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最重要的脉石矿物—石英,仍有必要系统研究,为这个老矿山的远景找矿和那些尚未勘探的石英脉的含矿性评价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4.
谭红艳 《地质与勘探》2011,47(6):1133-1141
鄂东南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铜金矿田,可采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亟待寻找接续资源。新一轮找矿主要是寻找隐伏矿体,这不仅需要准确固定找矿靶区,更离不开物探技术方法的合理应用。在研究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丰山南山作为找矿靶区,首次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EH4),并辅以双频激电测深和地质剖面测量方法进行定位预测。EH4采用连续剖面测深方法,网度为100m×20m,采用天然源,采集频率范围为10Hz~100kHz。,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二维反演和二维电磁成像,经综合分析确定找矿靶位。钻探验证7线物探异常,发现隐伏铜金工业富矿体,实现深边部找矿突破。研究表明,在危机矿山应用EH4寻找隐伏矿体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兰坪铅锌矿是我国最大铅锌矿,对该矿山进行数字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兰坪铅锌矿架崖山矿段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地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和国外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该矿段的三维立体空间模型。实现了资料数据的动态查询、图形绘制、储量计算和矿体三维可视化等多项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矿山的生产管理。同时,三维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矿体空间形态及分布特征,为矿山的探矿和采矿设计以及经济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惠 《地质与勘探》2013,49(1):154-161
构造叠加晕法已在50多个矿山开展了深部盲矿预测应用,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本文介绍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概念及典型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的研究思路、内容、工作程序和技术关键,介绍了具体工作方法,包括野外工作布置及特殊的采样方法及要求,构造叠加晕研究中需计算的地球化学参数、图件,构造叠加晕叠加结构的识别依据和方法、建模要求和成矿预测靶位圈定方法.只有掌握构造叠加晕方法技术,才能建立起具有本矿区特色、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对本矿区深部及外围预测,才会取得显著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德尔尼钴铜矿床主要矿石为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上世纪60年代通过在矿区和外围投入11∶0000面积性自电、磁法测网,圈定自电异常28处,其中确定为矿致异常的14处,自电方法在德尔尼铜钴矿勘探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利用这种找矿模式,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矿区外围找矿尚无突破性进展,这就需要对勘查方法进行比较与优选。本文通过对前人在矿区进行的物探方法加以比较,设计地电模型,进行瞬变电磁方法模拟计算,分析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矿体的有效性并在已知矿区进行的瞬变电磁剖面试验中获得成功,试验方法效果好,可以用于进一步外围找矿。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江格尔铜-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格尔矿区投入了大量的地表地质工作,但深部工作程度甚低.已发现的金-铜矿体及复合矿体具有成群分布的特点.矿体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矿体的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成矿特征、成矿条件的深入分析,认为江格尔地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提出了江格尔矿区今后的找矿方向应从金转向以铜为主,兼顾金、砷、银、铅的综合找矿,含矿破碎带的深部是本区找矿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在找盲矿或隐伏矿方面的化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成果,论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用于盲矿或隐伏矿预测的有效性及其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危机矿山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盲矿或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化探最佳方法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佳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20.
张愉才  冯京 《地质论评》1996,42(1):37-44
正在勘探中的新疆哈巴河县阿舍勒铜锌矿床,属海相火山喷气-沉积成因。矿体呈厚大扁豆状,具层控特征,且矿体和围岩密度差别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矿区构造背景,探索、研究深部找矿信息与标志,本文采用数学地质-正交函数拟合方法及多次拟合技术,对具有空间形态特征的地质信息进行处理。结果将成矿层的局部重力异常从实测布伽异常值中分离出来。在分离出的局部重力异常等值线图上,显示出了三条南北向的重力高异常带、构造转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