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洋地质前沿》1994,(3):21-22
1993年12月22日,第三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北京颁发,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王光宇教授荣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前沿》1994,(4):F004-F004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以奇沃斯(Auan Chivas)博士为首一行3人,自去年8月首次访问海洋地质研究所后,于1994年3月2—16日再次来访,并就中澳双边开展礁相地质科技合作项目的内容、人员组成、计划安排和成果共享等f可题达成共识,并正式签定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23-23
2005年3月28—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地质工作管理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培训班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举办,来自局基础部、发展研究中心、航遥中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科技管理领导和管理者20人参加了培训,标志此工作管理数据库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的管理工作中正式启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0月29日—11月3日,中国东部和海域地质特征及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编图研究中心、三维地质调查研究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及海岸带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等7个单位联合主办,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青岛市地质学会承办。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1月 13— 18日 ,第 5届亚洲海洋地质国际会议 (ICAMG V)在泰国曼谷召开。ICAMG V是由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地质系承办的 ,协办方包括泰国矿产资源厅、泰国水资源厅、泰国矿产燃料资源厅、CCOP、国际海洋委员会 (IOC) /WESTPAC、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 4 75和IGCP 4 76、APN(亚洲巨型三角洲计划 )等。 1月 14— 16日 ,ICAMG V的学术交流会在曼谷MiracleGrandconventional大酒店举行 ;1月17— 18日 ,大会组织了与会代表参加野外地质考察。来自亚洲 (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等 )和欧美 (如美国、英国、加…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1 0月 9— 1 2日 ,“中—加地学研讨会暨海洋及海岸带区域地质调查国际研讨班”在青岛市市政府会议中心举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为主办单位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为承办单位。中—加地学研讨会 (班 )代表及成员近 80人 ,他们分别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加拿大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沿海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等院校以及新闻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博士、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助理副部长伊斯特维奇 ( IrwinItzkovitch…  相似文献   

7.
莫杰 《海洋地质前沿》1994,(11):F003-F003
由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海洋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分会、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南海石油开发环境研究会和青岛市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环境》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9—20日在青岛召开。来自沿海地区高教、科研、部委等部门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共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届大洋地质勘查与研究成果交流会,在大洋协会理事长陈炳鑫和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王建文的主持下于1994年2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来自海洋、地矿、冶金、有色,以及高校系统的代表6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炳熹教授,  相似文献   

9.
激光烧蚀微探针等离子体质谱的地质应用。自1989年以来,我们实验室就积极开展了激光烧蚀微探针(LAM)试样引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这种技术适合于ICP—MS分析地质样品中小体积矿物(激光烧蚀孔穴直径低于10—100μm).对某些样品.采用Nd:YAG激光的基本IR波长(1064nm),作为多数用途,4倍频率(uv)的波长(266nm)能产生较小的直径,并较好地形成孔穴.  相似文献   

10.
北福克兰盆地的地质特征P.C.Richards等位于福克兰岛北部的北福克兰盆地,水深150—200m,由伴随着两条主要构造线走向(NW—SE和S—N向)产生的平错沉积中心的复杂体系组成,形成了与福克兰岛其他近海盆地绝然不同的构造风格。其边界通常是断裂...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15-19日,荷兰应用地学研究所-国家地质调查局(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Applied Geoscience TNO-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北海管理局(North Sea Direeterate)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尝试性地将南黄海灾害地质因素分为4大类。同时参考地貌沉积界线和其他因素将南黄海分成4个灾害地质区:即海岸带、苏北浅滩、海州湾和南黄海东部灾害地质区,并时各灾害地质区进行了定性评价,苏北浅滩灾害地质区是研究区内灾害地质环境最不稳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现代黄河三角洲几乎处处都有人为地质作用,其结果开;成各种各样的人工地质体.本文简要介绍了黄河三角洲人为地质作用的类型、特征和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动态》分别于1981年9月和1982年8月创刊,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所走过的每一步都留有中国海洋地质发展的印迹,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凝结着各级领导、顾问和编委会专家以及作者们长期呵护和辛勤耕耘的汗水,尤其不能忘怀我国海洋地质开拓者、教育家业治铮先生、石油地质学家朱夏院士、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7月 1 4— 1 6日 ,“海岸带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府新大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青岛 2 0 0 2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 3个专题会议之一 ,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协办。大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主持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寿嘉华致开幕词、青岛市副市长刘建华致辞 ,中科院院士秦蕴珊、李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部科技司、省国土资源厅、市科技局的领导出席会议。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美国、荷兰和…  相似文献   

16.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为主要宗旨的"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厦门大学等海内外125个研究单位8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含港台)单位12个。  相似文献   

17.
海洋始新世末—渐新世初的地质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在80年代初,一些学者就进行过一些研究。近年来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海洋始新世—渐新世转换”(TheMarineEocene—OligoceneTransition)国际学术讨论会由美国地质学会主办,1999年8月16~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市召开,会上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许多学者从海洋古生物(有孔虫、硅藻、放射虫、软体动物、鲸鱼、花粉、超微化石等)的演化方面探讨了海洋始新世—渐新世的演化,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对于太平洋…  相似文献   

18.
《海洋地质前沿》2007,23(5):F0003-F0003
《海洋地质动态》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指导类正式刊物(月刊),主要刊登反映当今国内外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学科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报道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方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信息。1投稿要求1.1论文内容符合本刊要求,题目简明,文章主题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1.2译文要求编译,内容新颖,专业…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20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山西省乳山市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码头隆重举行“业治铮”号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船交接下水仪式。国土资源部觉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乳山市市长李洪义,业治铮院士的夫人蒯文恒一起为考察船交接下水仪式剪彩。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地质动态》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地质科学领域的指导类正式刊物(月刊),主要刊登反映当今国内外海洋地质、海洋石油地质、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学科的科技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学术论文;报道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术方法、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和学术活动等信息。1投稿要求1.1论文内容符合本刊要求,题目简明,文章主题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正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6000字;1.2译文要求编译,内容新颖,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