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分析高斯平面坐标换算到指定高程面上的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在非椭球面上进行高斯投影,特别是用椭球膨胀法进行高斯计算时,确定膨胀后椭球长短半径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中塔柱钢索塔安装施工为例,介绍了大跨度桥梁钢索塔安装施工的测量方法,重点讨论了激光铅垂仪投点法和全站仪垂直测距法的技术特点及操作步骤,并对钢索塔平面位置及高程传递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中塔柱钢索塔施工测量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上述测量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前言大地测量的成果整理,计算工作是在参考椭球面上进行的,因此,在进行天文-大地网平差及其他计算工作之前,必须将在地面上直接量测得到的水平角和基线长度归算到所采用的参考椭球面上。为此,就需要求出各三角点及基线到达参考椭球面的高程,即大地高。它是由下面两部分组成的:(1)由地面到达似大地水准面的正常高;(2)由似大地水准面到达参考椭球面的高程异常。正常高可由精密水准测量加入重力改正求得,而高程异常则采用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的方法求之。  相似文献   

4.
结合浙江省新昌县沃西大桥的施工实际,提出了挂篮放样方法,监测了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的高程变化,确保了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江阴长江大桥南塔柱施工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江阴长江大桥高塔柱的施工测量实践,总结了采用三维坐标法放样高塔柱的原理、精度及实施技术等问题,实践证明该法是科学的、可行的,它确保了塔柱在形体及垂直度等方面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6.
1 引言除了传统的利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来确定点位的高程之外,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GPS的完善运行亦为确定点位的高程信息提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利用GPS是被公认的最先进的三维定位的测量手段。尤其是在一些用常规测量方法很难或无法进行施测的地方就更显示出GPS测量的优越性。利用GPS接收机施测各种用途的控制网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特别是GPS技术所表征的平面位置精度之高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然而如果人们仅仅利用GPS技术的二维信息(x,y)而没有利用它的第三维信息即高程信息,那么也就没有充分发挥GPS技术的潜力。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充分利用GPS技术所能提供的高程信息为各项建设服务。GPS测量所能提供的高程信息是椭球面上的高程,即是相对于我们通常所说的WGS—84椭球体,一般我们称这个高程值为大地高高程h。它仅仅适用于地球和建筑物的变形研究领域。而我们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如工民建工程等所需要的高程值却是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即正常高高程H。所以就需要将椭球面上的大地高高程值h转换成大地水准面上的高程值H。二者存在如下关系:h=H+ζ  相似文献   

7.
在杭州市城东控制网平差过程中,由于缺少测区高程异常值(即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差距),测距边长只归算到大地水准面上,而不是参考椭球面上,因此降低了控制网的精度。本文拟采用61.5m作为大地水准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的参考值,对测距边长进行高程异常值改正,来分析城东三等导线网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三维坐标法放样高塔柱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型工程的建设需要施工测量快速准确地提供放样点位;新型测量仪器的应用为满足这种工程施工的需要提供了设备保障。然而,在实际荛中的如何将这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还值得测量人员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高塔柱施工放样方案的设计,探讨了应用电子速测信三维坐地放样高塔柱的几个实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桥梁双向变坡高程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炎钊 《测绘通报》2016,(11):103-105
一座桥梁施工时,需要施工放样与复核检测,平面与高程精度要求严格。不仅如此,在施工的设计图上给出的数据往往是整体性的,如坡度、节点标高(设计系统高程)、距离等,而具体放样点的坐标需要自己细化换算。在一座约100 m跨度的桥梁中,第一跨经过一条小河,且小河与桥纵向成一定的角度(非垂直),第二座桥墩平行于小河。桥墩在桥下坡,这样就形成了双向坡度。这种情况下,施工容易引起标高差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出较为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神经网络(QPSO-BP)模型的GNSS高程转换方法,通过建立GNSS点平面坐标与正常高之间的三层QPSO-BP数学模型而实现GNSS高程转换。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全局迭代进化搜索能力高、稳健性强、拟合及预测精度高,在GNSS高程转换方面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道路平面测设计算的通用公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各类道路线型曲率呈线性变化的共同特性,给出了线元上任意点坐标方位角的统一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适用于所有道路线型平面测设计算的中桩坐标、边桩坐标的通用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线路外一点对应中桩的计算以及直线与线路交点的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已经普遍应用于施工测量中。文章主要探讨在不通视的直线段上、两端点坐标未知、放样点与一端点距离已知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全站仪确定该放样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以往GPS建立的平面坐标系属法线系统,而选线设计均在垂线和水准面为基准的坐标系统下进行,其数据未做两化改正而直接用于施工放样。为了消除因GPS引入线路勘测而引发的法线系统坐标系与垂线系统坐标系之间的矛盾,本文采用逆向两化改正的方法,从理论上提出了直接用GPS建立垂线和水准面系统下平面坐标系的技术路线,并推导出逆向两化改正及其精度评定公式。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中投影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高速公路平面控制测量需要将控制点纳入国家高斯平面坐标系,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距离长度变形,并导致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与施工高程面分离。通过分析长度变形产生的原因、国家统一坐标系的局限性以及长度变形对路线测设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减小长度变形对高速公路施工精度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线路测设过程中,对重要的位置需设置加桩。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桩的新方法——交点加桩法,推导了相关的计算公式和算法,编写了电算程序。该法利用大地直角坐标,直接用坐标放样法进行放样,计算简单,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综合利用不同时期的GPS数据解算三维坐标转换参数的一种方法 ,并结合上海地区 1999年和 2 0 0 2年施测的两个GPS控制网数据 ,验证了给出的模型和方法。结果表明 ,利用本方法是合理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罗永贤 《东北测绘》2012,(10):219-220
在施工测量中,全站仪的功能完善、快捷,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长距离直线定线放样中有障碍物存在的情况下,实施放样的方法进行探讨:已知直线的两端点,中间放样点未知,如何利用全站仪去定放样点的位置,进行快捷、有效的放样。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在线路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中直接计算道路平曲线坐标的方法,并导出其计算公式。该公式简洁、实用,可供测设道路平曲线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用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准则求解非线性平面转换模型参数时,通过定义间接参数将模型线性化的方法不能直接求解转换模型参数的问题,该文在非线性平面转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线性模型,实现平面坐标的转换。为解决控制点已知坐标与观测坐标中均含有误差对转换参数求解的影响,对应用稳健总体最小二乘求解线性模型参数的算法进行讨论。最后,通过算例比较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算法与最小二乘算法在抗差性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算法更适用于应用线性模型求解未知控制点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大规模点云数据平面特征分割方法中存在的错误识别、效率低、抗噪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D霍夫变换和八叉树的建筑物平面精细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进行空间均匀降采样并向X-Y面投影,利用改进的2D霍夫变换算法提取投影后的点云线段,使用选权迭代法精确计算线段所在直线的方程及端点坐标,进一步确定立面的空间几何方程;接下来,建立原始点云数据的八叉树结构,利用端点坐标设计立方体并分割出立方体内的立面点云;最后,将立面点云从原始点云中剔除,对余下点云降采样并向X-Z面投影,重复以上过程分割水平面点云。试验验证了该文方法对建筑物面状特征分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